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快速卡及其隔離噪聲方法和與非主機裝置機能結合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快速卡結構,尤其指一種具有擴充機能(expandable pins)的'決速卡結構。
背景技術:
在夕卜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PCIE)問世后,緊接著快速卡(Express Card)的規(guī)格也跟著發(fā)表。 快速卡有兩種形狀:轉角(L)型與直入型,快速卡在機構上約是PCCard家族機 構接口的一半寬,所以二者在機構上就不兼容。尺寸縮為一半寬度可為未來 的筆記型計算機節(jié)省側邊的空間,提供更多插、拔設備的便利。在接口方面 它雖使用串行式(Serial)而非PC Card的16-bit或32-bit并行式(Paral lei), 但其頻寬絲毫不遜色。
快速卡標準是由國際主機裝置存儲卡協(xié)會(The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PCMCIA)所開發(fā),目的是取代原 本通用于Card Bus與PC Card外加卡規(guī)范的PC Card標準。這種標準可加速移 動通信、數(shù)據(jù)存儲、1/0、多媒體、安全及外接卡的發(fā)展,為新一代移動與桌 上型主機裝置帶來更多功能優(yōu)勢。
在快速卡的規(guī)格中,定義了三大接口,分別是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 通用串行總線接口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以及系統(tǒng)管理總線接口 (System Management Bus, SMBus)。其中以通用串行總線接口為例,是為了 可以讓過去通用串行總線接口外圍得以輕易移植至快速卡的規(guī)格而設計,因 在未來的應用中,快速卡的應用將明顯地逐漸增加,但對于某些以通用串行 總線接口為主的快速卡,仍應讓使用者有機會享受到其好處,而不見得非要 升級不可。再者,以通用串行總線的低功率,低成本的優(yōu)點而言,在大多數(shù) 的應用中,以通用串行總線接口為主的快速卡,仍可能是占大多數(shù)。
特別是對于筆記型計算機的應用而言,快速卡的采用趨勢不可避免。然 而,這種卡片形的擴充機制對大多數(shù)的設備廠商而言,可說是困難重重。特
別是具有電池的快速卡的設備而言,其機構上的限制更是大大增加。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擴充機能的快速卡,該快速卡包含多個檢測引腳, 用來在該快速卡插入一主機裝置時,送出識別信號至該主機裝置,使該主機
裝置根據(jù)檢測到的識別信號而設定操作模式;多個電源引腳,用來接收電源; 一總線; 一第一組接口引腳,連接到該總線; 一第一組功能電路,連接到該 總線; 一對接線路組; 一第二組接口引腳,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 一第二組 功能電路,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以及一電源檢測電路。該電源檢測電路包 含多個輸入端,連接到該多個電源引腳; 一電源輸出端,連接到該第一組功 能電路;及一控制信號端,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用以根據(jù)該多個輸入端所 ^r測到的電壓輸入狀況,啟用或禁用該對接線路組。
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該方法包含將一快速卡的一 組接口引腳插入一非主機裝置;該非主機裝置根據(jù)一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一溝 通信號至該快速卡;以及該快速卡根據(jù)該溝通信號配合該非主機裝置執(zhí)行功 能設定及提供服務。
圖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快速卡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圖2為才艮據(jù)本發(fā)明快速卡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快速卡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示意圖。
圖4為顯示依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顯示依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流程圖。
圖6為顯示依本發(fā)明第三較佳實施例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流程圖。
圖7為顯示依本發(fā)明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第四較佳實施例流程圖。
圖8為顯示依本發(fā)明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第五較佳實施例流程圖。
圖9為顯示依本發(fā)明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第六較佳實施例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200、 300 快速卡
101 主機裝置
110 快速卡I/0引腳接口
120對接線路組
121第二組接口引腳
122SMBUS總線
123第二組功能電路
125、172第三組接口引腳
126、170PCIE總線
127、174第三組功能電路
128、160USB總線
130電源4企測電路
131第一輸入端
132第二輸入端
133控制信號端
134電源輸出端
140第一檢測引腳
150第二檢測引腳
162第一組4矣口引腳
164第一組功能電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閱圖1,圖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快速卡100結構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示意 圖??焖倏?00包含有一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用以提供與快速卡100 相關的各種功能操作接口; 一第一檢測引腳140,連接到快速卡I/O引腳接 口 110的第4引腳; 一第二檢測引腳150,連接到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 的第17引腳; 一通用串行總線160; —第一組接口引腳162,連接到通用串 行總線160; —第一組功能電路164,連接到通用串行總線160; —對接線路 組120; —第二組接口引腳121,連接到對接線路組120; —系統(tǒng)管理總線1", 連接到對接線路組120; —第二組功能電路123,連接到系統(tǒng)管理總線122; 一第三組接口引腳125,連接到對接線路組120; —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 線126,連接到對接線路組120; —第三組功能電路127,連接到外圍部件連 接快速接口總線126;以及一電源檢測電路130,包含有一第一輸入端131, 連接到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的一第一電源引腳(第14引腳), 一第二輸入
端132,連接到快速卡I/0引腳接口 110的一第二電源引腳(第15引腳),一 電源輸出端134,連接到第一組功能電路164,以及一控制信號端133,提供 一控制信號,用以根據(jù)在第一輸入端131或第二輸入端132所檢測到的電壓 輸入狀況,以啟用或禁用對接線路組120。
第一檢測引腳140與第二檢測引腳150用來在快速卡100插入一主機裝 置101時,送出識別信號至主機裝置101,使主機裝置101根據(jù)檢測到的識 別信號而設定操作模式,該第一電源引腳(第14引腳)用以在主機裝置101接 收到第一檢測引腳140送出一低電位的該識別信號而啟用通用串行總線接口 操作模式時,輸出3. 3V電壓,該第二電源引腳(第15引腳)用以在主機裝置 101接收到該第一檢測引腳140送出一低電位的該識別信號而啟用通用串行 總線接口操作模式時,輸出3. 3V電壓。
請參閱圖2,圖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快速卡200結構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示意 圖??焖倏?00包含有一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用以提供與快速卡相關 的各種功能操作接口; 一第一檢測引腳140,連接到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 的第4引腳; 一第二檢測引腳150,連接到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的第l7 引腳; 一通用串行總線160; —第一組接口引腳162,連接到通用串行總線 160; —第一組功能電路164,連接到通用串行總線160; —對接線路組120; 一第二組接口引腳121,連接到對接線路組120; —系統(tǒng)管理總線122,連接 到對接線路組120; —第二組功能電路123,連接到系統(tǒng)管理總線122; —外 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170; —第三組接口引腳172,連接到外圍部件連接 快速接口總線170; —第三組功能電路174,連接到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 線170;以及一電源檢測電路130,包含有一第一輸入端131,連接到該快速 卡I/0引腳接口 110的一第一電源引腳(第14引腳), 一第二輸入端132,連 接到該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的一第二電源引腳(第15引腳), 一電源輸出 端134,連接到第一組功能電路164及第三組功能電路174,以及一控制信號 端133,提供一控制信號,用以根據(jù)在第一輸入端131或第二輸入端132所 檢測到的電壓輸入狀況,以啟用或禁用對接線路組120。
第一檢測引腳140與第二檢測引腳15G用來在快速卡200插入一主機裝 置101時,送出識別信號至主機裝置101,使主機裝置101根據(jù)檢測到的識 別信號而設定操作模式,該第一電源引腳(第14引腳)用以在主機裝置101接 收到第一檢測引腳140與第二檢測引腳150均送出低電位的該識別信號而同
時啟用通用串行總線接口操作模式與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操作模式
時,輸出3. 3V電壓,該第二電源引腳(第15引腳)用以在主機裝置IOI接收 到第一檢測引腳140與第二檢測引腳150均送出低電位的該識別信號而同時 啟用通用串行總線接口操作模式與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搡作模式時, 輸出3. 3V電壓。
請參閱圖3,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快速卡300結構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示意 圖。快速卡300包含有一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用以提供與快速卡相關 的各種功能操作接口; 一第一檢測引腳140,連接到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 的第4引腳; 一第二檢測引腳150,連接到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的第17 引腳; 一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170; —第一組接口引腳162,連接到外 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170; —第一組功能電路164,連接到外圍部件連接 快速接口總線170; —對接線路組120; —第二組接口引腳121,連接到對接 線路組120; —系統(tǒng)管理總線122,連接到對接線路組120; —第二組功能電 路123,連接到系統(tǒng)管理總線122; —第三組接口引腳125,連接到對接線路 組120; —通用串行總線128,連接到對接線路組120; —第三組功能電路127, 連接到通用串行總線128;以及一電源檢測電路130,包含有一第一輸入端 131,連接到該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的一第一電源引腳(第14引腳),一 第二輸入端132,連接到該快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的一第二電源引腳(第l5 引腳), 一電源輸出端134,連接到第一組功能電路164,以及一控制信號端 133,提供一控制信號,用以根據(jù)在第一輸入端131或第二輸入端132所檢測 到的電壓輸入狀況,以啟用或禁用對接線路組120。
第一檢測引腳140與第二檢測引腳150用來在快速卡300插入一主機裝 置101時,送出識別信號至主機裝置101,使主機裝置101根據(jù)檢測到的識 別信號而設定搡作模式,該第一電源引腳(第14引腳)用以在主機裝置101接 收到第二檢測引腳150送出一低電位的該識別信號而啟用外圍部件連接快速 接口總線操作模式時,輸出3. 3V電壓,該第二電源引腳(第15引腳)用以在 主機裝置101接收到第二檢測引腳150送出一低電位的該識別信號而啟用外 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操作模式時,輸出3. 3V電壓。
根據(jù)上述本發(fā)明快速卡100的結構,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快速卡的擴充機能 的較佳實施方法。請參閱圖1與圖4,圖4為顯示依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快速
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流程圖,其中快速卡100為以通用串行總線兼容接口操作 模式插入主機裝置101,該方法所提供的傳輸溝通機制的步驟如下
步驟400:快速卡100的第一檢測引腳140輸出低電位的一識別信號至 主才幾裝置101;
步驟410:主機裝置101根據(jù)檢測到第一檢測引腳140的該識別信號的 低電位,而啟用通用串行總線接口操作模式;
步驟420:主機裝置IOI從該第一電源引腳(第14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 腳(第15引腳)輸出3. 3V電壓;
步驟430:電源檢測電路130檢測到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 所輸出的3. 3V電壓時,控制信號端133送出一控制信號以禁用對接線路組 120,并在電源輸出端134輸出3. 3V電壓,以提供通用串行總線操作模式所 需的總線電源。
在本實施例中,該低電位可為一接地電位,而對接線路組120包含該快 速卡I/O引腳接口 110的第1、 2、 3、 4、 14、及15引腳以外的引腳。
其中當該快速卡IOO拔出主機裝置101時,其傳輸溝通機制包含有主 機裝置101切斷從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所輸出的3. 3V電壓;以 及電源檢測電路133無法檢測到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的3. 3V電 壓時,控制信號端133送出一控制信號以啟用對接線路組120,并停止電源 輸出端134輸出的3. 3V電壓。
根據(jù)上述本發(fā)明快速卡200的結構,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快速卡的擴充機能 的較佳實施方法。請參閱圖2與圖5,圖5為顯示依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快速 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流程圖,其中快速卡200為以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操作 模式插入主機裝置101,該方法所提供的傳輸溝通機制的步驟如下
步驟500:快速卡200的第一檢測引腳140與第二檢測引腳150均輸出 低電位的識別信號至主機裝置101;
步驟510:主機裝置101根據(jù)檢測到第一檢測引腳140與第二檢測引腳 150的該識別信號的低電位,而同時啟用通用串行總線接口操作模式與外圍 部件連接快速接口操作模式;
步驟520:主機裝置101從該第一電源引腳(第14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 腳(第15引腳)輸出3. 3V電壓;
步驟530:電源檢測電路130檢測到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
所輸出的3.3V電壓時,控制信號端133送出一控制信號以禁用對接線路組 120,并在電源輸出端134輸出3. 3V電壓,以提供通用串行總線操作模式與 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操作模式所需的總線電源。
在本實施例中,該低電位可為一接地電位,而對接線路組120包含快速 卡I/O引腳接口 110的第1、 2、 3、 4、 13、 14、 15、 17、 18、 19、 21、 22、 24、及25引腳以外的引腳。
其中當快速卡200拔出主機裝置101時,其傳輸溝通機制包含有主機裝 置101切斷從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所輸出的3. 3V電壓;以及電 源檢測電路133無法檢測到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的3. 3V電壓 時,控制信號端133送出一控制信號以啟用對接線路組120,并停止電源輸 出端134輸出的3. 3V電壓。
根據(jù)上述本發(fā)明快速卡300的結構,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快速卡的擴充機能 的較佳實施方法。請參閱圖3與圖6,圖6為顯示依本發(fā)明第三較佳實施例快速 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流程圖,其中快速卡3 0 0為以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操作 模式插入主機裝置l01 ,該方法所提供的傳輸溝通機制的步驟如下
步驟600:快速卡300的第二檢測引腳150輸出低電位的一識別信號至 主機裝置101;
步驟610:主機裝置101根據(jù)檢測到第二檢測引腳150的該識別信號的 低電位,而啟用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操作模式;
步驟620:主機裝置IOI從該第一電源引腳(第l4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 腳(第15引腳)輸出3. 3V電壓;
步驟630:電源檢測電路130檢測到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 所輸出的3. 3V電壓時,控制信號端133送出一控制信號以禁用該對接線路組 120,并在電源輸出端134輸出3. 3V電壓,以提供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操
作模式所需的總線電源。
在本實施例中,該低電位可為一接地電位,而對接線路組120包含快速 卡I/O引腳接口 110的第13、 14、 15、 17、 18、 19、 21、 22、 24、及25引 腳以外的引腳。
其中當該快速卡300拔出主機裝置101時,其傳輸溝通機制包含有主機 裝置101切斷從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所輸出的3. 3V電壓;以及 電源檢測電路133無法檢測到該第一電源引腳或該第二電源引腳的3. 3V電壓時,控制信號端133送出一控制信號以啟用對接線路組120,并停止電源輸 出端134輸出的3. 3V電壓。
當本發(fā)明快速卡插入一非主機裝置時,其傳輸溝通機制包含有該非主 機裝置根據(jù)一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一溝通信號至快速卡;以及快速卡接收該溝 通信號,并根據(jù)該溝通信號提供該非主機裝置所需的數(shù)據(jù)或執(zhí)行特定功能操 作。
請參閱圖7,圖7為顯示依本發(fā)明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第四較佳實施 例流程圖,本實施例的快速卡可以是圖1的快速卡100、圖2的快速卡200、或 是圖3的快速卡300,當快速卡插入一播放裝置,本發(fā)明方法所提供的傳輸溝 通機制步驟如下
步驟700:該播放裝置根據(jù)一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一播放詢問信號至快速
卡;
步驟710:快速卡接收該播放詢問信號,并根據(jù)該播放詢問信號提供一
播放模式控制信號至該播放裝置;
步驟72G:該播放裝置根據(jù)該播放模式控制信號執(zhí)行播放功能設定; 步驟730:該播放裝置完成播放功能設定后,送出一播放模式確認信號
至快速卡;
步驟740:快速卡接收到該播放模式確認信號后,傳輸存儲在該快速卡 的 一播放文件至該播放裝置;
步驟750:該播放裝置接收到該播放文件后,以所設定的播放功能執(zhí)行 該播放文件的播放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該播放功能設定可以是視頻設定或音頻設定,該視頻設 定可以包含有寬屏幕設定、圖像色彩調整設定、以及字幕設定,該音頻設定 可以包含有立體聲設定、杜比環(huán)繞音頻混音設定、以及均衡調整系統(tǒng)設定。
請參閱圖8,圖8為顯示依本發(fā)明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第五較佳實施 例流程圖,本實施例的快速卡可以是圖I的快速卡IOO、圖2的快速卡200、或 是圖3的快速卡300,當快速卡插入一固件更新裝置,本發(fā)明方法所提供的傳 輸溝通機制步驟如下
步驟800:該固件更新裝置根據(jù)一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一固件更新控制信 號至快速卡;
步驟810:快速卡接收該固件更新控制信號,并根據(jù)該固件更新控制信
號執(zhí)行固件更新功能設定;
步驟820:快速卡完成固件更新功能設定后,送出一固件更新確認信號 至該固件更新裝置;
步驟830:該固件更新裝置接收該固件更新確認信號后,傳輸存儲在該 固件更新裝置的一固件文件至快速卡;
步驟840:快速卡接收該固件文件,并執(zhí)行固件更新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該固件更新功能設定可以是固件除錯功能設定。 請參閱圖9 ,圖9為顯示依本發(fā)明快速卡的擴充機能方法的第六較佳實施 例流程圖,本實施例的快速卡可以是圖1的快速卡100、圖2的快速卡200、或 是圖3的快速卡300,當快速卡插入一充電裝置,本發(fā)明方法所提供的傳輸溝 通才幾制步驟如下
步驟900:該充電裝置才艮據(jù)一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一充電控制信號至快速
卡;
步驟910:快速卡接收該充電控制信號,并根據(jù)該充電控制信號執(zhí)行充 電功能設定;
步驟920:快速卡完成充電功能設定后,送出一充電功能確認信號至該 充電裝置;
步驟930:該充電裝置接收該充電功能確認信號后,執(zhí)行快速卡充電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該充電功能設定可以是充電電流設定或充電電壓設定。 由上述多個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很清楚地突顯出本發(fā)明快速卡突破傳統(tǒng)的 規(guī)格限制的特性,本發(fā)明快速卡為可以通用串行總線接口為主要結構,也可 以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為主要結構,或是更可同時以通用串行總線接口與 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為主要結構。在本發(fā)明快速卡結構下,使開發(fā)出的設 備能夠兼容于快速卡規(guī)格,還允許使用者可彈性地增加快速卡相關設備的功 能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所進行的等效 變化與修改,皆應屬本發(fā)明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擴充機能的快速卡,包含至少一檢測引腳,用來在該快速卡插入一主機裝置時,送出識別信號至該主機裝置,使該主機裝置根據(jù)檢測到的識別信號而設定操作模式;多個電源引腳,用來接收電源;一總線;一第一組接口引腳,連接到該總線;一對接線路組;一第二組接口引腳,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一第一組功能電路,連接到該總線;一第二組功能電路,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以及一電源檢測電路,包含多個輸入端,連接到該多個電源引腳;一電源輸出端,連接到該第一組功能電路;及一控制信號端,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用以根據(jù)該多個輸入端所檢測到的電壓輸入狀況,啟用或禁用該對接線路組。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卡,其中該總線為一通用串行總線。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卡,其還包含 一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一第三組接口引腳,連接到該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 一第三組功能電路,連接到該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 其中該電源輸出端另連接到該第三組功能電路。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卡,其還包含 一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 一第三組接口引腳,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及一第三組功能電路,連接到該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總線。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卡,其還包含一系統(tǒng)管理總線,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及該第二組功能電路的間。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卡,其中該總線為一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 總線。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卡,其還包含 一通用串行總線,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 一第三組接口引腳,連接到該對接線路組;及 一第三組功能電路,連接到該通用串行總線。
8. —種快速卡隔離噪聲的方法,包含有當檢測到一快速卡的第一組接口引腳插入一主機裝置時,禁用該快速卡 的第二組接口引腳。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當檢測到該快速卡的第一組接口引腳 插入該主機裝置時,禁用該快速卡的第二組接口引腳,為當檢測到該快速卡 的第一組接口引腳插入一計算機時,禁用該快速卡的第二組接口引腳。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還包含將該快速卡的第一組接口引腳插 入該主機裝置。
11.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還包含當檢測到該快速卡的第一組接口 引腳脫離該主機裝置時,啟用該快速卡的第二組接口引腳。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還包含將該快速卡的第二組接口引腳 由該主機裝置拔除。
13. —種結合快速卡與非主機裝置的機能的方法,包含有 將一快速卡的一組接口引腳插入一非主機裝置; 該非主機裝置根據(jù)一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一溝通信號至該快速卡;以及 該快速卡根據(jù)該溝通信號配合該非主機裝置執(zhí)行功能設定及提供服務。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將該快速卡的 一組接口引腳插入該非主機裝置為將該快速卡的 一組接口 引腳插入一播放裝置;該非主機裝置根據(jù)該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該溝通信號至該快速卡為該播放 裝置根據(jù)該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 一播放詢問信號至該快速卡;該快速卡根據(jù)該溝通信號配合該非主機裝置執(zhí)行功能設定及提供服務包含該快速卡根據(jù)該播放詢問信號提供一播放模式控制信號至該播放裝置; 該播放裝置根據(jù)該播放模式控制信號執(zhí)行播放功能設定; 該播放裝置完成播放功能設定后,送出一播放模式確認信號至該快速卡; 該快速卡接收到該播放模式確認信號后,傳輸存儲在該快速卡的一播放 文件至該播放裝置;以及該播放裝置接收到該播放文件后,以所設定的播放功能執(zhí)行該播放文件 的播放操作。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播放裝置根據(jù)該播放模式控制信 號執(zhí)行播放功能設定為該播放裝置根據(jù)該播放模式控制信號執(zhí)行視頻設定或 音頻設定。
16.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將該快速卡的一組接口引腳插入該非主機裝置為將該快速卡的一組接口 引腳插入一固件更新裝置;該非主機裝置根據(jù)該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該溝通信號至該快速卡為該固件 更新裝置根據(jù)該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一固件更新控制信號至該快速卡;該快速卡根據(jù)該溝通信號配合該非主機裝置執(zhí)行功能設定及提供服務包含該快速卡根據(jù)該固件更新控制信號執(zhí)行固件更新功能設定; 該快速卡完成固件更新功能設定及送出 一 固件更新確認信號至該固件更 新裝置;該固件更新裝置傳輸存儲在該固件更新裝置的 一 固件文件至該快速卡;以及該快速卡根據(jù)該固件文件執(zhí)行固件更新操作。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快速卡根據(jù)該固件更新控制信號 執(zhí)行固件更新功能設定為該快速卡根據(jù)該固件更新控制信號執(zhí)行固件除錯功 能設定。
18.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將該快速卡的一組接口引腳插入該非主機裝置為將該快速卡的一組接口 引腳插入一充電裝置;該非主機裝置根據(jù)該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該溝通信號至該快速卡為該充電 裝置才艮據(jù)該預定傳輸協(xié)定送出一充電控制信號至該快速卡;該快速卡根據(jù)該溝通信號配合該非主機裝置執(zhí)行功能設定及提供服務包含該快速卡根據(jù)該充電控制信號執(zhí)行充電功能設定; 該快速卡完成充電功能設定及送出一充電功能確認信號至該充電裝置; 以及該充電裝置執(zhí)行該快速卡充電操作。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快速卡根據(jù)該充電控制信號執(zhí)行 充電功能設定為該快速卡根據(jù)該充電控制信號執(zhí)行充電電流設定或充電電壓 設定。
全文摘要
快速卡包含有多個檢測引腳、多個電源引腳、一通用串行總線的多個接口引腳、一外圍部件連接快速接口的多個接口引腳、多個擴充機能引腳、以及一電源檢測電路。該電源檢測電路包含多個輸入端,分別連接到該多個電源引腳,一電源輸出端,用來提供快速卡電源,以及一控制信號端,提供一控制信號,用以根據(jù)該電源檢測電路的檢測狀況,以啟用或禁用該多個擴充機能引腳。
文檔編號G06F13/40GK101178698SQ20061014354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1月10日
發(fā)明者劉韋宏 申請人: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