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ic卡封裝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IC卡生產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IC卡封裝裝置。
【背景技術】
[0002]IC卡自推廣以來就得到了迅速普及,截至目前IC卡的發(fā)卡量已經突破10億張,占新增銀行卡發(fā)行總量的八成以上。為了進一步提高金融IC卡芯片的使用率,降低偽卡風險,根據央行部署,自2015年I月I日起IC卡將全面取代磁條卡。在此背景下,未來幾年里,IC卡的需求量將持續(xù)走高,對IC卡的生產加工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0003]在IC生產加工過程中,對IC卡進行封裝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現有的IC卡一般包括金融IC卡芯片以及塑料卡基,所謂封裝就是將金融IC卡芯片嵌合進塑料卡基的卡體內,使之形成一個整體。對于IC卡的封裝,通常采用封裝機或手工來完成。采用手工封裝的方式,不僅生產效率低下,且封裝后的IC卡的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存在著諸多問題。而對于用封裝機進行封裝IC卡,通常是先將IC卡的塑料卡基使用高溫軟化,而后在高壓條件下將IC卡芯片嵌合進塑料卡基的卡體內,并在塑料卡基的卡體與IC卡芯片接觸部分使用軟化膠進行粘接,從而完成對IC卡的封裝。由于封裝過程中使用了高溫和高壓,在將IC卡芯片嵌合進塑料卡基的卡體內過程中,由于塑料卡基已經軟化,容易發(fā)生收縮變形,導致封裝后的IC卡的芯片背面出現明顯的收縮痕跡,嚴重影響了卡面的美觀程度,更有甚者,如果形變量較大,將導致封裝后的IC卡的芯片背面明顯凸起,影響IC卡的正常使用,產生廢卡。
[0004]因而,如何在將IC卡芯片嵌合進塑料卡基的卡體內過程中,使得塑料卡基的卡體不發(fā)生收縮形變,進而使得封裝后的IC卡芯片背面一側保持光滑平整,從而不影響IC卡的整體感官程度是IC卡生產加工領域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基于上述原因,需要提供一種IC卡封裝的技術方案,用以解決在將IC卡芯片嵌合進塑料卡基的卡體內過程中,塑料卡基由于軟化,發(fā)生收縮變形,導致封裝后的IC卡的芯片背面出現明顯的收縮痕跡,嚴重影響了卡面的美觀程度,進而帶給用戶不良感官體驗的冋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發(fā)明人提供一種IC卡封裝裝置,用于封裝IC卡芯片和塑料卡基,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封裝裝置包括傳送裝置、動力裝置、封裝平臺、熱壓裝置、冷壓裝置與負壓裝置;
[0007]所述封裝平臺上設置有與IC卡大小相適配的卡槽,卡槽底部設置有吸附孔隙,所述傳送裝置帶動封裝平臺運動,所述熱壓裝置與冷壓裝置沿封裝平臺運動方向順序設置;
[0008]所述熱壓裝置包括熱壓頭,熱壓頭位于封裝平臺的上方,熱壓頭中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用于軟化IC卡的塑料卡基,所述熱壓頭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并驅動熱壓頭向封裝平臺方向往復運動,以熱壓卡槽中的IC卡;
[0009]所述冷壓裝置包括冷壓頭,冷壓頭位于封裝平臺上方,所述冷壓頭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并驅動冷壓頭向封裝平臺方向往復運動,以冷壓卡槽中的IC卡;
[0010]所述負壓裝置與吸附空隙連通,吸附空隙以負壓吸附位于冷壓頭下方的封裝平臺的卡槽上的IC卡的塑料卡基。
[0011]進一步地,所述熱壓頭的數量為兩個,包括第一熱壓頭和第二熱壓頭;所述冷壓頭的數量為兩個,包括第一冷壓頭和第二冷壓頭;所述第一熱壓頭、第二熱壓頭、第一冷壓頭與第二冷壓頭沿封裝平臺運動方向設置。
[0012]進一步地,所述吸附孔隙的數量為兩個以上,且均勻分布于卡槽的底面。
[0013]進一步地,所述吸附孔隙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長條形。
[0014]進一步地,所述吸附孔隙的形狀為圓形,吸附孔隙的直徑為O到I毫米,相鄰的吸附孔隙之間圓心的距離為2.5到3毫米。
[0015]進一步地,所述卡槽底部在IC卡的塑料卡基對應IC卡芯片的位置設置有吸附孔隙。
[0016]區(qū)別于現有技術,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IC卡封裝裝置,包括傳送裝置、動力裝置、封裝平臺、熱壓裝置、冷壓裝置與負壓裝置;所述熱壓裝置與冷壓裝置沿封裝平臺運動方向順序設置;所述熱壓裝置包括熱壓頭,熱壓頭中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熱壓頭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并驅動熱壓頭向封裝平臺方向往復運動,以熱壓卡槽中的IC卡;所述冷壓裝置包括冷壓頭,所述冷壓頭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并驅動冷壓頭向封裝平臺方向往復運動,以冷壓卡槽中的IC卡;所述負壓裝置與吸附空隙連通,吸附空隙以負壓吸附位于冷壓頭下方的封裝平臺的卡槽上的IC卡的塑料卡基。在對IC卡進行封裝時,首先將IC卡置于封裝平臺上的卡槽中,熱壓頭對卡槽中的IC卡施加壓力,并加熱卡槽中IC卡的塑料卡基使之軟化,將IC卡芯片與軟化狀態(tài)下的塑料卡基熱壓為一體;而后傳送裝置帶動封裝平臺運動,將封裝平臺上的卡槽傳輸至冷壓頭下方;冷壓頭對卡槽中的IC卡施加壓力,設置于卡槽底部的吸附孔隙與負壓裝置相連通,吸附位于冷壓頭下方的卡槽中的IC卡的塑料卡基。通過負壓裝置的吸附作用,使得IC卡在進行冷卻時,塑料卡基的下表面保持平整,進而使得封裝后的IC卡的塑料卡基在芯片對應位置不會出現明顯的收縮痕跡,大大提升了卡面的美觀程度。此外,由于降低了塑料卡基發(fā)生收縮形變量,也相應降低了由于形變量過大導致產品不合格的情況,因而在IC卡生產加工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涉及的IC卡封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封裝后的IC卡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涉及的IC卡冷壓卡槽表面的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涉及的IC卡冷壓卡槽表面的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涉及的IC卡封裝方法的流程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1、封裝平臺;
[0024]2、熱壓頭;21、第一熱壓頭;22、第二熱壓頭;
[0025]3、冷壓頭;31、第一冷壓頭;32、第二冷壓頭;
[0026]4、卡槽;
[0027]5、負壓裝置;
[0028]6、動力裝置;
[0029]8、卡槽底面;81、吸附孔隙;
[0030]9、IC卡;91、塑料卡基;92、IC卡芯片;93、避空區(qū)域。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32]請參閱圖2,為封裝后的IC卡示意圖;所述IC卡9包括塑料卡基91以及IC卡芯片92,從圖2中可以看出,芯片在嵌入塑料卡基的卡體內時,并不能完全填充滿塑料卡基上的芯片槽,因而塑料卡基上的芯片槽在IC卡芯片92的下方還存在一定空間的避空區(qū)域93。這樣,在IC卡封裝過程中,由于避空區(qū)域的存在,塑料卡基冷卻時容易發(fā)生收縮變形,進而導致封裝后的塑料卡基的背面(即與芯片所在的一面相對的另一面)在芯片的對應位置將產生明顯的封裝痕跡,影響卡面的整體美觀程度,給用戶帶來不良體驗。因而發(fā)明人提供了一種IC卡封裝裝置,用以解決傳統的IC卡在進行封裝過程中容易產生明顯的封裝痕跡的冋題。
[0033]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涉及的IC卡封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IC卡封裝裝置包括傳送裝置、動力裝置6、封裝平臺1、熱壓裝置、冷壓裝置與負壓裝置5 ;所述封裝平臺I上設置有與IC卡大小相適配的卡槽,卡槽底部設置有吸附孔隙,所述傳送裝置帶動封裝平臺運動,所述熱壓裝置與冷壓裝置沿封裝平臺運動方向順序設置;所述傳送裝置為具有傳輸物體功能的設備,如傳送帶等;所述負壓裝置為可以產生一定大小負壓的設備,可以為負壓風機、真空泵等。所述動力裝置可以為熱壓裝置和冷壓裝置提供動力,可以為發(fā)動機、電動機等。
[0034]所述熱壓裝置包括熱壓頭2,熱壓頭位于封裝平臺的上方,熱壓頭中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用于軟化IC卡的塑料卡基,所述熱壓頭2與動力裝置6傳動連接,并驅動熱壓頭向封裝平臺方向往復運動,以熱壓卡槽中的IC卡;所述加熱裝置為具有加熱功能的設備,可以為電磁加熱器、電阻加熱器、紅外線加熱器、油罐加熱器等。
[0035]所述冷壓裝置包括冷壓頭3,冷壓頭3位于封裝平臺上方,所述冷壓頭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并驅動冷壓頭向封裝平臺方向往復運動,以冷壓卡槽中的IC卡。
[0036]所述負壓裝置5與吸附空隙連通,吸附空隙以負壓吸附位于冷壓頭下方的封裝平臺的卡槽上的IC卡的塑料卡基。
[0037]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熱壓頭2的數量為兩個,包括第一熱壓頭21和第二熱壓頭22 ;所述冷壓頭3的數量為兩個,包括第一冷壓頭31和第二冷壓頭32 ;所述第一熱壓頭21、第二熱壓頭22、第一冷壓頭31與第二冷壓頭32沿封裝平臺運動方向設置。傳輸裝置帶動封裝平臺運動,將封裝平臺上的裝有IC卡的卡槽傳輸至第一熱壓頭的下方,卡槽中的IC卡受到第一熱壓頭的壓力作用,完成第一次熱壓操作;而后卡槽隨著封裝平臺運動,被傳輸至第二熱壓頭的下方,受到第二熱壓頭的壓力作用,完成第二次熱壓操作。在進行第一次熱壓操作和第二次熱壓操作過程中,第一熱壓頭與第二熱壓頭中的加熱裝置對卡槽中IC卡的塑料卡基進行加熱使之軟化,第一熱壓頭和第二熱壓頭通過壓力作用將塑料卡基上的芯片槽中的IC卡芯片與塑料卡基熱壓形成一體。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冷壓頭的數量為兩個,包括第一冷壓頭31和第二冷壓頭32,在進行冷壓操作時,首先傳輸裝置帶動封裝平臺運動,將經過熱壓操作的裝有IC卡的封裝卡槽傳輸至第一冷壓頭的下方,第一冷壓頭對卡槽中的IC卡施加壓力,完成第一次冷壓操作;而后卡槽隨著封裝平臺運動,被傳輸至第二冷壓頭的下方,受到第二冷壓頭的壓力作用,完成第二次冷壓操作。通過兩次冷壓操作,保證了卡槽中的IC卡的塑料卡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