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huán)?;鸹ㄈ闹谱鞣椒?br>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油發(fā)動機點火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環(huán)保型的火花塞,屬于國際專利分類HOlT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普通火花塞,由于單點點火,燃燒不充分,容易產生積碳,燃燒速度慢,工作效率低,還造成汽車尾氣中的有害氣體排放,影響了汽車尾氣排放的達標。普通火花塞只有一個放電間隙,其間隙只有0. 5-1. 0毫米。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加快燃燒速度,使可燃混合氣得到充分燃燒、以降低汽車尾氣有害氣體排放的環(huán)保型火花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環(huán)保火花塞,包括接線螺桿上的接線螺帽、接線螺桿中部的絕緣體、接線螺桿下部的鐵殼,鐵殼下部有圓柱絕緣體,該絕緣體的中心有中心電極,火花塞下部有側電極, 火花塞下端的中心電極與側電極之間有兩個納米金屬鍍膜中間電極——即第一納米電極和第二納米電極。該兩個納米電極鍍涂固定在中心電極與鐵殼之間的絕緣體周圍,兩納米電極之間留有固定間隙,間隙長度為1. 2毫米。側電極與第二納米電極、第二納米電極與中心電極、中心電極與第一納米電極之間形成有三級放電間隙,所述的各間隙距離均為1. 2毫米。所述的三級放電間隙的角度均為120度。本實用新型環(huán)?;鸹ㄈ挠幸嫘Ч缦?)在可靠點火條件下,可使用稀薄的混合氣、在過量空氣供給條件下使油氣充分完全燃燒,燃燒稀混合氣本身就能提高燃燒效率和提高熱力循環(huán)的熱效率?;镁哂杏休^高的燃燒速度,可以略微推遲點火時間,既減少點火提前角,燃燒開始得比較晚而結束得比較早,從而改善了燃燒過程的等容性,提高了熱功的轉換效率。同時,減少了通過燃燒室壁等散發(fā)的熱能損失,達到了節(jié)油環(huán)保的目的。3)減少了使發(fā)動機工作循環(huán)的波動,提高了發(fā)動機的平穩(wěn)性能,使工作平穩(wěn)效率提高。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環(huán)保火花塞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接線螺帽,2.絕緣體,3.鐵殼,4.中心電極,5.第一納米電極,6.第二納米電極,7.側電極,8.圓柱絕緣體。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的環(huán)?;鸹ㄈ?,是在普通的火花塞基礎上改革的,其使用與安裝方式與普通火花塞相同,與普通火花塞電極結構不同的是在放電原理上,在放電部分采用了三針放電原理。環(huán)?;鸹ㄈ私泳€螺桿上的接線螺帽1、接線螺桿中部的絕緣體 2、接線螺桿下部的鐵殼3,鐵殼3下部有圓柱絕緣體8,該絕緣體的中心有中心電極4,火花塞下部有側電極7,火花塞下端的中心電極4與側電極7之間有兩個納米金屬鍍膜中間電極——即第一納米電極5和第二納米電極6。第一納米電極5和第二納米電極6鍍涂固定在中心電極4與鐵殼3之間的絕緣體周圍,該兩個納米電極之間留有固定間隙,間隙長度為 1. 2毫米。側電極7與第二納米電極6、第二納米電極6與中心電極4、中心電極4與第一納米電極5之間形成有三級放電間隙,各間隙距離均為1. 2毫米。三級放電間隙,角度均為120度。中心電極4與第一納米電極5之間形成第一道間隙為1. 2毫米,第一納米電極5 與第二納米電極6之間形成第二道間隙為1. 2毫米,第二納米電極6與側電極7之間形成第三道間隙為1. 2毫米,第一納米電極5與第二納米電極6之間形成1. 2毫米的間隙,平行鍍涂在火花塞下端部圓柱絕緣體8的周圍,與其他電極固定形成120度角。中心電極與側電極之間加有兩個納米金屬膜過度中間電極,自然形成了三個放電間隙。高壓電是由正極到負極,經過兩個納米金屬膜過度中間電極的三個放電間隙以接力方式,連續(xù)產生三個超強超高溫的高壓放電火花。環(huán)?;鸹ㄈ纳鲜鋈齻€放電間隙,產生接力式的放電火花。環(huán)?;鸹ㄈ膫入姌O對兩個中間電極與中心電極之間進行放電,產生電火花。該火花塞相當于一個氣缸安裝三只普通火花塞的效果。瞬時點燃三次汽缸里的混合氣體,自然瞬時形成三個燃燒中心,同時擴散,大大加快了燃燒速度,使可燃混合氣體得到了充分燃燒,降低了汽車尾氣有害氣體的排放。該環(huán)?;鸹ㄈ姆烹婇g隙有三個1. 2毫米總計為3. 6毫米比普通火花塞大了 3. 6 倍??蓮牧憬嵌鹊?20度,再有120度到240度的三點高強放電火花。其特點是分三個角度點火,不會產生死角,提高了點火能量,加快了混合氣初期燃燒的速度、縮短了總的燃燒持續(xù)期。在實際應用中有望達到尾氣排放的歐三標準。
權利要求1.一種環(huán)?;鸹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接線螺桿上的接線螺帽(1)、接線螺桿中部的絕緣體O)、接線螺桿下部的鐵殼(3),鐵殼C3)下部有圓柱絕緣體(8),該絕緣體的中心有中心電極G),火花塞下部有側電極(7),火花塞下端的中心電極(4)與側電極(7)之間有兩個納米金屬鍍膜中間電極——即第一納米電極(5)和第二納米電極(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huán)?;鸹ㄈ涮卣髟谟谒龅牡谝患{米電極(5)和第二納米電極(6)鍍涂固定在中心電極(4)與鐵殼C3)之間的絕緣體周圍,該兩個納米電極之間留有固定間隙,間隙長度為1. 2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huán)?;鸹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電極(7)與第二納米電極(6)、第二納米電極(6)與中心電極G)、中心電極⑷與第一納米電極(5)之間形成有三級放電間隙,所述的各間隙距離均為1. 2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huán)?;鸹ㄈ涮卣髟谟谒龅娜壏烹婇g隙,其角度均為 120 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汽油發(fā)動機的火花塞——環(huán)保火花塞,由接線螺帽、接線螺桿、絕緣體、鐵殼、中心電極、兩個納米導電金屬膜作為中間電極與側電極組成。中心電極在絕緣體的中心、納米金屬鍍膜的兩個中間電極鍍涂固定在中心電極與鐵殼之間的絕緣體周圍,兩個納米金屬鍍膜中間電極之間留有固定間隙為1.2毫米該三級放電間隙均為120度。環(huán)?;鸹ㄈ烹娺^程是由中心電極與兩個納米金屬鍍膜中間電極通過側電極之間、以三個1.2毫米的間隙均分三個角度、連續(xù)產生三束強烈電火花??牲c燃稀薄混合氣形成三個燃燒中心,燃速快,燃燒充分。大大的降低了汽車尾氣有害氣體排放,同時也達到了節(jié)省油料的目的。
文檔編號H01T13/46GK202050157SQ20112010835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fā)明者門曉光, 門福林 申請人:門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