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691697閱讀:5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音箱系統(tǒng),特別是一種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屬于音頻類無線電電子產品技術領域。
中國專利公報公開了名稱為“電力線載波調頻廣播發(fā)射機和接收機”、專利號為“93234182.9”,名稱為“電力線載波廣播用發(fā)射機和接收機”、專利號為“89209064.2”,二項發(fā)明專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由發(fā)射機和接收機組成,利用電力線載,發(fā)射機將音頻信號調制成調頻載波信號耦合到電力線上,通過電力線傳送到接收機上。但由于這兩項專利的結構不合理,因此存在兩方面的缺點發(fā)射機發(fā)送的調頻信號不穩(wěn)定、并且不能發(fā)送立體聲音頻信號,接收機只能播放簡單的廣播信號,不能構成立體聲播音終端。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措施達到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結構特點是發(fā)射機由音頻輸入電路、音頻濾波整形電路、音頻調制編碼電路、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和電源電路連接而成,音頻輸入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音源輸出端、音頻濾波整形電路的輸入端,音頻調制編碼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音頻濾波整形電路的輸出端、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入端,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出端、電力線,電源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各電路的電源輸入端。
與前述發(fā)射機配套的接收音箱,其結構特點是由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本振電路、FM集成接收電路、音頻信號處理電路、功放電路、靜噪電路、立體聲喇叭組和電源電路連接而成,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的輸入端從電力線上接收高頻信號、輸出端連接FM集成接收電路的輸入端,音頻信號處理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FM集成接收電路的輸出端、功放電路的輸入端,靜噪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功放電路的輸出端、立體聲喇叭組的輸入端,電源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各電路的電源輸入端。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采取如下措施達到音頻輸入電路由音頻接口和自動增益控制電路連接而成,音頻接口與外部音源連接,由低電平輸入、高電平輸入兩組輸入接口構成,其輸出端連接選擇開關S的兩個輸入端,開關S的輸出端連接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的輸入端,高電平接口的輸出端通過限幅電路連接選擇開關S的輸入端,自動增益控制電路主要由帶自動增益控制的雙聲道前級放大芯片及其外圍電子元件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音頻濾波整形電路的輸入端。
音頻濾波整形電路由濾波電路、預加重電路和音頻模擬壓縮電路構成,濾波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音頻輸入電路的輸出端、輸出端連接預加重電路的輸入端,音頻模擬壓縮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預加重電路的輸出端、音頻調制編碼電路的輸入端;濾波電路采用LC式濾波,其中電感L采用彩電行頻15.625KHz濾波中周,濾除音頻中聽覺很小的15KHz以上的高頻干擾信號;預加重電路采用單級RC式預加重,由電阻、電容組成預加重網絡;音頻模擬壓縮電路由音頻模擬壓縮/擴展芯片和運算放大芯片及它們外圍的電子元件連接而成。
音頻調制編碼電路由音頻調制電路和音頻放大電路連接而成,音頻調制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音頻濾波整形電路的輸出端、音頻放大電路的輸入端,音頻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入端;音頻調制電路由雙聲道音頻混合調制芯片及其外圍的電阻網絡連接而成,音頻放大電路由運算放大芯片及其外圍的電阻、電容連接而成。
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由振蕩電路、鎖相環(huán)電路和CPU控制電路構成,振蕩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入端,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的輸入端,鎖相環(huán)電路的控制輸入端連接CPU控制電路的輸出端,CPU控制電路控制鎖相環(huán)電路的頻率。
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由高頻放大電路、低通濾波電路和耦合輸出電路連接而成,高頻放大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出端、輸出端通過低通濾波電路連接耦合輸出電路的輸入端,耦合輸出電路的輸出端將高頻信號耦合到220V的交流電線上。
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由高頻耦合器、輸入電路連接而成,高頻耦合器由高頻變壓器和電容連接而成、其輸入端接收高壓電源線的高頻信號、輸出端連接輸入電路的輸入端,輸入電路由保護電路、濾波電路和放大電路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本原地電路的輸入端;本振電路由三極管Q1、變壓器T1、開關S2、電阻R2、R3、R4、晶振X5、X6、X7和電容C14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FM集成接收電路的輸入端;FM集成接收電路由AM/FM接收調諧接收IC及其外圍電路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音頻信號處理電路的輸入端;音頻信號處理電路由濾波電路放大、擴展電路和音調控制電路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功放電路的輸入端;功放電路由音頻功放芯片及其外圍電阻、電容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立體音箱喇叭組的輸入端;靜噪電路由單片機芯片及其外圍三極管、電阻、電容等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功放電路的噪音控制端;電源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前述各電路的電源輸入端。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突出優(yōu)點1、將立體聲音頻信號整形調制于高頻載波上,再將高頻載波耦合于電力線發(fā)送出去,發(fā)射機和接收機主要部分由集成芯片構成,因此電路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發(fā)射機發(fā)送的調頻信號穩(wěn)定、并且發(fā)送的是立體聲音頻信號,接收機不但能播放單聲道的廣播信號,而且能播放立體聲廣播、構成立體聲播音終端。
2、本發(fā)明通過現(xiàn)存電力線傳輸立體聲聲頻信號、無須專門的傳送線路,不占用空間頻率帶,不干擾微波空間傳送,能實現(xiàn)高保真度的立體聲傳送,具有電路簡便容易實現(xiàn)、操作簡單、可選擇傳輸頻率等特點。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發(fā)射機的音頻輸入電路原理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發(fā)射機的音頻濾波、整形及調制電路原理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發(fā)射機的振蕩、鎖相環(huán)電路原理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發(fā)射機的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的CPU控制電路原理圖。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發(fā)射機的高頻放大電路原理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發(fā)射機的耦合輸出電源電路原理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接收機的結構框圖。
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接收機的電氣原理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接收機的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原理圖。
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接收機的音頻信號處理電路原理圖。
圖1至圖11構成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從圖1可知,本實施例的發(fā)射機由音頻輸入電路1-1、音頻濾波整形電路1-2、音頻調制編碼電路1-3、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1-4、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1-5和電源電路1-6連接而成。接收機由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2-1、本振電路2-2、FM集成接收電路2-3、音頻信號處理電路2-4、功放電路2-5、靜噪電路2-6、立體聲喇叭組2-7和電源電路2-8連接而成。從圖8可知,本實施例的發(fā)射機由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2-1、本振電路2-2、FM集成接收電路2-3、音頻信號處理電路2-4、功放電路2-5、靜噪電路2-6、立體聲喇叭組2-7和電源電路2-8連接而成。
從圖2可知,音頻輸入電路主要是將音頻接口輸入的立體聲音頻信號作限幅放大。即輸入音頻幅度小時,放大倍數(shù)比較大;輸入幅度過大時,相對降低放大倍數(shù),并且保持不失真。輸入部分主要由限幅放大和自動增益控制放大兩部分組成。
發(fā)射機的三個音頻接口J1、J2、J3分別與外部音源連接,分為低電平輸入和高電平輸入兩類,由開關S1選擇輸入。低電平輸入端輸入的音頻信號幅度通常低于1V(有效值),用電阻R7、R8、R9、R10直接耦合輸入就可以了;而高電平輸入端輸入的音頻信號幅度通常很大,1V~18V(有效值),為避免過大的電流電壓沖擊損壞其它元器件,所以需要經過由TLO72運算放大器組成的限幅放大電路再輸入。該放大電路的增益是G=R5/R3。
自動增益控制(ALC)放大電路主要由KA22241芯片及其外圍電路組成。音頻信號先經過R17、R18、R19、R20、R21、R22組成的電阻網絡衰減以后再輸入到KA22241,KA22241是三星半導體公司生產的帶自動增益控制的雙聲道前級放大芯片,音頻信號從第2、第8腳輸入,經芯片內部ALC電路放大后由第3、第7腳輸出。第1、第9腳是負反饋輸入端,第5腳是ALC控制端,第6腳是電源端。
自動增益控制電路還可以采用其他的芯片實現(xiàn),如LIGHTNING公司的LS22241和三星公司的KA2220或ROHM公司的BA3308等。
從圖3可知,音頻濾波整形電路是音頻信號波形的調整部分,該部分對于整機的信噪比、失真度等參數(shù)有比較重要的作用。濾波整形電路分為濾波、預加重和音頻模擬壓縮三部分。
ALC電路輸出的音頻信號經過R28、R29、R31、R32電阻網分壓輸入到濾波電路。濾波部分電路采用LC濾波,其中電感L3、L4是采用彩電行頻15.625KHz濾波中周,濾除音頻中聽覺感應很小的15KHz以上的高頻干擾信號。
預加重部分采用的是單級RC加重,C21、C22、R35、R36組成預加重網絡,對2KHz以上的音頻信號3dB加權,有利于降噪和中頻信號的保真。音頻信號預加重后由R23、R24電解耦合到壓擴器。
模擬信號壓縮電路采用的是philips半導體公司的音頻模擬壓縮/擴展芯片SA572N和NJRC公司的NJM4560運放。音頻壓縮電路的功能是對小信號的壓縮,與接收機中的擴展電路配合使用達到消除噪聲的作用。類似于杜比公司的杜比B、C壓縮降噪技術原理。
模擬信號壓縮芯片還可以用philips半導體公司的SA571、SA575等壓擴展IC,或可以省略這部分電路。
從圖4可知,音頻調制部分電路從壓擴器SA572輸出的音頻信號被送入到音頻調制電路。調制電路由音頻調制和放大兩部分組成,參見附圖4立體聲音頻信號經過IC混合調制以后送入TL072組成的放大電路放大。
音頻信號經過R49、R50、Ra、Rb電阻網絡分壓后被輸入到BA1404芯片。BA1404是ROHM公司生產的雙聲道音頻混合調制芯片,音頻信號由第1、第8腳輸入,信號經左右信號聲道放大器放大后送入MPX平衡調制器,產生的差信號S調制到由晶振產生的38K副載波上,從第14腳輸出。第13腳輸出19KHz導頻信號。第5、第6腳外接38K晶振,第16、第17腳是左右聲道平衡調整,第15、第3腳分別接電源和地。
BA1404輸出的調制波和導頻信號經C55、C56、R54、R54混合后,經過電解C58耦合到運放TL072組成的兩級放大。第一級放大Ga=R57/R56=5,第二級放大通過VR2控制反饋量的大小來調整輸出幅度,信號經C62耦合輸出。
從圖5、圖6可知,振蕩及鎖相環(huán)部分電路主要功能是將調制和導頻的混合信號加載到振蕩電路產生的高頻載波上,并用鎖相環(huán)穩(wěn)定頻率。包括壓控振蕩電路、鎖相環(huán)電路、CPU控制三個部分。
壓控振蕩電路(VCO)用的是有源的三端振蕩,采用CPU控制鎖相環(huán)輸出的直流電平控制變容二極管來換檔和穩(wěn)定頻率,電容Ca、Cb和電感L的大小決定了振蕩頻率。
CPU控制的鎖相環(huán)電路主要用于穩(wěn)頻,鎖相環(huán)采用的是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的PLL鎖相環(huán)MC145170,從MC145170第4腳引入的振蕩頻率,通過數(shù)據線送到CPU,CPU將數(shù)據與設定值比較產生一個控制信號,來控制鎖相環(huán)MC145170和第14、第15腳輸出脈沖寬度,第14、第15腳輸出的脈沖經過運放電路積分轉換成直流電平,再和C62輸出的信號混合后輸入到壓控振蕩電路(VC0)的變容二極管兩端。
從圖6可知,CPU電路主要是選擇和控制頻率,CPU采用的是EMC公司的8位微處理器EM78P156E。CPU通過檢測與之相連的撥動開關的導通狀態(tài)選擇設定的頻率,并控制鎖相環(huán)來穩(wěn)定頻率。CPU可以使用其他公司的通用微處理器芯片。
從圖7可知,加載了調制波的高頻載波輸入到高頻放大電路被放大,再經過一個LC網絡的低通濾波器,最后通過輸出線圈耦合到電力線上。高頻放大電路采用兩級放大。第一級是雙管的SRPP放大,放大倍數(shù)大約為50。第二級是互補推挽輸出放大,采用2N3904、2N3906,放大倍數(shù)約為10。放大的高頻信號通過C87耦合輸出。高頻放大電路還可以用其他的專用高放芯片實現(xiàn)。
由L7、L8、L9、L10、L11、C88、C89、R95組成一個三階低濾波器,濾除高頻信號的諧波分量。經過放大濾波以后的高頻載波最后通過31的線圈耦合到220V電源線上,通過電源線發(fā)射出去。
從圖8至圖11可知接收電路由高頻耦合器、輸入電路、混頻器、本振中頻放大器、限幅器、鑒頻器、立體聲同步分離電路、擴展器功放等組成。其工件原理是從電力線傳輸調頻電磁波經耦合器,輸入電路送至高頻放大器放大,在混頻器與本振信號進行混頻,得到10.7KHz中頻信號,中頻信號經濾波、鑒頻得到立體聲混合信號,混合信號送到立體聲解碼電路,進行同步分離,輸出有左右兩聲道的立體信號,還原出來的調制信號經過加工處理后,推動喇叭工作,進行立體聲重放。由此可見,電力線調頻接收音箱電路與立體聲收音機電路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接收高頻信號的方式不同,電力線調頻接收音箱直接從電力線上耦合信號,而收音機則是通過天線從空中感應高頻信號。由于立體聲電力線傳輸系統(tǒng)的信號采用電力線傳輸方式,因此傳輸效率高、抗干擾能力強,且幅射小、綠色環(huán)保,這是其它無線傳輸方式無法比擬的。
高頻耦合器及輸入電路的主要作用是(1)耦合,從電力線上接收信號。(2)隔離,電力線上帶強電,用高頻耦合即可使電力線與接收電路在電氣上完全隔離。(3)阻抗變換及濾波。
高頻耦合器由T402、T403、C400組成,T402、T403完全相同,是由雙孔鐵氣體磁芯繞制的高頻變壓器,初次繞組匝數(shù)為1∶3或2∶2。一般情況下,使用一個耦合器即滿足設計要求,為了提高靈敏度,采用雙耦合器,以增大輸入阻抗。C400的作用是耦合,即通高頻阻低頻。輸入電路主要由保護電路、濾波電路、放大電路組成。如圖所示,Q6、Q7、Q8以及外圍元件組成了保護電路,Q6、Q8采用并聯(lián)反接的形式,其作用相當于兩個反向并聯(lián)的二極管,用來吸收高壓脈沖,Q7是一個射極跟隨器,使變頻耦合器與濾波器之間的阻抗實現(xiàn)匹配。
濾波電路由L1、L2、L3、C44、C45、C46組成,L1、C44和L2、C45分別構成兩個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L2、C45構成一個并聯(lián)電路,三個LC電路的諧振頻率都為27MHz,濾波器的3dB帶為6MHz,其插入損耗為6dB。
Q2、R2、T2、C103、R5組成一個27MHz高頻放大器,以提高接收靈敏度,放大器的增益為10dB,Q2采用2SC1674Y或2SK1674Y,其特征頻率為fT=600MHz。T2采用抽頭接入方式,這樣可以提高電路的Q值。
本振電路由Q1、T1、S2、R2、X5、X6、X7、R3、C14、R4組成,這是一個晶體諧振電路,S2為一個三選一的開關,晶體X3~5的諧振頻率分別為36.94、37.44、37.94 MHz,通過S2選擇,可以產生以上三種不同的本振頻率。Q3為一緩沖器,使本振電路和TA8122的21腳實現(xiàn)阻抗匹配,本振電路的諧振幅度為-40dBm左右,為了減少幅射,用屏罩把本振電路屏蔽起來。
FM集成接收電路U9-TA8122AN/AF-TA8123AFTA8122AN/AF是TOSHIBA公司設計生產的AM/FM接收調諧接收IC,主要用于袖珍收音機和無線耳機系統(tǒng)。芯片內部集成了輸入電路、高頻放大電路、變化換器、鑒頻器、立體聲解碼電路。
TA8122、23AN/AF芯片主要電氣指標消耗電流(FM模式)18.5mA音頻輸出80mV信噪比70dB失真度0.4%分離度42dB接收靈敏度3uVTA8122、23AN/AF有兩種封裝形式,其中TA8122、23AN為雙列直插形式。封號為SSOP24-P-300-1.78;TA8122、23AF為表面貼裝形式,封裝號為SSOP24-P-300-1.00,兩種形式不同,功能完全一致。
TA8122、23AN/AF外圍電路元件Y4、X3分別為陶瓷濾波器和陶瓷鑒頻器,采用三端陶瓷濾波器,使中放外圍元件大大減少。其中X4為陶瓷鑒頻器,頻率為456KHz,它與IC內部電路組成鎖相環(huán)(PLL),對立體聲混合信號進行解碼。C242、C243、C244、C250為濾波電容。
IC中的信號流程為載波信號由第1腳輸入,在第13、14腳可得到所需的立體聲音頻信號,所有信號的變換、放大和解碼都在一片IC內完成,因此,TA8122、23AN/AF是接收電路的核心器件。電路中可以替換TA8122、23AN/AF芯片的IC有TOSHIBA公司的TA2111N、封裝號為SDIP24-P-300-0.05A,SONY公司的CXA1538M、封裝號為30PIN、SDIP。
濾波信號處理電路的原理從圖中可知,從U9第13、14腳得到的立體聲信號還需進行相應的處理才能送至功放實現(xiàn)立體聲重放。音頻信號處理電路包括濾波放大電路、擴展電路、音調控制電路。
濾波放大電路濾波放大電路由Q203、Q206、L8、L9、C261、C262、U30組成,在電路上左右(R、L)兩個聲道完全對稱,所以只分析R(右)聲道部分電路就可以了。
濾波電路在R聲道中,濾波電路由C244、C245、C248、R201、Q203、R203、C207、C261、L8、C216組成,C245、C261為濾波電容。以濾除音頻信號中的高頻成分。C216也是去加重電路中的一個重要元件,Q203接成緩沖器形式改善濾波效果。C261、L8為LC并聯(lián)電路,用來濾除19KHz導頻信號,C261、C216使用滌淪電容,其誤差為5%,這樣才會取得較好的濾波效果。
放大電路U3-4與電阻R32、R40、R35構成一個典型反相放大器,R32為負反饋電阻,改變R32的值,就可以改變放大器的放大倍數(shù)。
S1與S2一樣,為一個三選一開關,用來選擇聲道,有三種可供選擇,即左聲道、右聲道、單聲道。
擴展電路為了擴展調制、解調、重放音頻信號的動態(tài)范圍、降低傳輸過程中所引起的失真和噪聲,在電力線立體聲傳輸系統(tǒng)中,我們應用了壓擴技術,在發(fā)射機中,對調制立體聲信號進行了壓縮,相應地在接收機中,需要對調解出來的音頻信號進行擴展處理。
擴展電路由U3-2、U3-3、U8及外圍元件組成,U3-3接成緩沖器,用于阻抗匹配,U3-2與R23、R28、C35構成一個反相放大器,U8第6腳向U3-2放大器提供偏置,U8采用PHILIPS公司的SA572,SA572是一個雙聲道的寬動態(tài)范圍壓擴IC。在接收機,只使一個通道,當擴展器使用,擴展器的動態(tài)范圍達110dB,可用來替換U9,SA572的IC還有SA570/571、SA575。
音調控制電路U1A(TL072 IC)接成差動輸入形式,以減少共模干擾,R9為47K可變電位器,用于調節(jié)音量,即VOLUME。音調控制電路由元件R12、R14、R19、R20、SW1、C3、C4、R15、R16、R18、R13、C2、C5組成,這是一個RC衰減式音調電路,高音調節(jié)由R16控制,當R16的Rp(抽頭)置向A端時,高音提升,移向B端時,高音衰減。SW1為低音開關,當開關打于C端時,處于高音位置,當開關向D端時,處于低音位置。音調控制電路用來改善音質的,由于音頻信號經過音調控制電路后有所衰減,因此,后面通常需要接放大電路,以保證音頻信號的幅度足夠大,可以推動功放工作。U1B及外圍元件R21、R22、R23就是一個這樣的電路,電路原理如前所述。
功放電路由U4LM1875T及外圍元件R401、C412、R402、R403、R405、R404、R406、C411連接而成,U4是一個功率為20W的音頻功放芯片IC,LM1875是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的產品,封裝形式為TO-220。在實施例中,LM1875用雙電源供電,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可達10Vrms。
靜噪電路也叫MUTE電路,由U6與Q10、Q4、Q5、Q6及外圍元件連接而成,U6采用單片機芯片IC EM78P153E或其他通用微處理芯片。通過檢測U9、TA8122的11腳電平,經過軟件延時處理,控制Q6開關達到MUTE的目的。Q6采用MMBF439LT1場效應管串接形式,抑制電路啟動瞬間的干擾脈沖及無信號時的音頻噪音,靜噪效果較好。且噪聲的衰減量>60dB。
權利要求
1.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特征是發(fā)射機由音頻輸入電路(1-1)、音頻濾波整形電路(1-2)、音頻調制編碼電路(1-3)、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1-4)、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1-5)和電源電路(1-6)連接而成,音頻輸入電路(1-1)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音源輸出端、音頻濾波整形電路(1-2)的輸入端,音頻調制編碼電路(1-3)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音頻濾波整形電路(1-2)的輸出端、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1-4)的輸入端,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1-5)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1-4)的輸出端、電力線,電源電路(1-6)的輸出端連接各電路的電源輸入端。
2.與權利要求1所述發(fā)射機配套的接收音箱,其特征是由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2-1)、本振電路(2-2)、FM集成接收電路(2-3)、音頻信號處理電路(2-4)、功放電路(2-5)、靜噪電路(2-6)、立體聲喇叭組(2-7)和電源電路(2-8)連接而成,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2-1)的輸入端從電力線上接收高頻信號、輸出端連接FM集成接收電路(2-3)的輸入端,音頻信號處理電路(2-4)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FM集成接收電路(2-3)的輸出端、功放電路(2-5)的輸入端,靜噪電路(2-6)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功放電路(2-5)的輸出端、立體聲喇叭組(2-7)的輸入端,電源電路(2-8)的輸出端連接各電路的電源輸入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特征是音頻輸入電路(1-1)由音頻接口和自動增益控制電路連接而成,音頻接口與外部音源連接,由低電平輸入、高電平輸入兩組輸入接口構成,其輸出端連接選擇開關S的兩個輸入端,開關S的輸出端連接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的輸入端,高電平接口的輸出端通過限幅電路連接選擇開關S的輸入端,自動增益控制電路主要由帶自動增益控制的雙聲道前級放大芯片及其外圍電子元件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音頻濾波整形電路1-2的輸入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特征是音頻濾波整形電路(1-2)由濾波電路、預加重電路和音頻模擬壓縮電路構成,濾波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音頻輸入電路1-1的輸出端、輸出端連接預加重電路的輸入端,音頻模擬壓縮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預加重電路的輸出端、音頻調制編碼電路1-3的輸入端;濾波電路采用LC式濾波,其中電感L采用彩電音頻15.625KHz濾波中周,濾除音頻中聽覺很小的15KHz以上的高頻干擾信號;預加重電路采用單級RC式預加重,由電阻、電容組成預加重網絡;音頻模擬壓縮電路由音頻模擬壓縮/擴展芯片和運算放大芯片及它們外圍的電子元件連接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特征是音頻調制編碼電路(1-3)由音頻調制電路和音頻放大電路連接而成,音頻調制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分別連接音頻濾波整形電路(1-2)的輸出端、音頻放大電路的輸入端,音頻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1-4)的輸入端;音頻調制電路由雙聲道音頻混合調制芯片及其外圍的電阻網絡連接而成,音頻放大電路由運算放大芯片及其外圍的電阻、電容連接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特征是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1-4)由振蕩電路、鎖相環(huán)電路和CPU控制電路構成,振蕩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入端,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1-5)的輸入端,鎖相環(huán)電路的控制輸入端連接CPU控制電路的輸出端,CPU控制電路控制鎖相環(huán)電路的頻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特征是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1-5)由高頻放大電路、低通濾波電路和耦合輸出電路連接而成,高頻放大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鎖相環(huán)電路的輸出端、輸出端通過低通濾波電路連接耦合輸出電路的輸入端,耦合輸出電路的輸出端將高頻信號耦合到220V的交流電線上。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特征是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2-1)由高頻耦合器、輸入電路連接而成,高頻耦合器由高頻變壓器和電容連接而成、其輸入端接收高壓電源線的高頻信號、輸出端連接輸入電路的輸入端,輸入電路由保護電路、濾波電路和放大電路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本原地電路的輸入端;本振電路(2-2)由三極管Q1、變壓器T1、開關S2、電阻R2、R3、R4、晶振X5、X6、X7和電容C14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FM集成接收電路(2-3)的輸入端;FM集成接收電路(2-3)由AM/FM接收調諧接收IC及其外圍電路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音頻信號處理電路(2-4)的輸入端;音頻信號處理電路(2-4)由濾波電路放大、擴展電路和音調控制電路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功放電路(2-5)的輸入端;功放電路(2-5)由音頻功放芯片及其外圍電阻、電容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立體音箱喇叭組(2-7)的輸入端;靜噪電路(2-6)由單片機芯片及其外圍三極管、電阻、電容等連接而成,其輸出端連接功放電路的噪音控制端;電源電路(2-8)的輸出端連接前述各電路的電源輸入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電力線傳輸音箱系統(tǒng),其結構特點是發(fā)射機由音頻輸入電路1-1、音頻濾波整形電路1-2、音頻調制編碼電路1-3、振蕩及鎖相環(huán)電路1-4、高頻放大及耦合輸出電路1-5和電源電路1-6連接而成,接收音箱由高頻耦合及輸入電路2-1、本振電路2-2、FM集成接收電路2-3、音頻信號處理電路2-4、功放電路2-5、靜噪電路2-6、立體聲喇叭組2-7和電源電路2-8連接而成。本發(fā)明通過現(xiàn)存電力線傳輸立體聲聲頻信號、無須專門的傳送線路,不占用空間頻率帶,不干擾微波空間傳送,能實現(xiàn)高保真度的立體聲傳送,具有電路簡便容易實現(xiàn)、操作簡單、可選擇傳輸頻率等特點。
文檔編號H04B3/54GK1464641SQ0212182
公開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6月6日
發(fā)明者黃永基 申請人:雅迪發(fā)展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