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磁保持繼電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接觸部分裝配防刮屑并定位精準的磁保持繼電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磁保持繼電器的結(jié)構(gòu)由磁路部分、接觸部分、推動機構(gòu)和底座組成。磁路部分一般由兩個基本對稱的磁路組成,包括靜止導磁體部件(即軛鐵和鐵芯)、可動導磁體部件(即銜鐵)和線圈(即線圈架和漆包線),接觸部分包括動簧部分、靜簧部分,推動機構(gòu)一般由推動塊擔當,推動機構(gòu)連接在可動導磁體部件與動簧部分之間。接觸部分為磁保持繼電器的執(zhí)行機構(gòu),磁保持繼電器線圈通正向脈沖電壓,磁路部分工作,推動塊推動接觸部分的動簧部分使動、靜觸點接觸,繼電器動作,并保持合閘狀態(tài);線圈通反向脈沖電壓,磁路部分工作,推動塊推動接觸部分的動簧部分使動、靜觸點斷開,繼電器復歸,并保持拉閘狀態(tài)。
磁保持繼電器主要應用領域為電力計量,主要功能為開關和計量。由于磁保持繼電器負載電流大(5A~200A),長期通電發(fā)熱量大,要求磁保持繼電器在合閘操作時能可靠動作,合閘操作后接觸部分始終保持可靠接觸、導通,拉閘操作時能可靠分斷,拉閘操作后接觸部分始終保持斷路狀態(tài)。
接觸部分通常安裝在底座上,接觸部分為金屬件,底座為塑料件,接觸部分安裝于底座時通常是將金屬件(如靜簧片、靜簧片引出片、動簧引出片等)的插裝部位插裝在塑料件(即底座)的插槽中,裝配時金屬件刮擦塑料件產(chǎn)生塑料屑,一直都是繼電器行業(yè)的難題,為了減少塑料屑,一般是在金屬件插入邊倒角,倒角通常是采用壓入方式形成,這樣,在壓入處的周圍就會向外鼓出,而往往倒角位置又是插入方向的定位基準,倒角后所形成的向外鼓出勢必導致定位基準尺寸不受控制或在模具上需要很大的成本才能實現(xiàn)。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接觸部分裝配防刮屑并定位精準的磁保持繼電器,通過對接觸部分的插裝部位與底座插槽相配合結(jié)構(gòu)的改進,既能防止刮屑的產(chǎn)生,又能保證接觸部分在底座中的精準定位,從而解決了在較小空間內(nèi)完成防刮屑與定位的雙重設計。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接觸部分裝配防刮屑并定位精準的磁保持繼電器,包括接觸部分的金屬插裝部位和底座的插槽;所述金屬插裝部位由對應于插槽的深度尺寸不相同的兩段構(gòu)成,當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與插槽的底壁相適配時,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與底座的插槽的底壁之間形成一個預置的間隙;所述插槽由對應于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尺寸不相同的兩段構(gòu)成,當插槽的其中一段的兩側(cè)壁與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的兩面相適配時,插槽的另一段的兩側(cè)壁與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的兩面分別形成一個預置的間隙;所述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與所述插槽的另一段相配合,所述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與所述插槽的其中一段相配合。
所述接觸部分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由所述接觸部分在底邊設置缺口后形成。
所述接觸部分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的厚度的兩面中的至少一面的底端設有倒角。
所述接觸部分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的厚度的兩面的底端均設有倒角。
所述底座的插槽的其中一段的兩側(cè)壁中的至少一側(cè)壁的上端設有倒角。
所述底座的插槽的其中一段的兩側(cè)壁中的兩側(cè)壁的上端均設有倒角。
所述底座的插槽的其中一段由底座的插槽的兩側(cè)壁分別增加一沿著插槽深度方向的凸筋后形成。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將金屬插裝部位設計成由對應于插槽的深度尺寸不相同的兩段構(gòu)成,當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與插槽的底壁相適配時,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與底座的插槽的底壁之間形成一個預置的間隙;將插槽設計成由對應于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尺寸不相同的兩段構(gòu)成,當插槽的其中一段的兩側(cè)壁與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的兩面相適配時,插槽的另一段的兩側(cè)壁與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的兩面分別形成一個預置的間隙;并且將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與所述插槽的另一段相配合,將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與所述插槽的其中一段相配合。本實用新型是利用金屬插裝部位的第一部分(即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與插槽的第一部分(即插槽的其中一段)相配合,形成寬度方向吻合配合而深度方向有間隙的結(jié)構(gòu)特征,利用金屬插裝部位的第二部分(即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與插槽的第二部分(即插槽的另一段)相配合,形成深度方向吻合配合而厚度方向有間隙的結(jié)構(gòu)特征,從而在金屬插裝部位與插槽相配合時,在厚度方向和深度方向都有吻合配合的部分以實現(xiàn)有基準情況下的定位,而在存在間隙的部分則能夠防止刮屑的產(chǎn)生;本實用新型既能防止刮屑的產(chǎn)生,又能保證接觸部分在底座中的精準定位,從而解決了在較小空間內(nèi)完成防刮屑與定位的雙重設計。
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接觸部分裝配防刮屑并定位精準的磁保持繼電器不局限于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沿圖2中B-B線的剖視圖;
圖4是沿圖2中C-C線的剖視圖;
圖5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底座的構(gòu)造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靜簧部分的構(gòu)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參見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接觸部分裝配防刮屑并定位精準的磁保持繼電器,包括接觸部分和底座1,接觸部分包括動簧部分2和靜簧部分3;所述動簧部分2包括動觸點21、動簧片22和動簧引出片23,動簧片22的一端連接動觸點21,動簧片22的另一端連接動簧引出片23的一端,動簧引出片的另一端伸到磁保持繼電器外,所述靜簧部分3包括靜觸點31、靜簧片32和靜簧引出片33,靜簧片32的一端連接靜觸點31,靜簧片32的另一端連接靜簧引出片33的一端,靜簧引出片33的另一端伸到磁保持繼電器外,所述靜觸點31設在與動觸點21相適配的位置;本實施例采用了二組動簧部分2和靜簧部分3。在動簧引出片23、靜簧片32和靜簧引出片33上分別有金屬插裝部位與底座的插槽對應相配合,以下用靜簧引出片33與底座1的插槽11的配合為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特征。
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由對應于插槽11的深度尺寸不相同的兩段構(gòu)成,當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331與插槽11的底壁相適配時,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與底座的插槽11的底壁之間形成一個預置的間隙40;所述插槽11由對應于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尺寸不相同的兩段構(gòu)成,當插槽11的其中一段111的兩側(cè)壁與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的兩面相適配時,插槽11的另一段112的兩側(cè)壁與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的兩面分別形成一個預置的間隙41;插槽11的兩段的深度尺寸是相一致的,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兩段的厚度尺寸是相一致的;所述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331與所述插槽的另一段112相配合,所述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與所述插槽的其中一段111相配合。
本實施例中,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由所述接觸部分在底邊設置缺口3321后形成。
本實施例中,靜簧引出片33的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的厚度的兩面的底端3321均設有倒角。
本實施例中,底座1的插槽11的其中一段111的兩側(cè)壁的上端1111均設有倒角。
本實施例中,底座1的插槽11的其中一段111由底座的插槽的兩側(cè)壁分別增加一沿著插槽深度方向的凸筋113后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接觸部分裝配防刮屑并定位精準的磁保持繼電器,采用了將金屬插裝部位設計成由對應于插槽11的深度尺寸不相同的兩段構(gòu)成,當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331與插槽11的底壁相適配時,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與底座的插槽11的底壁之間形成一個預置的間隙40;將插槽11設計成由對應于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尺寸不相同的兩段構(gòu)成,當插槽的其中一段111的兩側(cè)壁與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的兩面相適配時,插槽11的另一段112的兩側(cè)壁與金屬插裝部位的厚度的兩面分別形成一個預置的間隙41;并且將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331與所述插槽的另一段112相配合,將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與所述插槽的其中一段111相配合。本實用新型通過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與插槽的其中一段111相配合,在厚度對應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的底部的倒角結(jié)構(gòu)3321減少刮屑的產(chǎn)生,通過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331與插槽的另一段112相配合,可以利用厚度的不對應(即產(chǎn)生間隙)避免金屬插裝部位刮削插槽11的側(cè)壁;本實用新型通過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332與插槽的其中一段111相配合,在厚度對應的情況下可以實現(xiàn)金屬件厚度方向的定位,通過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331與插槽的另一段112相配合,可以利用金屬件與插槽的底壁的配合實現(xiàn)金屬件Z方向(即插槽深度方向)定位。
本實用新型是利用金屬插裝部位的第一部分(即金屬插裝部位的另一段)與插槽的第一部分(即插槽的其中一段)相配合,形成寬度方向吻合配合而深度方向有間隙的結(jié)構(gòu)特征,利用金屬插裝部位的第二部分(即金屬插裝部位的其中一段)與插槽的第二部分(即插槽的另一段)相配合,形成深度方向吻合配合而厚度方向有間隙的結(jié)構(gòu)特征,從而在金屬插裝部位與插槽相配合時,在厚度方向和深度方向都有吻合配合的部分以實現(xiàn)有基準情況下的定位,而在存在間隙的部分則能夠防止刮屑的產(chǎn)生;本實用新型既能防止刮屑的產(chǎn)生,又能保證接觸部分在底座中的精準定位,從而解決了在較小空間內(nèi)完成防刮屑與定位的雙重設計。
上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