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122713閱讀:28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且特別涉及一種易于拆裝的電路 板與板體的組合。
背景技術(shù)
隨著平面顯示技術(shù)的進步加上平面顯示器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及省電等
優(yōu)點,平面顯示器己愈來愈普及。常見的平面顯示器有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等離子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 PDP)、有機發(fā) 光二極管顯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OLED display)以及電 泳顯示器(dectrophoretic display, EPD)等,其中又以液晶顯示器的普及率
最高o
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顯示面板(LCD panel)與背光模塊(backlight module),其中背光模塊是用以提供液晶顯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圖l是一 種現(xiàn)有液晶顯示器的分解圖與局部放大圖。請參照圖1,現(xiàn)有液晶顯示器100 包括互相組立的框架110與背板120,且在框架110與背板120間形成一容 置空間,而液晶顯示器100的液晶顯示面板(未示出)與背光模塊(未示出) 是配置于此容置空間內(nèi)。此外,液晶顯示器100還包括固定于背板120上的 一電路板130與一蓋體140,其中電路板130電性連接至液晶顯示面板,以 驅(qū)動液晶顯示面板,而蓋體140是用以覆蓋電路板130,以保護電路板BO。
現(xiàn)有技術(shù)是通過多個螺絲150將電路板130與蓋體140固定于背板120 上。具體而言,背板120上具有多個鎖固孔122,電路板130具有對應(yīng)這些 鎖固孔122的多個通孔132,而蓋體140上具有對應(yīng)這些鎖固孔122的多個 鎖固孔142。螺絲150是穿過鎖固孔142與通孔132并鎖附于鎖固孔122, 以將電路板130與蓋體140固定于背板120上。
由于鎖固螺絲150需耗費較多的工時,所以會增加生產(chǎn)成本。此外,當(dāng) 液晶顯示器100需重工或維修時,也需耗費較多的工時來拆解螺絲150。另外,此種鎖固方式需花費螺絲150的零件費用,也增加生產(chǎn)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具有易于拆裝的 優(yōu)點。
為達上述優(yōu)點,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包括一板體、 多個夾持件、 一電路板以及多個卡合件。電路板是配置于板體上,夾持件是 固定于板體與電路板其中之一,而卡合件是固定于板體與電路板其中之另 一。每一夾持件具有一容置空間,而卡合件分別對應(yīng)夾持件。每一卡合件具 有一頸部與一頭部,頸部的底端連接于電路板與該板體其中之另一,而頸部 的頂端連接于頭部的底端。卡合件的頭部是分別位于容置空間內(nèi),且夾持件 是分別夾持卡合件的頸部。
為達上述優(yōu)點,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包括一板體、 多個夾持件、 一電路板、 一蓋體以及多個卡合件。電路板是配置于板體上, 且具有多個通孔。蓋體覆蓋電路板。夾持件是固定于蓋體與板體其中之一, 且分別對應(yīng)這些通孔。每一夾持件具有一容置空間??ê霞潭ㄓ谏w體與板 體其中之另一,且分別對應(yīng)夾持件。每一卡合件具有一頸部與一頭部,頸部 的底端連接于蓋體與該板體其中之另一,而頸部的頂端連接于頭部的底端。 卡合件的頭部是分別位于容置空間內(nèi),卡合件的頸部是分別穿過電路板的通 孔,且夾持件是分別夾持卡合件的頸部。
本發(fā)明是通過夾持件與卡合件的結(jié)合來使電路板固定于板體上。相對于 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不需耗費許多時間來進行鎖螺絲或松螺絲的步驟,所以本 發(fā)明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具有易于拆裝的優(yōu)點。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 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現(xiàn)有的一種液晶顯示器的分解圖與局部放大圖。
圖2A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分解圖與局部 放大圖。圖2B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板體與夾持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3A與圖3B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電路板的卡合件固定于板體的夾持 件的流程圖。
圖4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分解圖與局部放 大圖。
圖5A與圖5B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中電路板的夾持件的關(guān)閉狀態(tài)與開啟 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中電路板上的卡合件固定于板體上的夾持件的 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分解圖與局部放 大圖。
圖8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中蓋體上的卡合件固定于板體上的夾持件的示 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分解圖與局部放 大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50、 110:框架100:液晶顯示器
120:背板122、142:鎖固孔
130、230、 230,電路板132、232:通孔
140、250:蓋體150:螺絲
210:板體212:凸出部
220、220':夾持件221:固定部
221a:卡合孔222:容置空間
223:開合部223a:固定臂
223b:活動臂223c:連接臂
223d:施力部224:彈性部
224a:彈性部的頂端225:第一延伸部
225a、227a:缺口226:固定件
227:第二延伸部240:卡合件
242:頸部242a:頸部的底端242b:頸部的頂端
244a:頭部的底端 246:支撐平臺
244:頭部
244b:頭部的頂端
C:封閉軌跡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2A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分解圖與局部 放大圖,圖2B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板體與夾持件的立體示意圖,而圖3A 與圖3B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電路板的卡合件固定于板體的夾持件的流程 圖。請參照圖2A、圖2B、圖3A與圖3B,本實施例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 包括一板體210、多個夾持件220、 一電路板230以及多個卡合件240。夾持 件220可固定于板體210,且每一夾持件220具有一容置空間222。電路板 230是配置于板體210上,而卡合件240可固定于電路板230,且分別對應(yīng) 夾持件220。每一卡合件240具有一頸部242與一頭部244,頸部242的底 端242a連接于電路板230,而頸部242的頂端242b連接于頭部244的底端 244a。如圖3B所示,每一卡合件240的頭部244是分別位于對應(yīng)的夾持件 220的容置空間222內(nèi),且每一夾持件220是夾持對應(yīng)的卡合件240的頸部
在本實施例中,板體210可為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塊的背板,但本發(fā)明 并不限定板體210為背光模塊的背板,也可依實際需求調(diào)整。此外,在圖2A 中,板體210可與液晶顯示器的框架50結(jié)合,而讓液晶顯示器的液晶顯示 面板(未示出)及背光模塊(未示出)可配置于框架50與板體210之間, 但不限于此,可依實際需求調(diào)整。另外,參見圖3A與圖3B,每一卡合件240 的頸部242的頂端242b的直徑可小于頭部244的底端244a的直徑,用以增 進卡合后的穩(wěn)定性。每一卡合件240的頭部244的頂端244b可呈漸縮狀, 頂端244b呈漸縮狀具有引導(dǎo)性,可增加卡合時的便捷性,讓卡合件240更 易推入夾持件220。每一卡合件240還可包括一支撐平臺246,其固定于電 路板230中,且連接頸部242。換言之,頸部242的底端242a可通過支撐平 臺246而連接至電路板230。
承上述,參見圖2B、圖3A與圖3B,每一夾持件220可包括沿一封閉 軌跡C (如圓形軌跡)排列的多個彈性部224,容置空間222是形成于這些彈性部224之間,且這些彈性部224的頂端224a是延伸至容置空間222上 方,以夾持對應(yīng)的卡合件240的頸部242。每一卡合件240具有沿封閉軌跡 C排列的多個彈性部224,可增加卡合時容置空間222變形的裕度。而封閉 軌跡C可依實際需求調(diào)整其形狀與分布。另外,每一夾持件220的這些彈性 部224可為等距排列。相對于容置空間222,這些彈性部224的頂端224a可 呈內(nèi)縮狀,以夾持對應(yīng)的卡合件240的頸部242,用以增進卡合后的穩(wěn)定性。 此外,每一夾持件220還可包括一固定件226,其用以將這些彈性部224固 定于板體210上。在另一實施例中,這些彈性部224也可由板體210延伸而 出。換言之,彈性部224可與板體210—體成型,故不需上述的固定件226。 另外,上述的卡合件240與夾持件220的材質(zhì)可為金屬或塑料,但不以此為 限,可依實際需求選擇適宜材料。
請參照圖3A,當(dāng)要將電路板230組裝于板體210時,只需將電路板230 上的卡合件240對準板體210上的夾持件220,接著施力將卡合件240的頭 部244壓入夾持件220的容置空間222內(nèi)。請參照圖3B,當(dāng)卡合件240的 頭部244被壓入夾持件220的容置空間222時,夾持件220的彈性部224的 頂端224a會夾持卡合件240的頸部242,由此固定卡合件240。此外,由于 卡合件240的頭部244的頂端244b是呈漸縮狀,所以可便于將卡合件240 的頭部244壓入夾持件220的容置空間222內(nèi)。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實施例不需通過螺絲來固定電路板230與板體210, 所以可節(jié)省鎖螺絲的時間,以提升組裝效率,進而降低生產(chǎn)成本。另外,當(dāng) 需拆解電路板230與板體210時,只需將電路板230上的卡合件240的頭部 244從夾持件220的容置空間222內(nèi)拔出,不需耗費松螺絲的時間。因此, 本實施例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具有易于拆裝的優(yōu)點。另外,需說明的是, 此實施例以夾持件220位于板體210以及卡合件240位于電路板230為例, 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依實際需求調(diào)整夾持件220與卡合件240的位置。 請參照圖4,其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分解圖與 局部放大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差別處在于本實施例的夾持件220 是位于電路板230上,而卡合件240是位于板體210上。也就是說,在本發(fā) 明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中,夾持件220與卡合件240的位置可互換,且其 也可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與功效。圖5A與圖5B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中電路板的夾持件的關(guān)閉狀態(tài)與開啟 狀態(tài)的示意圖,而圖6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中電路板上的卡合件固定于板體 上的夾持件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A、圖5B與圖6,本實施例的電路板與板 體的組合與第一實施例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相似,其差別處在于夾持件, 故以下僅針對本實施例的夾持件220'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夾 持件220'包括一固定部221與一開合部223,其中固定部221可固定于板體 210。更詳細地說,固定部221例如可具有一卡合孔221a,而板體210例如 可具有一凸出部212,本實施例可通過卡合孔221a與凸出部212的結(jié)合將固 定部221固定于板體210。然而,本發(fā)明并不限定固定部221固定于板體210 的方式,例如夾持件220'可由板體210延伸而出,換言之,固定部221可與 板體210—體成型,無須具有卡合孔221a與凸出部212。
承上述,開合部223包括一固定臂223a、一活動臂223b與一連接臂223c。 固定臂223a連接固定部221,活動臂223b與固定臂223a相對,而連接臂 223c連接固定臂223a的一端與活動臂223b的一端。活動臂223b具有朝同 定臂223a延伸的一第一延伸部225,固定臂223a具有朝活動臂223b延伸的 一第二延伸部227,第一延伸部225具有一缺口 225a,而第二延伸部227具 有一缺口 227a,且卡合件240的頸部242被夾持于缺口 225a與缺口 227a之 間。此外,開合部223的材質(zhì)例如為彈性材質(zhì),且開合部223在未受力的情 況下是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如圖5A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當(dāng)要將電路板230組裝于板體210時,只需將電路板230 上的卡合件240對準板體210上的夾持件220',接著施力將卡合件240的頭 部244壓入夾持件220'的容置空間222內(nèi)。由于開合部223的材質(zhì)為彈性材 質(zhì),所以當(dāng)卡合件240的頭部244施力于夾持件220'時,活動臂223b會被 撐開(如圖5B所示),如此卡合件240的頭部244可被壓入夾持件220'的 容置空間222內(nèi)。請參照圖5A與圖6,當(dāng)卡合件240的頭部244被壓入夾 持件220,的容置空間222后,夾持件220'會恢復(fù)成關(guān)閉狀態(tài),且夾持件220' 的第一延伸部225與第二延伸部227的缺口 225a、 227a的內(nèi)壁會夾持卡合 件240的頸部242,由此固定卡合件240。
當(dāng)需拆解電路板230與板體210時,只需將夾持件220'的活動臂223b 扳開,即可輕易將電路板230上的卡合件240的頭部244從夾持件220'的容置空間222內(nèi)拔出。此外,為了便于施力扳開活動臂223b,開合部223可具 有從活動臂223b的另一端延伸出的一施力部223d,而活動臂223b的另一端 為遠離連接臂223c的一端。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以夾持件220'位于板體 210以及卡合件240位于電路板230為例,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依實際 需求調(diào)整夾持件220,與卡合件240的位置,例如夾持件是位于電路板上,而
卡合件是位于板體上。也就是說,在本發(fā)明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中,夾持 件與卡合件的位置可互換,且其也可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與功效,本實施例的
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結(jié)構(gòu)、優(yōu)點與前述實施例相似,故在此將不再重述。 需注意的是,本發(fā)明的夾持件的結(jié)構(gòu)除了可為第一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 所揭露的結(jié)構(gòu)外,還可以是其它形式的開合件。此處所指的開合件在受力時 會處于開啟狀態(tài),而外力移除時會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
圖7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分解圖與局部放 大圖,而圖8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中蓋體上的卡合件固定于與板體上的夾持 件的示意圖。請參照圖7與圖8,本實施例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與第一實 施例相似,以下僅針對其差別處進行說明。相對于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 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還包括一蓋體250,其用以覆蓋電路板230',以保護電 路板230'。此外,卡合件240可固定于蓋體250。更詳細地說,卡合件240 的頸部242的底端242a是連接于蓋體250。另外,卡合件240可從蓋體250 延伸而出,換言之,卡合件240可與蓋體250 —體成型,但不限于此,例如 頸部242的底端242a可通過支撐平臺246而連接至蓋體250。此外,電路板 230,具有對應(yīng)夾持件220的多個通孔232,卡合件240的頸部242是分別穿 過電路板230'的通孔232,且這些夾持件220是分別夾持對應(yīng)的卡合件240 的頸部242。
本實施例是通過蓋體250上的卡合件240與板體210上的夾持件220的 結(jié)合來將電路板230,固定于板體210上。當(dāng)要將電路板230,組裝于板體210 時,只需將蓋體250上的卡合件240穿過電路板230,上的通孔232,并使卡 合件240對準板體210上的夾持件220,接著施力將卡合件240的頭部244 壓入夾持件220的容置空間222內(nèi)。如此,即可將電路板230'固定于板體210 上。由于將電路板230,固定于板體210上的步驟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所以本 實施例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和第一實施例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具有相似的優(yōu)點,在此將不再重述。
需注意的是,第四實施例中的夾持件220也可更換成第三實施例所揭露 的夾持件220'(如圖5A與圖5B所示),或其它形式的開合件。另外,此 實施例以夾持件220位于板體210以及卡合件240位于蓋體250為例,但本 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依實際需求調(diào)整夾持件220與卡合件240的位置。請參 照圖9,其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的分解圖與局部 放大圖。本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相似,差別處在于本實施例的夾持件220是 位于蓋體250上,而卡合件240是位于板體210上。也就是說,在本發(fā)明的 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中,夾持件220與卡合件240的位置可互換,且其也可 達到本發(fā)明的目的與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是通過夾持件與卡合件的結(jié)合 來使電路板固定于板體上。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發(fā)明只需將卡合件的頭部壓 入夾持件的容置空間內(nèi)即可將電路板固定于板體上。換言之,本發(fā)明不需耗 費許多時間來進行鎖螺絲或松螺絲的步驟,所以本發(fā)明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 合具有易于拆裝的優(yōu)點。
雖然本發(fā)明己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本 發(fā)明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中的技術(shù)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當(dāng)可作 等同性的變動與修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dāng)視所附權(quán)利要求書所限定的 范圍為準。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包括一板體;一電路板,配置于該板體上;多個夾持件,固定于該電路板與該板體其中之一,每一所述夾持件具有一容置空間;以及多個卡合件,固定于該電路板與該板體其中之另一,且分別對應(yīng)所述夾持件,每一所述卡合件具有一頸部與一頭部,該頸部的底端連接于該電路板與該板體其中之另一,而該頸部的頂端連接于該頭部的底端,其中所述卡合件的所述頭部是分別位于所述容置空間內(nèi),且所述夾持件是分別夾持所述卡合件的所述頸部。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該頸部的頂端的直徑 小于該頭部的底端的直徑。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卡合件的該 頭部的頂端呈漸縮狀。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卡合件還包 括一支撐平臺,該支撐平臺固定于該電路板與該板體其中之另一,且該支撐 平臺連接該頸部。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夾持件包括 沿一封閉軌跡排列的多個彈性部,該容置空間形成于所述彈性部之間,所述 彈性部的頂端延伸至該容置空間上方以夾持該卡合件的該頸部。
6. 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相對于該容置空間, 所述彈性部的頂端呈內(nèi)縮狀,以夾持該卡合件的該頸部。
7. 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所述彈性部是等距排列。
8.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夾持件為一 開合件。
9.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夾持件包括 一固定部,固定于該電路板與該板體其中之一;以及一開合部,包括.-一固定臂,連接該固定部;一活動臂,與該固定臂相對,該活動臂具有朝該固定臂延伸的一第 一延伸部,該固定臂具有朝該活動臂延伸的一第二延伸部,該第一延伸 部與該第二延伸部分別具有一缺口 ,且該卡合件的該頸部被夾持于所述缺口之間;以及一連接臂,連接該固定臂的一端與該活動臂的一端。
10. 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該開合部還具有從該 活動臂的另一端延伸出的一施力部。
11. 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該固定部具有一卡合 孔,而該電路板與該板體其中之一具有一凸出部,且該凸出部嵌入該卡合孔 中。
1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該板體為一背光模塊 的背板。
13. —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包括 一板體;一電路板,配置于該板體上,且具有多個通孔; 一蓋體,覆蓋該電路板;多個夾持件,固定于該蓋體與該板體其中之一,且分別對應(yīng)所述通孔, 每一所述夾持件具有一容置空間;多個卡合件,固定于該蓋體與該板體其中之另一,且分別對應(yīng)所述夾持 件,每一所述卡合件具有一頸部與一頭部,該頸部的底端連接于該蓋體與該 板體其中之另一,而該頸部的頂端連接于該頭部的底端,其中所述卡合件的 所述頭部是分別位于所述容置空間內(nèi),所述卡合件的所述頸部是分別穿過該 電路板的所述通孔,且所述夾持件是分別夾持所述卡合件的所述頸部。
14. 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該頸部的頂端的直 徑小于該頭部的底端的直徑。
15. 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卡合件的 該頭部的頂端呈漸縮狀。
16. 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卡合件還包括一支撐平臺,該支撐平臺固定于該蓋體與該板體其中之另一,且該支撐 平臺連接該頸部。
17. 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夾持件包 括沿一封閉軌跡排列的多個彈性部,該容置空間形成于所述彈性部之間,所 述彈性部的頂端延伸至該容置空間上方以夾持該卡合件的該頸部。
18. 如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相對于該容置空間, 所述彈性部的頂端呈內(nèi)縮狀,以夾持該卡合件的該頸部。
19. 如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所述彈性部是等距 排列。
20. 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夾持件為 一開合件。
21. 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每一所述夾持件包括一固定部,固定于該蓋體與該板體其中之一;以及 一開合部,包括一固定臂,連接該固定部;一活動臂,與該固定臂相對,該活動臂具有朝該固定臂延伸的一第 一延伸部,該固定臂具有朝該活動臂延伸的一第二延伸部,該第一延伸 部與該第二延伸部分別具有一缺口,且該卡合件的該頸部被夾持于所述缺口之間;以及一連接臂,連接該固定臂的一端與該活動臂的一端。
22. 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該開合部還具有從 該活動臂的另一端延伸出的一施力部。
23. 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該固定部具有一卡 合孔,而該蓋體與該板體其中之一具有一凸出部,且該凸出部嵌入該卡合孔 中。
24. 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中該板體為一背光模 塊的背板。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其包括一板體、多個夾持件、一電路板以及多個卡合件。電路板是配置于板體上,夾持件是固定于板體與電路板其中之一,而卡合件是固定于板體與電路板其中之另一。每一夾持件具有一容置空間,而卡合件分別對應(yīng)夾持件。每一卡合件具有一頸部與一頭部,頸部的底端連接于電路板與該板體其中之另一,而頸部的頂端連接于頭部的底端??ê霞念^部是分別位于容置空間內(nèi),且夾持件是分別夾持卡合件的頸部。此電路板與板體的組合具有易于拆裝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H05K7/02GK101437376SQ20081018527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2月24日
發(fā)明者周柏奇, 林昭平, 邱志郎, 陳俊成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