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保險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保險杠,特別是指能在汽車發(fā)生碰撞事故時吸收,減緩沖擊力,振動力的一種組合保險杠。
目前,我國汽車上用的保險杠,并沒真正超到保險作用,有的只能防止輕度碰撞,也有用型鋼制成的保險杠,發(fā)生碰撞事故時,硬碰硬、沖擊力、振動力一下傳給汽車,造成車毀人傷的事故很多,如何在汽車碰撞時,減緩沖擊力、振動力、減輕毀壞程度,減緩傳給司機乘員的沖擊,振動。
鑒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保險杠,利用彈簧鋼板,泡沫塑料碰桿逐步吸收碰撞時產(chǎn)生的沖擊力和振動力的一種組合結構。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其特征是保險杠,碰桿,弓型彈簧,長桿,短桿可單獨、可組合使用,保險杠由彈簧鋼板,泡沫塑料,外裝飾,并可按裝汽囊,傳感器。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減少事故發(fā)生,發(fā)生事故后,可無或減少破壞程度,減緩人員傷亡。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本對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典型實施例保險杠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典型實施例的小弓彈簧保險杠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典型實施例的碰桿保險杠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典型實施例的弓形彈簧保險桿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典型實施例的短桿保險杠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典型實施例的長桿保險杠示意圖。
圖中1.保險杠,2.小弓彈簧保險杠,3.碰桿保險杠,4.弓型彈簧保險杠,5.短桿保險杠,6.長桿保險杠,7.彈簧鋼板,8.泡沫塑料,9.鏍栓,10.彈簧鋼板,11.泡沫塑料,12.彈簧鋼板,13.傳感器,14.外裝飾,15.小弓彈簧鋼板,16.小弓彈簧,17.小弓彈簧鋼板,18.小弓彈簧弓背,19.端平行面,20.碰桿,21.碰桿,22.碰片,23.碰片,24.車輪,25.車輪,26.固定片,27.固定片,28.弓形彈簧,29.弓形彈簧,30.端平面,31.短桿,32.短桿,33.固定器,34.彈簧,35.桿檔,36.固定器鏍孔 37.固定器片,38.長桿,39.長桿,40.后碰片,41.后碰片,42.后輪,43.后輪。
請參照圖1,汽車保險杠1,由彈簧鋼板,泡沫塑料,外裝飾組成保險杠1上的彈簧鋼板7,彈簧鋼板10,彈簧鋼板12是帶狀形鋼板。泡沫塑料8,泡沫塑料11,是帶狀形的泡沫塑料,(或橡膠)。彈簧鋼板7右面是泡沫塑料8,彈簧鋼板7左面(靠汽車車架面)用傳統(tǒng)方法與汽車架連接。泡沫塑料8右面是彈簧鋼板10,彈簧鋼板10右面是泡沫塑料11.彈簧鋼板12左面是泡沫塑料11.彈簧鋼板12右面,外裝飾14左面安裝傳感器13或汽囊,外裝飾14用傳統(tǒng)方法與汽車車架連接固定。彈簧鋼板7,彈簧鋼板10,彈簧鋼板12,泡沫塑料8.泡沫塑料11的帶狀寬面用鏍栓9穿連緊固,或用膠將彈簧鋼板與泡沫塑料沾合后再用鏍栓9穿連緊固,外裝飾14用塑料、金屬做成使汽車美觀的各種形狀。彈簧鋼板,泡沫塑料根據(jù)汽車大小增加層數(shù)或減少層數(shù),并可設計成需要的各種形狀。傳感器14,汽囊根據(jù)需要按裝,并可設計在外裝飾14到彈簧鋼板7之間。
請參照圖2,小弓彈簧鋼板15,小弓洋簧鋼板17是帶狀形鋼板。小弓彈簧16是帶形鋼板制成的弓形彈簧,有弓背18,小弓彈簧16的兩端設有端平行面19.小弓彈簧鋼板15左面(靠車架面)用傳統(tǒng)方法與汽車架固定連接,小弓彈簧鋼板15右面是小弓彈簧16,小弓彈簧16右面是小弓彈簧鋼板17,小弓彈簧16在小弓彈簧鋼板15小弓彈簧鋼板17之間,小弓彈簧16的大小數(shù)量以汽車的大小用途而定。小弓彈簧16的弓背18在小弓彈簧鋼板17的左面以鏍栓固定連接。小弓彈簧16的兩端平行面19上設有鏍栓園孔,小弓彈簧鋼板15上設有與平行面19相對應的鏍栓長形孔,平形面19的園孔與小弓彈簧鋼板15的長形孔以鏍栓穿連,小弓彈簧16在小弓彈簧鋼板15的右面。小弓彈簧16的下方(與小弓彈簧16相鄰的小弓彈簧16)弓背18在小弓彈簧鋼板15的右面用鏍栓固定連接,平行面19用鏍栓連接在小弓彈簧鋼板17的左面與平行面19相對應的鏍栓長形孔上,小弓彈簧16,依次一正一反以鏍栓連接在小弓彈簧鋼板15,彈簧鋼板17之間(或全正全反按裝小弓彈簧16)小弓彈簧鋼板17右面是泡沫塑料11,泡沫塑料11右面是彈簧鋼板12,小弓彈簧鋼板15,小弓彈簧鋼板17,泡沫塑料11,彈簧鋼板12用鏍栓9緊固連接。彈簧鋼板12與外裝飾14之間可根據(jù)需要設計傳感器13或汽囊,外裝飾14用傳統(tǒng)方法連接在車架上,小弓彈簧16的大小層數(shù)根據(jù)汽車大小需要設計,如小弓彈簧鋼板17的左面彈簧鋼板12的左面再設一層小弓彈簧16,在外裝飾14左側小弓彈簧15右側根據(jù)需要安裝汽囊,傳感器13。
請參照圖3.保險杠1或保險杠2的上端下部(靠車輪面)與車輪24對正處,車輪24的右面,設有碰桿20,碰桿20右端,端部與保險桿1或保險杠2固定連接,碰桿20左端,端部固定連接碰片22,碰片22與車輪24對正,保險杠1或保險杠2的下端上部靠車輪面與車輪25對正處,設有碰桿21,碰桿21右端端部固定連接在保險杠1或保險杠2上,碰桿21的左端端部,固定碰片23,碰片23在車輪25右側對正處碰片22,碰片23設計成直片、弓型片、弧形或能滾動的園滾子。
請參照圖4.保險杠1,保險杠2,或碰桿保險桿3,以弓形彈簧28弓形彈簧29與車架連接的弓形彈簧保險杠4,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簧鋼板15的左面(靠車架面)在碰桿20的下方,設有弓形彈簧28,碰桿21的上方設有弓型彈簧29,弓型彈簧28是板狀弓形彈簧,弓型彈簧29,弓型彈簧29的弓背一面分別固定在固定片26,固定片27不開口的口面內側或外側,弓型彈簧28的兩端,弓型彈簧29的兩端,各有與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簧鋼板15相平行的端平行面30,平行面30上設有園形鏍栓園孔,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簧鋼板15上設有與小弓彈簧平行面30相對應的長園形孔,平行面29與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簧鋼板15分別以鏍栓連接,弓型彈簧28,弓型彈簧29在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簧鋼板15的左面(靠車架面),弓型彈簧28,弓型彈簧29的左面(弓背面),與固定片26,固定片27不開口的一面內側或外側固定連接,固定片26,固定片27,型的鐵狀金屬件,固定片26,固定片27,型的開口一面片在車架端部,以錨釘固定,或弓型彈簧28,弓型彈簧29的弓背一面,直接與汽車車架連接。
請參照圖5是保險杠1,保險杠2,碰桿保險杠3與車架連接上不同的一種短桿保險杠5,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簧鋼板15左面(靠車架面),碰桿20的下方,碰桿21的上方與車架連接處,設有短桿31短桿32,短桿31、短桿32的右端,端部固定連接在保險杠1,保險杠2或碰桿保險杠5上的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簧鋼板15的左面(靠車架面),短桿31、短桿32左端端部,到右端端部之間,各設有一個固定器33,固定器33是園狀或方狀的空心金屬件,固定器33空心內設有彈簧34,固定器33的左端端部,右端端部各有一個可供短桿31、短桿32穿過的園孔,彈簧34是園形彈簧,短桿31上設有檔35,短桿32上設有檔35,各在固定器33的空心內,短桿31、短桿32上的檔35的右面是固定器33的右端園孔的內壁,左面是彈簧34,彈簧34的左端是固定器33的左端端孔園孔的內壁,短桿31、短桿32從固定器33左端端孔穿過,后再穿過固定器33空心內的彈簧34的中間,檔35緊靠固定器33右端端孔內壁。短桿31、短桿32再穿過固定器33右端端孔后,右端端部固定連接在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性鋼板15的左面(靠車架面),固定器33在與汽車車架連接處設有固定器片37,固定器片37與固定器33固定連接,固定器片37是金屬片狀,設有固定器鏍栓孔36,以固定器鏍栓孔36與汽車架用鏍栓固定。
請參照圖6長桿保險杠6就是把短桿保險桿5上的短桿31加長成長桿38,短桿32加長成長桿39,長桿38長桿39的下端端部,設有碰片40、碰片41,碰片40.碰片41與汽車后輪42后輪43對正其他結構構造完全和短桿、保險桿5一樣。
本實施例的設計原理汽車發(fā)生撞擊的沖擊力,沖擊力到彈簧鋼板12,彈簧鋼板10,彈簧鋼板7,或小弓彈簧15,小弓彈簧鋼板17,將沖擊力分層逐步部分吸收。沖擊力傳到弓型彈簧27,弓型彈簧28或固定器彈簧34,這樣又可將沖擊力部分吸怍,最后將沖擊力通過碰桿20,碰桿21或長桿38,長桿39,將沖擊力傳到前輪、后輪上分層逐步將沖擊力全部吸收。泡沫塑料11,泡沫塑料8是利用泡沫塑料的減振性能,將振動力分層部分的吸收。小弓彈簧15與小弓彈簧17之間的小弓彈簧16,是為加強保險杠的強度設計,小弓彈簧16利用自身的彈性增強,小弓彈簧鋼板15小弓彈簧鋼板17的抗沖擊力,同時當小弓彈簧16受力時,平行面19上的鏍栓,可沿小弓彈簧鋼板15小弓彈簧鋼板17上的長形園孔滑行。本組合保險杠直接或少加改動,就可代替汽車的前、后保險杠。由于采用逐步吸收沖擊力和逐步吸收振動力,這樣在發(fā)生碰撞事故時,可大大減輕對汽車、汽車乘員的沖擊和振動,減少傷亡事故。
權利要求
一種組合保險杠,其特征是保險杠,碰桿,弓型彈簧,長桿,短桿可單獨、可組合使用,保險杠由彈簧鋼板,泡沫塑料,外裝飾,并可按裝汽囊,傳感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主要利用彈簧鋼板、泡沫塑料制成的適用各種汽車使用的組合保險杠。本組合保險杠主要用于汽車發(fā)生碰撞事故時,能夠極大的減少破壞程度,減緩對汽車和乘員的沖擊力和振動力,是汽車保險杠的換代產(chǎn)品。制造簡單、造價,汽車制造廠或一般小廠都能夠生產(chǎn)。
文檔編號B60R19/02GK1172041SQ9710523
公開日1998年2月4日 申請日期1997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7月1日
發(fā)明者吳守辰 申請人:吳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