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集成式濕平整液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濕平整液站。
技術背景冷軋平整機有兩種平整模式,即干平整模式和濕平整模式。過去的冷軋平整機多采用 干平整模式。但隨著對帶鋼表面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很多平整機開始采用濕平整的生產 模式。采用濕平整模式需配濕平整液站給平整機供平整液,而過去的濕平整站采用的是多 罐式,如圖1所示,儲液單元由原液罐l、混合罐2和平整液罐3組成;多罐式平整液站布 置松散,占地面積大,中間管路多,在車間布置困難,多布置在地下油庫中。但現(xiàn)在有很 多平整機為節(jié)省投資沒有設地下油庫,還有就是過去干平整機要改造成干濕兩用的平整機。 這就需要在地面上布置濕平整站。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的集成式濕平整液站。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集成式濕平整液站,它包括儲液單元 和泵組單元,其特征在于儲液單元包括箱體,箱體內設有兩隔板,箱體內分隔為原液區(qū)、 混合區(qū)、平整液區(qū);箱體的一側設有第一原液取樣口、第二原液取樣口、第一混合液取樣 口、第二混合液取樣口、第一平整液取樣口、第二平整液取樣口,第一原液取樣口、第二 原液取樣口分別與原液區(qū)相通,第一混合液取樣口、第二混合液取樣口分別與混合區(qū)相通, 第一平整液取樣口、第二平整液取樣口分別與平整液區(qū)相通;箱體上設有第一沖洗排放口、 第二沖洗排放口、第三沖洗排放口,第一沖洗排放口與原液區(qū)相通,第二沖洗排放口與混 合區(qū)相通,第三沖洗排放口與平整液區(qū)相通;箱體上設有加液口、原液輸入口、混合液輸 入口,加液口與原液區(qū)相通,原液輸入口與混合區(qū)相通,混合液輸入口與平整液區(qū)相通; 混合區(qū)上設攪拌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原分散布置的儲液罐、泵組、閥門以及相互間的管線集 成為兩大功能模塊單元,即儲液單元和泵組單元。儲液單元采用箱式結構,內分3區(qū),分 別替代多罐式結構中的原液罐、混合罐(脫鹽水罐)和平整液罐,各區(qū)域分別設取樣口、 沖洗排放口,配液位監(jiān)控和溫度監(jiān)控的傳感器;原液區(qū)設加液口,混合區(qū)上設攪拌器。泵 組單元將原分散布置的原液泵、供給泵、輸出泵及過濾器等集成為有公共底座的泵單元中, 提高其集成度,減小體積,以便和集成化的儲液單元匹配;泵組單元布置在儲液單元的一 側,通過管路相聯(lián),管路上設有氣動閥門和流量計等控制裝置,可在PLC的控制下實現(xiàn)系 統(tǒng)的自動控制。集成式濕平整液站具有結構緊湊、功能完備、中間管路清晰、占地少的優(yōu) 點。既適于在布置車間地面上也適于布置在地下油庫中。
3圖1是現(xiàn)有濕平整液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圖4是圖2的左視圖;圖中l(wèi)-原液罐,2-混合罐,3-平整液罐,4-箱體,5-原液區(qū),6-混合區(qū),7-攪拌器, 8-平整液區(qū),9-第一液管,10-第一原液泵,11-第二原液泵,12-第一過濾器,13-第一供 給泵,14-第二液管,15-第二供給泵,16-第二過濾器,17-第一輸出泵,18-第三液管,19-第二輸出泵,20-第三過濾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圖3、圖4所示,集成式濕平整液站,它包括儲液單元和泵組單元,儲液單元 包括箱體4,箱體4內設有兩隔板,箱體4內分隔為原液區(qū)5、混合區(qū)6、平整液區(qū)8;箱 體4的一側設有第一原液取樣口、第二原液取樣口、第一混合液取樣口、第二混合液取樣 口、第一平整液取樣口、第二平整液取樣口,第一原液取樣口、第二原液取樣口分別與原 液區(qū)5相通,第一混合液取樣口、第二混合液取樣口分別與混合區(qū)6相通,第一平整液取 樣口、第二平整液取樣口分別與平整液區(qū)8相通;箱體4上設有第一沖洗排放口、第二沖 洗排放口、第三沖洗排放口,第一沖洗排放口與原液區(qū)5相通,第二沖洗排放口與混合區(qū)6 相通,第三沖洗排放口與平整液區(qū)8相通;箱體4上設有加液口、原液輸入口、混合液輸 入口,加液口與原液區(qū)5相通,原液輸入口與混合區(qū)6相通,混合液輸入口與平整液區(qū)8 相通;混合區(qū)6上設攪拌器7。原液區(qū)5、混合區(qū)6、平整液區(qū)8內分別設有液位監(jiān)控和溫 度監(jiān)控的傳感器。泵組單元包括第一液管9、第一原液泵IO、第二原液泵ll、第一過濾器12、第一供給 泵13、第二液管14、第二供給泵15、第二過濾器16、第一輸出泵17、第三液管18、第二 輸出泵19、第三過濾器20;第一原液泵10的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一原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二 原液泵11的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二原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一原液泵10、第二原液泵11為一 泵組,其中一個為備用件),第一原液泵IO、第二原液泵11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液管9相 連通,第一液管9與混合區(qū)6的原液輸入口相連通,第一液管9上設有第一過濾器12;第一供給泵13的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一混合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二供給泵15的輸入端由 管道與第二混合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一供給泵13、第二供給泵15為一泵組,其中一個為備 用件),第一供給泵13、第二供給泵15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二液管14相連通,第二液管14 與平整液區(qū)8的混合液輸入口相連通,第二液管14上設有第二過濾器16;第一輸出泵17的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一平整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二輸出泵19的輸入端 由管道與第二平整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一輸出泵17、第二輸出泵19為一泵組,其中一個為備用件),第一輸出泵17、第二輸出泵19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三液管18相連通,第三液管 18上設有第三過濾器20 (第三液管18為輸出管);管路上設有氣動閥門和流量計等控制裝置。
權利要求1.集成式濕平整液站,它包括儲液單元和泵組單元,其特征在于儲液單元包括箱體(4),箱體(4)內設有兩隔板,箱體(4)內分隔為原液區(qū)(5)、混合區(qū)(6)、平整液區(qū)(8);箱體(4)的一側設有第一原液取樣口、第二原液取樣口、第一混合液取樣口、第二混合液取樣口、第一平整液取樣口、第二平整液取樣口,第一原液取樣口、第二原液取樣口分別與原液區(qū)(5)相通,第一混合液取樣口、第二混合液取樣口分別與混合區(qū)(6)相通,第一平整液取樣口、第二平整液取樣口分別與平整液區(qū)(8)相通;箱體(4)上設有第一沖洗排放口、第二沖洗排放口、第三沖洗排放口,第一沖洗排放口與原液區(qū)(5)相通,第二沖洗排放口與混合區(qū)(6)相通,第三沖洗排放口與平整液區(qū)(8)相通;箱體(4)上設有加液口、原液輸入口、混合液輸入口,加液口與原液區(qū)(5)相通,原液輸入口與混合區(qū)(6)相通,混合液輸入口與平整液區(qū)(8)相通;混合區(qū)(6)上設攪拌器(7)。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濕平整液站,其特征在于:泵組單元包括第一液管(9)、 第一原液泵(10)、第二原液泵(11)、第一過濾器(12)、第一供給泵(13)、第二液管(14)、 第二供給泵(15)、第二過濾器(16)、第一輸出泵(17)、第三液管(18)、第二輸出泵(19)、 第三過濾器(20);第一原液泵(10)的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一原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二原液 泵(11)的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二原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一原液泵(10)、第二原液泵(11) 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液管(9)相連通,第一液管(9)與混合區(qū)(6)的原液輸入口相連通, 第一液管(9)上設有第一過濾器(12);第一供給泵(13)的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一混合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二供給泵(15)的輸 入端由管道與第二混合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一供給泵(13)、第二供給泵(15)的輸出端分 別與第二液管(14)相連通,第二液管(14)與平整液區(qū)(8)的混合液輸入口相連通,第 二液管(14)上設有第二過濾器(16);第一輸出泵(17)的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一平整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二輸出泵(19)的 輸入端由管道與第二平整液取樣口相連通,第一輸出泵(17)、第二輸出泵(19)的輸出端 分別與第三液管(18)相連通,第三液管(18)上設有第三過濾器(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濕平整液站。集成式濕平整液站,它包括儲液單元和泵組單元,其特征在于儲液單元包括箱體(4),箱體(4)內設有兩隔板,箱體(4)內分隔為原液區(qū)(5)、混合區(qū)(6)、平整液區(qū)(8);箱體(4)的一側設有第一原液取樣口、第二原液取樣口、第一混合液取樣口、第二混合液取樣口、第一平整液取樣口、第二平整液取樣口,箱體(4)上設有第一沖洗排放口、第二沖洗排放口、第三沖洗排放口,箱體(4)上設有加液口、原液輸入口、混合液輸入口,加液口與原液區(qū)(5)相通,原液輸入口與混合區(qū)(6)相通,混合液輸入口與平整液區(qū)(8)相通;混合區(qū)(6)上設攪拌器(7)。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占地少的特點。
文檔編號F17D1/00GK201166260SQ20072030048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鵬 王, 陳海清 申請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