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機轉子及送風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轉子,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空調室內裝 置中送風系統(tǒng)的電機轉子以及使用這種電機轉子的送風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空調機是常見的溫度調節(jié)設備,現有的空調機大多包括室內裝 置、室外裝置以及連接室內裝置與室外裝置的管道組成。如中國授權
專利CN1071439C公告了一種名為"空調器的室內裝置"的發(fā)明創(chuàng) 造,該室內裝置具有殼體,在殼體內容納有熱交換器、風扇葉片、電 機等,并在殼體內形成有空氣通道腔。室內裝置的熱交換器產生的空 氣傳送到空氣通道腔,再由風扇將空氣通道腔內的空氣送出空調室內 裝置。
在空調室內裝置的殼體內,風扇葉片為圓筒狀,其一端設有電 機,風扇葉片在電機帶動下繞其軸線旋轉。其中,風扇葉片與電機組 成了空調室內裝置的送風系統(tǒng)。
由于送風系統(tǒng)的風扇葉片與電機是分別制造后組裝的,組裝后風 扇葉片與電機之間存在較大的間隙,使送風系統(tǒng)在空調室內裝置內占 用較多空間,并且消耗過多的材料。
為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改進了的送風系統(tǒng)采用風扇葉片與電機轉 子一體成型的設計方案,以使改進后的送風系統(tǒng)結構簡單化。如圖1 所示,該送風系統(tǒng)由電機定子1以及電機轉子2構成,電機定子1大 致呈圓柱形,其中部開有軸孔12。電機轉子2的中部有一轉子軸 22,電機裝配時,轉子軸22穿過軸孔12,以使轉子軸22支承于軸 孔12中。
參見圖2,該電機定子1具有定子本體11,并在定子本體11中 央設有軸孔12。電機轉子2具有圓環(huán)狀的轉子本體21、轉子軸22以 及風扇葉片23。其中,轉子本體21由注塑永f茲材料制成,并且有一 部分注塑在風扇葉片23內。風扇葉片23由塑料注塑而成,與轉子本體21、轉子軸22 —體注塑成型。轉子軸22的一端注塑在風扇葉片 23內,另一端為自由端,通過軸承14、 15支承在電機定子1的軸孔 12中。
這樣,風扇葉片23與電機轉子本體21之間不存在間隙,可減少 送風系統(tǒng)在空調室內裝置內占用的空間。并且,制造電機轉子時還可 以省掉生產電機端蓋等,節(jié)省送風系統(tǒng);肖耗的材料。
相同的,現有的CPU風扇、電腦電源風扇以及空調室外裝置的風 扇也是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也是將電機轉子與風扇葉片 一起注塑成 型。
制造電機轉子2時,首先使用注塑永磁材料制成轉子本體21, 并制成轉子軸22,然后將轉子本體21以及轉子軸22放置于注塑模 具適當的位置中,注入液體塑料體,待塑料冷卻后即形成風扇葉片 23。最后,應用充磁設備對轉子本體21進行充磁,使轉子本體21帶 有永久磁性,即完成電機轉子2的制備。
但是,由于轉子本體21與風扇葉片23—體注塑成型,制造轉子 本體21時,必須解決轉子本體21與風扇葉片23材料的互融問題, 即必須選取能與風扇葉片23材料配合的注塑永磁體進行制造。并 且,由于注塑形成電機轉子2后,還需要對轉子本體21進行充磁, 因此,選取轉子本體21的材料時,必須選用既能與風扇葉片23材料 互融,又能夠進行充磁的硬磁性材料,這樣限制了轉子本體21制造 材料的選取面,不利于這種電機轉子的推廣應用,也增加了這種電機 轉子的生產成本。
另外,制造完畢電機轉子后,還需要應用充磁設備對轉子本體 21進行充磁。由于轉子本體21與風扇葉片23注塑成一體,其體積 龐大,需要使用大型的充磁設備進行充磁,增加了充磁設備的投入, 也為充磁操作帶來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擴大轉子本體制造材料選取面 的電機轉子;本實用新型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種充磁操作方便的電機轉子;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減少電機轉子充磁設備投入的 送風系統(tǒng)。
為實現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機轉子包括轉子本 體、風扇葉片及轉子軸,風扇葉片位于轉子本體的一端,其中,轉子 本體具有環(huán)狀的轉子磁扼,轉子磁軛與風扇葉片一體注塑成型,并且
轉子磁輒的表面上設有瓦狀的磁體。
由上述方案可見,電機轉子的轉子磁軛與風扇葉片一體注塑成 型,而磁體是以粘貼等方式設置在轉子磁軛的表面上。這樣,選取電 機轉子制造材料時,只需要考慮轉子磁軛材料與風扇葉片材料的互融 問題,不需要考慮磁體與風扇葉片材料的互融問題,即不需要選取既 能與風扇葉片配合又能充磁的材料制造轉子磁軛。
選取轉子本體材料時,可選取能與風扇葉片材料互融的磁導材料
制成轉子磁軛,并選取能夠充磁的硬磁材料制成瓦狀》茲體,這樣,擴 大了轉子本體制造材料的選取面,可降低電機轉子的生產成本。
一個優(yōu)選的方案是,瓦狀的磁體為粘貼在轉子磁軛周向表面上且 沿周向間隔布置的一組磁體。這樣,制造電機轉子時,先將轉子磁 軛、轉子軸及風扇葉片一體注塑成型,并對瓦狀;茲體進行充磁后粘貼 在轉子磁軛的表面上。
由此,制造時,僅需要對體積較小的磁體進行充磁,并不需要對 整個電機轉子進行充磁處理,使充磁操作簡單化。同時,充磁時只需 要使用小型的充磁設備對磁體進行充磁,使充磁設備小型化,減少充 磁設備的投入。
為實現上述的再一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室內裝置的送風 系統(tǒng)包括電機定子,電機定子具有一軸孔,電機轉子具有轉子本體、 風扇葉片及轉子軸,風扇葉片位于轉子本體的一端,轉子軸通過軸承 支承于電機定子的軸孔內,其中,轉子本體具有環(huán)狀的轉子磁軛,轉 子磁輒與風扇葉片 一體注塑成型,轉子磁軛的表面上設有瓦狀的磁 體。由此可見,電機轉子的轉子磁軛與風扇葉片一體注塑成型,而磁 體不與風扇葉片 一體注塑成型,這樣極大地擴大了轉子磁輒與瓦狀磁 體制造材料的選取面。并且,制造電機轉子時只需要對體積較小的磁 體進行充磁,可使用小型充萬茲設備進行充磁,減少對充^茲設備的投 入。
圖1是現有送風系統(tǒng)的局部剖視圖; 圖2是圖1的分解圖3是本實用新型送風系統(tǒng)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4是圖3的分解圖5是圖3的A-A剖視圖6是本實用新型送風系統(tǒng)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7是圖6的分解圖8是圖6的B-B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參見圖3,本實施例中,送風系統(tǒng)由電機定子1及電機轉子3構 成。電機定子1的中央開有軸孔12,電機轉子3的中部設有轉子軸 33,轉子軸33可穿過軸孔12并支承在電機定子1上。
參見圖4與圖5,與現有的電機定子相同,本實施例的電機定子 1具有定子本體11,在定子本體11的中央開設有圓柱狀的軸孔12, 軸孔12貫穿定子本體11。并且,在定子本體11上還設有圓環(huán)狀的 磁輒槽13,磁軛槽13位于軸孔12的外圍。
本實施例的電機轉子3由轉子本體30、轉子軸33以及風扇葉片 34組成,其中轉子本體30包括圓環(huán)狀的轉子磁軛31以及瓦狀的磁 體32,轉子磁軛31由磁導材料制成,磁體32由硬磁材料制成,粘 貼在轉子磁軛31周向的外表面上。由圖5可見,本實施例中,轉子磁軛31的外表面上共粘貼有八 個瓦狀磁體32,并且》茲體32均勻地粘貼在轉子》茲輒31的周向外表 面上,每一磁體32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
轉子軸33為一圓柱體,位于轉子本體30的軸線上,其一端注塑 在風扇葉片34內,另一端為自由端,通過軸承14、 15支承在電機定 子1上。
風扇葉片34位于轉子本體30的一端,由塑料注塑而成。并且, 風扇葉片34與轉子》茲軛31、轉子軸33 —體注塑成型。由圖4可 見,轉子磁軛31的一端設有延伸部35,延伸部35設置在風扇葉片 34內,并以此將轉子》茲軛31固定在風扇葉片35上。
制造電機轉子3時,首先選取能夠與風扇葉片34制造材料互融 的磁導材料制成轉子磁軛31,并將轉子磁軛31與轉子軸33放置在 注塑模具內,注入液態(tài)塑料,待塑料冷卻后形成風扇葉片34。此 時,轉子磁軛31、轉子軸33的一端嵌入在風扇葉片34內,以此將 轉子磁軛31、轉子軸33固定在風扇葉片34上。
然后,應用硬磁材料制成瓦狀的磁體32,并應用充磁設備對磁 體32進行充磁處理。充磁完畢后,將磁體32均勻地粘貼在轉子磁軛 31的周向外表面上,并使磁體32間隔布置在轉子磁軛31外表面 上,這樣即完成電機轉子3的制備。
制造完畢電機轉子3后,將電機轉子3裝載到電機定子1內,實 現送風系統(tǒng)的裝配。裝配后的送風系統(tǒng)如圖3所示,轉子軸33穿過 軸孔12并支承在電機定子1內,且轉子磁軛31與磁體32裝載在磁 軛槽13內。當電機通電后,電機定子1產生旋轉磁場,電機轉子3 在旋轉磁場的驅動下繞轉子軸33旋轉,從而帶動風扇葉片34旋轉。
由此可見,由于磁體32并不與風扇葉片34—體注塑成型,制造 電機轉子3時也不需要對轉子磁軛31進行充磁,因此,選取轉子磁 軛31的制造材料時,只需要考慮與風扇葉片34的制造材料互融問 題,而不需要選取既能與風扇葉片34制造材料互融,又能充磁的材 料制造轉子磁軛31,擴大了轉子磁軛31制造材料的選取面。另外,選取磁體32的制造材料時,也不需要考慮與風扇葉片34 制造材料互融的問題,只要選取可充磁的硬磁材料即可。這樣,轉子 磁輒31及,茲體32制造材料的選取面較大,大大方便電機轉子3的生 產,并可降低電機轉子的生產成本。
同時,制造電機轉子3時,只需要對體積較小的瓦狀磁體32進 行充磁,可使用小型的充磁設備進行充磁,降低充磁設備的投入。并 且,對磁體32進行充磁遠方便于對整個電機轉子3進行充磁,使充 磁工序簡單化。
第二實施例
參見圖6,本實施例由電機定子4以及電機轉子5構成,電機定 子4的中部有軸孔41,電機轉子5的轉子軸53穿過軸孔41并支承 在電機定子4上。
參見圖7與圖8,電機定子4包括定子本體41,定子本體41的 中部設有圓柱狀的軸孔42。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電 機定子4位于電機轉子5內,也就是定子本體41套裝在電機轉子5 的轉子^f茲軛51內。
電機轉子5包括轉子本體50、轉子軸53以及風扇葉片54,風扇 葉片54位于轉子本體50的一端。轉子本體50包括環(huán)狀的轉子磁軛 51以及粘貼在轉子磁軛51內表面的瓦狀磁體52。由圖8可見,本實 施例的轉子本體50共設有八片磁體52,磁體52均勻地粘貼在轉子 磁輒51周向的內表面上,并且磁體52在周向上間隔布置。
風扇葉片54設在轉子磁軛51的一端,并且轉子磁軛51的一端 設有延伸部55,延伸部55注塑在風扇葉片54內,并固定在風扇葉 片54上。
轉子軸53設在轉子本體50的軸線上,其一端嵌入在風扇葉片 54上,另一端為自由端,通過軸承44、 45支承在電機定子4上。
制造電機轉子5時,也是使用磁導材料制成轉子磁軛51后,將 轉子磁軛51及轉子軸53放置在注塑模具中,注塑成型風扇葉片 54。然后,將充磁后的磁體52粘貼在轉子磁軛51的內表面上,完成 電機轉子5的制造。由此,制造電機轉子5時,可分別選取不同的材料制成轉子磁軛 51及磁體52,增大了轉子磁軛51制造材料的選取面。并且,制造電 機轉子5時僅需對瓦狀的磁體52進行充磁,充磁所需設備大大簡 化,且充磁工序也簡單化,有利于降低電機轉子5的生產成本。
當然,上述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兩個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 型實際還可以有更多的改變,例如磁體并不是使用粘貼方式固定在轉 子磁軛表面上,而是應用鉚接、螺釘連接等方式固定在轉子磁軛表面 上;或者在轉子磁軛的表面上開設若干個凹槽,將磁體套裝在凹槽內 等,這些改變也可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另外,本實用新型不僅限于空調室內裝置的送風系統(tǒng),其他裝置 的送風系統(tǒng),如CPU風扇使用的送風系統(tǒng)、電腦電源風扇使用的送風 系統(tǒng)、空調機室外裝置風扇的送風系統(tǒng)等,均可以應用本實用新型的 電機轉子以及送風系統(tǒng)。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粘貼在 轉子磁軛表面的磁體數量的改變、磁體布置位置的改變等微小的變化 也應該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電機轉子,包括轉子本體、風扇葉片及轉子軸,所述風扇葉片位于轉子本體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轉子本體具有環(huán)狀的轉子磁軛,轉子磁軛與風扇葉片一體注塑成型;轉子磁軛的表面上設有瓦狀的磁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轉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體設置在轉子,茲軛的內表面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轉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體設置在轉子磁軛的外表面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電機轉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體為粘貼在轉子磁軛周向表面上且沿周向間隔布置的一組磁體。
5、 送風系統(tǒng),包括電機定子,所述電機定子具有一軸孔;電機轉子,具有轉子本體、風扇葉片及轉子軸,所述風扇葉片位于轉子本體的一端;轉子軸通過軸承支承于電機定子的軸孔內;其特征在于轉子本體具有環(huán)狀的轉子磁軛,轉子磁軛與風扇葉片一體注塑成型;轉子磁軛的表面上設有瓦狀的磁體。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送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體設置在轉子磁軛的內表面上。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送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體設置在轉子磁軛的外表面上。
8、 根據權利要求5至7任一項所述的送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茲體為粘貼在轉子》茲輒周向表面上且沿周向間隔布置的一組 磁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送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機定子有一磁輒槽,所述轉子磁輒及磁體設置在所述磁軛 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機轉子以及送風系統(tǒng),該電機轉子包括轉子本體、風扇葉片及轉子軸,風扇葉片位于轉子本體的一端,其中,轉子本體具有環(huán)狀的轉子磁軛,轉子磁軛與風扇葉片一體注塑成型,并且轉子磁軛的表面上設有瓦狀的磁體。本實用新型擴大轉子磁軛制造材料的選取面,降低電機轉子的生產成本,并且降低充磁設備的投入成本。
文檔編號H02K1/27GK201307790SQ200820203130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1月4日
發(fā)明者劉偉兵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凱邦電機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