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研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玻璃研磨裝置,包括支撐臺、研磨皮、多個游星輪、多個研磨盤及多個第一驅動件,支撐臺包括多個工作區(qū),研磨皮用于在所述多個工作區(qū)之間循環(huán)傳輸所述多個游星輪,每個所述游星輪均承載一組待磨產品,多個研磨盤與多個工作區(qū)一一對應設置,多個研磨盤均能夠沿著朝向及遠離所述支撐臺的方向往復移動,多個第一驅動件用于分別驅動所述研磨盤轉動。當所述研磨皮將其中一個游星輪傳輸至其中一個工作區(qū),研磨盤研磨所述待磨產品,當研磨盤離開待磨產品,研磨皮將游星輪傳輸至下一個工作區(qū)。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形成流水作業(yè),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及研磨的效率。
【專利說明】玻璃研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玻璃研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玻璃研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玻璃是顯示【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因為其透明、透光、反射、多彩的特性,被廣泛應用在不同的【技術領域】,典型的代表就是觸摸屏領域。隨著客戶要求的提高,手機發(fā)展的趨勢將是大而薄,相應的手機屏幕也將適應此趨勢,因此對玻璃進行研磨顯得尤為重要。傳統(tǒng)的研磨裝置及方法如下:將待研磨玻璃產品放在上研磨盤與下研磨盤之間,利用單個上研磨盤與對應的單個下研磨盤的配合,實現一組待研磨玻璃產品的研磨,直至將待研磨玻璃產品完全研磨好,才開始下一組未研磨產品的研磨。傳統(tǒng)的研磨裝置只能完成一組玻璃產品的研磨后才開始進行下一組玻璃產品的研磨,無法實現自動化流水作業(yè),研磨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自動化流水作業(yè)的玻璃研磨裝置。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玻璃研磨裝置,所述玻璃研磨裝置包括支撐臺、研磨皮、多個游星輪、多個研磨盤及多個第一驅動件,所述支撐臺包括多個工作區(qū),所述研磨皮用于在所述多個工作區(qū)之間循環(huán)傳輸所述多個游星輪,每個所述游星輪均承載一組待磨產品,所述多個研磨盤與所述多個工作區(qū)一一對應設置,所述多個研磨盤均能夠沿著朝向及遠離所述支撐臺的方向往復移動,所述多個第一驅動件用于分別驅動所述多個研磨盤轉動;當所述研磨皮將其中一個所述游星輪傳輸至其中一個所述工作區(qū),所述研磨盤朝向所述支撐臺移動至與所述待磨產品相接觸,所述第一驅動件驅動所述研磨盤轉動,研磨所述待磨產品,當所述研磨盤反向移動離開所述待磨產品,所述研磨皮將所述游星輪傳輸至下一個工作區(qū)。
[0006]其中,所述支撐臺設有研磨槽,所述研磨皮設于所述研磨槽內,所述玻璃研磨裝置還包括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所述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連接在所述支撐臺與所述多個研磨盤之間,用于在所述研磨槽與所述多個研磨盤之間輸送研磨液,所述多個研磨盤研磨所述待磨產品的過程中,所述研磨液從所述多個研磨盤流至所述游星輪。
[0007]其中,每個所述游星輪包括多個齒牙,所述多個齒牙連續(xù)設置于所述游星輪的外邊緣,所述支撐臺包括一對擋墻,所述研磨槽形成于所述對擋墻之間,所述玻璃研磨裝置還包括第一傳動帶,所述第一傳動帶滑動連接至其中一個所述擋墻且包括多個第一傳動齒,當所述研磨皮將所述游星輪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所述第一傳動帶相對所述擋墻滑動,通過所述第一傳動齒與所述游星輪的齒牙相嚙合,帶動所述游星輪轉動。
[0008]其中,所述玻璃研磨裝置還包括第二傳動帶,所述第二傳動帶滑動連接至另一個所述擋墻且包括多個第二傳動齒,所述第一傳動帶與所述第二傳動帶的傳送方向相反,傳送速度相同,通過所述游星輪之齒牙與所述第一傳動齒及所述第二傳動齒的嚙合實現所述游星輪在所述工作區(qū)內的轉動。
[0009]其中,通過同時改變所述第一傳動帶與所述第二傳動帶的傳送方向,以改變所述游星輪的轉動方向。
[0010]其中,所述多個研磨盤包括粗磨盤和細磨盤,所述粗磨盤相對所述細磨盤設置于所述研磨皮傳輸方向的上游。
[0011]其中,所述多個研磨盤位于所述支撐臺的垂直上方。
[0012]其中,所述多個研磨盤位于所述支撐臺的旁邊。
[0013]所述玻璃研磨裝置還包括感測器及控制器,所述感測器用于感測所述游星輪是否被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當所述游星輪被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時,所述感測器傳送信號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研磨皮停止移動,同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研磨盤朝向所述工作區(qū)移動,當所述研磨盤與所述待磨產品相接觸時,所述控制器觸發(fā)所述第一驅動件帶動所述研磨盤轉動。
[0014]其中,相鄰的兩個所述研磨盤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包括多個工作區(qū)及多個研磨盤,利用研磨皮將待磨產品輸送至所述工作區(qū),且按序經過所述多個研磨盤的研磨,形成流水作業(yè),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及研磨的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的游星輪的示意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及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的第二種實施方式中游星輪與第一傳動帶及第二傳動帶配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2]請參考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100包括:支撐臺10、研磨皮20、多個游星輪30、多個研磨盤40及多個第一驅動件50,所述支撐臺10包括多個工作區(qū)12,所述研磨皮20用于在所述多個工作區(qū)12之間循環(huán)傳輸所述多個游星輪30,每個所述游星輪30均承載
一組待磨產品(未圖示),所述多個研磨盤40與所述多個工作區(qū)12--對應設置,所述多個
研磨盤40均能夠沿著朝向及遠離所述支撐臺10的方向往復移動,所述多個第一驅動件50用于分別驅動所述多個研磨盤40轉動。
[0023]當所述研磨皮20將其中一個所述游星輪30傳輸至其中一個所述工作區(qū)12,所述研磨盤40朝向所述支撐臺10移動至與所述待磨產品相接觸,所述第一驅動件50驅動所述研磨盤40轉動,從而實現研磨所述待磨產品,當所述研磨盤40反向移動離開所述待磨產品,所述研磨皮20將所述游星輪30傳輸至下一個工作區(qū)12。
[0024]所述玻璃研磨裝置100通過多個工作區(qū)12和多個研磨盤40的設置能夠實現批量研磨待磨產品,實現流水作業(yè),提高自動化程度及研磨的效率。
[0025]具體而言,支撐臺10水平放置,支撐臺10上設置四個工作區(qū)12,所述研磨皮20呈帶狀,研磨皮20在所述支撐臺10的循環(huán)滑動傳輸通過電機(未圖示)控制,而且能夠通過電機控制所述研磨皮20的傳輸速度,當承載待磨產品的游星輪30被輸送至工作區(qū)12的時候,電機停止工作,從而研磨皮20停止滑動。
[0026]所述研磨盤40的具體定位方式為:所述研磨盤40可以定位在支撐臺10的上方,例如,在支撐臺10上方設置固定支架(未圖示),研磨盤40與固定支架通過導軌與滑槽配合的方式實現滑動連接,通過氣缸控制研磨盤40在固定支架上的往復移動,此種實施方式中,研磨盤40移動的方向是沿著垂直于支撐臺10的方向上下移動,移動的路徑呈直線形,行程較短。其它實施方式中,研磨盤40也可以設置在支撐臺10的旁邊,研磨盤40朝向支撐臺10的工作區(qū)12移動的路徑可以設計成弧形或包括兩段直線形的路徑,這種實施方式中,研磨盤40的行程較長,但用于安裝研磨盤40的固定支架可以設置在支撐臺10的旁邊,讓出支撐臺10上方的空間。驅動研磨盤40轉動的第一驅動件50可以選擇電機,可以通過電機控制研磨盤40轉動的方向及速度。
[0027]請參閱圖1及2,游星輪30呈圓盤形,每個游星輪30均設多個開窗32,待磨產品分別定位在開窗32內,待磨產品的下表面貼在研磨皮20上,待磨產品的上表面面對研磨盤40,研磨的過程中,研磨盤40的研磨待磨產品的上表面。游星輪30的開窗32形狀是根據需要研磨的待磨產品的形狀來設計的。
[002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支撐臺10設有研磨槽12,所述研磨皮20設于所述研磨槽12內,所述玻璃研磨裝置100還包括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60,所述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60連接在所述支撐臺10與所述多個研磨盤40之間,用于在所述研磨槽12與所述多個研磨盤40之間輸送研磨液,所述多個研磨盤40研磨所述待磨產品的過程中,所述研磨液從所述多個研磨盤40流至所述游星輪30。在研磨的過程中,待磨產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有研磨液,而且所述研磨液在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60內循環(huán)輸送。本實施方式中,研磨液為氧化鈰溶液,即氧化鈰與以1:10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溶液。使用研磨液的好處為:在研磨的過程中作為冷卻液起到降溫作用,因為玻璃在研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熱量形成的局部高溫可能會將玻璃融化掉,研磨液的冷卻作用能夠保護待磨產品;另外,研磨液中包括氧化鈰顆粒,在研磨的過程中,研磨液能夠增加待磨產品上下表面的摩擦力,提升研磨效果。
[0029]請參閱圖2、圖3及圖4,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100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其中未顯示游星輪30及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60,游星輪30及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60的結構與第一種實施方式相同。本實施方式中,每個所述游星輪30包括多個齒牙34,所述多個齒牙34連續(xù)設置于所述游星輪30的外邊緣,所述支撐臺10包括一對擋墻14,所述研磨槽12形成于所述對擋墻14之間,所述玻璃研磨裝置100還包括第一傳動帶70,所述第一傳動帶70滑動連接至其中一個所述擋墻14且包括多個第一傳動齒72,當所述研磨皮20將所述游星輪30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12,所述第一傳動帶70相對所述擋墻14滑動,通過所述第一傳動齒72與所述游星輪30的齒牙34相嚙合,帶動所述游星輪30轉動。本實施方式中,游星輪30與第一傳動齒72嚙合實現游星輪30的原地自轉,研磨的過程中,研磨盤40壓合游星輪30并轉動以研磨游星輪30上的待磨產品,同時,通過游星輪30的自轉,能夠提高研磨的效率。
[0030]進一步地,所述玻璃研磨裝置100還包括第二傳動帶80,所述第二傳動帶80滑動連接至另一個所述擋墻14且包括多個第二傳動齒82,所述第一傳動帶70與所述第二傳動帶80的傳送方向相反,傳送速度相同,通過所述游星輪30之齒牙34與所述第一傳動齒72及所述第二傳動齒82的嚙合實現所述游星輪30在所述工作區(qū)12內的轉動。具體而言,分別通過電機帶動第一傳動帶70和第二傳動帶80相對所述擋墻14的滑動,通過電機也能夠控制第一傳送帶和第二傳動帶80的滑動方向和速度。游星輪30在第一傳動帶70與第二傳動帶80之間,同時與第一傳動齒72與第二傳動齒82配合,使得游星輪30保持穩(wěn)定的轉動,且第一傳動帶70與第二傳動帶80同時帶動游星輪30轉動,使得游星輪30的轉動具有較強的動力。進一步地,通過同時改變所述第一傳動帶70與所述第二傳動帶80的傳送方向的方式改變所述游星輪30的轉動方向。研磨的過程中,游星輪30轉動方向的改變,能夠提高研磨效果。
[0031]請參閱圖3,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多個研磨盤40包括粗磨盤42和細磨盤44,其中所述粗磨盤42相對所述細磨盤44設置于所述研磨皮20傳輸方向的上游。也就是說,同一且待磨產品在研磨的過程中,先經過粗磨盤42的精磨,最后經過細磨盤44的精磨。細磨盤44的精磨跟粗磨盤42的粗磨的區(qū)別在于:細磨盤44的研磨部分比較柔軟,細磨盤44表面設置海綿或者棉墊;而粗磨盤42的研磨部分比較相對粗糙,粗磨盤42的表面設置摩擦力較大的研磨材料。具體的實施方式中,玻璃研磨裝置100包括四個研磨盤40,其中前三個研磨盤40為粗磨盤42,最后一個研磨盤40為細磨盤44。
[0032]本實施方式中,相鄰的兩個所述研磨盤40的轉動的方向相反,同一組待磨產品先后經過轉動方向相反的研磨盤40的研磨,使得研磨的效率及精度均得到提高。
[0033]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玻璃研磨裝置100還包括感測器及控制器(未圖示),所述感測器用于感測所述游星輪30是否被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12,當述游星輪30被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12時,所述感測器傳送信號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研磨皮20停止移動,同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研磨盤40朝向所述工作區(qū)12移動,當所述研磨盤40與所述待磨產品相接觸時,所述控制器觸發(fā)所述第一驅動件50帶動所述研磨盤40轉動。感測器及控制器的設置更加提高了玻璃研磨裝置100的自動化程度。
[003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玻璃研磨裝置100的操作方法如下:
[0035]通過研磨皮20在支撐臺10上的滑動輸送游星輪30依次經過所述支撐臺10上的多個工作區(qū)12 ;
[0036]當所述游星輪30被輸送至其中一個所述工作區(qū)12時,停止所述研磨皮20的輸送;
[0037]驅動研磨盤40朝向所述支撐臺10移動至與所述游星輪30所承載的待磨產品相接觸;[0038]驅動所述研磨盤40轉動,以研磨所述待磨產品;
[0039]驅動所述研磨盤40反向移動離開所述待磨產品;
[0040]驅動所述研磨皮20,使得所述研磨皮20將所述游星輪30傳輸至下一個工作區(qū)12 ;及
[0041]多個所述游星輪30依次被傳輸至多個所述工作臺,從而使得所述待磨產品按序經過多個所述研磨盤40的研磨。
[0042]具體而言,待磨產品在每個工作區(qū)12研磨的時間可以設置為相同,也可以將上游的工作區(qū)12的研磨時間設置的長些。本實施方式中,將每個工作區(qū)12的研磨的時候設置為相同,舉例說明如下。
[0043]玻璃研磨裝置100包括四個工作區(qū)12及四個研磨盤40 (分別為第一研磨盤40、第二研磨盤40、第三研磨盤40及第四研磨盤40),這樣每個游星輪30上的待磨產品的全程研磨需要經過四個時間段分別在四個工作區(qū)12內完成。
[0044]第一個時間段,第一個游星輪30在第一研磨盤40下研磨。
[0045]第二個時間段,研磨皮20將第一個游星輪30傳輸至第二研磨盤40下,在第一研磨盤40下放置第二個游星輪30,然后同時啟動第一研磨盤40和第二研磨盤40進行研磨待磨產品。
[0046]第三個時間段,研磨皮20將第一個游星輪30傳輸至第三研磨盤40下,同時研磨皮20將第二個游星輪30傳輸至第二研磨盤40下,在第一研磨盤40下放置第三個游星輪30,然后同時啟動第一研磨盤40、第二研磨盤40和第三研磨盤40進行研磨待磨產品。
[0047]第四個時間段,研磨皮20將第一個游星輪30傳輸至第四研磨盤40下,研磨皮20將第二個游星輪30傳輸至第三研磨盤40下,研磨皮20將第三個游星輪30傳輸至第二研磨盤40下。將第四個游星輪30放置在第一研磨盤40下,然后同時啟動第一研磨盤40、第二研磨盤40、第三研磨盤40和第四個研盤進行研磨待磨產品。第四個時間段研磨完成后,第一個游星輪30上的待磨產品研磨完畢。接下來每經過一個時間段就有一個游星輪30上的待磨產品被研磨完畢。
[0048]研磨所述待磨產品的過程中還包括如下步驟:驅動第一傳動帶70和第二傳動帶80,通過所述第一傳動帶70上的第一傳動齒72及所述第二傳動帶80上的第二傳動齒82與所述游星輪30外邊緣的齒牙34相嚙合,帶動所述游星輪30在所述研磨皮20與所述研磨盤40之間轉動,其中,所述支撐臺10包括一對擋墻14,所述對擋墻14之間形成研磨槽12,所述研磨皮20設于所述研磨槽12內,所述第一傳動帶70及所述第二傳動帶80分別滑動連接于所述對擋墻14。
[0049]在研磨的過程中,還包括注入研磨液的步驟,通過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60在所述研磨槽12與所述多個研磨盤40之間輸送研磨液,所述研磨盤40研磨待磨產品的過程中,從所述研磨盤40的引流部向所述游星輪30及待磨產品上引入研磨液。
[0050]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該技術方案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該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研磨裝置包括支撐臺、研磨皮、多個游星輪、多個研磨盤及多個第一驅動件,所述支撐臺包括多個工作區(qū),所述研磨皮用于在所述多個工作區(qū)之間循環(huán)傳輸所述多個游星輪,每個所述游星輪均承載一組待磨產品,所述多個研磨盤與所述多個工作區(qū)一一對應設置,所述多個研磨盤均能夠沿著朝向及遠離所述支撐臺的方向往復移動,所述多個第一驅動件用于分別驅動所述多個研磨盤轉動; 當所述研磨皮將其中一個所述游星輪傳輸至其中一個所述工作區(qū),所述研磨盤朝向所述支撐臺移動至與所述待磨產品相接觸,所述第一驅動件驅動所述研磨盤轉動,研磨所述待磨產品,當所述研磨盤反向移動離開所述待磨產品,所述研磨皮將所述游星輪傳輸至下一個工作區(q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設有研磨槽,所述研磨皮設于所述研磨槽內,所述玻璃研磨裝置還包括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所述研磨液循環(huán)裝置連接在所述支撐臺與所述多個研磨盤之間,用于在所述研磨槽與所述多個研磨盤之間輸送研磨液,所述多個研磨盤研磨所述待磨產品的過程中,所述研磨液從所述多個研磨盤流至所述游星輪。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游星輪包括多個齒牙,所述多個齒牙連續(xù)設置于所述游星輪的外邊緣,所述支撐臺包括一對擋墻,所述研磨槽形成于所述對擋墻之間,所述玻璃研磨裝置還包括第一傳動帶,所述第一傳動帶滑動連接至其中一個所述擋墻且包括多個第一傳動齒,當所述研磨皮將所述游星輪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所述第一傳動帶相對所述擋墻滑動,通過所述第一傳動齒與所述游星輪的齒牙相嚙合,帶動所述游星輪轉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研磨裝置還包括第二傳動帶,所述第二傳動帶滑動連接至另一個所述擋墻且包括多個第二傳動齒,所述第一傳動帶與所述第二傳動帶的傳送方向相反,傳送速度相同,通過所述游星輪之齒牙與所述第一傳動齒及所述第二傳動齒的嚙合驅動所述游星輪在所述工作區(qū)內轉動。
5.如權利要求4至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同時改變所述第一傳動帶與所述第二傳動帶的傳送方向,以改變所述游星輪的轉動方向。
6.如權利要求1至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研磨盤包括粗磨盤和細磨盤,所述粗磨盤相對所述細磨盤設置于所述研磨皮傳輸方向的上游。
7.如權利要求1至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研磨盤位于所述支撐臺的垂直上方。
8.如權利要求1至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研磨盤位于所述支撐臺的芳邊。
9.如權利要求1至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研磨裝置還包括感測器及控制器,所述感測器用于感測所述游星輪是否被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當所述游星輪被傳輸至所述工作區(qū)時,所述感測器傳送信號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研磨皮停止移動,同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研磨盤朝向所述工作區(qū)移動,當所述研磨盤與所述待磨產品相接觸時,所述控制器觸發(fā)所述第一驅動件帶動所述研磨盤轉動。
10.如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玻璃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研磨盤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文檔編號】B24B37/16GK203592387SQ201320673860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劉建平, 唐彬, 李赟 申請人:南昌歐菲光學技術有限公司, 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歐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