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械密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作為離心泵、攪拌機等的軸密封件是優(yōu)選的機械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在對含有漿液的密封流體(被密封流體)進行密封時,可能會出現(xiàn)漿液滯留在密封零件之間、密封流體的固態(tài)物附著于密封面或堵住密封零件之間的情形。因此,對于這種密封流體,尤其是若泄漏到空氣中則會析出這樣的液體,需要進行冷卻,并將析出物沖走。為此,需要另外對冷卻液進行密封,以往,一般采用將兩個機械密封件直線并排的雙端面機械密封件。此外,還公開有一種機械密封裝置,在該裝置中采用下述結構在密封蓋上設置沖洗通路,利用沖洗液將固定用密封環(huán)及旋轉用密封環(huán)的與被密封流體接觸的內周面洗凈 (參照PCT國際公開W02006/137305號公報(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 :PCT國際公開W02006/137305號公報發(fā)明的公開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然而,將兩個機械密封件直線并排的雙端面機械密封件存在以下問題其軸向長度變長,有時不能安裝于離心泵等。此外,在例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機械密封裝置中,存在沖洗液(冷卻液)的流路較長,不易有效地將析出物沖走的問題。此外,在這種進行冷卻的密封裝置中,冷卻液有可能泄漏到機內側空間或機外側空間,對冷卻液也需要進行與密封流體同樣嚴密的密封,存在結構復雜且變得大型的問題。此外,在使用墊片作為在軸向上移動的密封環(huán)的兩次密封件的以往的機械密封裝置中,存在以下問題在被密封流體含有漿液等情形下,有時會出現(xiàn)漿液滯留在墊片與軸之間,在墊片與軸之間析出固態(tài)物的情況,兩次密封件的工作性變差,密封流體可能會泄漏。本發(fā)明鑒于上述技術問題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密封裝置,該機械密封裝置小型,并能有效地進行密封面的洗凈,且能合適地進行密封流體與空氣的阻斷,此外還能防止冷卻液泄漏到機內側空間或機外側空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將外殼與貫穿該外殼上形成的開口的轉軸之間密封來對外殼內的流體進行密封,具有旋轉環(huán),該旋轉環(huán)設置于上述旋轉環(huán), 在上述轉軸的軸向一個端部具有密封面;固定環(huán),該固定環(huán)是設置于上述外殼并具有與上述旋轉環(huán)的上述密封面相對配置的相對面的固定環(huán),具有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密封槽、多個流體流路,上述第一密封面環(huán)狀地形成于上述相對面并與上述旋轉環(huán)的上述密封面緊貼滑動,上述第二密封面與上述第一密封面分隔地環(huán)狀形成于上述相對面的上述第一密封面的外周側或內周側,并與上述旋轉環(huán)的上述密封面緊貼滑動,上述密封槽形成于上述第一密封面與上述第二密封面之間,上述多個流體流路形成于上述固定環(huán)的內部,一個開口與上述密封槽連通;以及冷卻液供給路,該冷卻液供給路與形成于上述固定環(huán)的上述流體流路的另一個開口連通,使冷卻液經(jīng)由上述流體流路流入流出上述密封槽。在如上所述構成的機械密封裝置中,冷卻液在設于密封面的槽、即雙層形成于固定環(huán)(固定密封環(huán))的第一密封面與第二密封面(實際液體用密封面與冷卻水用密封面之間的密封槽中流動,因此,冷卻液能直接與滑動環(huán)(固定密封環(huán)、旋轉密封環(huán))接觸,從而能有效地洗凈,并能合適地進行與空氣的阻斷,此外能有效地發(fā)揮潤滑、冷卻、密封流體的強制排出這些效果。作為優(yōu)選,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的特征是,具有設置于上述外殼的密封蓋,上述冷卻液供給路具有形成于上述密封蓋的內周部的中間室;將上述密封蓋貫穿而形成并將冷卻液供給到上述中間室的冷卻液入口 ;以及將上述密封蓋貫穿而形成并將冷卻液從上述中間室排出的冷卻液出口,上述固定環(huán)的上述流體流路的另一個開口與上述中間室連通。根據(jù)如上所述構成的機械密封裝置,冷卻液不會泄漏到機內側空間B,也不會泄漏到機外側空間A。此外,作為優(yōu)選,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的特征是,上述冷卻液入口形成于鉛垂方向下方側,上述冷卻液出口形成于鉛垂方向上方側。根據(jù)如上所述構成的機械密封裝置,冷卻液能從下部朝向上部流動,不會使空氣殘留在內部,冷卻液能充滿密封槽和與之相連的流體流路。此外,被導入固定環(huán)的密封槽的冷卻液吸收在密封面(滑動面)產生的熱來進行冷卻,此時由于冷卻液自身的溫度上升,因此相對地朝上部流動。在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中,冷卻液從上部排出,因此能將溫度上升后的冷卻液合適地排出,此外能從下部導入低溫的冷卻液,從而能提高冷卻效率。此外, 由于形成這種冷卻液的流動,因此,即便將冷卻液導入密封面的流路的直徑較窄,也能利用在密封槽中產生的冷卻液的流動來合適地維持冷卻液的流動,從而能合適地維持冷卻等效^ ο此外,作為優(yōu)選,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的特征是,具有波紋管,該波紋管將密封流體側空間與上述中間室之間分隔開,并將上述固定環(huán)朝上述旋轉環(huán)方向彈性地按壓。根據(jù)如上所述構成的機械密封裝置,即便在密封流體含有漿液等的情形下,也能防止兩次密封件的工作性變差,并能防止密封流體泄漏,從而能維持合適的密封性能。此外,作為優(yōu)選,本發(fā)明的機械密封裝置的特征是,具有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二彈性元件與上述波紋管一起將上述固定環(huán)朝上述旋轉環(huán)方向彈性地按壓。根據(jù)如上所述構成的機械密封裝置,即便具有兩個密封面,由于除了波紋管以外還利用彈性元件來按壓固定環(huán),因此也能合適地將固定環(huán)的密封面按壓于旋轉環(huán),從而能維持合適的密封性能。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機械密封裝置的結構的圖,是表示機械密封裝置安裝于離心泵的轉軸貫穿部位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機械密封裝置的固定密封環(huán)的密封面的圖。圖3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機械密封裝置中使密封蓋與密封套環(huán)組合的狀態(tài)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 圖3對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機械密封裝置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對用作離心泵的軸密封件的機械密封裝置進行例示來說明本發(fā)明。如圖1所示,機械密封裝置1對于轉軸2在開口 60的部位將轉軸2與殼體6之間密封(封閉),上述轉軸2貫穿在離心泵的裝置主體的殼體6 (以下簡稱為殼體6)上形成的開口 60,并朝離心泵的裝置內外延伸。藉此,機械密封裝置1將離心泵的內外密封,能防止裝置內部的流體(密封流體)泄漏到外部,并能防止裝置外部的外部氣體(空氣)進入裝置內部。另外,在圖1中,圖紙左側為機內側,殼體6的開口 60的內周面60a的內部空間為機內側空間B,圖紙右側為機外側(空氣側),是機外空間(空氣空間)A。機械密封裝置1作為主要構成部件具有密封蓋110、固定密封環(huán)130、金屬波紋管 150、螺旋彈簧170、密封套環(huán)210及旋轉密封環(huán)230。如上所述,轉軸2穿過機械密封裝置1的殼體6的開口 60并沿裝置主體的內外貫穿,被未圖示的軸承支承成能旋轉。在供轉軸2貫穿的開口 60的外部側的端部周邊的外表面(開口外端部周面)60b上,從內部朝向外部插入有四根雙頭螺栓101,機械密封裝置1被這些雙頭螺栓101設置。如圖3所示,密封蓋110主視形狀形成大致四邊形,從中心朝向四角方向設有U字狀的固定槽111。插入殼體6的開口外端部周面60b的雙頭螺栓101穿過該固定槽111并被螺母102旋緊,從而將密封蓋110固定設置于殼體6。另外,在密封蓋110與殼體6之間設有由橡膠、樹脂或被橡膠層覆蓋的軟的金屬等形成的墊片120。如圖3所示,在密封蓋110的中心形成有開口 112,當將密封蓋110設于殼體6時, 上述開口 112與殼體6的開口 60連續(xù),形成供轉軸2穿過的連續(xù)的通孔。如圖1所示,形成密封蓋110的開口 112的內周面由以從機內側朝向機外側直徑逐漸變大的方式形成臺階狀截面的內周面11 、內周面112c及內周面112f形成。此外,在內周面11 與內周面112c之間形成有與徑向平行的圓環(huán)狀的臺階面112b,在內周面112c 與內周面112f之間形成有與徑向平行的圓環(huán)狀的臺階面112d。在密封蓋110的開口 112的最外部即內周面112f的機外側端部,以朝機外側且朝內徑側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環(huán)狀的定位部113。在定位部113的外周部形成有定位槽114,在將旋轉密封環(huán)230設置于轉軸2時,如后所述,該定位槽114與定位板310卡合,從而確定旋轉密封環(huán)230的固定位置。此外,在密封蓋110上形成有貫穿從外周面IlOa起直徑最大的內周面112f的冷卻液入口 115及冷卻液出口 116。冷卻液入口 115及冷卻液出口 116都是與形成于密封蓋 110內部的中間室C直接連接的開口,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配置成軸向呈大致水平方向的離心泵中,將配置于鉛垂方向下方側的開口設為冷卻液入口 115,將配置于鉛垂方向上方側的開口設為冷卻液出口 116。即,相對于機械密封裝置1,冷卻液從鉛垂方向下側注入,并從鉛垂方向上側排出。另外,在冷卻液入口 115及冷卻液出口 116的端部側端口形成有能與外部配管連接的配管用螺紋。在密封蓋110的最靠機內側的直徑最小的內周面11 上,隔著0形環(huán)181嵌合設置有殼140。0形環(huán)181設置于在密封蓋110的內周面11 上形成的環(huán)狀的槽中。殼140的機外側的端面從內周面11 突出到直徑較大的內周面112c的內側,其端部與金屬波紋管150的機內側端部周面緊貼地焊接。金屬波紋管150是將不銹鋼、銅合金等薄板金屬拉深加工成蛇腹狀的圓環(huán)狀,或是將環(huán)板狀的不銹鋼、銅合金等薄板金屬的相鄰的各內徑部及外徑部焊接而成形為圓筒狀,從而形成為在內周面與外周面之間,截面折曲成波狀或連續(xù)的V字狀或Z字狀的彈簧元件。即,金屬波紋管150是利用圓筒部的中間彎曲成不同形狀而產生的反作用力而朝軸向反彈的彈簧元件。金屬波紋管150的機外側端部周面通過焊接等與環(huán)狀的止動器160密封地結合。在止動器160的機外側內周部形成有沿軸周面進一步朝機外側圓環(huán)狀突出的筒狀部161,在該筒狀部161的外周面嵌合設置有固定密封環(huán)130。在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內周機內側的角部形成有0形環(huán)用的帶臺階槽135,在該帶臺階槽135中設有0形環(huán)182,從而使固定密封環(huán)130與止動器160的筒狀部161的外周面嵌
口 O這樣,利用通過各種焊接等而密封地結合的殼140、金屬波紋管150、止動器160、0 形環(huán)181及0形環(huán)182,能將機內側的內部空間B與密封蓋110內側的中間室C之間分隔阻斷。此外,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外周面隔著0形環(huán)183能在軸向上移動地與密封蓋110 的內周面112f緊貼。藉此,密封蓋110的內側的中間室C相對于機外側(空氣側)空間A 被密封。此外,止動器160的機外側端面的外周部沿著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機內側端面到密封蓋Iio的內周面112f附近擴張成圓環(huán)狀,形成凸緣部162。在密封蓋110的臺階面112d上形成有供螺旋彈簧170的一個端部設置的彈簧座凹部11加。彈簧座凹部11 沿著臺階面112d的環(huán)狀面均勻地形成于規(guī)定的多個部位。螺旋彈簧170設置于密封蓋110的臺階面112d與止動器160的凸緣部162之間, 和金屬波紋管150 —起將止動器160朝機外側即旋轉密封環(huán)230的方向按壓。螺旋彈簧170的機內側端部插入彈簧座凹部11 而固定于此,機外側端部通過焊接等與止動器160的凸緣部162連接。螺旋彈簧170沿軸的周面均勻地設置于規(guī)定的多個部位。此外,在止動器160的凸緣部162的內徑側附近形成有沿軸向貫穿止動器160的冷卻液用孔163。冷卻液用孔163能合適地確保中間室C與形成于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冷卻液用孔134的連通狀態(tài),使冷卻液容易從中間室C流入或流出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冷卻液用孔134。冷卻液用孔163與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冷卻液用孔134對應地形成,沿凸緣部162的周面均勻地形成于6 8個部位左右。固定密封環(huán)130是截面呈大致矩形的環(huán)狀的密封構件,在機外側的端面具有分別突出成環(huán)狀的雙層密封面131及132。兩個密封面131及132都與后述的旋轉密封環(huán)230 的密封面231緊貼地滑動,分別將密封面231的徑向的內部及外部密封。
如圖1及圖2所示,在兩個密封面131及132之間形成有密封槽133,在該密封槽 133中,沿軸向貫穿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冷卻液用孔134形成于6 8個部位左右。冷卻液用孔134沿密封槽133的周面均勻地形成。冷卻液用孔134與上述止動器160的冷卻液用孔163連通,經(jīng)由冷卻液入口 115 流入中間室C的冷卻液通過冷卻液用孔134流入密封槽133。此外,流入密封槽133的冷卻液經(jīng)由冷卻液用孔134排出到中間室C。如上所述,在機械密封裝置1中,冷卻液從配置于鉛垂方向下側的冷卻液入口 115 流入密封蓋110內的中間室C,并從配置于鉛垂方向上側的冷卻液出口 116排出到外部。此時,密封面附近的冷卻液因滑動發(fā)熱而溫度上升并流向上部,低溫的新的冷卻液從下側流入,因此,在密封面附近能合適地進行冷卻液的潤滑。流入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密封槽133的冷卻液也進行同樣的流動,因此能防止空氣滯留在密封槽133,使得密封槽133能合適地被冷卻水充滿。因此,固定密封環(huán)130內周側的密封面131作為將內周側的機內側空氣B和外周側的密封槽133的冷卻液密封的實際液體用密封件131起作用,外周側的密封面132作為將內周側的密封槽133的冷卻液和外周側的空氣空間A密封的冷卻水用密封件132起作用。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材質為碳化硅、碳或其它陶瓷等。密封套環(huán)210在形成于內周面的密封槽211通過0形環(huán)281與轉軸2的外周面嵌合,并被固定螺絲220固定設置于轉軸2。藉此,密封套環(huán)210能與轉軸2 —體旋轉。密封套環(huán)210的外周面由以從機內側朝向機外側直徑逐漸變大的方式形成臺階狀截面的外周面212a、外周面212c及外周面21 形成。此外,在外周面21 與外周面 212c之間形成有與徑向平行且指向機內側的圓環(huán)狀的臺階面212b,在外周面212c與外周面11 之間形成有與徑向平行且指向機內側的圓環(huán)狀的臺階面212d,此外,在外周面21 與密封套環(huán)210的外周面212g之間形成有與徑向平行且指向機內側的圓環(huán)狀的臺階面 212f0作為密封套環(huán)210的最靠機內側部分,在沿著轉軸2的外周面朝機內側延伸的筒狀部分的外周即外周面21 的外周,嵌合設置有旋轉密封環(huán)230。此外,在臺階面212d上設置有在沿圓周的規(guī)定多個部位與旋轉密封環(huán)230卡合的定位銷M0。此外,在將密封套環(huán)210固定設置于轉軸2時,臺階面212f與用于對密封套環(huán)210 的位置進行定位的定位板310卡合。旋轉密封環(huán)230是截面呈大致矩形的環(huán)狀密封構件,其軸向機內側的端面形成與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密封面131及132緊貼滑動的密封面231。該密封面231與固定密封環(huán) 130的實際液體用密封件131緊貼滑動,并與冷卻水用密封件132緊貼滑動。旋轉密封環(huán)230的內周面與密封套環(huán)210的機內側細徑部的外周面21 嵌合,以使密封面231的背面?zhèn)燃葱D密封環(huán)230的機外側的端面與密封套環(huán)210的臺階面212b 抵接。在旋轉密封環(huán)230的內周機外側的角部形成有0形環(huán)用的帶臺階槽232,在該帶臺階槽232中設有0形環(huán)觀2,從而使旋轉密封環(huán)230與密封套環(huán)210的外周面21 嵌合。藉此,旋轉密封環(huán)230與密封套環(huán)210之間被密封。在旋轉密封環(huán)230的外周機外側沿其周面均勻地形成有規(guī)定數(shù)量的銷用凹部 233。將設置于密封套環(huán)210的定位銷240插入上述銷用凹部233,從而使旋轉密封環(huán)230 與密封套環(huán)210嵌合,藉此密封套環(huán)210與旋轉密封環(huán)230這兩個零件彼此卡定而不會在周向上相對移動。此外,利用定位銷240將轉軸2及密封套環(huán)210的旋轉力傳遞到旋轉密封環(huán)230,從而使旋轉密封環(huán)230與轉軸2及密封套環(huán)210 —體旋轉。旋轉密封環(huán)230的材質與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材質相同,為碳化硅、碳、其它陶瓷等。此外,0形環(huán)181 183J81J82的材質為氟橡膠、丁腈橡膠、H_NBR、EPDM、全氟橡膠等。定位板310是用于在將與旋轉密封環(huán)230嵌合的密封套環(huán)210固定設置于轉軸2 時,將密封套環(huán)210與供固定密封環(huán)130設置的密封蓋110的相對軸向距離嚴格地設置成規(guī)定距離的構件。在將旋轉密封環(huán)230設置于轉軸2時,定位板310使中間凸部311的機外側側面與密封套環(huán)210的機內側最外周的臺階面212f抵接,并通過螺栓313安裝于密封套環(huán)210,藉此,定位板310與密封套環(huán)210的相對軸向距離被設定成規(guī)定的距離。接著,將定位板310的前端定位凸部312嵌入密封蓋110的定位部113的定位槽114,從而將定位板310與密封蓋110的相對軸向距離設定成規(guī)定的距離,其結果是,密封蓋110與密封套環(huán) 210的相對軸向距離被設定成規(guī)定的距離。在該狀態(tài)下,旋緊固定螺絲220,來將密封套環(huán) 210固定設置于轉軸2。定位板310在密封套環(huán)210的周面上均勻地配置三處并安裝。此外,在組裝好機械密封裝置1后,將該定位板310拆下。在如上所述構成的本實施方式中的機械密封裝置1中,冷卻液在設于密封面的槽、即同心圓狀地雙層形成于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實際液體用密封面131與冷卻水用密封面 132之間的密封槽133中流動,因此,冷卻液能直接與密封環(huán)(滑動環(huán))接觸,從而能有效地洗凈,并能合適地進行與空氣的阻斷,此外能有效地發(fā)揮潤滑、冷卻、密封流體的強制排出這些效果。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機械密封裝置1中,在固定密封環(huán)130中形成有沿軸向貫穿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冷卻液用孔134,冷卻液經(jīng)由該冷卻液用孔134在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背面的中間室C與密封槽133之間流入流出。因此,冷卻液不會泄漏到機內側空間B和機外側空間A,是較為理想的。此外,中間室C利用金屬波紋管150及0形環(huán)181、182與機內側空間B密封,利用 0形環(huán)183與機外側(空氣側)空間A密封。在使用墊片作為在軸向上移動的密封環(huán)的兩次密封件的以往結構中,在被密封流體含有漿液等情形下,有時會出現(xiàn)漿液滯留在墊片與軸之間,在墊片與軸之間析出固態(tài)物的情況。當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時,兩次密封件的工作性變差,密封流體可能會泄漏。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兩次密封件,中間室C使用金屬波紋管150與密封流體側空間、即機內側空間B密封,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兩次密封件的工作性不會變差,固定密封環(huán)130能合適地與旋轉密封環(huán)230緊貼滑動,從而能維持合適的密封性能。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機械密封裝置1中,由于具有實際液體用密封面131和冷卻水用密封面132這兩層密封面,因此,即便在假設機內側密封面因旋轉而磨損或密封面因析出物而磨損的情形下,由于存在機外側密封面,因此能防止密封流體泄漏到機外側。此外,由于冷卻液在雙層密封面之間的密封槽133中流動,因此,即便在上述情形下也能有效地將密封流體排出。此外,本實施方式的機械密封裝置1不需增加軸向長度就能進行冷卻。即,能使機械密封裝置1小型化,能以與以往的金屬波紋密封件相同的軸向長度進行冷卻。此外,由于能如上所述地形成小型,因此能防止成本上升,此外對以往的泵幾乎不用作任何改動等就能進行設置。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機械密封裝置1中,將配置于鉛垂方向下方側的開口設為冷卻液入口 115,將配置于鉛垂方向上方側的開口設為冷卻液出口 116。因此,冷卻液能從下部朝向上部流動,不會使空氣殘留在內部,冷卻液能充滿固定密封環(huán)130和與之相連的冷卻液用孔134。此外,被導入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密封槽133的冷卻液吸收在實際液體用密封面131和冷卻水用密封面132(及旋轉密封環(huán)230的密封面231)上產生的熱來進行冷卻,此時,冷卻液自身的溫度上升而相對朝上部流動。在本實施方式的機械密封裝置1中, 冷卻液從上部排出,因此能將溫度上升后的冷卻液合適地排出,此外能從下部導入低溫的冷卻液,從而能提高冷卻效率。此外,由于形成這種冷卻液的流動,因此,即便將冷卻液導入密封槽133的冷卻液用孔134的直徑較窄,也能利用在密封槽133中產生的冷卻液的流動來合適地維持冷卻液的流動,從而能合適地維持冷卻等效果。上述實施方式是為使本發(fā)明易于理解而記載的,并不對本發(fā)明作任何限定。本實施方式中公開的各要素,包括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的全部的設計變更和均等物,此外任何適宜的種種改變都是可能的。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雙層的實際液體用密封面131和冷卻水用密封面132及密封槽133、冷卻液用孔134形成于固定密封環(huán),但也可將這些構件形成于旋轉密封環(huán)230。此外,密封蓋110、固定密封環(huán)130、密封套環(huán)210或旋轉密封環(huán)230等的結構的細微部分可作任意變更。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本發(fā)明能用作離心泵、攪拌機等具有轉軸的任意裝置的軸密封件。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械密封裝置,將外殼與貫穿該外殼上形成的開口的轉軸之間密封來對外殼內的流體進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具有旋轉環(huán),該旋轉環(huán)設置于所述旋轉環(huán),在所述轉軸的軸向一個端部具有密封面;固定環(huán),該固定環(huán)是設置于所述外殼并具有與所述旋轉環(huán)的所述密封面相對配置的相對面的固定環(huán),具有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密封槽、多個流體流路,所述第一密封面環(huán)狀地形成于所述相對面并與所述旋轉環(huán)的所述密封面緊貼滑動,所述第二密封面與所述第一密封面分隔地環(huán)狀形成于所述相對面的所述第一密封面的外周側或內周側,并與所述旋轉環(huán)的所述密封面緊貼滑動,所述密封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密封面與所述第二密封面之間,所述多個流體流路形成于所述固定環(huán)的內部,一個開口與所述密封槽連通;以及冷卻液供給路,該冷卻液供給路與形成于所述固定環(huán)的所述流體流路的另一個開口連通,使冷卻液經(jīng)由所述流體流路流入流出所述密封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設置于所述外殼的密封蓋,所述冷卻液供給路具有形成于所述密封蓋的內周部的中間室;將所述密封蓋貫穿而形成并將冷卻液供給到所述中間室的冷卻液入口 ;以及將所述密封蓋貫穿而形成并將冷卻液從所述中間室排出的冷卻液出口,所述固定環(huán)的所述流體流路的另一個開口與所述中間室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波紋管,該波紋管將密封流體側空間與所述中間室之間分隔開,并將所述固定環(huán)朝所述旋轉環(huán)方向彈性地按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二彈性元件與所述波紋管一起將所述固定環(huán)朝所述旋轉環(huán)方向彈性地按壓。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液入口形成于鉛垂方向下方側,所述冷卻液出口形成于鉛垂方向上方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械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波紋管,該波紋管將密封流體側空間與所述中間室之間分隔開,并將所述固定環(huán)朝所述旋轉環(huán)方向彈性地按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械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二彈性元件與所述波紋管一起將所述固定環(huán)朝所述旋轉環(huán)方向彈性地按壓。
全文摘要
一種機械密封裝置,小型并能有效地進行密封面的洗凈且能合適地進行密封流體及冷卻液的密封。在機械密封裝置(1)中,在固定密封環(huán)(130)上雙層形成有實際液體用密封面(131)和冷卻水用密封面(132),在它們之間的密封槽(133)中流動有冷卻液。在固定密封環(huán)(130)中形成有沿軸向貫穿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冷卻液用孔(134),冷卻液經(jīng)由該冷卻液用孔(134)在固定密封環(huán)(130)的背面的中間室(C)與密封槽(133)之間流入流出。
文檔編號F16J15/36GK102405365SQ20108001815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末藤嘉博 申請人:伊格爾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