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客車行李裝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貨物裝卸機械特別是為客車所用的行李貨物裝卸機械。
目前,各種類型的長途客運車輛均無行李貨物裝卸機,都要靠人工爬上爬下完成旅客行李、貨物的裝卸,由于客車高度較高,使得一些重物大件的裝卸十分困難,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耗時長,影響客運時間和時效。有時搬運人員為省事,常將行李貨物摔上摔下,造成一定的損毀,影響客運行業(yè)的形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可提高客運效率的客車行李裝卸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解決方案一種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它由梯式底座(1)、主軸(2)、旋轉(zhuǎn)軸(3)、豎梁(4)、橫梁(5)、折疊斜梁(6)及液壓傳動裝置組成,梯式底座(1)安裝在客車(7)的后部,其上端的位于客車(7)頂部后端處與主軸(2)相連,兩豎梁(4)和兩橫梁(5)的一端活動安裝在主軸(2)上,兩豎梁(4)另一端連有中部設(shè)有吊鉤(8)的穿杠(9),兩橫梁(5)的另一端和折疊斜梁(6)的一端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上,兩折疊斜梁(6)的另一端分別與兩豎梁(4)的中部鉸接,液壓傳動裝置的兩油缸(10)的活塞桿(11)亦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上本實用新型首次在客車后部設(shè)置行李裝卸機,并由液壓裝置驅(qū)動,使用時只需按下液壓裝置的控制按扭,就可迅速完成旅客行李貨物的裝放或卸下,大大減少了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效率高,提高了客運時間和時效。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新穎簡單,生產(chǎn)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實用性強,適用面廣,不僅可在客車上使用,也可在貨車上使用或在某些需提升裝卸貨物的場合使用,只需換裝相應(yīng)的底座即可,效果十分理想。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安裝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圖2的側(cè)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底座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油缸式折疊斜梁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整體式折疊斜梁示意圖。
如
圖1-5,本實用新型的梯式底座(1)的下端連伸有兩直桿(12),它們與客車(7)后大梁對應(yīng)位置固接,梯式底座(1)的中部為梯子結(jié)構(gòu)(13),它沿客車(7)后面向上設(shè)置,其上端為一基座板(14)位于客車(7)頂部后端,并亦連伸有兩直桿(15),該兩直桿(15)與客車(7)頂部固連,使得梯式底座(1)與客車(7)車體連為一體。主軸(2)通過軸承座(16)固裝在底座(1)的基座板(14)上,兩豎梁(4)和兩橫梁(5)的一端均活動套裝在主軸(2)的兩端,且它們的套裝處均由軸套(17)軸向定位,兩橫梁(5)的另一端和兩折疊斜梁(6)的一端及兩油缸(10)的活塞桿(11)一端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兩端后亦由軸套(18)軸向定位。本實用新型中,液壓傳動裝置的兩油缸(10)位于客車(7)頂部兩側(cè),其缸體底端與固定在客車(7)頂部的橫桿(19)兩端鉸接,且該橫桿(19)與底座(1)上端連伸的兩直桿(15)垂直并與它們的前端固連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斜梁(6)由長斜梁(20)和短斜梁(21)組成,兩長斜梁(20)的一端與兩豎梁(4)的中部鉸接,它們的另一端與兩短斜梁(21)的對應(yīng)的一端鉸接,兩短斜梁(21)的另一端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的兩端,且兩長斜梁(20)的外表面均設(shè)有滑槽(22),兩槽內(nèi)均設(shè)有各自相吻合的滑塊(23),兩滑塊(23)的兩端都設(shè)有鉤子(24),它們與各自對應(yīng)的支承桿(25)的一端相鉤接,兩支承桿(25)的另一端亦與旋轉(zhuǎn)軸(3)的兩端活動套接。兩支承桿(25)的與旋轉(zhuǎn)軸(3)相套接的一端為開有凹槽的雙環(huán)套(26),該雙環(huán)套(26)一方面與旋轉(zhuǎn)軸(3)套接,另一方面又作為短斜梁(21)的軸套,起軸向定位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當需裝放行李貨物時,先按下液壓傳動裝置的控制按鈕,使其兩油缸(10)的活塞桿(11)向后推出,使兩橫梁(5)繞主軸(2)轉(zhuǎn)過約180度,則兩豎梁(4)由原來的位于客車(7)頂部兩側(cè)的水平位置轉(zhuǎn)至車后的豎直位置,此時,兩折疊斜梁(6)中長斜梁(20)端頭的滑塊(23)的鉤子(24)已鉤住兩支承桿(25)的對應(yīng)一端,且長、短斜梁(20)、(21)拉直拉住豎梁(4)。這樣就可將旅客所要攜帶的較大的行李(28)掛在穿杠(9)中部鉸接的吊鉤(8)上。再按下液壓傳動裝置的換向控制按鈕,則兩活塞桿(11)向兩油缸(10)缸體內(nèi)作縮回運動,它們拉動旋轉(zhuǎn)軸(3)以橫梁(5)為半徑繞主軸(2)向回運動,同時兩橫梁(5)通過長、短斜梁(20)、(21)帶動兩豎梁(4)作向上的順時針圓周運動,由于吊鉤(8)是活動安裝在穿杠(9)上的,故上述部件在轉(zhuǎn)動時被裝行李(28)始終垂直地面。當兩豎梁(4)轉(zhuǎn)至與客車(7)車頂成九十度位置時,此時兩橫梁(5)已繞主軸(2)回轉(zhuǎn)180度位于主軸(2)與油缸(10)之間,且兩油缸(10)已動作完畢。這時兩豎梁(4)在行李(28)的重力作用及本身的慣性作用下要繼續(xù)按順時針方向向下轉(zhuǎn)動,它們向下轉(zhuǎn)動時向兩長斜梁(20)的相應(yīng)一端施加壓力,由于旋轉(zhuǎn)軸(3)已轉(zhuǎn)至主軸(2)和油缸(10)之間處于停止不動狀態(tài),則兩短斜梁(21)也受到一個相反的壓力,在這兩個相反的壓力作用下,就逼迫長、短斜梁(20)、(21)的鉸接點向主軸(2)方向移動,同時兩支承桿(25)推動兩長斜梁(20)上的滑塊(23)沿長斜梁(20)的滑槽(22)移動,就使長、短斜梁(20)、(21)向內(nèi)折疊,使得兩豎梁(4)能順時針方向繼續(xù)向下轉(zhuǎn)動,直至兩滑塊(23)被兩長斜梁(20)上的擋塊(29)擋住為止,此時兩豎梁(4)與兩橫梁(5)之間的夾角約為45度,正好吊鉤(8)上的行李(28)已送至客車(7)頂部的貨架(30)中,只要從吊鉤(8)上取下擺好即可,以后重復(fù)上述過程,直至將所有行李貨物裝完為止。
裝完后,將兩滑塊(23)上的鉤子(24)與兩支承桿(25)脫開,則兩支承桿(25)失去支承作用,故兩短斜梁(21)和兩長斜梁(20)進一步向內(nèi)折疊,直至兩短斜梁(21)與兩橫梁(5)平行,兩長斜梁(20)與兩豎梁(4)平行,則兩豎梁(4)就水平落在客車(7)車頂兩側(cè),客車(7)即可啟動。當?shù)竭_下站時,按上述過程的反過程即可將行李貨物一一卸下。
本實用新型中,折疊斜梁(6)也可為一小液壓油缸,其連接結(jié)構(gòu)完全相同,即該小液壓油缸的底端與旋轉(zhuǎn)軸(3)活動連接,其活塞桿(27)的端頭與豎梁(4)中部鉸接。如圖6所示,這樣靠這兩個小液壓油缸的活塞桿(27)的伸縮運動就可完成兩豎梁(4)的上、下轉(zhuǎn)動,實現(xiàn)行李貨物的裝卸。
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斜梁(6)還可為一整體直斜梁,但它們的安裝位置與豎梁(4)交換一下,即兩直斜梁的一端活動套裝在主軸(2)兩端,而兩豎梁(4)的一端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的兩端。這樣它們的工作過程更為簡單,靠液壓傳動裝置的動作就可使兩豎梁(4)完成180度的翻轉(zhuǎn),實現(xiàn)行李貨物的裝卸。只是這種結(jié)構(gòu)的折疊斜梁的折疊動作需用人工完成,即使用之前要先將直斜梁的一端用銷軸鉸接在豎梁(4)的中部,使用結(jié)束后再拆下銷軸才能使兩豎梁(4)放平位于車頂兩側(cè)。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它由梯式底座(1)、主軸(2)、旋轉(zhuǎn)軸(3)、豎梁(4)、橫梁(5)、折疊斜梁(6)及液壓傳動裝置組成,梯式底座(1)安裝在客車(7)的后部,其上端的位于客車(7)頂部后端處與主軸(2)相連,兩豎梁(4)和兩橫梁(5)的一端活動安裝在主軸(2)上,兩豎梁(4)另一端連有中部設(shè)有吊鉤(8)的穿杠(9),兩橫梁(5)的另一端和折疊斜梁(6)的一端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上,兩折疊斜梁(6)的另一端分別與兩豎梁(4)的中部鉸接,液壓傳動裝置的兩油缸(10)的活塞桿(11)亦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上。
2.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式底座(1)的下端連伸有兩直桿(12),它們與客車(7)后大梁對應(yīng)位置固接,梯式底座(1)的中部為梯子結(jié)構(gòu)(13),它沿客車(7)后面向上設(shè)置,其上端為一基座板(14)位于客車(7)頂部后端,并亦連伸有兩直桿(15),該兩直桿(15)與客車(7)頂部固連,使得梯式底座(1)與客車(7)車體連為一體。
3.按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主軸(2)通過軸承座(16)固裝在底座(1)的基座板(14)上,兩豎梁(4)和兩橫梁(5)的一端均活動套裝在主軸(2)的兩端,且它們的套裝處均由軸套(17)軸向定位,兩橫梁(5)的另一端和兩折疊斜梁(6)的一端及兩油缸(10)的活塞桿(11)一端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兩端后亦由軸套(18)軸向定位。
4.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傳動裝置的兩油缸(10)位于客車(7)頂部兩側(cè),其缸體底端與固定在客車(7)頂部的橫桿(19)兩端鉸接,且該橫桿(19)與底座(1)上端連伸的兩直桿(15)垂直并與它們的前端固連為一體。
5.按權(quán)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斜梁(6)由長斜梁(20)和短斜梁(21)組成,兩長斜梁(20)的一端與兩豎梁(4)的中部鉸接,它們的另一端與兩短斜梁(21)的對應(yīng)的一端鉸接,兩短斜梁(21)的另一端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的兩端,且兩長斜梁(20)的外表面均設(shè)有滑槽(22),兩槽內(nèi)均設(shè)有各自相吻合的滑塊(23),兩滑塊(23)的兩端都設(shè)有鉤子(24),它們與各自對應(yīng)的支承桿(25)的一端相鉤接,兩支承桿(25)的另一端亦與旋轉(zhuǎn)軸(3)的兩端活動套接。
6.按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兩支承桿(25)的與旋轉(zhuǎn)軸(3)相套接的一端為開有凹槽的雙環(huán)套(26),該雙環(huán)套(26)一方面與旋轉(zhuǎn)軸(3)套接,另一方面又作為短斜梁(21)的軸套,起軸向定位作用。
7.按權(quán)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斜梁(6)也可為一小液壓油缸,其連接結(jié)構(gòu)完全相同,即該小液壓油缸的底端與旋轉(zhuǎn)軸(3)活動連接,其活塞桿(27)的端頭與豎梁(4)中部鉸接。
8.按權(quán)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客車行李裝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斜梁(6)還可為一整體直斜梁,但它們的安裝位置與豎梁(4)交換一下,即兩直斜梁的一端活動套裝在主軸(2)兩端,而兩豎梁(4)的一端活動套裝在旋轉(zhuǎn)軸(3)的兩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客車所用的行李貨物裝卸機械。它由梯式底座、主軸、旋轉(zhuǎn)軸、豎梁、橫梁、折疊斜梁及液壓傳動裝置組成,底座安裝在客車后部,其上端與主軸相連,兩豎梁和兩橫梁的一端活動安裝在主軸上,兩豎梁另一端連有穿杠,兩橫梁另一端和折疊斜梁一端安裝在旋轉(zhuǎn)軸上,兩折疊斜梁另一端與兩豎梁的中部鉸接,液壓傳動裝置的兩油缸活塞桿亦安裝在旋轉(zhuǎn)軸上。
文檔編號B60P1/54GK2252739SQ96223530
公開日1997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6年8月27日
發(fā)明者韓兆波 申請人:韓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