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遞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快遞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遞終端。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物聯(lián)網技術和消費電子產品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快遞業(yè)務中,快遞員大量使用手持式的快遞終端進行業(yè)務操作。例如,快遞員使用快遞終端進行快遞單的掃描,并將單號發(fā)送到服務器中。另外,快遞終端也會用于移動支付。例如,快遞終端通過其上設置的刷卡槽進行讀卡支付。或者,快遞終端采用無線通信技術(例如RFID,NFC等)進行信息讀取或支付。
[0003]現(xiàn)有的快遞終端通常將無線通信技術中的一種硬件集成在快遞終端中。然而,缺少一種解決方案,能夠從硬件角度切換使用RFID和NFC功能,并且,RFID天線和NFC天線空間位置能夠復用和相互不干擾。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快遞終端方案,以力圖解決或者至少緩解上面存在的問題。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快遞終端,包括:主體,其內部設置有電路主板,其背面設置有電池倉;第一天線接口和第二天線接口,分別連接到電路主板上;第一電池蓋,其設置有第一天線;第二電池蓋,其設置有第二天線。其中,在第一電池蓋扣合在電池倉上時,第一天線通過第一天線接口與電路主板連接,在第二電池蓋扣合在電池倉上時,第二天線通過第二天線接口與電路主板連接。
[0006]可選地,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中,第一電池蓋具有第一防水圈,第二電池蓋具有第二防水圈。在第一電池蓋扣合在所述電池倉上時,第一天線接口在第一防水圈內側處與第一天線連接。在第二電池蓋扣合在所述電池倉上時,第二天線接口在第二反水泉內側處于第一天線連接。
[0007]可選地,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中,第一天線接口和第二天線接口位于電池倉的邊緣處。
[0008]可選地,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中,第一天線為RFID天線,第二天線為NFC天線。
[0009]可選地,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中,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的材質為銅。
[0010]可選地,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中,第一天線可拆卸連接在第一電池蓋上。在第一電池蓋拆掉第一天線時,第二天線適于安裝在在第一電池蓋上。
[0011]可選地,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中,電路主板還設置有麥克風,該麥克風設置在主體中部,該快遞終端中部開設有對應該麥克風的孔。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能夠快速切換使用NFC和RFID功能。并且,該快遞終端不需要同時預留NFC天線和RFID天線的安裝位置,實現(xiàn)了兩種天線同位置的安裝復用,也避免了兩種天線的相互干擾。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能夠應用在多種極端天氣情況,通過電池蓋上的防水圈,使得天線不會短路。另外,快遞終端將麥克風設置在中部位置,能夠滿足用戶的使用習慣,提高用戶體驗度。
【附圖說明】
[0013]為了實現(xiàn)上述以及相關目的,本文結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圖來描述某些說明性方面,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實踐本文所公開的原理的各種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護的主題的范圍內。通過結合附圖閱讀下面的詳細描述,本公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勢將變得更加明顯。遍及本公開,相同的附圖標記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
[0014]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快遞終端100的結構圖;
[0015]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電池蓋120的示意圖;以及
[0016]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快遞終端100的麥克風114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xiàn)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0018]隨著快遞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快遞員越來越多采用手持式的快遞終端來完成取件、掃單和協(xié)助客戶支付等操作。一般而言,快遞終端除了能夠進行與快遞業(yè)務相關的多種操作外,也集成了一般手機所具有的功能??爝f終端包括基帶處理器、應用處理器、無線通信子系統(tǒng)、POS子系統(tǒng)、電源管理子系統(tǒng)和掃描器等。其中,基帶處理器和應用處理器可以是分立的,也可以是集成在一個芯片中。無線通信子系統(tǒng)包括了 3G/4G通信單元、WiF1、Bluetooth和NFC等。當然,快遞終端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功能單元的添加和刪除,從而滿足快遞員對快遞終端的多種需求??爝f終端還包括存儲器。存儲器可以存儲操作系統(tǒng),例如Android、1S或是Windows Phone之類的操作系統(tǒng)。該操作系統(tǒng)可以包括用于處理基本系統(tǒng)服務以及執(zhí)行依賴于硬件的任務的指令。存儲器還可以存儲應用。在快遞終端運行時,會從存儲器中加載操作系統(tǒng),并且由處理器執(zhí)行。應用在運行時,也會從存儲器中加載,并由處理器執(zhí)行。應用運行在操作系統(tǒng)之上,利用操作系統(tǒng)以及底層硬件提供的接口實現(xiàn)各種用戶期望的功能,如即時通信、網頁瀏覽、圖片管理等。應用可以是獨立于操作系統(tǒng)提供的,也可以是操作系統(tǒng)自帶的。
[0019]然而現(xiàn)有的快遞終端缺少一種能夠在硬件上對NFC模塊和RFID進行快速切換,以及二者天線不相互干擾的方案。
[0020]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快遞終端100的結構圖。
[0021]如圖1所示,快遞終端100主要包括一個主體110。主體110內部設置有電路主板(圖中未示出)。該電路主板上集成了處理器、存儲器、掃描器、通信模塊等各個硬件電路單元。通常電路主板位于快遞終端內部的中間位置。主體背面(即鍵盤和屏幕的背面)。該電路主板上設置有第一天線接口 112和第二天線接口 113。主體110的背面設置有電池倉111,以拆裝電池。另外,快遞終端還包括兩種電池蓋,即第一電池蓋120和第二電池蓋130。這兩種電池蓋基本形狀基相同,都可以扣合在電池倉111上。而兩種電池蓋的區(qū)別在于設置有不同的天線。第一電池蓋120設置有第一天線(圖中未示出),第二電池蓋130設置有第二天線(圖中未示出)。其中,在第一電池蓋120扣合在電池倉111上時,第一天線通過第一天線接口 112與電路主板連接,在第二電池蓋130扣合在電池倉111上時,第二天線通過第二天線接口 113與電路主板連接。
[0022]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天線為RFID天線,第二天線為NFC天線。其中,RFID (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技術為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tǒng)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NFC(Near Field Communicat1n)為近距離無線通信,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NFC可以進行短距離的數據互傳通信??蛇x地,兩種天線的材質為銅。第一天線接口 112與電路主板的NFC芯片連接,第二天線接口與電路主板的RFID芯片連接。這樣,在第一電池蓋120扣合在電池倉111上時,快遞終端可以采用RFID的方式進行信息讀取。特別是在復雜的應用環(huán)境下,例如不方便采用條形碼或二維碼掃描的情況下,快遞終端100能夠進行近距離無線讀取信息,以完成識別和后續(xù)的支付功能。在快遞終端不使用RFID功能,而是需要進行基于NFC的移動支付時,則可以通過將電池蓋更換來實現(xiàn),即將第二電池蓋130扣合到電池倉111上。這樣,快遞終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