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擠干設備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冷軋鋼板所用傳動機械設備常用的部件酸洗擠干輥,包括出軸栓、軸承檔、軸桿、檔水圈、輥體等。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帶軸承密封裝置的擠干輥(授權公告號CN 201425416Y),其包括固定軸承和輥筒,固定軸承分為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軸承外圈連接 在輥筒上,軸承內圈套裝在一芯軸上,芯軸一端插入輥筒內,在芯軸的另一端套有一端蓋, 該端蓋再通過端蓋及軸承外圈上的設置的3至6個螺栓連接孔旋入螺栓,與軸承外圈旋緊 連接,端蓋與軸承內圈之間從外向內順序設置有環(huán)形的一號軸封和二號軸封,一號軸封與 二號軸封之間留有空隙,芯軸在其套有端蓋處的芯軸端面上開有進氣孔,該進氣孔通到一 號軸封和二號軸封之間的空隙處,芯軸端面上的進氣接口連接一壓縮空氣軟管,在該壓縮 空氣軟管的管路上設置有一減壓閥,端蓋內部設置有一軸承加油孔,該軸承加油孔與螺栓 連接孔相通,并用一干油嘴密封,端蓋與軸承外圈之間設置有0型密封圈。但是這種擠干輥 的軸承為普通的軸承,由于其只在一個方向上受力,因此使用起來受的力較大,使用壽命較 短,往往10幾天就需要更換軸承,工作效率較低,生產成本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擠 干輥使用普通的軸承,由于其只在一個方向上受力,因此使用起來受的力較大,使用壽命較 短,往往很短的時間內就需要更換軸承,工作效率較低,生產成本較大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實用新型的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包括對中擠干輥,對中擠干輥兩端連接有軸 承,軸承安裝在軸承座內,軸承座固定在機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包括有內圈與外 圈,內圈的外表面設有內凹的球面,外圈的內表面設有外凸的球面,內圈與外圈的圓弧面之 間設有滾子,內圈設有可穿接擠干輥的軸孔。對中擠干輥兩端的軸承與軸承座互相對稱設 置,內圈外表面、外圈內表面上的球面為同球心,內圈、外圈之間形成溝槽,這樣便于滾子安 裝在里面。由于內圈外表面、外圈內表面都設置為球面,因此整個軸承在工作時受力方向就 為多個,可以將所受的力分散,因此使用的壽命就較長,1年多都無需更換。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滾子為雙列,其都朝向內圈、外圈球面的球心。雙列滾子可以將 所受的力分散到兩個方向,因此可以延長使用壽命。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軸承座為矩形,其上設有容納軸承的空腔,軸承座的四個邊角處 開有可與機架固定的安裝孔。安裝孔內可以穿接螺栓,用來將其固定在機架上。軸承座空 腔的入口處可以設圓弧面,便于軸承安裝在內部。因此,本實用新型在對中擠干輥的兩端安裝雙列向心球面滾子軸承,使得軸承能 夠將所受的力分散到兩個方向,可以延長使用壽命,工作效率較高,結構簡單、合理。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軸承座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圖2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對中擠干輥1、軸承座2、機架3、內圈4、外圈5、滾子6、安裝孔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本例的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如圖1,有一個對中擠干輥1,對中擠干輥兩 端連接有軸承,軸承安裝在軸承座2內,如圖2、圖3,軸承座2為矩形,其上設有容納軸承的 空腔,并且空腔的入口處設有圓弧過渡面,軸承座的四個邊角處開有可與機架固定的安裝 孔7,安裝孔內通過插入螺栓固定在機架3上。軸承包括有內圈4與外圈5,內圈的外表面 設有內凹的球面,外圈的內表面設有外凸的球面,內圈與外圈的圓弧面之間設有滾子6,滾 子為雙列,其都朝向內圈、外圈球面的球心,內圈設有可穿接擠干輥的軸孔使用時,將軸承裝入軸承座2內,內圈4內裝入對中擠干輥1即可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 型的專利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一種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包括對中擠干輥(1),對中擠干輥兩端連接有軸承,軸承安裝在軸承座(2)內,軸承座固定在機架(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包括有內圈(4)與外圈(5),內圈的外表面設有內凹的球面,外圈的內表面設有外凸的球面,內圈與外圈的圓弧面之間設有滾子(6),內圈設有可穿接擠干輥的軸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子(6)為雙列,其 都朝向內圈(4 )、外圈(5 )球面的球心。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座(2)為 矩形,其上設有容納軸承的空腔,軸承座的四個邊角處開有可與機架固定的安裝孔(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擠干設備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種對中擠干輥軸承機構。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擠干輥使用普通的軸承,由于其只在一個方向上受力,因此使用起來受的力較大,使用壽命較短,往往很短的時間內就需要更換軸承,工作效率較低,生產成本較大等的技術問題。包括對中擠干輥(1),對中擠干輥兩端連接有軸承,軸承安裝在軸承座(2)內,軸承座固定在機架(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包括有內圈(4)與外圈(5),內圈的外表面設有內凹的球面,外圈的內表面設有外凸的球面,內圈與外圈的圓弧面之間設有滾子(6),內圈設有可穿接擠干輥的軸孔。
文檔編號F16C19/38GK201764807SQ20102023115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fā)明者任曉良, 沈偉根 申請人:浙江華東輕鋼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