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注塑模具多為單腔模具,這樣的模具結構合模一次只能注塑出一個產品,產能低,產量小,注塑周期長,產生的回料廢料多,難以適應大批量生產的要求。另外,現(xiàn)有的注塑模具多采用冷流道的注塑模具,在每次對產品注塑成型后,在冷流道內的塑料也會和產品同時冷卻凝固,因此每次產品注塑成型開模后,需要將冷流道內的廢料和產品一同脫模,產生的廢料多,容易造成材料浪費,導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難以控制生產成本,而且影響了注塑的生產效率,難以適應大批量生產的要求。
[0003]因此,如何實現(xiàn)一種一模多腔結構,通過加熱使模具內的熔融原料不凝固以進行連續(xù)的生產,結構簡單合理,產量大,有效縮短注塑周期,而且不產生回料廢料,減少了材料浪費,大大節(jié)約了原材料成本,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適合進行大批量的加工生產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是業(yè)內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旨在實現(xiàn)一種一模多腔結構,通過加熱使模具內的熔融原料不凝固以進行連續(xù)的生產,結構簡單合理,產量大,有效縮短注塑周期,而且不產生回料廢料,減少了材料浪費,大大節(jié)約了原材料成本,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適合進行大批量的加工生產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
[0005]本實用新型提出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包括相互適配并在合模時形成多個型腔的前模、后模,前模后端設有可通過注射機朝內注射入熔融原料的進膠口,前模內部設有與進膠口連通的內部設有熱流道的分流板,熱流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分流板上設有可對分流板內的熔融原料進行加熱的加熱圈,分流板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并與分流道連通的熱咀結構,熱咀結構末端設有與模腔連通的出膠口,熱咀結構與可對熱咀結構、出膠口內的熔融原料進行加熱的熱咀發(fā)熱線進行連接;注射機把熔融原料注射入進膠口中,熔融原料經過熱流道的主流道后分流到分流道中,然后進入到熱咀結構中,最后通過出膠口出膠到各個型腔中并最終冷卻成型為產品,同時,加熱圈對主流道、分流道內的熔融原料進行加熱使其保持熔融狀態(tài),而且熱咀發(fā)熱線對熱咀結構及出膠口內的熔融原料進行加熱使其保持熔融狀態(tài)從而使半熱流道注塑模具可保持連續(xù)的注塑操作。
[0006]優(yōu)選地,前模內設有可容置熱阻發(fā)熱線的出線槽。
[0007]優(yōu)選地,型腔的數(shù)量設置為32至128個。
[0008]本實用新型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為一模多腔設計,傳統(tǒng)的模具一般為單腔結構,合模一次只能注塑出一個產品,而本半熱流道注塑模具結構簡單合理,合模一次可以生產出多個產品,就相當于4副模具同時在生產,生產力是傳統(tǒng)模具的若干倍,每次合模的出數(shù)多,遠比單腔的模具產量大,而且大大縮短了注塑的時間,節(jié)省回料,適合大批量的加工生產。另外,注塑生產時,注射機把熔融原料注射入進膠口中,熔融原料經過熱流道的主流道后分流到分流道中,然后進入到熱咀結構中,最后通過出膠口出膠到各個型腔中并最終冷卻成型為產品,當產品冷卻成型后即可開模進行脫模頂出操作,與此同時,加熱圈對主流道、分流道內的熔融原料進行加熱使其保持熔融狀態(tài),而且熱咀發(fā)熱線對熱咀結構及出膠口內的熔融原料進行加熱使其保持熔融狀態(tài)從而使半熱流道注塑模具可保持連續(xù)的注塑操作。當產品頂出脫模后,再把前模、后模進行合模,繼續(xù)往進膠口內注入熔融原料,使半熱流道注塑模具保持工作,可以一直注塑而不產生回料、廢料,直至半熱流道注塑模具停止工作為止,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適用于進行大批量的加工生產。而在半熱流道注塑模具下一次啟動工作時,由于加熱圈對主流道、分流道內的冷卻原料進行加熱使其轉換為熔融狀態(tài),而且熱咀發(fā)熱線對熱咀結構及出膠口內的冷卻原料進行加熱使其轉換為熔融狀態(tài),則原來的原料又可以重新利用起來,不會產生廢料,減少了材料浪費,大大節(jié)約了原材料的成本,有效降低生產成本。而且產品成型固化便可及時頂出,有效縮短產品的成型周期。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了一種一模多腔結構,通過加熱使模具內的熔融原料不凝固以進行連續(xù)的生產,結構簡單合理,產量大,有效縮短注塑周期,而且不產生回料廢料,減少了材料浪費,大大節(jié)約了原材料成本,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適合進行大批量的加工生產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的一實施例中前模的正面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的一實施例中后模的正面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的一實施例中前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的一實施例中前模的側面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0013]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4]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5]參照圖1至圖4,提出本實用新型的一模多腔的半熱流道注塑模具的一實施例,包括相互適配并在合模時形成多個型腔的前模100、后模200。
[0016]前模100后端設有可通過注射機朝內注射入熔融原料的進膠口 101,前模100內部設有與進膠口 101連通的內部設有熱流道的分流板102,熱流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分流板102上設有可對分流板102內的熔融原料進行加熱的加熱圈103,分流板102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并與分流道連通的熱咀結構104,熱咀結構104末端設有與模腔連通的出膠口 105,熱咀結構104與可對熱咀結構104、出膠口 105內的熔融原料進行加熱的熱咀發(fā)熱線106進行連接。
[0017]前模100內設有可容置熱咀發(fā)熱線106的出線槽107。
[0018]型腔的數(shù)量設置為32至128個,本實施例中,型腔的數(shù)量設置為4個。本半熱流道注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