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下護罩以及工程機械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機械設備保護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下護罩。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安裝有所述下護罩的工程機械設備。
背景技術:
工程機械設備,尤其是行走式工程機械設備一般工作在地面狀況非常惡劣的作業(yè)場所中,例如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輪胎式起重機等。例如,推土機作為鏟土運輸機械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工程機械設備,其在牽引車的前部安裝推土裝置及操縱機構,以用于鏟除障礙、平整場地、構筑路提等作業(yè)。但是,由于推土機等行走式工程機械設備的作業(yè)場所的地面一般均凹凸不平,地面狀況非常惡劣,推土機機架上所安裝的發(fā)動機的油底殼、變速器等容易受到底面硬物的撞擊而造成損壞。為此,推土機等行走式工程機械設備需要采用相應的保護裝置,以對在不平整地面的工況環(huán)境中工作的工程機械設備形成有效的保護。典型地,推土機等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安裝有下護罩,以保護發(fā)動機的油底殼、變速器等行走系統(tǒng)的部件和其它部件, 使其免受外部堅硬物體的碰撞而造成損壞。圖1至圖7顯示現(xiàn)有技術的下護罩10,該下護罩由第一成形件11、第二成形件12 和第三成形13依次拼焊而成,但是,該第一至第三成形件11,12,13的底面和兩個側面均是曲面,其中底面為圓弧面,側面則是不規(guī)則的過渡曲面。這種現(xiàn)有技術的下護罩的缺點在于第一,下護罩10的各個成形件11,12,13均具有弧面和不規(guī)則的過渡曲面,此種結構形式必須通過專用模具才能加工成形。眾所周知地,模具的制作成本是比較高的,并且下護罩10外形尺寸較大,相應地各個成形件11,12, 13外形尺寸也相對較大,這使得模具的制作成本更高,同時由于模具的制造周期長、修改難度大,致使一些改進工作難以實施;第二,下護罩的各個成形件具有不規(guī)則的過渡曲面,這使得各個成形件的展料尺寸的計算難度非常大,新的模具必須經(jīng)過很多次試驗、修改才能達到使用狀態(tài);第三,模具成型必須采用熱成型工藝,工藝過程復雜,生產(chǎn)成本高;第四,模具成型過程對下料、板材加熱溫度及定位要求較高,容易出現(xiàn)成形不到位等現(xiàn)象,從而對后續(xù)的拼焊造成影響。有鑒于此,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下護罩,以克服或緩解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下護罩,該下護罩在安裝后不但能夠有效地保護推土機等工程機械設備,而且結構簡單,加工容易。在上述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程機械設備,該工程機械設備在作業(yè)過程中不但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而且其保護裝置的結構簡單, 成形容易。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下護罩,包括沿該下護罩的縱向方向依次連接的至少兩個成形件,各個所述成形件分別包括兩側側面和底面以形成槽型結構,各個所述成形件的兩側側面和底面均為平面。優(yōu)選地,所述至少兩個成形件依次拼焊連接或搭焊連接??蛇x擇地,所述至少兩個成形件通過緊固件依次地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下護罩包括三至六個所述成形件。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下護罩包括四個所述成形件,該四個成形件分別為第一成形件、第二成形件、第三成形件和第四成形件。具體地,所述下護罩的底面上形成檢修孔??蛇x擇地,所述檢修孔形成在一個所述成形件的底面上或相鄰的兩個所述成形件的底面上。優(yōu)選地,所述下護罩上形成有多個安裝孔。更優(yōu)選地,各個所述成形件的兩側側面的上沿分別向外伸出有翻邊,所述多個安裝孔中的至少部分安裝孔形成在與所述下護罩的安裝位置相對應的所述成形件的翻邊上。優(yōu)選地,各個所述成形件均為鈑金成形件。在上述下護罩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工程機械設備,該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安裝有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下護罩。具體選擇地,所述工程機械設備為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或輪胎式起重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下護罩在為工程機械設備提供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其根據(jù)下護罩截面的變化趨勢,將下護罩分成至少兩個小成形件,每個成形件的底面和側面均為平面,因而成形件通過折彎機即可成型,因此產(chǎn)品生產(chǎn)準備時間短、投入少,同時后期改進容易實施;其無需設計、制作模具,使用通用設備即可進行生產(chǎn),生產(chǎn)成本及周期大幅降低,使產(chǎn)品順應市場需求而進行的快速改進成為可能。該下護罩生產(chǎn)工藝簡單,制造成本相對較低,便于制作、修整及更換。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下列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其與下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在附圖中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的下護罩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和圖3分別是圖1所示的第一成形件的側剖視圖和主視示意圖。圖4和圖5分別是圖1所示的第二成形件的側剖視圖和主視示意圖。圖6和圖7分別是圖1所示的第三成形件的側剖視圖和主視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下護罩的側剖視圖。圖9是圖8所示的下護罩的俯視示意圖。圖10是圖8所示的下護罩的主視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成形件; 2第二成形件;3第三成形件; 4第四成形件;[0034]5檢修孔;6安裝孔;7翻邊10下護罩;11第一成形件;12第二成形件;13第三成形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8至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下護罩10沿其縱向方向包括依次拼焊的第一成形件1、第二成形件2、第三成形件3以及第四成形件4,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使得顯然地,為了使得該第一至第四成形件1,2,3,4拼焊后形成下護罩10,第一至第四成形件1,2,3,4均為槽型結構,即由兩側側面和底面形成的槽型結構,這樣拼焊形成下護罩10后,下護罩10的上部是開放的,縱向兩端也是開放的,從而將下護罩10安裝到推土機等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后,下護罩10就可以將發(fā)動機的油底殼、變速器等行走系統(tǒng)的部件容納在凹槽內(nèi),從而將這些部件與地面隔離,有效地對上述部件形成保護。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第一至第四成形件1,2,3,4以及由此連接而成的下護罩10呈槽型結構與現(xiàn)有技術類似,但是,與現(xiàn)有技術不同的,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第一至第四成形件1,2,3,4的兩側側面和底面均為平面。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的下護罩10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將各個成形件的不規(guī)則過渡曲面和圓弧底面均改為平面,這使得各個成形件1,2,3,4使用折彎機即可成型,因此生產(chǎn)工藝簡單,制造成本相對較低,同時,該下護罩10同樣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對發(fā)動機油底殼、變速器等部件的保護功能。但是,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圖8至圖10所示的下護罩10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下護罩10并不局限于圖8至圖10所示的具體細節(jié)。例如,在圖8至圖 10中,下護罩10包括四個成形件1,2,3,4,但是根據(jù)推土機等工程機械設備的具體尺寸、型號,成形件的數(shù)量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多于四個或少于四個,一般而言,為了方便地將下護罩10安裝到推土機等工程機械設備底部,下護罩10的側面和底面需要適應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而改變方向,底面一般是前高后低、兩側側面的間距一般是前窄后寬。因此,下護罩 10所包括的成形件通常至少具有兩個,當然,如果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形狀不變化,下護罩 10形成一個整體件,即只包括一個成形件也是可以的,當然這種情形極少,因為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形狀基本是變化的;再如,在圖8至圖10所示的優(yōu)選方式中,四個成形件1,2,3,4 采用拼焊方式連接,但是連接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搭焊連接,甚至通過螺栓等緊固件連接也是可以的。此外,上述對各個成形件1,2,3,4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等進行區(qū)分僅是出于清楚描述的目的,而并不代表在數(shù)量、連接順序等方面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形成限制。參見圖9,優(yōu)選地,下護罩10的底面上形成有檢修孔5,檢修孔5可以形成在相應的成形件上,當然也可以部分地形成在兩個相鄰的成形件上,例如圖9中形成在第一成形件1的底面上。檢修孔5可以成形為多種形狀,只要滿足檢修要求即可,而不局限于圖9中所示的方形。此外,由于下護罩10需要安裝到推土機等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例如安裝到推土機等工程機械設備的機架或機身外板上,因此,可選擇地,保護罩10上可以形成有多個安裝孔6。安裝孔6的形成位置可以根據(jù)安裝要求設置,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限制。但是,為了更方便地進行安裝,優(yōu)選地,各個成形件1,2,3,4的兩側側面的上沿向外伸出有翻邊7, 所述多個安裝孔6中的至少部分安裝孔形成在相應的所述成形件的翻邊7上,即形成在與所述下護罩的安裝位置相對應的所述成形件的翻邊7上。在此優(yōu)選方式下,下護罩10可以通過螺栓之類的緊固件安裝到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當然,下護罩10也可以通過其它安裝方式安裝到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例如焊接等固定方式,但是這種焊接安裝方式形成不可拆卸的固定連接,因此僅作為一種可選擇的安裝形式。優(yōu)選地,上述成形件1,2,3,4均為鈑金成形件。這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所在,由于各個成形件的截面尺寸設計合理且均由平面構成,因而通過鈑金成形方法即可折彎成型, 甚至可以手工成形。在上述下護罩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工程機械設備,該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安裝有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下護罩10。具體地,該工程機械設備可以是推土機、 裝載機、挖掘機、輪胎式起重機等。由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下護罩及其工程機械設備的優(yōu)點在于第一,根據(jù)下護罩截面的變化趨勢,將下護罩10分成多個小成形件,每個成形件的底面和側面均為平面,因而成形件通過折彎機即可成型,產(chǎn)品生產(chǎn)準備時間短、投入少,同時后期改進容易實施;第二,無需設計、制作模具,使用通用設備即可進行生產(chǎn),生產(chǎn)成本及周期大幅降低, 使產(chǎn)品順應市場需求而進行的快速改進成為可能;第三,生產(chǎn)工藝簡單,制造成本相對較低;第四,每個成形件的結構都比較簡單,便于制作、修整及更換。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nèi),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例如,可以將上述方形檢修孔改變?yōu)閳A形檢修孔。此外,在上述各個成形件的底面和側面通過折彎工藝成形, 但是也可以將槽型結構的底面(具體為底板)與側面(具體為側板)采用拼焊的方式形成。ο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nèi)容。
權利要求1.一種下護罩,包括沿該下護罩(10)的縱向方向依次連接的至少兩個成形件(1,2,3, 4),各個所述成形件(1,2,3,4)分別包括兩側側面和底面以形成槽型結構,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成形件(1,2,3,4)的兩側側面和底面均為平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成形件(1,2,3,4)依次拼焊連接或搭焊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成形件(1,2,3,4)通過緊固件依次地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護罩包括三至六個所述成形件 (1,2,3,4) ο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護罩包括四個所述成形件(1,2, 3,4),該四個成形件(1,2,3,4)分別為第一成形件(1)、第二成形件O)、第三成形件(3)和第四成形件G)。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護罩(10)的底面上形成有檢修孔⑶。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檢修孔(5)形成在一個所述成形件 (1,2,3,4)的底面上或相鄰的兩個所述成形件的底面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護罩(10)上形成有多個安裝孔(6)。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成形件(1,2,3,4)的兩側側面的上沿分別向外伸出有翻邊(7),所述多個安裝孔(6)中的至少部分安裝孔形成在所述翻邊(7)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下護罩,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成形件(1,2,3,4)均為鈑金成形件。
11.一種工程機械設備,其特征在于,該工程機械設備的底部安裝有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 10中任一項所述的下護罩(10)。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工程機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機械設備為推土機、 裝載機、挖掘機或輪胎式起重機。
專利摘要一種下護罩,包括沿該下護罩(10)的縱向方向依次連接的至少兩個成形件(1,2,3,4),各個成形件分別包括兩側側面和底面以形成槽型結構,并且兩側側面和底面均為平面。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具有所述下護罩的工程機械設備。本實用新型的下護罩的每個成形件的底面和側面均為平面,因而成形件通過折彎機即可成型,因此產(chǎn)品生產(chǎn)準備時間短、投入少,同時后期改進容易實施;其無需設計、制作模具,使用通用設備即可進行生產(chǎn),生產(chǎn)成本及周期大幅降低,使產(chǎn)品能夠順應市場需求而進行的快速改進。該下護罩生產(chǎn)工藝簡單,制造成本相對較低,便于制作、修整及更換。
文檔編號E02F9/24GK202298739SQ20112042133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張小陸, 田然峰 申請人:中聯(lián)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