專利名稱:顯示單元、屏障裝置和驅(qū)動顯示單元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能夠立體顯示的視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型的顯示單元、在這種顯示單元中使用的屏障裝置和驅(qū)動該顯示單元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能夠?qū)崿F(xiàn)立體顯示的顯示單元已引起注意。立體顯示器顯示彼此具有視差分量(不同的視角)的左眼圖像和右眼圖像,使得觀眾通過用他們的左右眼觀看那些圖像中的每個圖像而意識到那些圖像是具有深度的立體圖像。而且,顯示單元也已被開發(fā)成能夠通過顯示彼此具有視差分量的三個或更多個圖像而向觀眾提供更自然的立體圖像。這些顯示單元包括視差屏障型的顯示單元。這種類型的顯示單元同時顯示彼此具有視差分量的多個圖像(透視圖像),并且根據(jù)顯示單元與觀眾的視角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角度)使得所觀看的圖像不同。例如,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No. 2009-104105公開了一種使用液晶設備 作為屏障的視差屏障型顯示單元。同時,例如,在液晶顯示(IXD)單元中,通常使用VA(垂直取向)模式液晶。在這樣的液晶顯示單元中,當未施加電壓(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液晶分子與垂直于基板表面的其縱向方向?qū)R,而當施加電壓(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根據(jù)電壓的幅度液晶分子被取向為斜向(傾斜)。因此,當在未施加電壓的狀態(tài)下將電壓施加到液晶層時,并且被取向成與基板表面垂直的液晶分子斜向,它們在任何方向上斜向,這可能導致液晶分子的取向騷亂。在這種情況下,在這樣的液晶顯示單元中,對電壓的響應較慢。結果,為了控制液晶分子在電壓響應時間期間斜向的方向,已經(jīng)采用了一種預先將液晶分子排列成朝著特定方向傾斜的方法(所謂的預傾斜)。例如,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第2003-279946號和第2006-330638號提出了一種PSA (聚合物穩(wěn)定配向)方法,其中在像素電極上提供多個狹縫(slit)以便使用聚合物容納處于預傾斜狀態(tài)的液晶分子。根據(jù)利用預傾斜的這種方法,能夠提高液晶分子的電壓響應特性。
發(fā)明內(nèi)容
對于這種使用液晶屏障的視差屏障型顯示單元,液晶屏障的快速打開/關閉操作是更可取的。令人期望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小液晶屏障的響應時間的顯示單元、屏障裝置和驅(qū)動該顯示單元的方法。一種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顯示單元包括顯示部件;屏障部件,包括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屏障驅(qū)動部件,利用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來驅(qū)動所述屏障部件。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是包括以下部分的信號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一種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屏障裝置包括屏障部件,包括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屏障驅(qū)動部件,利用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來驅(qū)動屏障部件。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是包括以下部分的信號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一種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驅(qū)動顯示單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提供給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在顯示部件上顯示圖像。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包括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在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顯示單元、屏障裝置和驅(qū)動顯示單元的方法中,通過使得多個液晶屏障處于打開狀態(tài),觀眾看到了在顯示部件上顯示的圖像。這時,將具有剛好在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的第三波形部分的屏障驅(qū)動信號提供給液晶屏障。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顯示單元、屏障裝置和驅(qū)動顯示單元的方法使用具有剛好在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的第三波形部分的屏障驅(qū)動信號,從而使得液晶屏障的響應時間減小。將會理解,前面的普通描述和下面的詳細描述是示例性的,并且意欲提供請求保護的技術的進一步解釋。
附圖被包含來進一步理解本公開,并且被并入本說明書中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附解說明了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的原理。圖I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圖。圖2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顯示驅(qū)動部件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圖。圖3A和圖3B中的每一個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顯示部件的配置示例的說明圖。圖4A和圖4B中的每一個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屏障部件的配置示例的說明圖。圖5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屏障部件中的透明電極的配置示例的說明圖。圖6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屏障部件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的說明圖。圖7是圖I中所示的屏障驅(qū)動信號的波形圖。圖8是圖I中所示的另一屏障驅(qū)動信號的波形圖。圖9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液晶屏障的組配置示例的說明圖。圖IOA到圖IOC中的每一個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顯示部件和屏障部件的操作示例的圖案圖。圖IIA到圖IlB中的每一個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示例的圖案圖。圖12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示例的定時波形圖。圖13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立體顯示單元的另一操作示例的定時波形圖。圖14是示出圖I中所示的立體顯示單元的另一操作示例的定時波形圖。圖15是示出根據(jù)對比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示例的定時波形圖。圖16A到圖16G中的每一個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變型示例的屏障驅(qū)動信號的波形示例的波形圖。圖17A到圖17C中的每一個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屏障驅(qū)動信號的波形示例的波形圖。圖18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屏障驅(qū)動信號的波形示例的定·時波形圖。圖19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示例的定時波形圖。圖20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示例的定時波形圖。圖21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示例的圖案圖。圖22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示例的定時波形圖。圖23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透明電極的配置示例的說明圖。圖24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圖。圖25A和圖25B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另一變型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示例的圖案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公開的實施例。[配置示例](總體配置示例)圖I示出了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立體顯示單元的配置示例。要注意,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屏障裝置和驅(qū)動顯示單元的方法也與該實施例一起描述,因為它們兩者都體現(xiàn)于本公開的本實施例中。立體顯示單元I包括控制部件40、背光驅(qū)動部件42、背光30、顯示驅(qū)動部件50、顯示部件20、屏障驅(qū)動部件41和屏障部件10。控制部件40是基于外部提供的用于控制背光驅(qū)動部件42、顯示驅(qū)動部件50和屏障驅(qū)動部件41彼此同步地操作的圖像信號Sdisp將控制信號提供給這些部件中的每一個的電路。具體地,控制部件40將背光控制信號CBL提供給背光驅(qū)動部件42,并且基于圖像信號Sdisp將圖像信號S傳送到顯示驅(qū)動部件50,同時將屏障控制信號CBR提供給屏障驅(qū)動部件41。利用這種結構,當立體顯示單元I進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操作時,如后所述,圖像信號S由圖像信號SS組成,并且當立體顯示單元I進行立體顯示操作時,圖像信號S由圖像信號SA和SB組成,圖像信號SA和SB中的每一個包括多個透視圖像(在該示例中是四個透視圖像)。背光驅(qū)動部件42基于從控制部件40提供的背光控制信號CBL來驅(qū)動背光30。背光30具有將平面發(fā)射光投影到顯示部件20的功能。背光30例如使用LED (發(fā)光二極管)、CCFL (冷陰極螢光燈管)等構成。顯示驅(qū)動部件50基于從控制部件40提供的圖像信號S來驅(qū)動顯示部件20。顯示部件20在該示例中為液晶顯示部件,通過驅(qū)動液晶顯示設備以調(diào)制從背光30發(fā)射的光的方式來執(zhí)行顯示操作。屏障驅(qū)動部件41基于從控制部件40提供的屏障控制信號CBR而生成屏障驅(qū)動信號DRV,將所生成的信號提供給屏障部件10。屏障部件10具有多個液晶屏障11和12 (稍 后描述)以便發(fā)射穿過(打開狀態(tài))或阻擋從背光30投影并且通過顯示部件20發(fā)射的光(關閉狀態(tài))。此處,如稍后所述的,屏障驅(qū)動信號DRV包括用于驅(qū)動液晶屏障11的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用于驅(qū)動液晶屏障12A的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稍后描述)、和用于驅(qū)動液晶屏障12B的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 (稍后描述)。如圖I中所示,在立體顯示單元I中,以背光30、顯示部件20和屏障部件10的這種順序放置這些部件。即,從背光30投影的光經(jīng)由顯示部件20和屏障部件10到達觀眾。(顯示驅(qū)動部件50和顯示部件20)圖2示出了顯示驅(qū)動部件50和顯示部件20的方框圖的示例。顯示驅(qū)動部件50包括定時控制部件51、柵極驅(qū)動器52和數(shù)據(jù)驅(qū)動器53。定時控制部件51控制柵極驅(qū)動器52和數(shù)據(jù)驅(qū)動器53的驅(qū)動定時,同時將從控制部件40傳送的圖像信號S提供給數(shù)據(jù)驅(qū)動器53作為圖像信號SI。對于順序行掃描的每一行,柵極驅(qū)動器52在定時控制部件51執(zhí)行的定時控制下順序地選擇顯示部件20內(nèi)的像素Pix。數(shù)據(jù)驅(qū)動器53將基于圖像信號SI的像素信號提供給顯示部件20內(nèi)的每個像素Pix。圖3A和圖3B中的每一個示出了顯示部件20的配置示例,其中圖3A圖示了像素Pix的電路圖的示例,而圖3B圖示了顯示部件20的橫截面結構。如圖3A中所示,像素Pix包括TFT (薄膜晶體管)器件Tr、液晶器件LC和保持電容器器件C。TFT器件Tr例如由MOS-FET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構成,其柵極連接到柵極線G,源極連接到數(shù)據(jù)線D,以及漏極連接到液晶器件LC的第一端以及保持電容器器件C的第一端。對于液晶器件LC,第一端連接到TFT器件Tr的漏極,而第二端接地。對于保持電容器器件C,第一端連接到TFT器件Tr的漏極,而第二端連接到保持電容器線Cs。柵極線G連接到柵極驅(qū)動器52,且數(shù)據(jù)線D連接到數(shù)據(jù)驅(qū)動器53。如圖3B中所示,在顯示部件20中,液晶層203被布置在驅(qū)動基板201與計數(shù)器基板205之間并且被密封。驅(qū)動基板201包括具有上述TFT器件Tr的像素驅(qū)動電路(該圖中未示出),其中在驅(qū)動基板201上針對每個像素Pix布置像素電極202。在計數(shù)器基板205上,形成濾色鏡和黑矩陣(該圖中未示出),而且,在液晶層203的表面?zhèn)?,計?shù)器電極204被布置成對每個像素Pix公共的電極。在顯示部件20的入射光側(cè)(在這種情況下是背光30偵D和出射光側(cè)(在這種情況下是屏障部件10側(cè)),偏振器206a和206b相互附著以便彼此變成正交尼科耳或平行尼科耳。
(屏障部件10和屏障驅(qū)動部件41)圖4A和圖4B中的每一個示出了屏障部件10的配置示例,其中圖4A圖示了屏障部件10上的液晶屏障的結構配置,而圖4B圖示了圖4A中所示的屏障部件10中的IV-IV箭頭視圖方向上的橫截面結構。要注意,在該示例中屏障部件10執(zhí)行正常黑操作。也就是,屏障部件10在未驅(qū)動狀態(tài)下阻擋光。屏障部件10,所謂的視差屏障,具有多個液晶屏障11和12,它們交替地安排來發(fā)射通過它們的光或者阻擋光,如圖4A中所示。這些液晶屏障11和12根據(jù)立體顯示單元I是執(zhí)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還是立體顯示來執(zhí)行不同的操作。具體地,如后所述,液晶屏障11在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期間置于打開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而在立體顯示期間置于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如后所述,液晶屏障12在正常顯示期間置于打開狀態(tài),而在立體顯示期間操作來基于時分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打開/關閉操作)。液晶屏障11和12被提供來在X-Y平面上在一個方向上延伸(例如,與垂直方向Y·成預定角度Θ的方向)。例如,該角度Θ被允許設定為大約18度。利用這種結構,液晶屏障11和12被形成為朝著傾斜方向延伸,從而允許在立體顯示期間降低波紋可能發(fā)生在顯示屏幕上的可能性以及抑制分辨率惡化。在該示例中,液晶屏障11的寬度El和液晶屏障12的寬度E2彼此相等(E1=E2)。然而,液晶屏障11和12的寬度的幅度關系不限于此,寬度El可能比寬度E2更大(E1>E2)或者替換地比寬度E2更小(E1〈E2)。要注意,寬度El和E2是根據(jù)顯示部件20中的像素Pix的陣列間距以及所顯示的透視圖像的透視數(shù)目確定的。如圖4B中所示,屏障部件10包括位于驅(qū)動基板310和計數(shù)器基板320之間的液晶層19。驅(qū)動基板310包括透明基板13和透明電極層15。透明基板13例如由玻璃制成。在其上,透明電極層15由在中間的偏振薄膜(圖中未示出)制成。透明電極層15由諸如ITO(銦錫氧化物)的透明傳導薄膜制成。而且,在透明電極層15上,形成附圖中未示出的取向膜。在與透明電極層15等形成于驅(qū)動基板310上的表面相對的表面上,附著偏振片14。計數(shù)器基板320包括透明基板16和透明電極層17。與透明基板13類似,透明基板16例如由玻璃制成。在透明基板16上,形成透明電極層17。與透明電極層15類似,透明電極層17由諸如ITO的透明傳導薄膜制成。而且,在透明電極層17上,形成附圖中未示出的取向膜。在與透明電極層17等形成于計數(shù)器基板320上的表面相對的表面上,附著偏振片18。偏振片14和18彼此附著以便彼此成為正交尼科耳。具體地,例如,利用沿著水平方向X取向的傳輸軸來布置偏振片14,而利用沿著垂直方向Y取向的傳輸軸來布置偏振片18。液晶層19例如包括VA (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分子。這些液晶分子相對于例如作為中央軸的其長短軸的每個軸采取旋轉(zhuǎn)對稱的形狀,呈現(xiàn)負介電常數(shù)非等向性(一種長軸方向上的介電常數(shù)小于短軸方向上的介電常數(shù)的屬性)。透明電極層15具有多個透明電極110和120。屏障驅(qū)動信號DRV被屏障驅(qū)動部件41施加到透明電極110和120中的每一個。透明電極層17被提供為所謂的公共電極,其覆蓋與多個透明電極110和120對應的位置,并且公共電壓Vcom被施加到透明電極層17。在該示例中,公共電壓Vcom是OV的直流電壓,盡管它不限于此。透明電極層15中的透明電極110以及與液晶層19和透明電極層17的透明電極110對應的部分組成液晶屏障11。類似地,透明電極層15中的透明電極120以及與液晶層19和透明電極層17的透明電極120對應的部分組成液晶屏障12。利用這種排列配置,在屏障部件10中,電壓被選擇性地施加到透明電極110和120,并且液晶層19根據(jù)所施加的電壓進行液晶取向,從而使得能夠?qū)τ谝壕琳?1和12中的每一個進行打開/關閉操作。圖5示出了透明電極層15中的透明電極110和120的配置示例。透明電極110和120中的每一個具有干線部分61,該干線部分61以與液晶屏障11和1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與垂直方向Y成預定角度Θ的方向)延伸。在透明電極110和120中的每一個中,沿著干線部分61的延伸方向并排提供子電極區(qū)域70。每個子電極區(qū)域70具有干線部分62和分支部分63。在該例中,干線部分62被形成來在與干線部分61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與水平方向X成預定角度Θ的方向上延伸。在每個子電極區(qū)域70中,提供了由干線部分61和干線部分62分離的四個分支區(qū)域(域)71到74。分支部分63被形成為在分支區(qū)域71到74的每一個中從干線部分61和62延伸。每個分支部分63的線寬度在分支區(qū)域71到74中彼此相等。類似地,每個分支部分63的 縫隙寬度在分支區(qū)域71到74中也彼此相等。分支區(qū)域71到74的每一個中的分支部分63在相同方向上延伸。分支區(qū)域71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和分支區(qū)域73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作為軸的垂直方向Y是軸對稱的,并且類似地,分支區(qū)域72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和分支區(qū)域74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作為軸的垂直方向Y是軸對稱的。而且,分支區(qū)域71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和分支區(qū)域72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作為軸的水平方向X是軸對稱的,并且類似地,分支區(qū)域73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和分支區(qū)域74中的分支部分6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作為軸的水平方向X是軸對稱的。在該示例中,具體地,分支區(qū)域71和74中的分支部分63在與水平方向X逆時針成預定角度Φ旋轉(zhuǎn)的方向上延伸,而分支區(qū)域72和73中的分支部分63在與水平方向X順時針成預定角度Φ旋轉(zhuǎn)的方向上延伸。令人期望的是,角度Φ例如是大約45度。要注意,在該示例中,如上所述,角度φ令人期望的是大約45度,因為屏障部件10中的偏振片14和18的傳輸軸沿著水平方向X和垂直方向Y導向,盡管當屏障部件10中的偏振片14和18的傳輸軸沿著與水平方向X和垂直方向Y成大約45度的方向?qū)驎r,角度
令人期望地例如為大約O和90度。這種情況對應于顯示部件20例如是使用TN (扭轉(zhuǎn)向列)液晶的液晶顯示單元的情況。圖6示出了液晶層19中沒有施加電壓的液晶分子M的取向。在液晶層19中,在與取向膜的接口附近的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被取向為距取向膜一個限制地大致垂直于基板表面,并且在接口附近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之后,任何其它液晶分子(例如,液晶層19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心附近的液晶分子)也被在等效方向上取向。利用這種配置,當電壓被施加到透明電極110和120以及透明電極層17并且液晶層19兩側(cè)處的電壓之間的電勢差變大時,液晶層19的透光率增加,導致液晶屏障11和12從阻擋狀態(tài)(關閉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閭鬏敔顟B(tài)(打開狀態(tài))。這時通過透明電極110和120中的分支部分63生成在與基板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電場分量,并且液晶分子M響應于所施加的電壓而斜向,導致液晶屏障11和12從阻擋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閭鬏敔顟B(tài)。另一方面,由于電勢差變小,因此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以垂直于基板表面的方向取向,并且液晶層19中的透光率降低,導致液晶屏障11和12處于阻擋狀態(tài)(關閉狀態(tài))。
圖7示出了液晶屏障11和12的操作示例。圖7的(A)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的波形示例,而圖7的(B)示出了液晶屏障11和12的透光率T。該示例圖示了液晶屏障11和12在打開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之間基于時分地從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變?yōu)榍袚Q操作狀態(tài)(打開/關閉操作狀態(tài))的情況。當液晶屏障11和12從關閉狀態(tài)變?yōu)榇蜷_/關閉操作狀態(tài)時,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屏障驅(qū)動信號DRV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如圖7的(A)中所示,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DRV包括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Woc和剛好安排在Woc之前的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Woc是用于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重復地切換液晶屏障11和12的波形部分,并且在該示例中是在_Vo、0V和Vo (Vo是打開驅(qū)動電壓)之間轉(zhuǎn)變的脈沖信號。也就是,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Woc是以OV (Vcom)為中心以便降低在液晶層19上可能發(fā)生的所謂燃燒的可能性的AC波形。打開驅(qū)動電壓Vo是將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打開狀態(tài)所需的電壓,例如大約為7V。當-Vo或Vo被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時,在液晶屏障11和12中液晶層19兩側(cè)處的透明電極層15和17之間的電勢差的絕對值·變?yōu)閂o,并且液晶層19中的液晶分子M響應于該所施加的電壓斜向。結果,液晶屏障11和12處于打開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其中透光率T增加,如圖7的(B)中所示。另一方面,OV被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液晶層19兩側(cè)處的透明電極層15和17之間的電勢差的絕對值變?yōu)?V,并且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被取向為垂直于基板表面。結果,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其中透光率T減小,如圖7中的(B)所示。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是用于將預備作為初始步驟以便將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打開/關閉操作狀態(tài)的波形部分,并且在該示例中是具有預電壓Vpre的DC波形。此處,預電壓Vpre是低于打開驅(qū)動電壓Vo的電壓,例如為大約2V。在具有施加在其上的該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的液晶屏障11和12中,液晶層19兩側(cè)處的透明電極層15和17之間的電勢差的絕對值變?yōu)閂pre。這時,液晶層19中的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被取向為相對于與基板表面垂直的方向傾斜。換句話說,每個液晶分子M在基本匹配的狀態(tài)下以預定方位角方向取向,而沒有騷亂。要注意,仍舊在該狀態(tài)下,液晶屏障11和12的透光率T保持足夠低,并且液晶屏障11和12保持在接近于關閉狀態(tài)的狀態(tài)下。而且,當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Woc在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之后被施加時,液晶分子M在短時間內(nèi)被允許斜向。圖8是液晶屏障11和12的另一操作示例。圖8的(A)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的另一波形示例,而圖8的(B)示出了液晶屏障11和12的透光率T。該示例圖示了液晶屏障11和12從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變?yōu)榇蜷_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的情況。當液晶屏障11和12從關閉狀態(tài)變?yōu)榇蜷_狀態(tài)時,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屏障驅(qū)動信號DRV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如圖8的(A)中所示,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DRV包括打開驅(qū)動波形部分Wo和剛好安排在Wo之前的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打開驅(qū)動波形部分Wo是用于將液晶屏障11和12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波形部分,并且在該示例中是在-Vo與Vo (Vo是打開驅(qū)動電壓)之間轉(zhuǎn)變的AC波形脈沖信號。當-Vo或Vo被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時,在液晶屏障11和12中液晶層19兩側(cè)處的透明電極層15和17之間的電勢差的絕對值變?yōu)閂o,并且液晶層19中的液晶分子M響應于該所施加的電壓斜向。結果,液晶屏障11和12處于打開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其中透光率T增加,如圖8的(B)中所示。
在打開驅(qū)動波形部分Wo之前定位的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是用于將預備作為初始步驟以便將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打開/關閉操作狀態(tài)的波形部分,如圖7中的情況一樣。如上所述,在立體顯示單元I中,提供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允許減小到打開狀態(tài)的隨后轉(zhuǎn)變時間,以及減小液晶屏障11和12的響應時間。而且,在立體顯示單元I中,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的提供能夠減小液晶分子M的取向方向(方位角)的騷亂,從而允許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打開狀態(tài)的時刻時的透光率得以進一步提聞。在屏障部件10中,多個液晶屏障12形成多個組,并且屬于相同組的多個液晶屏障12在進行立體顯示時以相同的定時進行打開和關閉操作。之后,描述液晶屏障12的組。圖9示出了液晶屏障12的一組配置示例。在該示例中,液晶屏障12形成兩組。具體地,并排排列的多個液晶屏障12交替形成組A和組B。注意,液晶屏障12A被適當?shù)赜米鳌儆诮MA的液晶屏障12的集體名詞,并且類似地液晶屏障12B被適當?shù)赜米鲗儆诮MB的液晶屏障12的集體名詞。在進行立體顯示中,屬于相同組的多個液晶屏障12在相同定時執(zhí)行打開/關閉操作。具體地,屬于組A的多個液晶屏障12 (液晶屏障12A)和屬于組B的多個液晶屏障12(液晶屏障12B)進行打開/關閉操作以便基于時分地交替地處于打開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這時,液晶屏障11處于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而且,在進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中,液晶屏障11和12 (12A和12B)都處于打開狀態(tài)。圖IOA到圖IOC示出了作為使用截面結構的圖案圖在進行立體顯示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中的屏障部分10的狀態(tài)。圖IOA示出了進行立體顯示的狀態(tài),圖IOB示出了進行立體顯示的另一狀態(tài),而圖IOC示出了進行正常顯示的狀態(tài)。在該示例中,在顯示部件20中按每四個像素一片的速率提供液晶屏障12A。以相同的方式,在顯示部件20中也按每四個像素一片的速率提供液晶屏障12B。在下列描述中,像素Pix由三個子像素(RGB)組成,盡管像素配置不限于此,可替換地,例如,像素Pix可以是子像素。而且,屏障部件10中阻擋光的部分用斜向線條標記。在進行立體顯示中,圖像信號SA和SB被交替地提供給顯示驅(qū)動部件50,并且顯示部件20基于所述提供的圖像信號來進行顯示操作。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 (液晶屏障12A和12B)基于時分地進行打開/關閉操作,同時液晶屏障11保持處于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具體地,當提供圖像信號SA時,如圖IOA所示,液晶屏障12A處于打開狀態(tài),同時液晶屏障12B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顯示部件20中,如后所述,與液晶屏障12A對應的位置處彼此相鄰排列的四個像素Pix進行與圖像信號SA中包括的四個透視圖像對應的顯示。結果,如后所述,觀眾例如用他的左眼和他的右眼觀看不同的透視圖像,感知所顯示的圖像為立體圖像。類似地,當提供圖像信號SB時,如圖IOB所示,液晶屏障12B處于打開狀態(tài),同時液晶屏障12A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顯示部件20中,如后所述,與液晶屏障12B對應的位置處彼此相鄰排列的四個像素Pix進行與圖像信號SB中包括的四個透視圖像對應的顯示。結果,如后所述,觀眾例如用他的左眼和他的右眼觀看不同的透視圖像,感知所顯示的圖像為立體圖像。在立體顯示單元I中,通過交替地打開液晶屏障12A和液晶屏障12B這種方式來顯示圖像,從而使得顯示單元的分辨率如后所述地得以提高。在進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中,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1和液晶屏障12 (液晶屏障12A和12B)兩者保持為打開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如圖IOC所示。結果,允許觀眾觀看正常二維圖像,因為該二維圖像是基于圖像信號SS在顯示部件20上顯示的圖像。打開驅(qū)動波形部分Wo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一波形部分”的具體示例。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Woc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二波形部分”的具體示例。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三波形部分”的具體示例。液晶屏障12 (12A和12B)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一組液晶屏障”的具體示例,而液晶屏障11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二組液晶屏障”的具體示例。干線部分61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一干線部分”的具體示例,而干線部分62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二干線部分”的具體示例。分支區(qū)域71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一分支區(qū)域”的具體示例,而分支區(qū)域72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二分支區(qū)域”的具體示例,以及分支區(qū)域73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三分支區(qū)域”的具體示例,而且分支區(qū)域74對應于本公開中的“第四分支區(qū)域”的具體示例。[操作和動作]
隨后,提供對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立體顯示單元I的操作和動作的描述。(總體操作的概述)首先,參考圖I來描述立體顯示單元I的總體操作的概述??刂撇考?0基于圖像信號Sdisp將控制信號提供給顯示驅(qū)動部件50、背光驅(qū)動部件42和屏障驅(qū)動部件41中的每一個,所述圖像信號Sdisp是外部提供的用于控制上述部件彼此同步地操作。背光驅(qū)動部件42基于從控制部件40提供的背光控制信號CBL來驅(qū)動背光30。背光30將平面發(fā)射光投影到顯示部件20。顯示驅(qū)動部件50基于從控制部件40提供的圖像信號S來驅(qū)動顯示部件20。顯示部件20通過調(diào)制從背光30投影的光來進行顯示。屏障驅(qū)動部件41基于從控制部件40提供的屏障控制信號CBR而生成屏障驅(qū)動信號DRV,將所生成的信號提供給屏障部件10。屏障部件10中的液晶屏障11和12 (12A和12B)基于屏障控制信號CBR進行打開/關閉操作,發(fā)射或阻擋從背光30投影并且通過顯示部件20發(fā)射的光。(立體顯示的詳細操作)接著,參考數(shù)個附圖提供對進行立體顯示中的詳細操作的描述。圖IlA和圖IlB示出了顯示部件20和屏障部件10的操作示例。圖IlA示出了提供圖像信號SA的情況,而圖IlB示出了提供圖像信號SB的情況。當提供圖像信號SA時,如圖IlA所示,顯示部件20中的每個像素Pix顯示與圖像信號SA中包括的四個透視圖像中的每一個對應的像素信息Pl到P4。這時,像素信息Pl到P4被分別顯示在液晶屏障12A的附近排列的像素Pix處。當提供圖像信號SA時,在屏障部件10中,進行控制使得液晶屏障12A處于打開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同時液晶屏障12B處于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從顯示部件20上的每個像素Pix發(fā)射的光以由液晶屏障12A限制的角度輸出。例如,允許觀眾通過他的左眼觀看像素信息P2以及通過他的右眼觀看像素信息P3而看到立體圖形。當提供圖像信號SB時,如圖IlB所示,顯示部件20中的每個像素Pix顯示與圖像信號SB中包括的四個透視圖像中的每一個對應的像素信息Pl到P4。這時,像素信息Pl到P4被分別顯示在液晶屏障12B的附近排列的像素Pix處。當提供圖像信號SB時,在屏障部件10中,進行控制使得液晶屏障12B處于打開狀態(tài)(傳輸狀態(tài)),同時液晶屏障12A處于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從顯示部件20上的每個像素Pix發(fā)射的光以由液晶屏障12B限制的角度輸出。例如,允許觀眾通過他的左眼觀看像素信息P2以及通過他的右眼觀看像素信息P3而看到立體圖形。以這種方式,觀眾利用他的左眼和他的右眼看到了像素信息Pl到P4當中的不同像素信息,從而將所述像素信息感受為立體圖像。而且,圖像是利用基于時分交替打開的液晶屏障12A和液晶屏障12B顯示的,從而使得觀眾觀看在彼此錯開的位置顯示的平均圖像。這使得立體顯示單元I實現(xiàn)兩倍于僅提供液晶屏障12A的情況的分辨率。換句話說,立體顯示單元I的分辨率僅減小到二維顯示情況的三分之一(=1/6x2)。在立體顯示單元I中,為了減小液晶屏障11和12的響應時間,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具體地,在電源啟動進行之后,或者當顯示模式在立體顯示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之間切換時,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接著,參考數(shù)個示例來描述立體顯示單元I中的顯示操作。首先,提供對立體顯示模式中電源啟動的示例的描述?!D12示出了電源啟動之后的立體顯示操作的定時圖。圖12的(A)示出了顯示部件20的操作,(B)示出了背光30的操作,(C)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的波形,⑶示出了液晶屏障12A的透光率T,(E)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的波形,以及(F)示出了液晶屏障12B的透光率T。要注意,在該示例中,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為0V,并且液晶屏障11處于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圖12的(A)的垂直軸顯示顯示部件20的線順序掃描方向(Y方向)的位置。也就是,圖12的(A)圖示了顯示部件20在某一時刻在Y方向的每一位置的操作狀態(tài)。在圖12的(A)中,“SA”表示顯示部件20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的狀態(tài),而“SB”表示顯示部件20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的狀態(tài)。在電源啟動之后,在t0到tl的時間段期間,立體顯示單元I預備立體顯示操作,并且在定時tl之后,背光30、顯示部件20和屏障部件10彼此同步地操作,從而開始立體顯示操作。下面,描述所述細節(jié)。首先,在t0到tl的時間段期間,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提供給液晶屏障12A (圖12的(C)),同時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提供給液晶屏障12B (圖12的(E))。結果,在液晶屏障12 (12A和12B)的液晶層19中,液晶分子M的縱向被對齊成與垂直于基板表面的方向傾斜。這時,液晶屏障12的透光率T保持在足夠低的狀態(tài)(圖12的(D)和(F))。隨后,在定時tl之后,開始正常立體顯示操作。在該立體顯示操作中,通過在掃描周期Tl中執(zhí)行的線順序掃描,基于時分地進行液晶屏障12A上的顯示(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和液晶屏障12B上的顯示(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對于每個顯示周期TO重復這些顯示操作。此處,顯示周期TO被允許設定為例如大約16. 7 [msec] (60 [Hz]的一個周期)。在這種情況下,掃描周期Tl大約為4. 2[mSec](顯示周期TO的四分之一)。首先,在tl到t2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基于從顯示驅(qū)動部件50提供的驅(qū)動信號從最高部分向最低部分執(zhí)行線順序掃描,以便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圖12的(A))。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施加到液晶屏障12A (圖12的(C))。結果,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A的透光率T上升(圖12的(D))。這時,在液晶屏障12A的液晶層19中,由于在初始步驟中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被取向為相對于基板表面的垂直方向傾斜,因此液晶分子M響應于電壓Vo的施加而快速地斜向,并且透光率T快速地上升。隨后,在t2到t3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基于從顯示驅(qū)動部件50提供的驅(qū)動信號從最高部分向最低部分再一次執(zhí)行線順序掃描,以便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圖12的(A))。換句話說,顯示部件20重復兩次顯示基于圖像信號SA的相同幀圖像。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A處于打開狀態(tài),其透光率T充分地增加(圖12的(D))。然后,背光30在t2到t3的這個時間段打開(ON)(圖12的(B))。這使得在t2到t3的時間段期間觀眾在顯示部件20上觀看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而且,由于液晶屏障12B中透光率T足夠低,因此基于圖像信號SA和SB顯示的圖像不太可能彼此混合,這使得能夠減小由于所謂的串擾引起的圖像質(zhì)量的惡化。接著,在t3到t4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基于從顯示驅(qū)動部件50提供的驅(qū)動信號從最高部分向最低部分執(zhí)行線順序掃描,以便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圖·12的(B))。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OV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施加到液晶屏障12A (圖12的
(C)),同時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施加到液晶屏障12B (圖12的(E))。結果,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A的透光率T降低(圖12的(D)),而液晶屏障12B的透光率T增加(圖12的(F))。這時,在液晶屏障12B的液晶層19中,由于在初始步驟中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被取向為相對于與基板表面垂直的方向傾斜,因此液晶分子M響應于電壓Vo的施加而快速地斜向,并且透光率T快速地上升。背光30在t3到t4的時間段期間關閉(圖
12的(B))。因此,觀眾看不到從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到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的瞬間變化、以及液晶屏障12中的透光率T的瞬間變化,這使得能夠減少圖像質(zhì)量的惡化。在t4到t5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基于從顯示驅(qū)動部件50提供的驅(qū)動信號從最高部分向最低部分再一次執(zhí)行線順序掃描,以便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圖12的(A))。換句話說,顯示部件20重復兩次顯示基于圖像信號SB的相同幀圖像。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A處于關閉狀態(tài),其透光率T充分地減小(圖12的(D)),同時液晶屏障12B處于打開狀態(tài),其透光率T充分地增加(圖12的(F))。然后,背光30在t4到t5的該時間段期間打開(ON)(圖12的(B))。這使得觀眾在t4到t5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上觀看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而且,由于透光率T在液晶屏障12A中充分低,因此基于圖像信號SA和SB顯示的圖像不太可能彼此混合,這使得能夠降低由于所謂的串擾引起的圖像質(zhì)量的惡化。接著,在t5到t6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如在tl到t2的時間段期間一樣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圖12的(A))。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施加到液晶屏障12A,同時將OV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施加到液晶屏障12B(圖12的(C)和(E))。結果,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A的透光率T增加,同時液晶屏障12B的透光率T減小(圖12的(D)和(F))。這時,在液晶屏障12A的液晶層19中,在定時t5,由于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并未完全返回到與基板表面垂直的方向,而是朝著與垂直方向稍微傾斜一個方向(某一方位角方向)取向,因此液晶分子M響應于電壓(-Vo)的施加而從該方位角方向快速地斜向,并且透光率T快速地上升。背光30在該t5到t6的時間段期間關閉(圖12的(B))。
在t6到t7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如在t2到t3的時間段期間一樣再一次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圖12的(A))。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A處于打開狀態(tài),其透光率T充分地增加,同時液晶屏障12B處于關閉狀態(tài),其透光率T充分地減小(圖12的(D)和(F)。然后,背光30在該t6到t7的時間段期間打開(ON)(圖12的(B))。接著,在t7到t8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如在t3到t4的時間段期間一樣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圖12的(A))。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OV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施加到液晶屏障12A,同時將電壓(-N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施加到液晶屏障12B(圖12的(C)和(E))。結果,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A的透光率T減小,同時液晶屏障12B的透光率T增加(圖12的(D)和(F))。這時,在液晶屏障12B的液晶層19中,在定時t7,由于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并未完全返回到基板表面的垂直方向,而是朝著與垂直方向稍微傾斜一個方向(某一方位角方向)取向,因此液晶分子M響應于電壓(-Vo)的施加而從該方位角方向快速地斜向,并且透光率T快速地上升。背光30在該t7到t8的時間段期間關閉(圖12的(B))。
·
在t8到t9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如在t4到t5的時間段期間一樣再一次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圖12的(A))。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2A處于關閉狀態(tài),其透光率T充分地減小,同時液晶屏障12B處于打開狀態(tài),其透光率T充分地增加(圖12的(D)和(F))。然后,背光30在該t8到t9的時間段期間打開(ON)(圖12的(B))。隨后,通過在tl到t9的時間段期間重復上述操作,立體顯示單元I交替地重復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液晶屏障12A上的顯示)和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液晶屏障12B上的顯示)。接著,提供對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模式中電源啟動的示例的描述。圖13示出了電源啟動之后的正常顯示操作的定時圖,圖13的(A)示出了顯示部件20的操作,(B)示出了背光30的操作,(C)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的波形,⑶示出了液晶屏障11的透光率T,(E)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的波形,(F)示出了液晶屏障12A的透光率T,(G)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的波形,以及(H)示出了液晶屏障12B的透光率T。在電源啟動之后,在t20到t21的時間段期間,立體顯示單元I準備正常顯示操作,并且在定時t21之后,顯示部件20和屏障部件10相互同步地操作,從而開始正常顯示操作。下文中,描述所述細節(jié)。首先,在t20到t21的時間段期間,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具體地,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提供給液晶屏障11 (圖13的(C)),并且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提供給液晶屏障12A (圖13的(E)),同時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提供給液晶屏障12B (圖13的(G))。結果,在液晶屏障11和12 (12A和12B)的液晶層19中,液晶分子M的縱向被對齊成與基板表面的垂直方向傾斜。這時,液晶屏障11和12的透光率T保持在足夠低的狀態(tài)(圖13的(D)、(F)和(G))。隨后,在定時t21之后,開始正常顯示操作。具體地,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打開驅(qū)動波形部分W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從而使得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打開狀態(tài),并且觀眾經(jīng)由這些液晶屏障11和12觀看顯示部件20上顯示的圖像。首先,在t21到t22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基于從顯示驅(qū)動部件50提供的驅(qū)動信號從最高部分向最低部分執(zhí)行線順序掃描,以便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S的顯示(圖
13的(A))。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電壓N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施加到液晶屏障11,并且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施加到液晶屏障12A,同時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施加到液晶屏障12B (圖13的(C)、(E)和(G))。結果,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1和12 (12A和12B)的透光率T上升(圖13的(D)、(F)和(H))。這時,在液晶屏障11和12的液晶層19中,由于在初始步驟中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被取向為相對于與基板表面垂直的方向傾斜,因此液晶分子M響應于電壓Vo的施加而快速地斜向,并且透光率T快速地上升。然后,背光30在定時21打開(ON)(圖13的(B))。隨后,在t22到t23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再一次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S的顯示(圖13的(A))。換句話說,立體顯示單元I重復兩次顯示相同幀圖像。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打開狀態(tài),其透光率T充分地增加(圖13的(D)、(F)和(H))。 這使得觀眾在顯示部件20上觀看基于圖像信號SS的顯示。接著,在t23到t24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S的后續(xù)幀圖像的顯示(圖13的(A))。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施加到液晶屏障11,并且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施加到液晶屏障12A,同時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施加到液晶屏障12B (圖13的(C)、(E)和(G))。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1和12 (12A和12B)的透光率(T)保持較高。然后,在t24到t25的時間段期間,在顯示部件20中,再一次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S的顯示(圖13的(A))。以這種方式,液晶屏障11和12的透光率T保持較高,這使得觀眾在顯示部件20上觀看基于圖像信號SS的顯示。隨后,通過在t21到t25的時間段期間重復上述操作,立體顯示單元I執(zhí)行基于圖像信號SS的顯示。接著,提供對顯示模式從立體顯示模式切換到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模式的情況示例的描述。圖14示出了切換顯示模式中的顯示操作的時序圖。圖14的(A)示出了顯示部件20的操作,⑶示出了背光30的操作,(C)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的波形,(D)示出了液晶屏障11的透光率T,(E)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的波形,(F)示出了液晶屏障12A的透光率T,(G)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的波形,以及(H)示出了液晶屏障12B的透光率T。例如,當根據(jù)來自用戶的指示顯示模式從立體顯示模式切換到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模式時,立體顯示單元I在t31到t32的時間段期間預備正常顯示,隨后在定時t32之后開始正常顯示(二維顯示)。之后,描述所述細節(jié)。首先,在時序t31,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提供給液晶屏障11 (圖14的(C))。結果,在液晶屏障11的液晶層19中,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被取向為相對于垂直于基板表面的方向傾斜。這時,液晶屏障11的透光率T保持在足夠低的狀態(tài)(圖14的(D))。接著,在定時t32,立體顯示單元I將顯示模式從立體顯示模式切換到正常顯示模式。具體地,在顯示部件20中,顯示被從基于圖像信號SA和SB的顯示切換到基于圖像信號SS的顯示(圖14的(A))。然后,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電壓N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提供給液晶屏障11,將電壓V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提供給液晶屏障12A,同時將電壓N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提供給液晶屏障12B (圖14的(C)、(E)和(G))。結果,在屏障部件10中,液晶屏障11和12 (12A和12B)的透光率T上升(圖14的(D)、(F)和(H))。這時,在液晶屏障11的液晶層19中,由于在初始步驟中液晶分子M的縱向方向被取向為相對于基板表面的垂直方向傾斜,因此液晶分子M響應于電壓Vo的施加而快速地斜向,并且透光率T快速地上升。如上所述,在立體顯示單元I中,在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打開/關閉操作狀態(tài)或者打開狀態(tài)之前,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施加到液晶屏障11和12,從而能夠減小液晶屏障11和12的響應時間。(對比示例)·
接著,與對比示例相比,提供對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動作的描述。根據(jù)本對比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IR配備有屏障驅(qū)動部件41R,其在液晶屏障11和12進入打開/關閉操作狀態(tài)或者打開狀態(tài)之前,不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施加到液晶屏障11和12。其他配置類似于本公開的該實施例的那些配置(圖I)。圖15示出了立體顯示單元IR的電源啟動之后立體顯示操作的時序圖。圖15的(A)示出了顯示部件20的操作,(B)示出了背光30的操作,(C)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A的波形,(D)示出了液晶屏障12A的透光率T,(E)示出了屏障驅(qū)動信號DRVB的波形,以及(F)示出了液晶屏障12B的透光率T。也就是,圖15對應于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立體顯示單元I的定時圖(圖12)。在根據(jù)該對比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IR中,不同于立體顯示單元I (圖12)的情況,在電源啟動之后屏障驅(qū)動部件41R不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施加到液晶屏障12,而是施加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Woe。這時,由于液晶屏障12中的每個液晶分子M響應所施加的電壓而未被允許快速地斜向,因此液晶屏障12的透光率T不被允許快速地上升。而且,每個液晶分子M嘗試對所施加的電壓做出反應,其對齊方向處于騷亂狀態(tài),這使得難以將透光率T提高到打開狀態(tài)中的令人滿意的透光率Topen。另一方面,在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立體顯示單元I中,屏障驅(qū)動部件41在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施加到液晶屏障12之后施加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Woe。結果,在液晶屏障12的液晶層19中,在匹配對齊方向(方位角)之后,液晶分子M響應于作為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Woc施加的電壓被允許快速地斜向,這使得液晶屏障12以更短的響應時間做出反應,并且使得在打開狀態(tài)下實現(xiàn)更高的透光率T。要注意,在該示例中,通過采用立體顯示模式中的電源啟動作為示例提供了描述,盡管這個描述也可適用于正常顯示(二維顯示)中或者顯示模式的切換中的電源啟動,并且在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立體顯示單元I中,能夠減少液晶屏障11和12的響應時間。[效果]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這使得當隨后施加打開驅(qū)動波形部分或打開/關閉驅(qū)動波形部分時能夠減小液晶屏障的響應時間。而且,該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降低了液晶分子的對齊方向的騷亂,使得在液晶屏障進入打開狀態(tài)時的這個時刻的透光率得以提高。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通過施加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使液晶分子傾斜于基板表面的垂直方向,與使用PSA等事先提供預傾斜的情況下相比,這使得制造工藝更簡單。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不提供預傾斜,從而使得對比度提高。換句話說,當提供預傾斜時,即使液晶層19兩側(cè)的電勢差為O伏,由于液晶分子的縱向被對齊相對于基板表面的垂直方向移動某些角度,液晶屏障發(fā)射光稍微貫穿是可能的,導致在這種情況下受到破壞。另一方面,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不提供預傾斜,從而使得對比度提高。另外,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而不提供任何預傾斜,使得能夠減小液晶分子的響應時間。換句話說,一般,當提供預傾斜時,將朝著預傾斜方向?qū)R的力施加到液晶分子,可能增加對所施加電壓的響應時間。另一方面,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不提供預傾斜,并且通過施加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匹配液晶分子的對齊方向,從而能夠減小液晶分子的響應時間。
[變型示例I]根據(jù)本公開的實施例,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是具有預電壓Vpre的DC波形,盡管Wpre不限于此,并且除了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中描述的圖16A中所示的波形外,可能例如是圖16B到16G中所示的任何波形。例如,圖16A中的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可能被整體地反轉(zhuǎn),如圖16B中所示,或者Wpre可以是從OV逐步上升數(shù)次(在該示例中為兩次)的脈沖波形,如圖16C中所示,或者圖16C中的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的一部分(在該示例中為后一部分)可以如圖16D中所示被反轉(zhuǎn)。而且,例如,如圖16E和16F所示,Wpre可以是在電壓No與OV之間轉(zhuǎn)變的矩形波形。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如圖16E和16F中所示的矩形波形的占空比,允許設立實際上施加到液晶層19的有效電壓Veff。另外,如圖16G中所示,矩形波形的周期可以在途中變化。而且,例如,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的平均電壓可以等于OV (公共電壓Vcom),如圖17A到17C所示。具體地,例如,圖16A中的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的一半(在該示例中為后一半)可以如圖17A中所示被反轉(zhuǎn),或者圖16C中的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的每一步可以如圖17B中所示在途中被反轉(zhuǎn)。而且,例如,圖16E中的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的一半(在該示例中為后一半)可以如圖17C中所示被反轉(zhuǎn)。以這種方式,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的一部分被反轉(zhuǎn),并且平均電壓變得等于OV(公共電壓Vcom),從而使得能夠減小液晶層19的所謂燃燒的影響。[變型示例2]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是相同波形圖案,盡管Wpre不限于此,并且例如,每當如圖18中所示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被施加到液晶屏障11和12時其極性可能被反轉(zhuǎn)。在該示例中,顯示模式在立體顯示模式與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模式之間切換數(shù)次。在顯示模式從立體顯示模式切換到正常顯示模式時,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提供給液晶屏障11,如圖14中所示。這時,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每當顯示模式從立體顯示模式切換到正常顯示模式時反轉(zhuǎn)其極性。換句話說,當正預電壓Vpre作為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施加到液晶屏障11時,當下次施加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時,根據(jù)該變型示例的屏障驅(qū)動部件施加負預電壓Vpre。這允許減小液晶層19的所謂燃燒的影響。要注意,此處提供了其中每次切換顯示模式時反轉(zhuǎn)極性的示例的描述,但是示例不限于此,并且可替換地,例如,每當電源啟動時可以反轉(zhuǎn)極性。[變型示例3]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等,重復兩次顯示相同幀圖像,盡管顯示方法不限于此,而是相反,例如,可以如圖19中所示交替地顯示黑圖像和巾貞圖像。此處,圖19的(A)中的“B”指代顯示黑圖像的狀態(tài)。在根據(jù)該變型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IB中,顯示部件20B基于圖像信號SA或SB交替地顯示黑圖像B和幀圖像。具體地,顯示部件20B重復地以黑圖像顯示、基于圖像信號SA的顯示、黑圖像顯示和基于圖像信號SB的顯示的順序進行。然后,背光30在與當顯示部件20B基于圖像信號SA或SB顯示幀圖像時的時間段對應的期間接通。要注意,此處通過將立體顯示操作作為一個示例提供了描述,盡管在正常顯示操作中,可以類似地交替顯示黑圖像和幀圖像。[變型示例4]·
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等,在立體顯示器中,屏障驅(qū)動部件41或者將電壓Vo或者將電壓(-Vo)提供給液晶屏障12 (12A和12B),從而使得液晶屏障12進入打開狀態(tài)。然而,屏障驅(qū)動部件41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通過提供如圖20中所示的在電壓Vo與(-Vo)之間變化的脈沖使得液晶屏障12進入打開狀態(tài)。[變型示例5]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等,在立體顯示器中,液晶屏障12基于時分執(zhí)行打開/關閉操作。然而,所述操作不限于此,并且可替換地,例如,液晶屏障12可以不基于時分執(zhí)行打開/關閉操作,而是可以一直保持打開狀態(tài)。下文中,描述所述細節(jié)。圖21示出了在根據(jù)該變型示例的立體顯示單元IC上的立體顯示器的操作示例。在立體顯示單元IC的屏障部件IOC中,在該示例中交替地排列三個液晶屏障11和一個液晶屏障12。在實現(xiàn)立體顯示器時,液晶屏障12進入打開狀態(tài),而液晶屏障11進入關閉狀態(tài)。用于立體顯示器的圖像信號ST被從控制部件40提供到顯示驅(qū)動部件50。然后,顯示部件20基于圖像信號ST在與液晶屏障12對應的位置處顯示像素信息Pl到P4。圖22示出了在對于立體顯示單元IC的電源啟動之后立體顯示操作的定時圖。圖22的(A)示出了根據(jù)該變型示例的顯示部件20的操作,(B)示出了背光30的操作,(C)示出了用于驅(qū)動液晶屏障12的屏障驅(qū)動信號DRVT的波形,以及(D)示出了液晶屏障12的透光率T。要注意,在該示例中,屏障驅(qū)動信號DRVS是0V,且液晶屏障11進入關閉狀態(tài)(阻擋狀態(tài))。在該示例中,在t60到t61的時間段期間,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T提供給液晶屏障12。然后,在定時t61之后,屏障驅(qū)動部件41將打開驅(qū)動波形部分Wo作為屏障驅(qū)動信號DRVT提供給液晶屏障12。[變型示例6]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等,液晶屏障11和12被構成為在與垂直方向Y形成預定角度Θ的方向上延伸。然而,形成方法不限于此,并且可替換地,例如,液晶屏障11和12可被構成為在垂直方向Y上延伸。在這種情況下,透明電極IlOD和120D被構成為在與如圖23所示的液晶屏障11和1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垂直方向Y上延伸。[變型示例7]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等,以背光30、顯示部件20和屏障部件10的這種順序進行布置,盡管所述結構不限于此。可替換地,如圖24中所示,可以應用背光30、屏障部件10和顯示部件20的順序的結構。圖25A和圖25B示出了根據(jù)該變型示例的顯示部件20和屏障部件10的操作示例。圖25A示出了提供圖像信號SA的情況,而圖25B示出了提供圖像信號SB的情況。在該變型示例中,從背光30投影的光首先進入屏障部件10。之后,所述光當中發(fā)送通過液晶屏障12A和12B的光在顯示部件20中被調(diào)制,同時輸出四個透視圖像。[變型示例8]而且,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等,背光30執(zhí)行平面發(fā)射,盡管發(fā)光方法不限于此??商鎿Q地,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在垂直方向Y上劃分的多個子發(fā)射部件的背光,并且這些子發(fā)射部件中的每一個可以與顯示部件20中的顯示掃描同步地基于時分來發(fā)光。通過引用實施例和修改示例描述本技術,盡管本技術不限于那些實施例等,并且存在各種變型。 例如,根據(jù)本公開的上述實施例等,在立體顯示模式中的電源啟動期間,在如圖12等中所示的相同時刻,屏障驅(qū)動部件41開始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提供給液晶屏障12A和12B兩者。然而,操作定時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交替地移動規(guī)定開始定時。類似地,在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模式中的電源啟動期間,在如圖13等中所示的相同時刻,屏障驅(qū)動部件41開始將預備驅(qū)動波形部分Wpre提供給液晶屏障11和12(12A和12B)。然而,操作定時不限于此,并且可替換地,例如,可以移動規(guī)定開始定時。根據(jù)上述示例實施例以及公開的變型,能夠至少實現(xiàn)下列配置。(I) 一種顯示單元,包括顯示部件;屏障部件,包括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屏障驅(qū)動部件,利用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來驅(qū)動所述屏障部件,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是包括以下部分的信號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2)如(I)所述的顯示單元,包括多個顯示模式,包括三維圖像顯示模式和二維圖像顯示模式,其中所述屏障部件包括第一組中的多個液晶屏障和第二組中的多個液晶屏障,和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第一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二組中的液晶屏障,并且在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直流電壓提供給第二組中的液晶屏障。(3)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剛好在模式從三維圖像顯示模式切換到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之前被提供給第二組中的液晶屏障。(4)如(2)或(3)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中的啟動時間將第三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二組中的液晶屏障。(5)如⑵到(4)中任一個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被劃分為多個屏障子組,和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第一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并且在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屏障子組當中彼此移相的第二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6)如(2)到(4)中任一個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二維圖像顯示模式和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第一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7)如⑵到(6)中任一個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啟動時間將第三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8)如(2)到(7)中任一個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是具有不同于直流電壓的電壓的直流波形?!?9)如(2)到(7)中任一個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是脈沖波形。(10)如(9)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具有等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的最大脈沖高度值。(11)如(2)到(7)中任一個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是極性交變波形。(12)如(11)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具有等于負電壓時間的正電壓時間。(13)如⑵到(7)中任一個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將第三波形部分施加到液晶屏障時施加先前施加的第三波形部分的反相版本。(14)如(I)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液晶屏障中的每一個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液晶層和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的多個子電極,所述多個子電極中的每一個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干線部分,在與第一干線部分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干線部分,和在遠離第一干線部分和第二干線部分的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分支部分,和所述多個分支部分在第一分支區(qū)域、第二分支區(qū)域、第三分支區(qū)域和第四分支區(qū)域中的每一個內(nèi)以相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支區(qū)域和第二分支區(qū)域被布置在第一干線部分的一側(cè)上,并具有第二干線部分插入在中間,第三分支區(qū)域相對于第一分支區(qū)域放置在第一干線部分的相對側(cè),并且第四分支區(qū)域相對于第二分支區(qū)域放置在第一干線部分的相對側(cè)。(15)如(14)所述的顯示單元,還包括第一偏振器,被提供于液晶層的一側(cè)上并且在顯示部件的顯示面內(nèi)以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一個方向透射偏振光;和第二偏振器,被提供于相對于第一偏振器的液晶層的相對側(cè)上并且以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另一個方向透射偏振光,其中第一分支區(qū)域中的分支部分和第四分支區(qū)域中的分支部分以相對于水平方向逆時針傾斜大約45度的方向延伸,和第二分支區(qū)域中的分支部分和第三分支區(qū)域中的分支部分以相對于水平方向順時針傾斜大約45度的方向延伸。
(16)如(14)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部件包括公共電極,該公共電極共同形成在對應于在相對于子電極的液晶層的相對側(cè)上的多個液晶屏障的區(qū)域上。(17)如(I)所述的顯示單元,還包括背光,其中所述顯示部件是液晶顯示部件,和所述液晶顯示部件被布置在背光和屏障部件之間。(18)如(I)所述的顯示單元,還包括背光,其中
·
所述顯示部件是液晶顯示部件,和所述屏障部件被布置在背光和液晶顯示部件之間。(19) 一種屏障裝置,包括屏障部件,包括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屏障驅(qū)動部件,利用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來驅(qū)動屏障部件,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是包括以下部分的信號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20) 一種驅(qū)動顯示單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提供給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在顯示部件上顯示圖像,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包括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本公開包含與2011年5月20日向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優(yōu)先專利申請JP2011-113894中公開的主題相同的主題,其整體內(nèi)容通過引用并入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根據(jù)在所附權利要求書或其等價物的范疇之內(nèi)的設計要求和其他因素,可能發(fā)生各種變型、組合、子組合和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單元,包括 顯示部件; 屏障部件,包括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 屏障驅(qū)動部件,利用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來驅(qū)動所述屏障部件, 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是包括以下部分的信號 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 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單元,包括 多個顯示模式,包括三維圖像顯示模式和二維圖像顯示模式, 其中所述屏障部件包括第一組中的多個液晶屏障和第二組中的多個液晶屏障,和 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第一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二組中的液晶屏障,并且在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直流電壓提供給第二組中的液晶屏障。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剛好在模式從三維圖像顯示模式切換到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之前被提供給第二組中的液晶屏障。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中的啟動時間將第三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二組中的液晶屏障。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被劃分為多個屏障子組,和 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第一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并且在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屏障子組當中彼此移相的第二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二維圖像顯示模式和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中將第一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啟動時間將第三波形部分提供給第一組中的液晶屏障。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是具有不同于直流電壓的電壓的直流波形。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是脈沖波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具有等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的最大脈沖高度值。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是極性交變波形。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第三波形部分具有等于負電壓時間的正電壓時間。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部件在將第三波形部分施加到液晶屏障時施加先前施加的第三波形部分的反相版本。
1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液晶屏障中的每一個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液晶層和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的多個子電極,所述多個子電極中的每一個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干線部分, 在與第一干線部分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干線部分,和 在遠離第一干線部分和第二干線部分的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分支部分, 和所述多個分支部分在第一分支區(qū)域、第二分支區(qū)域、第三分支區(qū)域和第四分支區(qū)域中的每一個內(nèi)以相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支區(qū)域和第二分支區(qū)域被布置在第一干線部分的一側(cè)上,并具有第二干線部分插入在中間,第三分支區(qū)域相對于第一分支區(qū)域放置在第一干線部分的相對側(cè),并且第四分支區(qū)域相對于第二分支區(qū)域放置在第一干線部分的相對側(cè)。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單元,還包括 第一偏振器,被提供于液晶層的一側(cè)上并且在顯示部件的顯示面內(nèi)以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一個方向透射偏振光;和 第二偏振器,被提供于相對于第一偏振器的液晶層的相對側(cè)上并且以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另一個方向透射偏振光, 其中第一分支區(qū)域中的分支部分和第四分支區(qū)域中的分支部分以相對于水平方向逆時針傾斜大約45度的方向延伸,和 第二分支區(qū)域中的分支部分和第三分支區(qū)域中的分支部分以相對于水平方向順時針傾斜大約45度的方向延伸。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單元,其中所述屏障部件包括公共電極,該公共電極共同形成在對應于在相對于子電極的液晶層的相對側(cè)上的多個液晶屏障的區(qū)域上。
1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單元,還包括 背光,其中 所述顯示部件是液晶顯示部件,和 所述液晶顯示部件被布置在背光和屏障部件之間。
1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單元,還包括 背光,其中 所述顯示部件是液晶顯示部件,和 所述屏障部件被布置在背光和液晶顯示部件之間。
19.一種屏障裝置,包括 屏障部件,包括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 屏障驅(qū)動部件,利用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來驅(qū)動屏障部件, 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是包括以下部分的信號 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
20.一種驅(qū)動顯示單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將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提供給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 在顯示部件上顯示圖像,其中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包括 由 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
全文摘要
一種顯示單元包括顯示部件;屏障部件,包括切換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的多個液晶屏障;和屏障驅(qū)動部件,利用一個或多個屏障驅(qū)動信號來驅(qū)動所述屏障部件。所述屏障驅(qū)動信號中的每一個是包括以下部分的信號由在多個幀期間允許液晶屏障保持在打開狀態(tài)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一波形部分,或者由允許液晶屏障在打開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一系列波形構成的第二波形部分;和第三波形部分,其剛好位于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之前,并且具有比第一波形部分或第二波形部分的脈沖高度值的最大值要小的平均脈沖高度值。
文檔編號G09G3/36GK102789079SQ20121014865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20日
發(fā)明者中畑佑治 申請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