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其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滑動導柱組件導向合模,下模板設置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脫料板,脫料板與凹槽卡合,閉模時,上模板的下表面與脫料板的上表面相配合,上模板的側面與凹槽的側面相配合,且上模板的下表面與脫料板的上表面之間的間隙等于上模板的側面與凹槽的側面之間的間隙;閉模時,上模板與下模板的凹槽以及脫料板的配合,使得胚料通過上模板壓入凹槽內,直至完全接觸凹槽的側面以及脫料板的上表面,達到壓毛邊的目的,防止了打凸時材料的不規(guī)則流動,避免了產(chǎn)品的扭曲,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壓毛邊的目的,防止了打凸時材料的不規(guī)則流動,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模具中,壓毛邊的模具較為復雜,在打凸時產(chǎn)品容易發(fā)生變形。打凸變形的主要原因是在成型的過程中,材料發(fā)生了不規(guī)則的流動,導致產(chǎn)品的扭曲,產(chǎn)品的質量較差。為此,有必要開發(fā)一種結構簡單,在達到壓毛邊目的的同時,防止打凸時材料的不規(guī)則流動的模具,來提高產(chǎn)品的質量。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其實現(xiàn)了壓毛邊的目的,防止了打凸時材料的不規(guī)則流動,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
[0004]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滑動導柱組件導向合模,下模板設置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脫料板,脫料板與凹槽卡合,閉模時,上模板的下表面與脫料板的上表面相配合,上模板的側面與凹槽的側面相配合,且上模板的下表面與脫料板的上表面之間的間隙等于上模板的側面與凹槽的側面之間的間隙,凹槽的側面分為兩段,包括導入段以及位于導入段下方的限位段,限位段與凹槽的底面垂直,導入段包括相連連接的圓弧段和斜面段,圓弧段與凹槽的上表面圓滑過渡,斜面段連接限位段并與限位段呈一鈍角。
[0006]其中,間隙大于產(chǎn)品的厚度。
[0007]其中,上模板設置在上固定板上,上固定板通過上墊板與上模座連接。
[0008]其中,下模板設置在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通過下墊板與下模座連接。
[0009]其中,上模板內安裝有頂料銷,頂料銷的上端連接有彈簧,彈簧的上端穿過上墊板固定在上模座上。
[0010]其中,下模座的下方設置有下墊塊,下墊塊的下方設置有下托板。
[001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滑動導柱組件導向合模,下模板設置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脫料板,脫料板與凹槽卡合,閉模時,上模板的下表面與脫料板的上表面相配合,上模板的側面與凹槽的側面相配合,且上模板的下表面與脫料板的上表面之間的間隙等于上模板的側面與凹槽的側面之間的間隙,凹槽的側面分為兩段,包括導入段以及位于導入段下方的限位段,限位段與凹槽的底面垂直,導入段包括相連連接的圓弧段和斜面段,圓弧段與凹槽的上表面圓滑過渡,斜面段連接限位段并與限位段呈一鈍角。閉模時,上模板與下模板的凹槽以及脫料板的配合,使得胚料通過上模板壓入凹槽內,直至完全接觸凹槽的側面以及脫料板的上表面,達到壓毛邊的目的,防止了打凸時材料的不規(guī)則流動,避免了產(chǎn)品的扭曲,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壓毛邊的目的,防止了打凸時材料的不規(guī)則流動,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緦@綀D】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fā)明的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發(fā)明的模具在閉模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5]附圖標記如下:
[0016]1-上模板;2_下模板;3_凹槽;31_導入段;311_圓弧段;312_斜面段;32_限位段;4-脫料板;5_上固定板;6_上墊板;7_上模座;8_下固定板;9_下墊板;10_下模座;11-下墊塊;12_下托板;13_頂料銷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圖1至圖3并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0018]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包括上模板I和下模板2,上模板I和下模板2通過滑動導柱組件導向合模,下模板2設置有凹槽3,凹槽3內設置有脫料板4,脫料板4與凹槽3卡合,閉模時,上模板I的下表面與脫料板4的上表面相配合,上模板I的側面與凹槽3的側面相配合,且上模板I的下表面與脫料板4的上表面之間的間隙等于上模板I的側面與凹槽3的側面之間的間隙,凹槽3的側面分為兩段,包括導入段31以及位于導入段31下方的限位段32。限位段32與凹槽3的底面垂直,導入段31包括相連連接的圓弧段311311和斜面段312,圓弧段311311與凹槽3的上表面圓滑過渡,斜面段312連接限位段32并與限位段32呈一鈍角。優(yōu)選地,導入段31和限位段32的尺寸與產(chǎn)品的尺寸相適應,圓弧段311311和斜面段312的設置使得產(chǎn)品的過渡圓滑。閉模時,上模板I與下模板2的凹槽3以及脫料板4的配合,使得胚料通過上模板I壓入凹槽3內,直至完全接觸凹槽3的側面以及脫料板4的上表面,達到壓毛邊的目的,防止了打凸時材料的不規(guī)則流動,避免了產(chǎn)品的扭曲,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壓毛邊的目的,防止了打凸時材料的不規(guī)則流動,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
[0019]本實施例中,間隙大于產(chǎn)品的厚度。上模板I的側面與凹槽3的側面相配合,且上模板I的下表面與脫料板4的上表面之間的間隙等于上模板I的側面與凹槽3的側面之間的間隙,該間隙大于產(chǎn)品的厚度,防止了閉模時產(chǎn)品的變形。
[0020]本實施例中,上模板I設置在上固定板5上,上固定板5通過上墊板6與上模座7連接。下模板2設置在下固定板8上,下固定板8通過下墊板9與下模座10連接。上模板I內安裝有頂料銷13,頂料銷13的上端連接有彈簧,彈簧的上端穿過上墊板6固定在上模座7上。下模座10的下方設置有下墊塊11,下墊塊11的下方設置有下托板12。上模包括上模板1、上固定板5、上墊板6和上模座7,下模包括下模板2、脫料板4、下固定板8、下墊板9、下模座10、下墊塊11和下托板12。上模板I內安裝有頂料銷13,頂料銷13的上端連接有彈簧,彈簧的上端穿過上墊板6固定在上模座7上,通過頂料銷13可以方便的將產(chǎn)品頂出。優(yōu)選地,根據(jù)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通過調節(jié)彈簧的彈力來調節(jié)頂料銷的頂出力。
[0021]以上內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包括上模板⑴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⑴和所述下模板(2)通過滑動導柱組件導向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設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⑶內設置有脫料板(4),所述脫料板⑷與所述凹槽(3)卡合,閉模時,所述上模板(I)的下表面與所述脫料板(4)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上模板(I)的側面與所述凹槽(3)的側面相配合,且所述上模板(I)的下表面與所述脫料板(4)的上表面之間的間隙等于所述上模板(I)的側面與所述凹槽(3)的側面之間的間隙,所述凹槽(3)的側面分為兩段,包括導入段(31)以及位于所述導入段(31)下方的限位段(32),所述限位段(32)與所述凹槽(3)的底面垂直,所述導入段(31)包括相連連接的圓弧段(311)和斜面段(312),所述圓弧段(311)與所述凹槽(3)的上表面圓滑過渡,所述斜面段(312)連接所述限位段(32)并與所述限位段(32)呈一鈍角。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大于產(chǎn)品的厚度。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I)設置在上固定板(5)上,所述上固定板(5)通過上墊板(6)與上模座(7)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設置在下固定板(8)上,所述下固定板(8)通過下墊板(9)與下模座(10)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I)內安裝有頂料銷(13),所述頂料銷(13)的上端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上端穿過所述上墊板(6)固定在所述上模座(7)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4 所述的一種壓毛邊打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0)的下方設置有下墊塊(11),所述下墊塊(11)的下方設置有下托板(12)。
【文檔編號】B21D37/10GK103990703SQ201410246758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5日
【發(fā)明者】王傳喜 申請人:昆山電子羽電業(y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