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屏蔽殼體及具有該屏蔽殼體的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屏蔽殼體及具有該屏蔽殼體的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既可滿足屏蔽殼體進行電磁屏蔽時的屏蔽的完整性及連續(xù)性要求,又可實現(xiàn)其與對接連接器屏蔽殼體之間穩(wěn)固、可靠扣持的屏蔽殼體及具有該屏蔽殼體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子連接器領域,為降低彼此對接的公、母連接器內(nèi)、外的電磁干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金屬屏蔽殼體對公、母連接器分別進行包覆并將兩屏蔽殼體導通、接地。
一般,公連接器的屏蔽殼體經(jīng)切割并彎折后形成一懸臂式彈片,母連接器的屏蔽殼體對應該懸臂式彈片設計一凹槽。當公、母連接器插接配合時,懸臂式彈片伸入并向下抵頂凹槽,由此使兩屏蔽殼體彼此扣持,從而實現(xiàn)公、母連接器之間的固緊、配合及兩屏蔽殼體之間的導通、接地。
然而,上述懸臂式彈片因剛性較差,若僅采用一個懸臂式彈片則難以實現(xiàn)兩屏蔽殼體之間穩(wěn)固的扣持,從而無法實現(xiàn)公、母連接器之間可靠的插接、配合及兩屏蔽殼體之間確實的導通、接地。此外,若在屏蔽殼體的頂面、底面及兩側面內(nèi)部對稱布設若干懸臂式彈片,雖可滿足兩屏蔽殼體之間穩(wěn)固的扣持,但是,此設計又因屏蔽殼體各表面內(nèi)部大面積孔洞的出現(xiàn),而嚴重破壞了屏蔽殼體的完整性,從而使得屏蔽殼體進行電磁屏蔽時難以實現(xiàn)屏蔽的完整性及連續(xù)性,并無法滿足連接器低電磁干擾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屏蔽殼體,既可滿足屏蔽殼體進行電磁屏蔽時屏蔽的完整性及連續(xù)性要求,又可實現(xiàn)與對接連接器屏蔽殼體之間穩(wěn)固、可靠的扣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具有該屏蔽殼體的連接器,可以在實現(xiàn)電磁屏蔽的完整性及連續(xù)性,以滿足連接器低電磁干擾要求的同時,并可實現(xiàn)與對接連接器之間穩(wěn)固、可靠的插接。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之一,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屏蔽殼體,組裝于一連接器上,所述屏蔽殼體包括頂面、底面及位于頂面與底面之間的兩相對側面,并由上述表面共同圍成一插接空間;另于該屏蔽殼體前端切割形成一懸臂式彈片,懸臂式彈片上設有兩狹孔,該兩狹孔之間形成一簡支梁彈片,所述簡支梁彈片凸伸出一抵頂部,抵頂于一對接屏蔽殼體上。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之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屏蔽殼體的連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屏蔽殼體及一塑料殼體,塑料殼體嵌插于屏蔽殼體的插接空間內(nèi),塑料殼體內(nèi)部并收容有若干端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屏蔽殼體的簡支梁彈片的抵頂部可向屏蔽殼體內(nèi)部插接空間凸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屏蔽殼體的簡支梁彈片的抵頂部亦可向屏蔽殼體外部空間凸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屏蔽殼體的懸臂式彈片的中部縱向切割形成所述兩狹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懸臂式彈片位于所述屏蔽殼體的頂面前端,該頂面前端進一步切割形成一對位于所述懸臂式彈片兩側的抵接彈片,每一抵接彈片的自由端傾斜向上彎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屏蔽殼體的兩相對側面底緣分別向下凸伸形成一定位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屏蔽殼體的兩相對側面前端分別向外水平延伸出一舌片,每一舌片自由端傾斜向上延伸有一抵接彈片。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屏蔽殼體的簡支梁彈片良好的剛性向下緊密抵頂對接連接器的屏蔽殼體,通過懸臂式彈片良好的彈性自動調(diào)整兩者之間的抵頂力,使得簡支梁彈片在不損傷屏蔽殼體的前提下,始終與對接屏蔽殼體穩(wěn)固、可靠的抵接、固持,從而實現(xiàn)所述兩連接器之間可靠的插接、配合及所述兩屏蔽殼體之間確實的導通、接地。而且,懸臂式彈片及若干抵接彈片僅設于屏蔽殼體前端面,并未使屏蔽殼體的表面內(nèi)部出現(xiàn)大面積孔洞而破壞屏蔽殼體的完整性,故而使屏蔽殼體進行電磁屏蔽時,可以實現(xiàn)屏蔽的完整性及連續(xù)性,從而滿足連接器低電磁干擾的要求。此外,本實用新型的若干抵接彈片在組裝時抵接組裝所述連接器的外部裝置的鐵殼,由此可以進一步確保屏蔽殼體可靠、穩(wěn)定的接地。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屏蔽殼體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插接時的立體圖。
圖中各元件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80.屏蔽殼體,11.頂面,12.底面,13.側面,14.抵接彈片,15.懸臂式彈片,16.狹孔,17.簡支梁彈片,18.定位片,19.舌片,30.連接器,40.電路板,90.對接連接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nèi)容、構造特征、所實現(xiàn)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及圖3,本實用新型的屏蔽殼體10組裝于一連接器30上,為一矩形框體,具有頂面11、底面12及位于頂面11與底面12之間的兩相對側面13,并由這些表面共同圍成一插接空間,供一對接連接器90的屏蔽殼體80嵌插。
屏蔽殼體10的頂面11前端切割形成三個懸臂式彈片,其中,位于兩側的懸臂式彈片的自由端傾斜向上彎折形成抵接彈片14,位于中部的懸臂式彈片15在大致中部縱向切割形成兩狹孔16,兩狹孔16之間形成一簡支梁彈片17,簡支梁彈片17向屏蔽殼體10內(nèi)部插接空間凸伸出一抵頂部,可抵頂對接連接器90的屏蔽殼體80。
屏蔽殼體10的兩側面13底緣分別向下凸伸形成一定位片18,定位片18穿過并焊接在一電路板40上,由此使屏蔽殼體10處于接地狀態(tài)。屏蔽殼體10的兩側面13前端分別向外水平延伸出舌片19,舌片19的自由端傾斜向上延伸出抵接彈片14。該抵接彈片14與裝設連接器30的外部裝置的鐵殼(圖中未示)抵接、導通,由此進一步確保屏蔽殼體10可靠、穩(wěn)定的接地。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簡支梁彈片17良好的剛性向下緊密抵頂對接連接器90的屏蔽殼體80,通過懸臂式彈片15良好的彈性自動調(diào)整兩者之間的抵頂力,使得簡支梁彈片17在不損傷屏蔽殼體80的前提下,始終與對接屏蔽殼體80穩(wěn)固、可靠的抵接、固持,從而實現(xiàn)兩連接器30、90之間可靠的插接、配合及兩屏蔽殼體10、80之間確實的導通、接地。此外,本實用新型屏蔽殼體10雖然設有若干抵接彈片14及懸臂式彈片15,但是,所述抵接彈片14及懸臂式彈片15均設于屏蔽殼體10的前端面,并未使屏蔽殼體10的表面內(nèi)部出現(xiàn)大面積孔洞而破壞屏蔽殼體10的完整性,故而使屏蔽殼體10進行電磁屏蔽時,完全可以實現(xiàn)屏蔽的完整性及連續(xù)性。
再請參閱圖2及圖3,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30包括如上所述的屏蔽殼體10及一塑料殼體32,塑料殼體32嵌插于屏蔽殼體10的插接空間內(nèi),塑料殼體32內(nèi)部并收容有若干端子34。由前述分析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屏蔽殼體10的懸臂式彈片15及簡支梁彈片17的一體設計,可實現(xiàn)其與對接連接器90之間穩(wěn)固、可靠的插接,并可確保屏蔽殼體10進行電磁屏蔽時屏蔽的完整性及連續(xù)性,從而滿足連接器30低電磁干擾的要求。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揭露的內(nèi)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之一,在具體設計時,亦可采用能夠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其它等效技術手段,例如,將屏蔽殼體10嵌插于對接連接器90的屏蔽殼體80內(nèi),簡支梁彈片17的抵頂部向屏蔽殼體10外部空間凸伸并與屏蔽殼體80抵頂。諸如此類的等效技術手段替換仍應從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屏蔽殼體,組裝于一連接器上,該屏蔽殼體包括頂面、底面及位于頂面與底面之間的兩相對側面,并由上述表面共同圍成一插接空間;另于該屏蔽殼體前端切割形成一懸臂式彈片,其特征是所述懸臂式彈片上設有兩狹孔,該兩狹孔之間形成一簡支梁彈片,簡支梁彈片凸伸出一抵頂部,抵頂一對接屏蔽殼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殼體,其特征是該簡支梁彈片的抵頂部向屏蔽殼體內(nèi)部插接空間凸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殼體,其特征是該簡支梁彈片的抵頂部向屏蔽殼體外部空間凸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殼體,其特征是該懸臂式彈片的中部縱向切割形成所述兩狹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殼體,其特征是所述懸臂式彈片位于該屏蔽殼體的頂面前端,該頂面前端進一步切割形成一對位于所述懸臂式彈片兩側的抵接彈片,每一抵接彈片的自由端傾斜向上彎折。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殼體,其特征是該屏蔽殼體的兩相對側面底緣分別向下凸伸形成一定位片。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殼體,其特征是該屏蔽殼體的兩相對側面前端分別向外水平延伸出一舌片,每一舌片自由端傾斜向上延伸有一抵接彈片。
8.一種具有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殼體的連接器,進一步包括一塑料殼體,該塑料殼體嵌插于所述屏蔽殼體的插接空間內(nèi),塑料殼體內(nèi)部并收容若干端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屏蔽殼體及具有該屏蔽殼體的連接器,所述屏蔽殼體包括頂面、底面及位于頂面與底面之間的兩相對側面,并由上述表面共同圍成一插接空間;另于該屏蔽殼體前端切割形成一懸臂式彈片,其上設有兩狹孔,兩狹孔之間形成一簡支梁彈片,所述簡支梁彈片凸伸出一抵頂部,抵頂一對接屏蔽殼體。所述連接器進一步包括一塑料殼體,嵌插于該屏蔽殼體的插接空間內(nèi),塑料殼體內(nèi)部并收容有若干端子。本實用新型通過屏蔽殼體的懸臂式彈片及簡支梁彈片的一體設計,可實現(xiàn)其與對接屏蔽殼體間的穩(wěn)固、可靠的插接,并使得屏蔽殼體進行電磁屏蔽時,能夠實現(xiàn)屏蔽的完整性及連續(xù)性,從而滿足連接器低電磁干擾的要求。
文檔編號G12B17/00GK2731926SQ20042008877
公開日2005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賴明駿 申請人: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