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票卡回收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自助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票卡回收設備。
背景技術:
在ー些人流量較大的區(qū)域,如車站、公園、旅游區(qū)等,為方便人員有限制的出入場所,一般管理方會提供各種各樣的票卡,其中,非接觸式方形IC卡越來越多的得到應用,這種票卡可記錄用戶身份、使用信息,可重復使用,用法簡單,在出入口設置閘機設備,用戶通過非接觸刷卡實現(xiàn)進出,在出ロ,為自動回收票卡,出ロ閘機內(nèi)部包含票卡回收模塊。當前,票卡回收設備多采用單運送通道、多票箱的方式回收票卡,這種方式需要在每ー個票箱分叉處增加電器設備,以分揀票卡運送地址,此外,當運送通道阻塞或故障吋,該設備整體癱瘓無法使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票卡回收設備,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票卡回收設備,包括安裝在主體框架上的收票機構、分揀機構、傳送機構和票箱;其中,收票機構用于接收待回收的票卡;分揀機構位于收票機構與傳送機構之間,用于將票卡分揀到傳送機構任ー傳輸通道中;傳送機構用于將票卡傳輸?shù)讲煌钠毕渲小_Mー步,所述收票機構包括輸入口、輸入口開關和收票卷輪;其中,輸入口開關連接第一電磁鐵和第一拉簧,第一電磁鐵產(chǎn)生的吸力大于輸入口完全打開后第一拉簧產(chǎn)生的拉力,第一拉簧在輸入口完全打開時產(chǎn)生的拉カ大于第一電磁鐵掉電后的殘余引力與第一電磁鐵拉桿重力之和;收票卷輪為上下兩層橡膠卷輪,卷輪之間的空隙小于ー張票卡的厚度,收票卷輪由電機控制,在收票卷輪和輸入口開關之間安裝有光電傳感器,當檢測到票卡輸入,啟動上下兩層橡膠卷輪互為反向轉(zhuǎn)動。進ー步,所述分揀機構包括分揀裝置,所述分揀裝置靜止狀態(tài)時的傳送方向指向靠近主體框架頂部的第一通道A ;受到驅(qū)動カ后,傳送方向指向靠近主體框架底部的第二通道B。進ー步,所述分揀裝置連接第二拉簧和第二電磁鐵,第二電磁鐵產(chǎn)生的吸カ大于分揀裝置的重力與第二拉簧在分揀裝置指向第二通道B時產(chǎn)生的拉カ之和,第二拉簧產(chǎn)生的拉カ大于分揀裝置的重力和第二電磁鐵掉電后的殘余引力;分揀裝置頂部安裝讀卡器,根據(jù)讀卡器讀取的票卡內(nèi)的數(shù)據(jù),在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中確定票卡的輸送通道。進一歩,所述傳送機構包括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 ;其中,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包括上下兩層橡膠卷輪,橡膠卷輪連接同步帶,同步帶在電機作用下運轉(zhuǎn),帶動票卡運輸。進一步,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的通道末端都設置有票箱;每個票箱頂部均安裝壓票機構。進一步,所述票箱包括票卡放置板,下方設置有彈簧;所述票卡放置板通過鏈條與雙向齒輪連接;所述壓票機構包括壓票桿,在電機驅(qū)動下,具有沿一端旋轉(zhuǎn)的自由度,當向票箱的票卡放置板運動時,將票卡放置板壓向票箱的底部方向;下壓板,連接單向齒輪;按動下壓板,下壓板帶動單向齒輪向票箱底部方向移動,并與雙向齒輪完全嚙合;恢復板,連接單向齒輪;按動恢復板,下壓板恢復至下壓前位置,單向齒輪與雙向齒輪分離;其中,單向齒輪只沿順時針轉(zhuǎn)動。進一步,所述票卡回收設備還包括廢票箱,設置在所述第二通道B頂端的下方,用于回收廢票。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如下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多條票卡傳輸通道以及多個票箱,實現(xiàn)票卡回收,具有可靠性高、回收票卡速度快、容量大的優(yōu)點。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票卡回收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票卡回收設備的票卡回收原理圖;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票卡回收原理圖的壓票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限定本發(fā)明。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一種票卡回收設備,包括安裝在主體框架7上的收票機構1、分揀機構2、傳送機構3、壓票機構4、票箱5、廢票箱6和讀卡器8,分揀機構2位于收票機構I與傳送機構3中間位置。其中,收票機構I用于接收待回收的票卡;分揀機構2用于將票卡分揀到不同的傳輸通道中;傳送機構3包括不同的傳輸通道,用于將票卡傳輸?shù)讲煌钠毕?中。如圖2所示,收票機構I包括輸入口 11、輸入口開關12和收票卷輪13組成。輸入口 11的輸入開孔高度可調(diào)。輸入口開關12連接第一電磁鐵和第一拉簧,第一電磁鐵產(chǎn)生的吸力大于輸入口 11完全打開后第一拉簧產(chǎn)生的拉力,輸入口 11完全打開時第一拉簧產(chǎn)生的拉力大于第一電磁鐵掉電后的殘余引力與第一電磁鐵拉桿重力之和。在平時第一電磁鐵不啟動狀態(tài)下,輸入口開關在第一拉簧的拉力作用下為關閉狀態(tài),第一電磁鐵啟動后可拉動輸入口開關至完全打開,第一電磁鐵掉電后,第一拉簧將輸入口開關拉至關閉狀態(tài)。收票卷輪13為上下兩層橡膠卷輪,卷輪之間的空隙小于一張票卡的厚度,收票卷輪由電機控制,在收票卷輪13和輸入口開關12之間安裝有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票卡是否輸入,如檢測到票卡輸入,啟動兩個卷輪互為反向轉(zhuǎn)動。如圖2所示,分揀機構2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分揀裝置21,分揀裝置21以分揀軸22為中心可擺動,擺動范圍為指向第一通道A至指向第二通道B,分揀裝置21為輕質(zhì)材料制成,如塑料。分揀機構2的分揀裝置21靜止狀態(tài)時的傳送方向指向靠近主體框架7頂部的票卡運送通道(第一通道A),受到驅(qū)動力后,傳送方向指向靠近主體框架7底部的票卡運送通道(第二通道B)。分揀裝置21連接第二拉簧和第二電磁鐵,第二電磁鐵產(chǎn)生的吸力大于分揀裝置的重力與第二拉簧在分揀裝置21指向第二通道B時產(chǎn)生的拉力之和,第二拉簧產(chǎn)生的拉力大于分揀裝置21的重力和第二電磁鐵掉電后的殘余引力。分揀裝置21頂部安裝讀卡器8,根據(jù)票卡數(shù)據(jù)讀取結果,確定票卡輸送通道。電磁鐵不啟動狀態(tài)下,在第二拉簧拉力作用下,分揀裝置21指向第一通道A,第二電磁鐵啟動后可帶動分揀裝置21擺動并指向第二通道B,第二電磁鐵斷電后,第二拉簧帶動分揀裝置21擺動并指向第一通道A。如圖2所示,傳送機構3包括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上下兩層橡膠卷輪,橡膠卷輪連接同步帶,同步帶在電機作用下運轉(zhuǎn)帶動票卡運輸。如圖2、圖3所示,為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的通道末端都設置有票箱5 ;每個票箱5頂部均安裝壓票機構4,以通道A指向的壓票機構為列,壓票機構4主要包括壓票桿41、下壓板42、單向齒輪43和恢復板44。壓票桿41在電機驅(qū)動下,具有沿一端旋轉(zhuǎn)的自由度,當向票箱5的票卡放置板52運動時(向票箱底部方向運動),可下壓票卡放置板52,使其向票箱5的底部方向運動。票卡放置板52下方設置有彈簧53,彈簧53提供票卡放置板52向票箱頂部的彈力;票卡放置板52通過鏈條與雙向齒輪51連接,票卡放置板52上下運動時,會帶動雙向齒輪51轉(zhuǎn)動。雙向齒輪51可以順時針轉(zhuǎn)動,也可以逆時針轉(zhuǎn)動。下壓板42連接單向齒輪43和恢復板44,單向齒輪只沿順時針轉(zhuǎn)動。下壓板42處在下壓位置時,按動下壓板42至圖2所示的停止位置,帶動單向齒輪43向票箱5底部方向移動,并與票箱5的雙向齒輪51完全嚙合;按動恢復板44,下壓板42由圖2所示的停止位置恢復至下壓位置,單向齒輪43與雙向齒輪51分離。在單向齒輪43與雙向齒輪51完全嚙合后,壓票桿41啟動并下壓票卡放置板52,票卡放置板52向票箱5底部移動,票卡放置板52帶動雙向齒輪51轉(zhuǎn)動,雙向齒輪51連同單向齒輪43轉(zhuǎn)動,壓票桿41下壓完畢,在彈簧53彈力的作用下,票卡放置板52有向票箱5頂部運動的趨勢,票卡放置板52將運動趨勢通過鏈條傳向雙向齒輪51,但由于與雙向齒輪51嚙合的單向齒輪43不能逆時針轉(zhuǎn)動,因此,單向齒輪43阻止雙向齒輪51反向轉(zhuǎn)動,就可以固定票卡放置板52下壓后的位置,在票卡放置板52與票箱頂部之間留下空間,可用于存儲票卡,當該空間存滿之后,利用壓票桿41下壓票卡放置板52上的票卡,使票卡放置板52向票箱底部方向運動,再下壓出票卡預留空間。票卡回收設備的具體流程為按動下壓板42至圖3所示的停止位置,啟動壓票桿41執(zhí)行一次壓票動作,在票卡放置板52與票箱頂部之間留下票卡輸入空間。當允許接收票卡后,輸入口開關12打開,并等待票卡輸入。票卡從輸入口 11投入,光電傳感器檢測到票卡后,啟動橡膠卷輪13卷動票卡并輸送至分揀裝置21。分揀裝置21頂部安裝讀卡器8,根據(jù)票卡數(shù)據(jù)讀取結果確定票卡輸送通道,如圖2所示,流向①、②運送票卡至票箱5,流向③運送票卡至廢票箱6,流向④運送票卡至輸入口 11。如選擇流向①,由圖2所示箭頭方向啟動傳送機構3,票卡運送至票箱5 ;如選擇流向②,啟動分揀機構2,待分揀裝置21運行至通道B方向后,由圖2所示箭頭方向啟動傳送機構3,票卡運送至票箱5 ;如選擇流向③,啟動分揀機構2,待分揀裝置21運行至通道B方向后,由圖2所示箭頭方向啟動傳送機構3,票卡運送至脫離分揀裝置21但未進入票箱5的位置后停止傳送,再反向啟動傳送機構3至票卡進入廢票箱6;如選擇流向④,由圖2所示箭頭方向啟動傳送機構3,票卡運送至輸入口11處。當票卡脫離運送通道后,停止電磁鐵和電機的驅(qū)動,在拉簧作用下恢復分揀裝置和輸入口開關的初始位置,完成票卡回收動作。由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多條票卡傳輸通道以及多個票箱,實現(xiàn)票卡回收,具有可靠性高、回收票卡速度快、容量大的優(yōu)點。盡管為示例目的,已經(jīng)公開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各種改進、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應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票卡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主體框架上的收票機構、分揀機構、傳送機構和票箱;其中,收票機構用于接收待回收的票卡;分揀機構位于收票機構與傳送機構之間,用于將票卡分揀到傳送機構任一傳輸通道中;傳送機構用于將票卡傳輸?shù)讲煌钠毕渲小?br>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票卡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票機構包括 輸入口、輸入口開關和收票卷輪;其中,輸入口開關連接第一電磁鐵和第一拉簧,第一電磁鐵產(chǎn)生的吸力大于輸入口完全打開后第一拉簧產(chǎn)生的拉力,第一拉簧在輸入口完全打開時產(chǎn)生的拉力大于第一電磁鐵掉電后的殘余引力與第一電磁鐵拉桿重力之和;收票卷輪為上下兩層橡膠卷輪,卷輪之間的空隙小于一張票卡的厚度,收票卷輪由電機控制,在收票卷輪和輸入口開關之間安裝有光電傳感器,當檢測到票卡輸入,啟動上下兩層橡膠卷輪互為反向轉(zhuǎn)動。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票卡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揀機構包括 分揀裝置,所述分揀裝置靜止狀態(tài)時的傳送方向指向靠近主體框架頂部的第一通道A ;受到驅(qū)動力后,傳送方向指向靠近主體框架底部的第二通道B。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票卡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揀裝置連接第二拉簧和第二電磁鐵,第二電磁鐵產(chǎn)生的吸力大于分揀裝置的重力與第二拉簧在分揀裝置指向第二通道B時產(chǎn)生的拉力之和,第二拉簧產(chǎn)生的拉力大于分揀裝置的重力和第二電磁鐵掉電后的殘余引力; 分揀裝置頂部安裝讀卡器,根據(jù)讀卡器讀取的票卡內(nèi)的數(shù)據(jù),在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中確定票卡的輸送通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票卡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機構包括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 ;其中,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包括上下兩層橡膠卷輪,橡膠卷輪連接同步帶,同步帶在電機作用下運轉(zhuǎn),帶動票卡運輸。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票卡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的通道末端都設置有票箱;每個票箱頂部均安裝壓票機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票卡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票箱包括 票卡放置板,下方設置有彈簧;所述票卡放置板通過鏈條與雙向齒輪連接; 所述壓票機構包括 壓票桿,在電機驅(qū)動下,具有沿一端旋轉(zhuǎn)的自由度,當向票箱的票卡放置板運動時,將票卡放置板壓向票箱的底部方向; 下壓板,連接單向齒輪;按動下壓板,下壓板帶動單向齒輪向票箱底部方向移動,并與雙向齒輪完全嚙合; 恢復板,連接單向齒輪;按動恢復板,下壓板恢復至下壓前位置,單向齒輪與雙向齒輪分離;其中,單向齒輪只沿順時針轉(zhuǎn)動。
8.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票卡回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票卡回收設備還包括 廢票箱,設置在所述第二通道B頂端的下方,用于回收廢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票卡回收設備,包括安裝在主體框架上的收票機構、分揀機構、傳送機構和票箱;其中,收票機構用于接收待回收的票卡;分揀機構位于收票機構與傳送機構之間,用于將票卡分揀到傳送機構任一傳輸通道中;傳送機構用于將票卡傳輸?shù)讲煌钠毕渲小1景l(fā)明通過設置多條票卡傳輸通道以及多個票箱,實現(xiàn)票卡回收,具有可靠性高、回收票卡速度快、容量大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G07B11/00GK103035034SQ201210506559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fā)明者張騰, 宗麗娜, 毛鵬飛, 熊永革, 賈凡, 蘭波, 董碹, 龔飛, 林惟鋟, 劉瀾濤 申請人:北京航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