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具有空氣通道的膜片的方法

文檔序號:4455169閱讀:3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具有空氣通道的膜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具有空氣通道的膜片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備具有空氣通道的膜片的方法,其中具有通道的隔熱的樹脂層形成于一氣密的基層上,所述通道用于排出空氣,其形狀由一冷卻輥上的凹槽確定,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利用這種膜片生產(chǎn)的用于真空包裝的包裝袋。
背景技術
在包括美國的各個國家,用于長期保存諸如肉或經(jīng)處理過的肉類的易腐食品的方法得以廣泛的應用,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食品放入能夠處于真空狀態(tài)的塑料袋中,利用空氣泵或其它的真空處理裝置對塑料袋抽真空,隨后將塑料袋緊緊地密封。
參見

圖1,圖1是一個用于真空包裝的已有包裝袋的示意性透視圖。該包裝袋包括一個主體110,所述主體具有構成一塑料基層的兩層膜片111和112;一個密封部120,所述密封部將主體110的下側(cè)、左側(cè)邊緣以及右側(cè)邊緣熱密封,從而形成一個用于存放諸如食品類的易腐產(chǎn)品的內(nèi)部空間;以及一個位于所述主體110上邊緣部的未密封部分130,易腐產(chǎn)品通過該未密封部分130放入主體110中,并且主體110內(nèi)部的空氣由此抽出。所述主體110通常由一種熱熔的熱塑性聚乙烯樹脂構成并且對人體無害。
在食品經(jīng)由未密封部130放入包裝袋,并且空氣泵或其它真空處理裝置已將其中的空氣抽出之后,所述未密封部分被加熱至一預定的溫度,并在壓力下密封。
但是,上述的包裝袋存在如下缺陷,當易腐食品被放入包裝袋中,并且由一真空處理裝置將包裝袋內(nèi)的空氣抽出時,隨著包裝袋中空氣的排出,所述主體110的兩層膜片111以及112快速地粘附在一起,從而導致位于所述包裝袋底部的剩余空氣無法被抽出。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采用了通過模壓技術處理現(xiàn)有的膜片層而形成空氣通道的工藝。按照這一工藝,空氣通道形成于構成所述主體的一膜片層或兩膜片層上,在使用真空處理裝置抽出包裝袋中的空氣時,空氣沿著所述空氣通道從袋中排出,因而位于所述包裝袋底部的殘余空氣可以很容易地排出。
專利號為2,778,173的美國專利披露了一種使用上述工藝產(chǎn)生密封包裝的方法。按照所述方法,在第一片層上形成一抽氣口,同時所述第二片層精確地疊置于所述第一片層上。此時,在所述兩個片層的至少一個片層上形成有多個間隔的凸出部,從而使得與所述抽氣口相連的用于空氣移動的通道得以形成。此外,所述凸出部可以是棱錐形和半球形,并且可以通過使用受熱的陰模或陽?;蚱渌ぞ邔嫵砂b袋的片層施壓而形成?;蛘撸鐾ǖ揽梢酝ㄟ^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片層之間插入一帶有凸出部的窄條而形成。
按照這一方法,凸出部位于一個柔性的、流體密封的片狀材料的坯料上,空氣通道在凸出部之間形成,所述坯料的一個層部疊置在坯料的另一個層部上,凸出部在兩個層部之間并且層部的周邊彼此接觸。隨后,彼此接觸的周邊沿其長度方向被部分密封,從而形成了在周邊的未密封部分具有一個入口的包裝袋。物品通過入口被放入包裝袋中,相接觸周邊的剩余部分(未被密封的部分)被密封以關閉入口。這之后,與空氣通道連通的片狀材料的一部分被貫通而形成抽氣口,空氣由包裝袋的內(nèi)部經(jīng)由空氣通道以及抽氣口排出,隨后抽氣口被密封。但是,該方法存在這樣的缺陷,即在物品被裝入包裝袋后,還額外的需要兩個密封步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采用了另一技術,如圖1所示的用于真空包裝的已有包裝袋的主體部分包括層狀膜片,并且主體的至少一層膜片通過一模壓模而被模壓。
圖2是用于真空包裝的已有包裝袋的一透視圖,所述包裝袋的一側(cè)受到模壓。在這一技術中,構成如圖2所示用于真空包裝的已有包裝袋主體110的層狀膜片層113以及114中的其中一個膜片層113受到模壓,從而形成隆起部116,并且在隆起部116之間的間隔處形成空氣通道115,從而使得空氣能夠很容易地從包裝袋中排出。
美國專利US Re34929揭示了這一技術。所述用于真空包裝的包裝袋包括彼此疊置的一個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具有一特定厚度的所述第一及第二部分除了裝入物品的一入口外,其在底部、左側(cè)邊緣及右側(cè)邊緣處均密封。此外,所述每個第一及第二部分包括一具有相同厚度的隔熱的內(nèi)層以及具有相同厚度的氣密的外層,并且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部分的至少一個部分的一內(nèi)表面及外表面上形成有多個華夫餅干圖案的隆起部(參見美國專利US Re.34929的圖6及圖7)。具體地,在一熱輥上形成有一模壓圖案,包括氣密層以及隔熱層的層狀膜片被放置于熱輥上,通過加熱模壓而形成空氣通道115以及隆起部116。但是,當通過加熱而在具有一特定厚度的膜片上強制形成空氣通道以及隆起部時,空氣通道與隆起部之間的接觸部分受拉,從而使得所述膜片受到拉曳的部分變薄。因而,在模壓過程中,膜片有可能被撕裂,或者在包裝袋形成真空的過程中,膜片由于再次受拉而在其上形成針孔。此外,當模壓模長期使用時,由于模壓模的磨損,膜片有可能受到破壞,因此需經(jīng)常更換模壓模。
同時,與歐洲專利EP0,648,688B1相一致的美國專利US5,554,423披露了用于真空包裝的采用另一類型隆起部的包裝袋。按照該專利,形成用于真空包裝物品的包裝袋的一管狀部件包括一具有一氣密外層以及一隔熱內(nèi)層的第一層以及一具有一氣密外層以及一隔熱內(nèi)層的第二層,所述第一及第二層在所述上部以及下部邊緣處彼此粘附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用于容放易腐物品的空間。特別地,多個隔熱的繩狀元件以一固定的間隔熱粘接至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層的任一層的內(nèi)層上,其中所述隔熱的繩狀元件沿所述管狀元件的長度方向大致平行于上下粘接邊緣而延伸,從而使得在所述繩狀元件之間的空間用作空氣通道起到排出空氣的作用。在這一點上,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所述片層上的多個隔熱的繩狀元件的布置及其熱粘接。按照該專利,從用于生產(chǎn)繩狀元件的擠壓頭2上擠出的多個繩狀元件4以固定的間隔布置在包括氣密層以及隔熱層的疊層1的隔熱層上,并且通過壓力輥3以及3′熱粘接于所述隔熱層的表面上。但是,該專利存在如下缺陷,即為了生產(chǎn)繩狀元件需要獨立的設備,并且將多個繩狀元件以固定的間隔熱粘接于所述隔熱內(nèi)層上的操作非常復雜。該專利存在的另一缺陷是很難形成各種形狀圖案的通道,即只能形成繩狀通道,同時因為用于形成通道的繩狀元件需在具有一預定厚度的隔熱內(nèi)層上另外形成,故生產(chǎn)具有相當薄厚度的膜片很困難。
圖4示出了制備用在真空包裝中的膜片的另一種方法,所述通道通過利用吹塑的共同擠壓工藝直接形成于一個隔熱的內(nèi)層上,并且由此得到的隔熱內(nèi)層疊置在一個氣密外層上。
具體而言,隆起部5位于所述內(nèi)層的一個共同擠壓環(huán)上,當所述膜片向上吹出時,所述通道由在所述膜片上的隆起部形成。但是,該方法存在如下缺陷,即通道的形狀與隆起部的形狀無關,只能以條形形狀形成于膜片之上,其它各種形狀的通道均無法獲得。此外,利用吹塑的共同擠壓工藝具有通道之間的間隔較窄的局限,因而構成包裝袋主體的所述層在真空包裝過程中很容易粘接在一起。這樣一來,包裝袋的真空度不夠。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制備用于真空包裝中的膜片的方法,和已有的方法相比,該方法能夠獲得各種形狀的空氣通道。
本專利的發(fā)明者對制備用于真空包裝中的膜片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終發(fā)現(xiàn)用于真空包裝的膜片通過以下方式的制備可以很容易地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難題,即通過一個擠壓機的噴嘴熔融擠出的隔熱的樹脂以及一氣密的基層位于一層壓輥與一在其表面上形成具有預定圖案的凹槽的冷卻輥之間,從而使得具有隆起部及用于排出空氣的通道的所述隔熱層形成于所述氣密基層上。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膜片的方法,該方法可有效地防止針孔的產(chǎn)生,并且能夠通過一精確形成的空氣通道改進形成真空的程度。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膜片的方法,通過該方法所述膜片上可容易地形成各種形狀的空氣通道。
本發(fā)明的第三個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薄的膜片的方法,所述膜片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
本發(fā)明的第四個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本發(fā)明的膜片生產(chǎn)的用于真空包裝的包裝袋。
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目的可通過提供一種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一具有空氣通道的膜片的方法得以實現(xiàn),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一氣密的基層連同熔融擠出的隔熱的樹脂輸送至包括一層壓輥以及一冷卻輥的層壓總成上,從而在所述氣密基層上形成一隔熱樹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樹脂層受到模壓和冷卻,從而使得與在所述冷卻輥的圓周面形成的多個具有一預定圖案的凹槽相對應的多個隆起部形成于所述模壓的隔熱的樹脂層上,進而在所述隆起部之間形成用于排出空氣的通道。
此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真空包裝的包裝袋,該包裝袋包括疊置的一個第一片層以及一第二片層。所述兩個片層中的每一片層由一疊層膜片構成,該膜片具有一作為外層的氣密基層和一作為內(nèi)層的隔熱樹脂層,其中所述第一片層和第二片層中的至少一個片層為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生產(chǎn)的用于真空包裝的膜片。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片層沿其底側(cè)、左側(cè)以及右側(cè)邊緣彼此粘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在真空狀態(tài)下容放物品的空間。
附圖簡介結(jié)合附圖,通過下面詳細的描述,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將很清楚,其中圖1示出了用于真空包裝的已有包裝袋的透視圖;圖2示出了用于真空包裝的已有包裝袋的透視圖,其中所述包裝袋的一個片層受到模壓;圖3示出了按照已有方法在一具有氣密層以及隔熱層的疊層的隔熱層的表面上的多個隔熱的繩狀元件的熱粘接;圖4示出了通過現(xiàn)有的利用吹塑的共同擠壓工藝而形成的空氣通道;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一具有隆起部以及排出空氣用通道的隔熱樹脂層在按照本發(fā)明的膜片的一氣密基層上的形成;圖6是圖5的的局部放大圖;圖7是圖5所示一擠出裝置的局部透視圖;圖8是按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用于真空包裝的所述膜片的平面圖;圖9是按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用于真空包裝的所述膜片的平面圖;圖10是按照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用于真空包裝的包裝袋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5,圖5示意性的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一個具有隆起部以及空氣通道的隔熱樹脂層在一氣密基層上的形成。構成一層壓總成的層壓輥20′以及一冷卻輥20以一固定的間隔布置,以便于熔融擠出的隔熱樹脂層在被冷卻的同時疊置在所述氣密基層上。只是示意性的而并非限制性的,層壓輥以及冷卻輥的材料包括鋼和合成橡膠。所述層壓輥與所述冷卻輥之間的間隔最好根據(jù)對真空包裝所用薄膜的技術要求(如厚度)而控制。所述冷卻輥的溫度最好控制在大約-15℃至大約-10℃的范圍,以便于所述熔融擠出的樹脂的冷卻。但是,所述冷卻輥的溫度也可根據(jù)疊層的情況而改變。
通常,所述冷卻輥的直徑大于所述層壓輥的直徑,例如所述冷卻輥的直徑大約是所述層壓輥直徑的1.5至3倍。所述范圍只是舉例,而不應看作對所述冷卻輥直徑的限制。
一個進給裝置(圖5未示出)將所述氣密基層10輸送至所述冷卻輥20和所述層壓輥20′的輥隙之間。所述氣密基層可以選用聚酯、聚酰胺以及EVOH(乙烯乙烯醇),并且當其在隨后的真空包裝步驟中受熱時,其材料的選擇可使其具有可靠的機械性能。
所述隔熱樹脂層通常由一種熱塑性樹脂制成。在所述易腐物品被放入使用本發(fā)明的疊層膜片的真空包裝袋,并且所述包裝袋中的空氣被抽出后,在受熱的同時彼此相接觸的所述兩個片層的隔熱樹脂層彼此緊緊地粘接在一起,以防外界空氣進入包裝袋中。特別地,所述隔熱樹脂層最好由適于保存食物且對人體無害的聚乙烯構成。
在圖5中,一擠出裝置30的設置使得所述熔融擠出的隔熱樹脂被輸送至所述冷卻輥20和所述層壓輥20′的輥隙之間,從而疊置在所述基層上。所述隔熱樹脂經(jīng)由所述擠出裝置30的一個噴嘴31得以輸送。此時,所述熔融擠出的隔熱樹脂的溫度取決于所使用樹脂的類型,范圍最好大約是200-250℃。此外,擠入層壓總成的樹脂的數(shù)量取決于對位于所述基層之上的所述隔熱樹脂層厚度的需求。
按照本發(fā)明,多個具有一預定圖案的凹槽在冷卻輥20的圓周表面上形成。圖5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于真空包裝的膜片,其中,所述隔熱樹脂層被如此模壓,使得與形成于所述冷卻輥的圓周表面上的具有預定形狀的凹槽相一致的隆起部,以及由所述隆起部之間的間隔所確定的空氣通道,形成于所述模制的隔熱樹脂層上。
如上所述,按照本發(fā)明,由擠出裝置熔融擠出的所述隔熱樹脂經(jīng)由該擠出裝置的噴嘴得以輸送,并且在冷卻的同時受到所述冷卻輥凹槽的模壓。所述熔融擠出的隔熱樹脂與所述基層一起被輸送至由所述層壓輥以及所述具有一定形狀的凹槽的冷卻輥構成的層壓總成上,同時所述隔熱樹脂受到模壓,從而在所述被模壓的隔熱樹脂層上形成有與所述冷卻輥的圓周表面上凹槽形狀相一致的多個隆起部,并且在所述隆起部之間構成用于排出空氣的空氣通道,從而使得按照本發(fā)明的用于真空包裝中的膜片得以形成。所述凹槽的圖案取決于預期的所述空氣通道的形狀,可以是諸如直線以及曲線的各種形狀,而且不會受到任何限制。不同于采用模壓后處理的已有方法,當利用按照本發(fā)明的凹槽,熔融擠出的隔熱樹脂被模壓并被冷卻時,利用熔融擠出的隔熱樹脂所得到的真空性能不會變差,即使所述隔熱樹脂層的厚度較薄。
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視圖,其中圖5示出了位于所述氣密基層上、具有隆起部以及排除空氣用通道的所述隔熱樹脂層的形成,圖7是圖5所示擠出裝置的局部透視圖。如圖7所示,所述擠出的隔熱樹脂通過一噴嘴部31的噴嘴32輸送至所述層壓總成上。
參見圖5至圖7,所述基層10被輸送至構成所述層壓總成的所述冷卻輥20和所述層壓輥20′的輥隙之間。此時,所述冷卻輥20的圓周面上形成有多個具有一定形狀的凹槽21。按照圖5所示的實施例,所述冷卻輥20的圓周面上所形成的每一凹槽的形狀是不規(guī)則的,使得所述每一凹槽與相鄰凹槽對稱。
此外,所述擠出裝置30位于所述具有一預定形狀的凹槽21的冷卻輥20與層壓輥20′之間,并且由所述擠出裝置30的噴嘴32擠出的隔熱樹脂與所述基層10一起受到構成所述層壓總成的所述冷卻輥20和所述層壓輥20′的擠壓,從而在真空包裝用膜片40的上表面上的所述隔熱樹脂層上形成與所述冷卻輥20的凹槽相一致的隆起部。此時,在由所述冷卻輥20上的凹槽21所形成的隆起部之間的部分上的隔熱樹脂層上構成了排出空氣用的通道。
按照本發(fā)明,多個橫條或交叉條沿所述膜片縱向延伸,從而形成所述空氣通道。在此,條形通道或交叉形通道只是一種舉例,而不應看作對所述空氣通道形狀的限制。任何形狀的空氣通道可用于本發(fā)明的真空包裝用包裝袋。
參見圖5及圖6,所述凹槽以一預定的不規(guī)則形狀形成于所述冷卻輥的圓周面上,同時所述多個隆起部在所述隔熱樹脂層上形成,并且在它們之間形成空氣移動用的通道。因此,本發(fā)明的空氣通道的形狀取決于所述冷卻輥上的形狀。另一方面,包括具有不規(guī)則圖案的隆起部的冷卻輥也可得以采用,這樣一來,由此而產(chǎn)生的通道也具有不規(guī)則的形狀。
圖8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于真空包裝的膜片的平面視圖。其中,膜片上形成有多個具有不規(guī)則圖案的隆起部,同時由所述隆起部之間的間隙形成的通道沿縱向延伸。因而,在抽真空的過程中,位于所述包裝袋中的剩余空氣可以順暢地沿所述通道排出。
下面參見圖9,其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用于真空包裝的膜片的平面視圖。在該實施例中,在所述冷卻輥的圓周面上形成有多個波紋形狀的凹槽,因此由所述隆起部之間的間隙所確定的空氣通道呈波紋狀。
與此同時,形成于疊層膜片40上的所述隔熱樹脂層的每一隆起部的厚度取決于形成于所述冷卻輥20上的凹槽21的深度,同時所述空氣通道的寬度由所述凹槽21之間的間隔確定。這樣一來,通過根據(jù)所使用的疊層膜片來改變所述冷卻輥上凹槽的技術參數(shù),由所述隆起部之間的間隔所確定的排除空氣用通道的形狀、寬度以及厚度可得以控制。
在具有這種通道的隔熱樹脂層中,每一通道的深度范圍通常在大約40-100微米之間,每一隆起部的厚度大約為150-300微米,每一基層的厚度大約為30-200微米。但是,上述通道、隆起部以及基層的尺寸的范圍只是舉例,而不應看作是一種限制。
按照本發(fā)明,所述基層可包括一層、兩層或多層。當采用多層結(jié)構的基層時,應當清楚所述基層整體的厚度應在其允許的范圍內(nèi)進行調(diào)整。
圖10示出了使用本發(fā)明膜片制成的真空包裝用包裝袋。其中,所述包裝袋50包括彼此疊置的第一片層51以及第二片層52,空氣通道在所述第一片層51和所述第二片層52中的任一片層上形成。此時,構成所述每一片層的所述隔熱樹脂層以及所述基層通常采用與其它片層相同的材料制成,但是也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隔熱樹脂層通常作為一內(nèi)層,所述基層通常作為一外層。此外,所述第一片層以及第二片層的下側(cè)、左側(cè)邊緣部以及右側(cè)邊緣部彼此粘接在一起,以形成一個容放被真空包裝的物品的空間。在使用未形成空氣通道的所述片層時,所述片層的厚度范圍為大約50-150微米。在圖10中,在所述第一片層和所述第二片層的任一片層上形成有具有一定形狀的通道。但是,應當理解,形成有預定形狀的通道的膜片可有利地用做本發(fā)明的用于真空包裝的包裝袋的第一及第二片層的材料。此外,通過使用本發(fā)明具有空氣通道的疊層膜片,可制備用于真空包裝的各種形狀的包裝袋。
通過閱讀下面的實施例將會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所述實施例不應看作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例1如圖5所示,寬度為1200毫米、厚度為75微米的聚酰胺基層以80米/分鐘的速度被輸送至一層壓總成。一層壓輥和一冷卻輥分別由直徑為250以及500的鋼制成,并且所述冷卻輥上每一凹槽的深度為0.8毫米。所述層壓輥與所述冷卻輥之間的間隙為100微米,一個擠出裝置圍繞所述層壓輥與所述冷卻輥之間的間隙設置,以便于在220℃時由所述擠出裝置的一噴嘴熔融擠出的聚乙烯樹脂(由SK公司制造的型號為CA-110的聚乙烯樹脂)被輸送至所述層壓總成,從而形成用于真空包裝的膜片。所述冷卻輥的溫度此時為-12℃。如此生產(chǎn)的用于真空包裝的所述膜片包括一厚度為75微米的基層,厚度為250微米的隆起部以及深度為25微米的一通道,上述部分構成第一片層。第二片層按照和所述第一片層相同的步驟形成,并且和所述第一片層組合而形成一個尺寸為300×400毫米的用于真空包裝的包裝袋。此時,所述第二片層不具有通道,所述基層以及所述隔熱樹脂層的厚度分別為75微米和25微米。樣品被放入真空包裝袋中,并且利用一真空包裝機對該包裝袋進行真空密封(商標名Foodsaver550)。100個如此包裝的樣品經(jīng)100小時的試驗,隨后計算未能保持真空狀態(tài)的包裝袋的數(shù)量。結(jié)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1除了由Tilia公司制造的民用Foodsaver被用于所述包裝袋外,按照和例1相同的步驟對真空包裝袋進行評估,結(jié)果列于表1中。
比較例2除了由Flaemnouva公司制造的民用MAGIC VAC被用于所述包裝袋外,按照和例1相同的步驟對真空包裝袋進行評估,結(jié)果列于表1中。
表1

從表1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就在一持續(xù)的期間內(nèi)保持真空的狀態(tài)而言,按照本發(fā)明例1生產(chǎn)的用于真空包裝的袋優(yōu)于已有的用于真空包裝的袋。
工業(yè)適用性如上所述,按照本發(fā)明所述的用于生產(chǎn)真空包裝用膜片的方法,當一隔熱樹脂疊置于一氣密基層上時,位于冷卻輥上的凹槽使得所述隔熱樹脂層上產(chǎn)生隆起部以及通道。由于無需其它輔助的模壓技術即可形成空氣通道,故該方法簡單。此外由于無需采用壓制模,經(jīng)濟上比較節(jié)約。同時,所述冷卻輥上凹槽形狀選擇的任意性使得各種形狀的通道的形成成為可能,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控制所述空氣通道之間的間隔,與已有技術相比,生產(chǎn)率大約提高50%。
上面已通過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應當理解,其中所使用的專業(yè)術語只是起到描述的作用,而不是一種限制。在上述教導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作出許多變型和改進。因此,應當理解,在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內(nèi),除了上面的描述之外,本發(fā)明可采用其它方式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具有空氣通道的膜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一氣密的基層連同一熔融擠出的隔熱樹脂輸送至包括一層壓輥以及一冷卻輥的層壓總成上,從而在所述氣密基層上形成一隔熱樹脂層,所述隔熱樹脂層受到模壓和冷卻,從而使得和在所述冷卻輥的圓周面形成的多個具有一預定圖案的凹槽相對應的多個隆起部形成于所述隔熱樹脂層上,進而在所述隆起部之間形成用于排出空氣的通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密基層的材料可選自聚酯、聚酰胺以及乙烯乙烯醇(EVOH)。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樹脂層由聚乙烯制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卻輥圓周面上的凹槽的形狀為不規(guī)則圖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卻輥圓周面上的凹槽的形狀為波紋圖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卻輥圓周面上的凹槽的形狀為條狀圖案。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密基層可以為單層、雙層或多層。
8.一種用于真空包裝的包裝袋,該包裝袋包括彼此疊置的一第一片層以及一第二片層,所述每一片層由一疊層膜片構成,所述膜片具有一作為外層的氣密基層和一作為內(nèi)層的隔熱樹脂層,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片層沿其底部、左側(cè)以及右側(cè)邊緣彼此粘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在真空狀態(tài)下容放物品的空間,其中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片層中的至少一個片層為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生產(chǎn)的用于真空包裝的膜片。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披露了一種用于制備在真空包裝中使用的一具有空氣通道的膜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一氣密的基層連同熔融擠出的隔熱樹脂輸送至包括一層壓輥以及一冷卻輥的層壓總成上,從而在所述氣密基層上形成一隔熱樹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樹脂層受到模壓和冷卻,從而使得和在所述冷卻輥的圓周面形成的多個具有一預定圖案的凹槽相對應的多個隆起部形成于所述模制的隔熱樹脂層上,進而在所述隆起部之間形成用于排出空氣的通道。由于無需其它輔助的模壓技術即可形成空氣通道,故該方法簡單,此外由于無需采用壓制模,經(jīng)濟上比較節(jié)約。
文檔編號B29C59/04GK1503722SQ02808410
公開日2004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2月21日
發(fā)明者李傑柱, 李 柱 申請人:蒂利亞國際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