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367907閱讀:348來源:國知局
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轉爐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稀土元素加工過程中,需要對稀土料渣進行焙燒處理。在此過程中需要將稀土料渣摻拌油泥料后送入轉窯中燃燒,進而使稀土料渣被氧化。轉窯在灼燒稀土礦料過程中或產生大量的煙塵,需要通過煙道排出,而灼燒產生的煙塵中含有大量的熱,長此以往會烤壞煙道管,增加了設備運營成本,也對設備的后期維護帶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其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傳統(tǒng)的轉窯在灼燒礦料時產生的煙塵通過煙道排出過程中會將熱量帶出,而這些熱量會堆積后會烤壞煙道管,給后續(xù)的設備維護帶來麻煩,增加了設備運營成本。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其包括轉窯本體,所述轉窯本體的進料端的上側壁上設置有一輸煙管,所述輸煙管的另一端與一集塵沉降室連接,所述集塵沉降室的底部設有排塵口,所述集塵沉降室的頂部設置有出煙管,所述集塵沉降室頂部的出煙管連接有一煙道管,所述煙道管上同軸的套設有一冷卻夾套,所述冷卻夾套與煙道管之間形成一水密性的夾層,所述冷卻夾套上對應所述出煙管的一端連接有一與所述夾層連通的輸水管,所述冷卻夾套上與所述出煙管對應的另一端連接有一與所述夾層連通的排水管。
[0005]優(yōu)選于:所述煙道管與冷卻夾套之間圍繞所述煙道管螺旋盤繞的設置有一螺旋片,所述螺旋片上徑向內側的邊緣連接在所述煙道管的外管壁上,所述螺旋片上徑向外側的邊緣連接在所述冷卻夾套的內側壁上,所述螺旋片在所述夾層的軸向兩端之間圍繞出一螺旋通道,所述輸水管與排水管分別連通在所述螺旋通道的軸向兩端。
[0006]優(yōu)選于:所述集塵沉降室的底部設置有一錐狀的排塵斗,所述排塵口設置于所述排塵斗的錐尖位置,所述輸煙管與所述集塵沉降室連接的一端密封的插設于所述集塵沉降室中,所述輸煙管上插入所述集塵沉降室中的一端向下彎曲。
[0007]優(yōu)選于:所述集塵沉降室的通體均為鋼板。
[0008]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利用所述集塵沉降室對所述轉窯本體中排出的煙氣進行沉降,將煙氣中夾帶的粗顆粒進行收集,便于后續(xù)尾氣除塵;
[0010]二、通過所述冷卻夾套與煙道管之間圍繞出的水密性夾層,進而能夠借助所述輸水管以及排水管往所述夾層中灌充入循環(huán)的冷卻水,利用冷卻水對煙道管進行冷卻降溫,防止所述煙道管被煙氣中蘊含的高溫烤壞,有利于設備的持續(xù)使用以及降低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煙道管與冷卻夾套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集塵沉降室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將結合附圖1-3以及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作更為詳細說明。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其包括轉窯本體I,所述轉窯本體I的進料端的上側壁上設置有一輸煙管11,所述輸煙管11的另一端與一集塵沉降室2連接,所述集塵沉降室2的底部設有排塵口 21,所述集塵沉降室2的頂部設置有出煙管22,所述集塵沉降室2頂部的出煙管22連接有一煙道管3,所述煙道管3上同軸的套設有一冷卻夾套31,所述冷卻夾套31與煙道管3之間形成一水密性的夾層,所述冷卻夾套31上對應所述出煙管22的一端連接有一與所述夾層連通的輸水管32,所述冷卻夾套31上與所述出煙管22對應的另一端連接有一與所述夾層連通的排水管33。
[0016]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由所述轉窯本體I中排出的煙塵由所述輸煙管11輸送至所述集塵沉降室2中,煙塵中所夾帶的大顆粒粉塵在所述集塵沉降室2中沉降,并由所述排塵口 21排出收集,沉降后的煙塵從所述出煙管22排送至所述煙道管3中,由所述煙道管3向外輸送,在此過程中,通過所述冷卻夾套31與所述煙道管3外管壁之間圍繞出的冷卻夾層中灌充冷卻水實現(xiàn)對所述煙道管3進行冷卻降溫,防止煙塵中蘊含的高溫將所述煙道管3烤壞,且所述冷卻夾套31上的輸水管32以及排水管33可分別用于對所述夾層中的冷卻水進行抽送,使冷卻水的溫度不致于上升至汽化喪失冷卻作用。
[0017]所述煙道管3與冷卻夾套31之間圍繞所述煙道管3螺旋盤繞的設置有一螺旋片34,所述螺旋片34上徑向內側的邊緣連接在所述煙道管3的外管壁上,所述螺旋片34上徑向外側的邊緣連接在所述冷卻夾套31的內側壁上,所述螺旋片34在所述夾層的軸向兩端之間圍繞出一螺旋通道,所述輸水管32與排水管33分別連通在所述螺旋通道的軸向兩端,進而使由所述輸水管32輸入的冷卻水通過螺旋圍繞在所述煙道管3上的螺旋通道運送至所述排水管33,在此過程中,冷卻水全程均與所述煙道管3的外管壁充分接觸,實現(xiàn)充分冷卻,防止所述夾層中上部充氣導致冷卻水無法到達,造成的局部過熱損壞煙道管3。
[0018]所述集塵沉降室2的底部設置有一錐狀的排塵斗23,所述排塵口21設置于所述排塵斗23的錐尖位置,所述輸煙管11與所述集塵沉降室2連接的一端密封的插設于所述集塵沉降室2中,所述輸煙管11上插入所述集塵沉降室2中的一端向下彎曲,進而能夠使輸送入所述集塵沉降室2中的煙塵向下排送,高溫高壓的煙塵在進入大容積的所述集塵沉降室2中驟然減壓,然后在上升進入所述出煙管22的過程中自動將大顆粒粉塵進行沉降,所述集塵沉降室的通體均為鋼板,防止被高溫的煙塵燒壞。
[0019]綜合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實用新型目的,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經在實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驗證,而能達到預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也可以根據(jù)這些原理進行變換,因此,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請專利范圍中所提到范圍內的所有替換內容。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所作的等效變化,皆屬本案申請的專利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其包括轉窯本體,所述轉窯本體的進料端的上側壁上設置有一輸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煙管的另一端與一集塵沉降室連接,所述集塵沉降室的底部設有排塵口,所述集塵沉降室的頂部設置有出煙管,所述集塵沉降室頂部的出煙管連接有一煙道管,所述煙道管上同軸的套設有一冷卻夾套,所述冷卻夾套與煙道管之間形成一水密性的夾層,所述冷卻夾套上對應所述出煙管的一端連接有一與所述夾層連通的輸水管,所述冷卻夾套上與所述出煙管對應的另一端連接有一與所述夾層連通的排水管。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煙道管與冷卻夾套之間圍繞所述煙道管螺旋盤繞的設置有一螺旋片,所述螺旋片上徑向內側的邊緣連接在所述煙道管的外管壁上,所述螺旋片上徑向外側的邊緣連接在所述冷卻夾套的內側壁上,所述螺旋片在所述夾層的軸向兩端之間圍繞出一螺旋通道,所述輸水管與排水管分別連通在所述螺旋通道的軸向兩端。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沉降室的底部設置有一錐狀的排塵斗,所述排塵口設置于所述排塵斗的錐尖位置,所述輸煙管與所述集塵沉降室連接的一端密封的插設于所述集塵沉降室中,所述輸煙管上插入所述集塵沉降室中的一端向下彎曲。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沉降室的通體均為鋼板。
【專利摘要】一種轉窯的煙道水冷結構,其包括轉窯本體,所述轉窯本體的進料端的上側壁上設置有一輸煙管,所述輸煙管的另一端與一集塵沉降室連接,所述集塵沉降室的底部設有排塵口,所述集塵沉降室的頂部設置有出煙管,所述集塵沉降室頂部的出煙管連接有一煙道管,所述煙道管上同軸的套設有一冷卻夾套,所述冷卻夾套與煙道管之間形成一水密性的夾層,所述冷卻夾套上對應所述出煙管的一端連接有一與所述夾層連通的輸水管,所述冷卻夾套上與所述出煙管對應的另一端連接有一與所述夾層連通的排水管。
【IPC分類】F27D9/00, F27D17/00
【公開號】CN20527976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53793
【發(fā)明人】劉勇, 張華 , 梁觀華, 張相良, 陳世華
【申請人】信豐縣包鋼新利稀土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5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