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自行車花轂結構,尤其指一種自行車花轂左 右驅動互換結構,由其組合方式的變換,以令花轂結構能適用于表演型自 行車的左置鏈條與右置鏈條的互換。
背景技術:
按,公知一種自行車花轂結構,請由圖IO、圖11所示,其包含有
一心軸60、 一花轂70、 一作動環(huán)80及一棘齒盤90所構成, 一心軸60穿 設有復數(shù)個軸承61,并以軸承61置入花轂70中而形成樞接定位, 一花轂 70側端的內(nèi)壁處一體設置有固定座71,且固定座71的內(nèi)緣呈方形的凹凸 設置, 一作動環(huán)80置于固定座71的內(nèi)側端,并以凹凸面81形成固定, 而作動環(huán)80的內(nèi)壁亦呈方形的凹凸表面82, 一棘齒盤90具有齒盤91與 棘齒座92兩部分,其棘齒座92處開設有復數(shù)個棘齒槽93,并于棘齒槽 93處皆設置有彈簧94與棘齒95,再由棘齒座92端置入花轂70中,此棘 齒座92是位于作動環(huán)80內(nèi)部,而棘齒95受彈簧94的推抵而外頂作動環(huán) 80內(nèi)壁的凹凸表面82,再于花轂70的兩端皆螺鎖有固定螺件,由此即形
成自行車花轂結構的組合。
當自行車前行而轉動棘齒盤90時,該棘齒95能向外頂住作動環(huán)80
的凹凸表面82,即能帶動花轂70呈同方向的轉動,又當棘齒盤90無轉動 時,花轂70的轉動無法帶動棘齒盤90進行轉動,若公知的自行車花轂構 應用于表演型自行車的左置鏈條與右置鏈條的互換時,將棘齒座92處的 彈簧94與棘齒95進行位置的互換,即可達到適用于表演型自行車的左置 鏈條與右置鏈條的互換效果。
詳觀上述公知結構不難發(fā)覺其尚存有些許不足之處,主要原因歸納如
下
一、其棘齒95受彈簧94的推抵而向作動環(huán)80的內(nèi)壁抵觸,由此帶動花轂70轉動,然而作動環(huán)80的內(nèi)壁乃呈方形凸塊的凹凸表面82,使得 棘齒95的抵觸面積過小,有結構強度不足的情況。
二、 其作動環(huán)80的內(nèi)壁呈方形凸塊的凹凸表面82,使得棘齒95的抵 觸高度增加,即作動環(huán)80的體積較大,造成棘齒95于作動環(huán)80上的擺 動幅度增加,有靈敏度不足的情況。
三、 其作動環(huán)80容置于花轂70的固定座71處,并由花轂70內(nèi)壁與 棘齒盤90形成軸向的定位,而作動環(huán)80與棘齒盤90仍具有適當?shù)拈g隙, 使得作動環(huán)80存在有軸向位移的空間,即容易造成棘齒盤90與作動環(huán)80 的磨耗,而降低花轂結構的耐用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以克 服公知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 其包括有 一花轂、 一心軸、 一固定環(huán)、 一連動環(huán)、棘齒件所組合而成, 一花轂樞接于自行車后輪的輪軸處,其軸向開設有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 的內(nèi)壁處由內(nèi)而外依序設置有擋緣、凹凸環(huán)及卡溝,擋緣處固定有擋件, 且擋件向內(nèi)擋住花轂內(nèi)側的軸承,該凹凸環(huán)形成有方形凹凸間隔的內(nèi)側 面,而心軸穿過容置空間并以復數(shù)個軸承形成樞接,又該卡溝處固定有扣 抵件,扣抵件為一C形扣, 一固定環(huán)容設于花轂的凹凸環(huán)處,并配合形成 有能相扣合的外凸塊,且固定環(huán)的內(nèi)側壁則設置有復數(shù)個內(nèi)凸塊,該內(nèi)凸 塊呈方形間隔狀等距排列, 一連動環(huán)容置于固定環(huán)的內(nèi)部,并以外壁形成 的凹凸面與固定環(huán)的內(nèi)凸塊卡扣固定,而連動環(huán)的內(nèi)壁處則形成有單向偏 斜的斜齒面, 一棘齒件的兩端分別形成有齒盤及棘齒座,并以通孔套設于 心軸處,且棘齒座容設于花轂容置空間的凹凸環(huán)處,該齒盤可為多片式組 合結構,由此達到后輪變速的效果,棘齒座的外表面開設有復數(shù)個棘齒槽, 該棘齒槽的兩側邊分別形成有第一棘齒孔及第二棘齒孔,又該棘齒槽中裝 設有彈性件及棘齒,且棘齒的底端設置有可卡掣于第一棘齒孔或第二棘齒 孔的定位端,另齒盤端鎖設有一鎖合件,即定位棘齒件于花轂的容置空間
丄山順。當表演型自行車進行左置鏈條與右置鏈條的互換時如為了適應表演 場地的需求,其棘齒件裝置于右置鏈條的自行車狀態(tài),該彈性件設置于第 一棘齒孔,而棘齒設置于第二棘齒孔,且棘齒于自行車前行時,能抵觸于 連動環(huán)的斜齒面而形成連動效果,另棘齒件裝置于左置鏈條的自行車狀 態(tài),于組合時連動環(huán)是以另一面方向置入花轂中,且連動環(huán)的凹凸面仍可 卡合于固定環(huán)的內(nèi)凸塊,并能形成連動環(huán)的斜齒面產(chǎn)生另一方向的偏斜, 又該裝置于棘齒座處的彈性件及棘齒,配合左置鏈條的自行車,彈性件變 更為設置于第二棘齒孔,而棘齒設置于第一棘齒孔處,由其組合方式的變 換,即可產(chǎn)生相同于右置鏈條的自行車作動方式,令花轂結構能適用于表 演型自行車的左置鏈條與右置鏈條的互換。
本實用新型對照公知技術所具有的功效
一、 由組合方式的變換,即可配合表演型自行車的左置鏈條與右置鏈 條的互換,且棘齒抵觸于連動環(huán)的斜齒面,該斜齒狀的抵觸面積比公知的 方齒狀的抵觸面積大,由此可提升結構上的強度,以增加其耐用性。
二、 其連動環(huán)是具有單方向偏斜的斜齒面,并以斜齒面與棘齒座處的 棘齒形成作動,由斜齒面可降低抵觸高度,并縮小連動環(huán)的體積,即可減 少棘齒的擺動幅度,以提高其靈敏度。
三、 其固定環(huán)固定于花轂的凹凸環(huán)處,而連動環(huán)固定于固定環(huán)的內(nèi)端, 再以擋件與扣抵件于兩側邊形成夾設,即可防止固定環(huán)與連動環(huán)產(chǎn)生軸向
滑動,由此減少其軸向磨擦與碰撞,以減少棘齒件的轉動阻力與增加其耐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棘齒處的剖視作動圖(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設置于右置鏈條自行車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棘齒處的剖視作動圖(二)。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設置于左置鏈條自行車的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設置于右置鏈條自行車的棘齒位置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設置于左置鏈條自行車的棘齒位置圖。 圖IO是公知技術的立體圖。
圖11是公知技術的棘齒處的剖視圖。 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本實用新型部份
花轂-----10 容置空間---11
凹凸環(huán)----13
擋件-----15
10
-12 -14 16 -20 -30 -32
卡溝----
軸承----
心軸----
固定環(huán)---
內(nèi)凸塊---
連動環(huán)----40
斜齒面----42
棘齒件----50
棘齒座----52
棘齒孔----522
彈性件----53
通孔-----55
公知技術部份
心軸-----60
花轂-----70
作動環(huán)----80
凹凸表面---82
棘齒盤----90
棘齒座----92
-----94
抵件----17
外凸塊----31
凹凸面----41
穿孔-----43
齒盤-----51
棘齒槽----521
第二棘齒孔一一523
棘齒-----54
鎖合件----56
軸承——
固定座一
凹凸面一
齒盤-
——61
---71
——81
——91
棘齒槽----93
棘齒-----9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 識,以下配合附圖詳述如下。
先請參閱圖1與圖2所示, 一種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包 括有 一花轂10、 一心軸20、 一固定環(huán)30、 一連動環(huán)40、棘齒件50所 組合而成, 一花轂10樞接于自行車后輪的輪軸處,其軸向開設有容置空 間11,該容置空間11的內(nèi)壁處由內(nèi)而外依序設置有擋緣12、凹凸環(huán)13 及卡溝14,擋緣12處固定有擋件15,且擋件15向內(nèi)擋住花轂10內(nèi)側的 軸承16,該凹凸環(huán)13形成有方形凹凸間隔的內(nèi)側面,而心軸20穿過容置 空間11并以復數(shù)個軸承16形成樞接,又該卡溝14處固定有扣抵件17, 扣抵件17為一C形扣, 一固定環(huán)30容設于花轂10的凹凸環(huán)13處,并配 合形成有能相扣合的外凸塊31,且固定環(huán)30的內(nèi)側壁則設置有復數(shù)個內(nèi) 凸塊32,該內(nèi)凸塊32呈方形間隔狀等距排列, 一連動環(huán)40容置于固定環(huán) 30的內(nèi)部,并以外壁形成的凹凸面41與固定環(huán)30的內(nèi)凸塊32卡扣固定, 而連動環(huán)40的內(nèi)壁處則形成有單向偏斜的斜齒面42,又該固定環(huán)30與連 動環(huán)40皆為一鋼質材料所制成,且連動環(huán)40縱向開設有復數(shù)個穿孔43, 以提供手工具的插設而方便拆除使用, 一棘齒件50的兩端分別形成有齒 盤51及棘齒座52,并以通孔55套設于心軸20處,且棘齒座52容設于花 轂10容置空間11的凹凸環(huán)13處,該齒盤51可為多片式組合結構,由此 達到后輪變速的效果,棘齒座52的外表面開設有復數(shù)個棘齒槽521,該棘 齒槽521的兩側邊分別形成有第一棘齒孔522及第二棘齒孔523,又該棘 齒槽521中裝設有彈性件53及棘齒54,且棘齒54的底端設置有可卡掣于 第一棘齒孔522或第二棘齒孔523的定位端541,另齒盤51端鎖設有一鎖 合件56,即定位棘齒件50于花轂10的容置空間11端,又該棘齒54為一 鋼質材料所制成。
其結構的組合,請再參閱圖2、圖3所示,花轂10內(nèi)設置有復數(shù)個軸 承16并穿過心軸20形成樞接,該花轂10容置空間11的擋緣12處設置 有擋件15,且擋件15擋住內(nèi)側端的軸承16,即有防止軸承16位移的效 果,固定環(huán)30容設于花轂10的容置空間11內(nèi),并以外凸塊31配合凹凸 環(huán)13結合定位,該固定環(huán)30即受凹凸環(huán)13的卡扣而形成固定,即可呈緊密配合且不可拆卸,又于固定環(huán)30的內(nèi)緣處設置有連動環(huán)40,并由連 動環(huán)40的凹凸面41與固定環(huán)30的內(nèi)凸塊32形成固定,再將扣抵件17 扣合于花轂10的卡溝14處,該擋件15與扣抵件17定位于擋緣12與卡 溝14處,由此夾設固定環(huán)30與連動環(huán)40于凹凸環(huán)13處,即可防止固定 環(huán)30與連動環(huán)40產(chǎn)生軸向滑移的情況, 一棘齒件50的棘齒座52處容設 有彈性件53及棘齒54,且彈性件53與棘齒54皆可互換裝設而分別于第 一棘齒孔522或第二棘齒孔523處,該棘齒件50以棘齒座52端置入花轂 10的容置空間11中,且棘齒座52容置于連動環(huán)40的內(nèi)側端,此時棘齒 54受彈性件53的外頂而抵觸于連動環(huán)40的斜齒面42,其中,連動環(huán)40 與棘齒54皆為鋼質材料制成,即能增加結構上的強度,另鎖合件56螺鎖 于心軸20上,并向棘齒件50的齒盤51端迫緊,而固定棘齒件50于花轂 10上。
其實際的作動情況,復請參閱圖3、 4、 5并配合圖2所示,當踏動自 行車腳踏板使其向前行駛時,該鏈條帶動棘齒件50的齒盤51進行轉動, 該棘齒槽521內(nèi)的棘齒54受彈性件53外頂呈外張狀在此預設為彈性件53 設置于第一棘齒孔522,而棘齒54設置于第二棘齒孔523,此時棘齒54 的外端抵住連動環(huán)40內(nèi)側面的斜齒面42,使棘齒件50無法自行轉動,該 連動環(huán)40與固定環(huán)30以凹凸面41及內(nèi)凸塊32形成同步,且固定環(huán)30 的外凸塊31與凹凸環(huán)13形成同步,即可帶動連動環(huán)40、固定環(huán)30及花 轂10皆呈車輪前轉方向轉動,當自行車滑行時,花轂10形成前行的轉動, 并連動固定環(huán)30與連動環(huán)40,此時棘齒54受斜齒面42的推擠而向彈性 件53端擺動,由上述作動即可具有單向帶動花轂10的效果。
當表演型自行車進行左置鏈條與右置鏈條的互換時如為了適應表演 場地的需求,續(xù)請參閱圖6、 7、 8、 9所示,其圖6、圖7為棘齒件50裝 置于右置鏈條的自行車狀態(tài),如上段所述的組合方式,該彈性件53設置 于第一棘齒孔522,而棘齒54設置于第二棘齒孔523,且棘齒54于自行 車前行時,能抵觸于連動環(huán)40的斜齒面42而形成連動效果,再由圖8、 圖9為棘齒件50裝置于左置鏈條的自行車狀態(tài),該花轂結構的組合方式, 于組合時連動環(huán)40是以另一面方向置入花轂10中,且連動環(huán)40的凹凸 面41仍可卡合于固定環(huán)30的內(nèi)凸塊32,并能形成連動環(huán)40的斜齒面42產(chǎn)生另一方向的偏斜,又該裝置于棘齒座52處的彈性件53及棘齒54,配 合左置鏈條的自行車,彈性件53變更為設置于第二棘齒孔523,而棘齒 54設置于第一棘齒孔522處,由其組合方式的變換,即可產(chǎn)生相同于右置 鏈條的自行車作動方式,以令花轂結構能適用于表演型自行車的左置鏈條 與右置鏈條的互換。
由上述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一) 由組合方式的變換,即可配合表演型自行車的左置鏈條與右置鏈 條的互換,且棘齒54抵觸于連動環(huán)40的斜齒面42,該斜齒狀的抵觸面積 比公知的方齒狀的抵觸面積大,由此可提升結構上的強度,以增加其耐用 性;
二) 其連動環(huán)40是具有單方向偏斜的斜齒面42,并以斜齒面42與棘 齒座52處的棘齒54形成作動,由斜齒面42可降低抵觸高度,并縮小連 動環(huán)40的體積,即可減少棘齒54的擺動幅度,以提高其靈敏度;
三) 其固定環(huán)30固定于花轂10的凹凸環(huán)13處,而連動環(huán)40固定于 固定環(huán)30的內(nèi)端,再以擋件15與扣抵件17于兩側邊形成夾設,即可防 止固定環(huán)30與連動環(huán)40產(chǎn)生軸向滑動,由此減少其軸向磨擦與碰撞,以 減少棘齒件50的轉動阻力與增加其耐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 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 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涵蓋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花轂、一心軸、一固定環(huán)、一連動環(huán)、棘齒件所組合而成;一花轂樞接于自行車后輪的輪軸處,其軸向開設有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的內(nèi)壁處由內(nèi)而外依序設置有擋緣、凹凸環(huán)及卡溝,擋緣處固定有擋件,且擋件向內(nèi)擋住花轂內(nèi)側的軸承,該凹凸環(huán)形成有方形凹凸間隔的內(nèi)側面,又該卡溝處固定有扣抵件;一心軸穿過容置空間并以復數(shù)個軸承形成樞接;一固定環(huán)容設于花轂的凹凸環(huán)處,并配合形成有能相扣合的外凸塊,且固定環(huán)的內(nèi)側壁則設置有復數(shù)個內(nèi)凸塊;一連動環(huán)容置于固定環(huán)的內(nèi)部,并以外壁形成的凹凸面與固定環(huán)的內(nèi)凸塊卡扣固定,而連動環(huán)的內(nèi)壁處則形成有單向偏斜的斜齒面;一棘齒件的兩端分別形成有齒盤及棘齒座,并以通孔套設于心軸處,且棘齒座容設于花轂容置空間的凹凸環(huán)處,棘齒座的外表面開設有復數(shù)個棘齒槽,該棘齒槽的兩側邊分別形成有第一棘齒孔及第二棘齒孔,又該棘齒槽中裝設有彈性件及棘齒,另齒盤端鎖設有一鎖合件,即定位棘齒件于花轂的容置空間端。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特征在于,扣抵件為一c形扣。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特征在 于,內(nèi)凸塊呈方形間隔狀等距排列。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特征在 于,齒盤為多片式組合結構。
5、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特征在 于,彈性件設置于第一棘齒孔,而棘齒設置于第二棘齒孔。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特征在 于,彈性件設置于第二棘齒孔,而棘齒設置于第一棘齒孔。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特征在 于,固定環(huán)、連動環(huán)及棘齒均為鋼質材料。
8、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特征在 于,連動環(huán)縱向開設有復數(shù)個供手工具插設而方便拆除使用的穿孔。
專利摘要一種自行車花轂左右驅動互換結構,其包括有一花轂、一心軸、一固定環(huán)、一連動環(huán)、棘齒件所組合而成,一花轂開設有容置空間并設置有擋緣、凹凸環(huán)及卡溝,擋緣處固定有擋件,卡溝處固定有扣抵件,一固定環(huán)容設于花轂的凹凸環(huán)處,一連動環(huán)容置于固定環(huán)的內(nèi)部,且連動環(huán)的內(nèi)壁形成有單向偏斜的斜齒面,一棘齒件的棘齒座開設有復數(shù)個棘齒槽,該棘齒槽中裝設有彈性件及棘齒,由其組合方式的變換,以令花轂結構能適用于表演型自行車的左置鏈條與右置鏈條的互換。
文檔編號B62M23/00GK201424113SQ200920146960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陳青樹 申請人:喬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