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床加工機械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平磨鋸片等圓臺形工件的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在圓臺形批量工件加工過程中,操作工人需求量大,通常工作環(huán)境差、勞動強度高,工人不能多機操作。在工作過程中,由于材料厚度不一,成品要求嚴格,對員工素質要求也高。在經(jīng)濟和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磨床越來越不適應大規(guī)?,F(xiàn)代化生產(chǎn)。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圓臺形工件自動化端面磨削加工。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包括機架,機架上安裝有磨床工作臺,磨床工作臺側上方設有磨床砂輪,機架上方還安裝有可橫向和豎向運動的機械手裝置,與機械手裝置相對應位置設有工件毛坯座和成品座;成品座與磨床工作臺之間設有傳感器檢測頭;磨床工作臺一側設有翻面機械手;磨床工作臺上還設有工件吹氣起片系統(tǒng)。機架上還設有用于控制整個系統(tǒng)的中心控制臺。磨床工作臺的側上方還設有水霧除塵器。所述的機械手裝置中,機械手支座安裝在機械手橫向導軌上,由機械手橫向進給電機驅動橫向運動;機械手通過機械手豎向絲杠與機械手支座連接,由機械手豎向進給電機驅動豎向運動。機械手與機械手支座之間還通過機械手豎向導桿滑動配合。所述的工件毛坯座的圓心位置還設有對中桿。所述的機械手裝置在豎向運動到最低位置時,與對中桿頂端的高度差,大于一件工件小于兩件工件的厚度。所述的磨床工作臺上還設有磨床工作臺進給電機和磨床工作臺旋轉電機。所述的傳感器檢測頭上設有用于檢測工件厚度的位移傳感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通過采用自動控制方式,并結合上述的結構,節(jié)省了大量加工時間,而且工件磨削過程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降低了對操作工人數(shù)量和熟練度的要求;實現(xiàn)了高效率、高精度、易操作、環(huán)保的目標。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9]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機架1,磨床工作臺進給電機2,工件毛坯座3,成品座4,機械手5,機械手橫向進給電機6,機械手支座7,機械手豎向進給電機8,機械手豎向絲杠9,機械手豎向導桿10,機械手橫向導軌11,傳感器檢測頭12,翻面機械手13,磨床工作臺14,磨床砂輪15,水霧除塵器16,磨床工作臺升降電機17,磨床電控柜18,工件吹氣起片系統(tǒng)19,中心控制臺20,磨床工作臺旋轉電機21,機械手電控柜22,氣動控制中心23。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中,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包括機架1,機架I上安裝有磨床工作臺14,磨床工作臺14側上方設有磨床砂輪15,機架I上方還安裝有可橫向和豎向運動的機械手裝置,與機械手裝置相對應位置設有工件毛還座3和成品座4 ;成品座4與磨床工作臺14之間設有傳感器檢測頭12 ;所述的傳感器檢測頭12上 設有用于檢測工件厚度的位移傳感器。位移傳感器用于在工件加工前后測量工件的厚度。磨床工作臺14 一側設有翻面機械手13 ;翻面機械手13用于將磨床工作臺14上的工件翻面。磨床工作臺14上還設有工件吹氣起片系統(tǒng)19 ;工件吹氣起片系統(tǒng)19用于使加工后的工件與磨床工作臺14分離。機架I上還設有用于控制整個系統(tǒng)的中心控制臺20,中心控制臺20用于控制整個系統(tǒng)的自動運行,并可以手動輸入控制參數(shù)。磨床工作臺14的側上方還設有水霧除塵器16。水霧除塵器16用于切削過程中的冷卻和清洗。所述的機械手裝置中,機械手支座7安裝在機械手橫向導軌11上,由機械手橫向進給電機6驅動橫向運動;機械手5通過機械手豎向絲杠9與機械手支座7連接,由機械手豎向進給電機8驅動豎向運動。機械手5與機械手支座7之間還通過機械手豎向導桿10滑動配合。所述的工件毛坯座3的圓心位置還設有對中桿。所述的機械手裝置在豎向運動到最低位置時,與對中桿頂端的高度差,大于一件工件小于兩件工件的厚度。由此結構,對中桿除了有利于工件放置時的對中定位外,還能夠避免機械手裝置一次吸附多片工件,當機械手裝置吸附了超過一件工件時,由于機械手裝置在豎向運動到最低位置時,與對中桿頂端的高度差,大于一件工件小于兩件工件的厚度,此時多吸附的工件會被對中桿的上端阻擋。所述的磨床工作臺14上還設有磨床工作臺進給電機2和磨床工作臺旋轉電機21。本實用新型在工件的磨削加工前后,利用傳感器檢測頭12上的位移傳感器對工件,例如鋸片的厚度進行測量,得到鋸片厚度值,并以此為基礎計算磨削參數(shù)及控制磨削流程;利用中心控制臺20內的獨立PLC控制機械手裝置,實現(xiàn)工件的自動上、下料;兩者結合實現(xiàn)了工件的智能磨削加工。工件磨削加工與機械手上、下料并行運行,實現(xiàn)了全自動地上、下料、工件翻面和工作臺清洗。工件材料厚度、成品厚度自動測量、分類。自動控制機床進刀量。[0033]本實用新型具有7個工位。由I個中心控制系統(tǒng)進行控制。I個位移傳感器測量系統(tǒng)進行厚度測量。4個驅動器驅動4個伺服電機,即磨床工作臺進給電機2、磨床工作臺升降電機17、機械手橫向進給電機6和機械手豎向進給電機8 ο 4個換向閥控制4個氣缸實 現(xiàn)整個機床的不同動作,由氣動控制中心23提供氣源和控制,例如機械手5吸片動作、翻面機械手13的翻面動作、工件吹氣起片系統(tǒng)19用于使工件脫離磨床工作臺14的動作。由I個水處理機構完成冷卻清洗。由I個空氣處理系統(tǒng)進行空氣凈化。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包括機架(I ),機架(I)上安裝有磨床工作臺(14),磨床工作臺(14)側上方設有磨床砂輪(15),其特征是機架(I)上方還安裝有可橫向和豎向運動的機械手裝置,與機械手裝置相對應位置設有工件毛還座(3)和成品座(4); 成品座(4)與磨床工作臺(14)之間設有傳感器檢測頭(12); 磨床工作臺(14) 一側設有翻面機械手(13); 磨床工作臺(14)上還設有工件吹氣起片系統(tǒng)(19); 機架(I)上還設有用于控制整個系統(tǒng)的中心控制臺(20 )。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其特征是磨床工作臺(14)的側上方還設有水霧除塵器(16)。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的機械手裝置中,機械手支座(7 )安裝在機械手橫向導軌(11)上,由機械手橫向進給電機(6 )驅動橫向運動; 機械手(5)通過機械手豎向絲杠(9)與機械手支座(7)連接,由機械手豎向進給電機(8)驅動豎向運動。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其特征是機械手(5)與機械手支座(7)之間還通過機械手豎向導桿(10)滑動配合。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件毛坯座(3)的圓心位置還設有對中桿。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的機械手裝置在豎向運動到最低位置時,與對中桿頂端的高度差,大于一件工件小于兩件工件的厚度。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的磨床工作臺(14)上還設有磨床工作臺進給電機(2 )和磨床工作臺旋轉電機(21)。
8.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的傳感器檢測頭(12)上設有用于檢測工件厚度的位移傳感器。
專利摘要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包括機架,機架上安裝有磨床工作臺,磨床工作臺側上方設有磨床砂輪,機架上方還安裝有可橫向和豎向運動的機械手裝置,與機械手裝置相對應位置設有工件毛坯座和成品座;成品座與磨床工作臺之間設有傳器檢測頭;磨床工作臺一側設有翻面機械手;磨床工作臺上還設有工件吹氣起片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智能磨床加工系統(tǒng),通過采用自動控制方式,并結合上述的結構,節(jié)省了大量加工時間,而且工件磨削過程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降低了對操作工人數(shù)量和熟練度的要求;實現(xiàn)了高效率、高精度、易操作、環(huán)保的目標。
文檔編號B24B55/02GK202540075SQ2012201857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fā)明者吳濱 申請人:宜昌迪森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