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減振墊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減振墊,該減振墊包括第一減振件和第二減振件;第一減振件包括用于使其固定的固定部以及用于與第二減振件連接的第一連接部;第一減振件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第二減振件上設置有與第一安裝孔適配的第二安裝孔,第二減振件包括與第一連接部配合的第二連接部;第一減振件和第二減振件通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配合固定連接;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連通,且二者的孔深方向相同;第一減振件和第二減振件都為彈性材料制成,第一減振件的第一彈性模量和第二減振件的第二彈性模量不相等。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冰箱。通過將減振墊設置成由兩者不同彈性模量的材料組成,使得減振墊可以同時兼顧高減振性和高隔振性。
【專利說明】減振塾及冰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振墊及冰箱。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冰箱在其工作過程中,冰箱的壓縮機振動明顯,而且將其振動傳遞給冰箱的箱體,使得整臺冰箱產(chǎn)生較大的噪音。為了不讓壓縮機的振動傳遞到冰箱箱體,通常在冰箱壓縮機底部設置減振墊,一層薄的橡膠墊難以達到較好的阻斷振動傳遞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兼顧高減振性和高隔振性的減振墊及冰箱。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振墊,所述減振墊包括第一減振件和第二減振件;所述第一減振件包括用于使其固定的固定部以及用于與所述第二減振件連接的第一連接部;
[0005]所述第一減振件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
[0006]所述第二減振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安裝孔適配的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減振件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配合的第二連接部;
[0007]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二減振件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的配合固定連接;
[0008]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連通,且二者的孔深方向相同;
[0009]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二減振件都為彈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減振件的第一彈性模量和所述第二減振件的第二彈性模量不相等。
[0010]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減振件還包括基板,以及用于連接所述基板和所述固定部的連接臂,所述基板、所述連接臂和所述固定部圍成卡槽。
[0011 ] 優(yōu)選地,所述減振墊還包括第三減振件,所述第三減振件上設置有第三安裝孔,所述第三安裝孔與所述第二安裝孔連通,且所述第二安裝孔和所述第三安裝孔的孔深方向相同;
[0012]所述第三減振件與所述第二減振件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減振件位于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三減振件之間;
[0013]所述第三減振件的第三彈性模量等于所述第一彈性模量。
[0014]優(yōu)選地,所述減振墊還包括多層彈性層,所述多層彈性層設置于第一減振件和第二減振件之間,每層所述彈性層都包括第四安裝孔,所述第四安裝孔與所述第二安裝孔連通,且所述第四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的孔深方向相同;所述彈性層的材料與第一減振件或第二減振件相同。
[0015]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減振件在常溫條件下的阻尼系數(shù)不小于1.5 ;所述第二彈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彈性模量的0.3倍。
[0016]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減振件在常溫條件下的阻尼系數(shù)不小于1.5 ;所述第一彈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彈性模量的0.3倍。
[0017]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部遠離所述連接臂的一端為傾斜面。
[0018]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部遠離所述連接臂的一端到所述連接臂的距離,小于所述基板遠離所述連接臂的一端到所述連接臂的距離。
[0019]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二減振件都由橡膠材料制成。
[002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提出一種冰箱,所述冰箱包括減振墊,該減振墊包括第一減振件和第二減振件;所述第一減振件包括用于使其固定的固定部以及用于與所述第二減振件連接的第一連接部;
[0021 ] 所述第一減振件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
[0022]所述第二減振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安裝孔適配的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減振件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配合的第二連接部;
[0023]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二減振件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的配合固定連接;
[0024]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連通,且二者的孔深方向相同;
[0025]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二減振件都為彈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減振件的第一彈性模量和所述第二減振件的第二彈性模量不相等。
[0026]本實用新型,根據(jù)高阻尼性對應高減振性,低彈性模量對應高隔振性,通過將減振墊設置成由高阻尼的彈性材料和低彈性模量的兩種材料組成,再通過對兩種材料的合理布局,使得減振墊既有高阻尼性又有低彈性模量,即實現(xiàn)減振墊的高減振性和高隔振性,使得減振墊可以同時兼顧高減振性和高隔振性,有利于阻擋冰箱壓縮機產(chǎn)生的振動的傳遞,從而有利于降低冰箱工作時的噪音,有利于提高用戶使用冰箱的體驗。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本實用新型減振墊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2為本實用新型減振墊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3為本實用新型減振墊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0]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31]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3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振墊I。
[0033]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參照圖1,該減振墊I包括層疊設置的第一減振件10和第二減振件20。
[0034]第一減振件10包括遠離20設置且用于使減振墊I固定的固定部11、背向固定部11且用于與第二減振件20連接的第一連接部16、位于固定部11與第一連接部16之間的基板15、以及用于連接基板15和固定部11的連接臂12?;?5為圓柱形,沿圓柱的軸線方向開設有貫穿基板15、固定部11及第一連接部16的第一安裝孔13 ;在基板15的背向第一連接部16的板面上、第一安裝孔13的周邊位置,沿圓柱的軸線、且向背離該基板的方向延伸有連接臂12 ;連接臂12遠離板面的一端,垂直于連接臂12、朝背離第一安裝孔13的方向延伸有固定部11,固定部11遠離連接臂12的一端傾斜設置,固定部11遠離連接臂12的一端到連接臂12的距離,小于基板15遠離連接臂12的一端到連接臂12的距離;基板15、連接臂12以及固定部11三者圍成一個卡槽14,該卡槽14為向第一安裝孔13方向凹陷的凹槽,凹槽為環(huán)形槽。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6為一平面,當?shù)谝粶p振件10和第二減振件20連接時,可以在二者的連接處設置膠層。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基板15可以為其它的如長方體等形狀,卡槽14也可以為分段的卡槽14,不限定為圓環(huán)裝置,第一連接部16當然也可以為卡扣結構。第一減振件10為彈性材料,其彈性模量設為第一彈性模量El,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橡膠材料。
[0035]第二減振件20的形狀與基板15的形狀相同,都為圓柱形,第二減振件20朝向第一減振件10的方向設置有第二連接部17,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17為平面,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以為卡扣等配合結構。在第二減振件20上,沿圓柱的軸線設置有第二安裝孔21。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減振件20的形狀也可以是如長方體等形狀。第二減振件20為彈性材料,其彈性模量設為第二彈性模量E2,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橡膠材料。
[0036]基板15背離固定部11 一側的第一連接部16與第二減振件20的第二連接部17貼合,通過粘貼膠固定連接,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6和第二連接部17也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卡扣。第一減振件10和第二減振件20固定連接后,第一安裝孔13和第二安裝孔21連通,且二者的孔深都延圓柱的軸線方向延續(xù)。
[0037]當?shù)谝粶p振件10的第一彈性模塊大于第二減振件20的第二彈性模量時,第一減振件10在常溫條件下的阻尼系數(shù)不小于1.5 ;第二彈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彈性模量的0.3倍。因為阻尼系數(shù)和彈性模量成正相關的關系,所以此時的第一減振件10的阻尼系數(shù)大于第二減振件20的阻尼系數(shù),從而對振動主要起到減振的作用。又因為彈性模量越小,彈性材料越軟,隔振效果越好,此時的第二彈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彈性模量的0.3倍,所以,第二減振件20主要起到隔振的作用。即,在第一彈性模量大于第二彈性模量時,減振墊I先對振動進行減振作用,再對振動進行隔振作用。
[0038]當?shù)诙p振件20的第二彈性模塊大于第一減振件10的第一彈性模量時,第二減振件20在常溫條件下的阻尼系數(shù)不小于1.5 ;第一彈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彈性模量的0.3倍。因為阻尼系數(shù)和彈性模量成正相關的關系,所以此時的第二減振件20的阻尼系數(shù)大于第一減振件10的阻尼系數(shù),從而對振動主要起到減振的作用。又因為彈性模量越小,彈性材料越軟,隔振效果越好,此時的第一彈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彈性模量的0.3倍,所以,第一減振件10主要起到隔振的作用。即,在第二彈性模量大于第一彈性模量時,減振墊I先對振動進行隔振作用,再對振動進行減振作用。
[0039]參照圖2,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減振墊I還包括第三減振件30,第三減振件30的形狀與第二減振件20相同。第三減振件30上設置有第三安裝孔31,第三安裝孔31與第二安裝孔21連通,且第二安裝孔21和第三安裝孔31的孔深方向相同;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孔21和第三安裝孔31的孔徑相同,且二者的中心軸重合;第三減振件30與第二減振件20固定連接,使得第二減振件20位于第一減振件10和第三減振件30之間;第三減振件30的第三彈性模量等于第一彈性模量,第三彈性件的材料,優(yōu)選為橡膠材料。
[0040]當?shù)谝粡椥阅A看笥诘诙椥阅A繒r,第一減振件10和第三減振件30主要起到減振作用(其理由前文已解釋,此處不再贅述),第二減振件20主要起到隔振作用,即,減振墊I先對振動進行減振作用,再進行隔振作用,然后再次進行減振作用;當?shù)诙椥阅A看笥诘谝粡椥阅A繒r,第一減振件10和第三減振件30主要起到隔振作用(其理由前文已解釋,此處不再贅述),第二減振件20主要起到減振作用,即,減振墊I先對振動進行隔振作用,再進行減振作用,然后再次進行隔振作用。
[0041]參照圖3,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減振墊I還包括多層彈性層40,多層彈性層40設置在第一減振件10和第二減振件20之間,每層彈性層40都包括第四安裝孔41,第四安裝孔41與第二安裝孔21連通,且第四安裝孔41和第二安裝孔21的孔深方向相同;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孔21和第四安裝孔41的孔徑相同,且二者的中心軸重合;彈性層40的材料與第一減振件10或第二減振件20相同。彈性層40與第一減振件10和第二減振件20都固定連接。彈性層40的材料,優(yōu)選為橡膠。
[0042]在本實施例中,彈性層40的材料可以都與第一減振件10的材料相同,也可以都與第二減振件20的材料相同;此時,減振墊I對振動先起減振作用再起隔振作用,或者先隔振再減振;
[0043]當然,與第一減振件10材料相同的彈性層40和與第二減振件20材料相同的彈性層40也可以交替疊加,此時,減振墊I對振動進行減振和隔振的交替作用。
[0044]本實施例中,根據(jù)高阻尼性對應高減振性,低彈性模量對應高隔振性,通過將減振墊I設置成由高阻尼的彈性材料和低彈性模量的兩種材料組成,再通過對兩種材料的合理布局,使得減振墊I既有高阻尼性又有低彈性模量,即實現(xiàn)減振墊I的高減振性和高隔振性,使得減振墊I可以同時兼顧高減振性和高隔振性,有利于阻擋冰箱壓縮機產(chǎn)生的振動的傳遞,從而有利于降低冰箱工作時的噪音,有利于提高用戶使用冰箱的體驗。
[004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提出一種冰箱。
[0046]該冰箱包括減振墊I,該減振墊I的結構參照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0047]本實施例中,根據(jù)高阻尼性對應高減振性,低彈性模量對應高隔振性,通過將減振墊I設置成由高阻尼的彈性材料和低彈性模量的兩種材料組成,再通過對兩種材料的合理布局,使得減振墊I既有高阻尼性又有低彈性模量,即實現(xiàn)減振墊I的高減振性和高隔振性,使得減振墊I可以同時兼顧高減振性和高隔振性,有利于阻擋冰箱壓縮機產(chǎn)生的振動的傳遞,從而有利于降低冰箱工作時的噪音,有利于提高用戶使用冰箱的體驗。
[0048]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墊包括層疊設置的第一減振件和第二減振件;所述第一減振件包括用于使其固定的固定部以及用于與所述第二減振件連接的第一連接部; 所述第一減振件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 所述第二減振件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安裝孔適配的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減振件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配合的第二連接部; 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二減振件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的配合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連通,且二者的孔深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二減振件都為彈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減振件的第一彈性模量和所述第二減振件的第二彈性模量不相等。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減振件還包括基板,以及用于連接所述基板和所述固定部的連接臂,所述基板、所述連接臂和所述固定部圍成卡槽。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墊還包括第三減振件,所述第三減振件上設置有第三安裝孔,所述第三安裝孔與所述第二安裝孔連通,且所述第二安裝孔和所述第三安裝孔的孔深方向相同; 所述第三減振件與所述第二減振件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減振件位于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三減振件之間; 所述第三減振件的第三彈性模量等于所述第一彈性模量。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墊還包括多層彈性層,所述多層彈性層設置于第一減振件和第二減振件之間,每層所述彈性層都包括第四安裝孔,所述第四安裝孔與所述第二安裝孔連通,且所述第四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的孔深方向相同;所述彈性層的材料與第一減振件或第二減振件相同。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減振件在常溫條件下的阻尼系數(shù)不小于1.5 ;所述第二彈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彈性模量的0.3倍。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減振件在常溫條件下的阻尼系數(shù)不小于1.5 ;所述第一彈性模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彈性模量的0.3倍。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減振件和所述第二減振件都由橡膠材料制成。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遠離所述連接臂的一端為傾斜面。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減振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遠離所述連接臂的一端到所述連接臂的距離,小于所述基板遠離所述連接臂的一端到所述連接臂的距離。10.一種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減振墊。
【文檔編號】F16F15-04GK204267599SQ201420645520
【發(fā)明者】陳澎鈺 [申請人]合肥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