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控制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終端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控制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電子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電子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人們也享受到了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各種便利?,F在人們可以通過各種類型的電子設備,享受隨著科技發(fā)展帶來的舒適生活。
[0003]近年來,檢測皮膚的設備越來越多,通過皮膚鏡頭采集皮膚圖像進行分析診斷的設備也越來越小型化、便攜化,逐漸走入普通消費者的手中。但此類設備在拍照采集用戶皮膚圖像的時候,要求皮膚鏡頭與皮膚呈垂直狀態(tài),這樣采集到的圖像才是最佳成像,分析的結果才比較準確。
[0004]但是,目前現在幾乎所有皮膚檢測設備在拍照定格皮膚圖像的時候,參見圖1所示,都需要用戶手動按一下皮膚檢測設備身上的物理按鈕,在按下按鈕的那一剎那,因為單方向用力,容易導致皮膚檢測設備歪倒成一定的角度,從而致使采集到的皮膚圖像不是最佳,影響了皮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發(fā)明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控制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以提高圖像采集裝置的采集精度,同時方便用戶使用,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7]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方法,應用于一圖像采集裝置,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握持部以及設置在所述握持部的第一端上的圖像采集組件;所述方法包括:檢測圖像采集裝置的握持部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其中,所述握持部的第一端上設置有圖像采集組件;當所述握持部滿足預設條件時,控制所述圖像采集組件對待攝物體的表面進行圖像米集。
[0008]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圖像采集裝置,包括:握持部,包括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圖像采集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一端上;檢測組件,設置在所述握持部上;控制器,容置于所述握持部;其中,所述控制器在通過所述檢測組件確定所述握持部滿足預設條件時,控制所述圖像采集組件對待攝物體的表面進行圖像采集。
[0009]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控制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首先,檢測圖像采集裝置的握持部是否滿足預設條件,這里,握持部的第一端上設置有圖像采集組件;當握持部滿足預設條件時,控制圖像采集組件對待攝物體的表面進行圖像采集。也就是說,當握持部滿足預設條件時,自動觸發(fā)第一端上的圖像采集組件進行圖像采集,而無需用戶手動按下物理按鍵觸發(fā),避免單方向受力,以提高圖像采集裝置的采集精度,同時方便用戶使用,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皮膚檢測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圖像采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握持部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14]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檢測組件在握持部上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6]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種控制方法,應用于一圖像采集裝置,參見圖2所示,該圖像采集裝置包括:握持部I,包括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圖像采集組件2,設置在第一端上;檢測組件3,設置在握持部I上;控制器4,容置于握持部I;
[0017]這里,握持部I是指用戶所握持的手柄部分,參見圖3所示,握持部I包括第一端11、第二端12以及連接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的本體13,圖像采集組件設置在第一端11上,這樣,在進行圖像采集的過程中,當第一端靠近或者接觸待攝物體的表面時,控制器控制圖像采集組件進行圖像采集。
[0018]這里,待攝物體可以為用戶的身體,如面部、頭部、四肢、軀干等,還可以為其它物體的表面,本發(fā)明不做具體限定。
[0019]上述握持部I可以為一柱狀物體,方便用戶握持,仍參考圖3所示,握持部I具有一中心軸10,那么,下面一個或者多個實施例中所述的“軸向”是指與中心軸10平行的方向,“徑向”是指垂直并指向中心軸10的方向。
[0020]上述圖像采集組件2可以為普通攝像頭,或者紅外攝像頭,或者攝像頭陣列,當然,還可以為其它圖像采集組件,本發(fā)明不做具體限定。第一端的端面上開設有一開口,圖像采集組件2由該開口外露,以用于采集圖像。
[0021 ]下面結合上述圖像采集裝置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進行說明。
[0022I 參見圖4所示,該方法包括:
[0023]S401:檢測握持部是否滿足預設條件;
[0024]具體來說,為了避免如現有技術一般在觸發(fā)圖像采集時握持部徑向單方向受力,那么,在用戶使用圖像采集裝置的過程中,檢測組件可以檢測握持部自身狀態(tài),并判斷其是否滿足預設條件。
[0025]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握持部的自身狀態(tài)可以為握持部的第一端的受力情況,可以為握持部與待攝物體的表面的相對位置,還可以為本體的受力情況,當然,還可以為其它情況,本發(fā)明不做具體限定。
[0026]S402:當握持部滿足預設條件時,控制圖像采集組件對待攝物體的表面進行圖像米集。
[0027]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針對上述S401所檢測握持部自身狀態(tài)的不同,S402可以且不限于以下幾種情況。
[0028]第一種情況,S401可以包括:對握持部的受力情況進行檢測;此時,S402可以包括:當受力情況表明第一端與待攝物體的表面接觸,且握持部受到指向待攝物體的表面的第一作用力時,控制圖像采集組件對待攝物體的表面進行圖像采集。
[0029]具體來說,檢測組件可以設置在第一端的端面上,用于對第一端的受力情況進行檢測,此時,檢測組件可以為壓力傳感器;那么,當用戶將圖像采集裝置放置在待攝物體的表面時,為了使得第一端的端面與待攝物體的表面緊密接觸,用戶會在握持部的軸向上施加一指向待攝物體的表面的第一作用力,如果檢測組件檢測到第一端受到第一作用力時,則表明第一端與待攝物體的表面接觸,也就是說,握持部此時滿足預設條件;當未檢測到第一端受到第一作用力,則表明第一端與待攝物體的表面未接觸,握持部此時不滿足預設條件。
[0030]在另一實施例中,為了避免誤操作,還可以對第一端所受的壓力設置門限值,如第一閾值,那么,當檢測組件檢測到第一端受到的第一作用力大于第一閾值時,則表明第一端與待攝物體的表面接觸,此時,握持部滿足預設條件,反之,握持部不滿足預設條件。
[0031]那么,當檢測組件檢測到上述第一作用力時,控制器控制圖像采集組件對待攝物體的表面進行圖像采集。
[0032]另外,第一端與本體還可以通過一彈性件可活動連接,第一端能夠相對于本體移動,第二端與本體固定連接;也就是說,第一端為一可伸縮部件,那么,上述對第一端的受力情況進行檢測的步驟就可以包括:檢測彈性件的受力情況;此時,該彈性件的受力情況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端的受力情況。
[0033]這里,檢測部件可以設置于彈性件上,用于檢測彈性件的受力情況。首先,用戶將第一端放置在待攝物體的表面上時,為了第一端的端面與待攝物體的表面緊密接觸,用戶會在握持部的軸向上施加一指向待攝物體的表面的第一作用力,在這個過程中,彈性件產生反向的應力,檢測部件可以通過檢測該應力來獲得第一作用力的大小,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檢測部件檢測到第一作用力,或者檢測到大于第一閾值的第一作用力時,就表明握持部滿足預設條件,此時,控制器控制圖像采集組件對待攝物體的表面進行圖像采集。
[0034]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彈性件的一端與第一端的端面連接,另一端固定在本體的內壁上,在本體內部靠近第一端的部分可以設置一容置腔,圖像采集組件設置在容置腔內,當第一端受力向本體內最大程度的收縮時,圖像采集組件能夠探出第一端的端面上的開口并外露。在實際應用中,彈性件和第一端的設置方式還可以有其它形式,本發(fā)明不做具體限定。
[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