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纏繞管型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纏繞管的型材。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廣泛采用的輸送管道,特別是市政工程中使用的大直徑的給排水管道,主要采用鋼筋砼管和鑄鐵管。制造這些管道需要大型模具,制造工藝復雜,勞動強度大。由于鋼筋砼管和鑄鐵管的體積和重量都很大,運輸和安裝施工非常困難。另外,由于鋼筋砼管和鑄鐵管的耐腐蝕性較差,使用壽命較短。
為了解決鋼筋砼管和鑄鐵管存在的上述技術(shù)問題,近幾年有人發(fā)明了纏繞管。這種纏繞管的制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在工廠采用塑料制造成長條形的型材,型材可以卷曲成盤狀,便于運輸。在安裝施工現(xiàn)場將型材螺旋纏繞成管狀形成螺旋纏繞管。纏繞管的型材采用塑料制造,重量輕,制造工藝簡單,它具有較好的彈性,能夠卷曲成盤狀,便于儲藏和運輸。在安裝施工現(xiàn)場采用專用設(shè)備將型材螺旋纏繞成管狀,安裝施工簡單。纏繞管能夠制造大管徑的管道,而且耐腐蝕性好,特別適合市政工程中作為給排水管道使用。
2003年9月24日,實用新型專利公報上公開了一名稱為“自鎖型塑料型材螺旋纏繞管”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申請?zhí)?2276245.0。該專利纏繞管的型材的邊沿分別具有T型肋和T型槽,螺旋纏繞過程中相鄰的T型肋和T型槽相互嵌合卡緊,從而形成管道。這種纏繞管型材由于邊沿只有一條T型肋和一條T型槽,兩者相互嵌合在一起只能形成一道密封,采用這種型材制造的纏繞管密封效果較差。由于采用該型材制造的插繞管的T型肋和T型槽之間具有一定縫隙,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在T型肋和T型槽之間注射密封膠進行密封,增加了施工的難度。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現(xiàn)有的纏繞管型材制造的纏繞管密封效果差。為解決該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纏繞管型材,包括長條形基體1。它的特殊之處是基體1的一條邊具有自鎖插條2和自鎖插槽3,另一條邊具有與自鎖插條2對應(yīng)的自鎖插槽4和與自鎖插槽3對應(yīng)的自鎖插條5。
本實用新型纏繞管型材可以采用PVC、PE等材料制造。采用本實用型螺旋纏繞,使自鎖插條2插入自鎖插槽4中,自鎖插條5插入自鎖插槽3中,從而形成螺旋纏繞管。自鎖插條2的形狀與自鎖插槽4的形狀相適應(yīng),自鎖插條2能夠被自鎖插槽4鎖住。自鎖插條5的形狀與自鎖插槽3的形狀相適應(yīng),自鎖插條5能夠被自鎖插槽3鎖住。
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插條2與自鎖插槽3相鄰,自鎖插槽4與自鎖插條5相鄰。
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插條2的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6,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7。自鎖插槽3的一側(cè)具有與自鎖插條2共用的兩條倒勾條7,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8。自鎖插槽4的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9,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10。自鎖插條5的一側(cè)具有與自鎖插槽4共用的兩條倒勾條10,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11。
上述自鎖插條和自鎖插槽上的倒勾條是自鎖機構(gòu),它使自鎖插槽能夠?qū)⑾鄳?yīng)的自鎖插條鎖住。
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插條2橫截面的頂部12為弧形,自鎖插條5橫截面的頂部13為弧形。倒勾條6、倒勾條7、倒勾條8、倒勾條9、倒勾條10和倒勾條11的橫截面都為鋸齒形。
在上述技術(shù)方案中,自鎖插條2橫截面的頂部12為弧形,自鎖插條5橫截面的頂部13為弧形,以及各倒勾條為鋸齒形,能夠使本實用新型在螺旋纏繞形成纏繞管的過程中,便于將自鎖插條導入自鎖插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插槽3的底部具有彈性密封層14,自鎖插槽4的底部具有彈性密封層15。
彈性密封層可以采用彈性橡膠制造,采用共擠工藝將彈性橡膠附著在自鎖插槽的底部,形成彈性密封層。
本實用新型的基體1具有內(nèi)壁16和外壁17,內(nèi)壁16與外壁17之間具有若干腔室18,相鄰的兩個腔室18之間具有加強筋板19。
本實用新型的外壁17的外表面上具有“T”形筋20。
本實用新型的“T”形筋20具有腔室21。
本實用新型具有兩個自鎖插條和兩個自鎖插槽,它們相互配合在纏繞管的接縫處形成兩道密封,比采用現(xiàn)有的纏繞管型材制造的纏繞管密封性能好。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插條2與自鎖插槽3相鄰,自鎖插槽4與自鎖插條5相鄰,在自鎖插條與相應(yīng)的自鎖插槽相互連接后,形成迷宮式的密封結(jié)構(gòu),進一步增強了密封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插條和自鎖插槽的兩側(cè)都具有兩條倒勾條,使自鎖插條與自鎖插槽之間連接更加牢固,提高了纏繞管的質(zhì)量。自鎖插條和自鎖插槽的倒勾條的橫截面為鋸齒形,自鎖插條的橫截面的頂部為弧形,便于將自鎖插條導入自鎖插槽中,采用本實用新型制造纏繞管的安裝施工工藝更加簡單。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自鎖插槽底部具有彈性密封層,安裝成纏繞管后,自鎖插條的頂部與彈性密封層接觸,并將彈性密封層在自鎖插槽中壓緊,從而將纏繞管的接縫處密封。彈性密封層可以在制造本實用新型型材時采用共擠工藝將彈性密封層附著在自鎖插槽底部,在現(xiàn)場施工過程中不需要在纏繞管的接縫出注射密封膠,簡化了現(xiàn)場安裝施工工藝。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基體1上具有腔室18,不但節(jié)省了材料,而且提高了纏繞管的環(huán)剛度。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外壁17的外表面上具有“T”形筋20,而且“T”形筋20具有腔室21,一方面節(jié)省了材料,另一方面提高了纏繞管的管材韌性,安裝施工過程中不易破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橫截面示意圖;圖2為采用本實用新型型材安裝成的纏繞管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是一種纏繞管的型材,它采用PVC材料擠出制成,其基本形狀為長條形,具有長條形基體1。基體1的一條邊具有相鄰的自鎖插條2和自鎖插槽3,另一條邊具有相鄰的自鎖插槽4與自鎖插條5。自鎖插條2與自鎖插槽4相互對應(yīng),自鎖插槽3與自鎖插條5相互對應(yīng)。自鎖插條2的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6,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7。自鎖插槽3的一側(cè)具有與自鎖插條2共用的兩條倒勾條7,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8。自鎖插槽4的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9,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10。自鎖插條5的一側(cè)具有與自鎖插槽4共用的兩條倒勾條10,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11。自鎖插條2橫截面的頂部12為弧形,自鎖插條5橫截面的頂部13為弧形。倒勾條6、倒勾條7、倒勾條8、倒勾條9、倒勾條10和倒勾條11的橫截面都為鋸齒形。自鎖插槽3的底部和自鎖插槽4的底部分別具有彈性密封層14和彈性密封層15,彈性密封層采用彈性橡膠制造。在用PVC擠出制造本實施例的型材時,采用共擠工藝將彈性密封層附著在自鎖插槽的底部?;w1具有內(nèi)壁16和外壁17,內(nèi)壁16與外壁17之間具有若干腔室18,相鄰的兩個腔室18之間具有加強筋板19?;w1外壁17的外表面上具有三條縱向的“T”形筋20,三條“T”形筋20在外壁17的外表面上均勻分布。“T”形筋20具有腔室21。
使用時,如圖2所示,采用專用設(shè)備將本實用新型的型材進行螺旋纏繞,使接縫處的自鎖插條2和自鎖插條5分別插入自鎖插槽4和自鎖插槽3中,自鎖插條的倒勾條與相應(yīng)的自鎖插槽的倒勾條相互勾連,將自鎖插條鎖定在相應(yīng)的自鎖插槽中。自鎖插條的頂部與自鎖插槽底部的彈性密封層接觸,并使彈性密封層產(chǎn)生一定的彈性變形,從而將接縫處密封。這樣繼續(xù)螺旋纏繞,就形成了一定長度的纏繞管。
權(quán)利要求1.纏繞管型材,包括長條形基體(1);其特征是基體(1)的一條邊具有自鎖插條(2)和自鎖插槽(3),另一條邊具有與自鎖插條(2)對應(yīng)的自鎖插槽(4)和與自鎖插槽(3)對應(yīng)的自鎖插條(5)。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纏繞管型材,其特征是自鎖插條(2)與自鎖插槽(3)相鄰,自鎖插槽(4)與自鎖插條(5)相鄰。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纏繞管型材,其特征是自鎖插條(2)的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6),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7);自鎖插槽(3)的一側(cè)具有與自鎖插條(2)共用的兩條倒勾條(7),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8);自鎖插槽(4)的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9),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10);自鎖插條(5)的一側(cè)具有與自鎖插槽(4)共用的兩條倒勾條(10),另一側(cè)具有兩條倒勾條(11)。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纏繞管型材,其特征是自鎖插條(2)橫截面的頂部(12)為弧形,自鎖插條(5)橫截面的頂部(13)為弧形;倒勾條(6)、倒勾條(7)、倒勾條(8)、倒勾條(9)、倒勾條(10)和倒勾條(11)的橫截面都為鋸齒形。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纏繞管型材,其特征是自鎖插槽(3)的底部具有彈性密封層(14),自鎖插槽(4)的底部具有彈性密封層(15)。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纏繞管型材,其特征是基體(1)具有內(nèi)壁(16)和外壁(17),內(nèi)壁(16)與外壁(17)之間具有若干腔室(18),相鄰的兩個腔室(18)之間具有加強筋板(19)。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纏繞管型材,其特征是外壁(17)的外表面上具有“T”形筋(20)。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纏繞管型材,其特征是“T”形筋(20)具有腔室(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纏繞管的型材,名稱為纏繞管型材。為解決現(xiàn)有的纏繞管型材制造的纏繞管密封效果差的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纏繞管型材,包括長條形基體1?;w1的一條邊具有自鎖插條2和自鎖插槽3,另一條邊具有與自鎖插條2對應(yīng)的自鎖插槽4和與自鎖插槽3對應(yīng)的自鎖插條5。本實用新型的兩個自鎖插條和兩個自鎖插槽相互配合在纏繞管中形成形成兩道密封,比采用現(xiàn)有的纏繞管型材制造的纏繞管密封性能好。
文檔編號F16L9/00GK2918940SQ20062008585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6月22日
發(fā)明者薛清紀 申請人:薛清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