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抗顫動端銑刀及制造的方法抗顫動端銑刀及制造的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本申請涉及銑刀。更具體地來講,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被配置為總體上減少或消除刀具本身及工件的振動的端銑刀。銑削過程就其本質(zhì)是一種非連續(xù)形式的加工。大范圍的刀具可通過"現(xiàn)貨供應(yīng),,得到,且使用者能夠選擇所要求的類型。所使用的刀具可具有可達大約20到30個齒,這主要取決于刀具的直徑及其類型,而且還取決于其它的多種因素,例如構(gòu)成刀具的材料、工件的材料、切削操作是用于精加工還是粗加工、所需要的或所希望的刀具壽命以及類似的因素。正如可從任何非連續(xù)類型的加工預(yù)料到的那樣,通過銑削產(chǎn)生振動,并且這些振動的振幅可以從可忽略不計到劇烈振動的范圍內(nèi)變化。在用一個端銑刀加工的過程中,該工具通常既受到彎曲力又受到扭轉(zhuǎn)力的影響,出于接觸或停止接觸正在加工的面的一個齒的原因,這些力具有間歇性本質(zhì)。正如參觀正在工作的機械車間的人們所認識到的那樣,這些振動產(chǎn)生其頻率和幅度可由人耳感覺到的聲音。正在進行加工的工件同樣處于振動狀態(tài),振動的性質(zhì)對于一個大的中空物品將是顯著的,而對于一個實心的良好支撐的并且牢固地夾持的工件將不明顯。顯著的振動(有時候被稱作顫動)對加工是有害的,原因并不僅僅所產(chǎn)生的噪聲。這些振動直接造成工件表面上的不良表面精整度,而且還會造成刀具壽命的縮短以及加工精度的降低。在切削工具或工件中可能存在并不希望的振動,而且還可能存在于兩者之中。當?shù)毒叩恼駝宇l率與工件的自然頻率一致或接近時會產(chǎn)生一個嚴重的問題,從而引起共振。大大增加的合成振幅可產(chǎn)生不可接受的產(chǎn)品,并且所產(chǎn)生的噪聲可能會非常令人煩惱。而且也可能發(fā)生刀具(例如端銑刀)的斷裂或工件的損壞。更堅硬的刀具的使用或附加的工件支架的應(yīng)用往往將振動頻率增加到一個安全而聽不到的水平,并大大降低振幅,但并不總是可能采取所希望的這些步驟。提高刀具速度通常也是不實際的,因為實際上會大大縮短工具的壽命。類似于螺旋傳動的螺旋齒端銑刀的使用有助于減少這些問題但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現(xiàn)有技術(shù)的情況可以從相關(guān)的美國專利的回顧中做出評定。在美國專利號4,285,618中,Stanley,Jr.要求被示為一種端銑刀的銑刀,這種端銑刀在切削刃上設(shè)有細齒。這些細齒相對于一個相鄰的齒軸向偏置。這種刀具是否會減少振動往往需要通過試驗來證明。在美國專利號4,963,059中,Hiyama提出了一種端銑刀,其中槽螺旋角對于每個槽是不同的。然而,由于外周切削刃在至少一個位置的圍繞刀具的外周相等地間隔,所以所提出的設(shè)計通常僅提供了局部解決方案。而且,在制造所述端銑刀的過程中,由于可供使用于齒的形成的金屬往往沿著該刀具的長度顯著地變化,所以通常會產(chǎn)生一個問題。在美國專利號6,168,355中,Wardell說明了一種端銑刀,該端銑刀具有一個主體以及從該工具的尖端向外延伸的多個耳狀物。沒有提供減少振動的裝置。在美國專利號6,164,877中,Kamata等人披露了一種旨在切削特殊形狀的凹槽的成形刀具。該齒的后隙角沿著該工具的軸向長度保持恒定。未發(fā)現(xiàn)抗顫動裝置。在另一個美國專利中,Wardell披露了一種端銑刀,該端銑刀具有一個初級螺旋槽和一個次級槽,該初級螺旋槽限定了一個低角切削表面,該次級槽用于一個高角切削表面。這種布置不會解決這些與工具振動相關(guān)的問題。從以MacArthur的名義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2005/0105973中可知具有一個可變螺旋槽的另一種端銑刀。該刀具的齒在該工具外周周圍相等地間隔。顯然,從現(xiàn)有技術(shù)仍不知道任何滿意的解決方案。發(fā)明目的因此,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刀具的缺陷并且提供一種端銑刀,這種端銑刀將消除或?qū)嵸|(zhì)上減少對工具和工件均有害的周期性振動。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披露一種工具設(shè)計,該設(shè)計能夠被容易地編程以用于制造,并且能夠以僅略高于常規(guī)端銑刀的成本制造。
發(fā)明內(nèi)容上述目的可以在抗顫動端銑刀、套式銑刀以及牙鉆的至少一個實施方案中實現(xiàn),該至少一個實施方案包括一個柄部分以及被置于多個齒之間的多個槽分成多個齒的至少一個切削部分,每個齒具有至少一個切削刃,并且其中一個第一角不同于一個第二角,該第一角將一個第一齒的所述切削刃與一個順時針方向上最接近該第一齒的一個齒的切削刃分隔開,該第二角將所述第一齒的所述切削刃與一個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上最接近該第一齒的一個齒的切削刃分隔開。例如,在僅具有兩個齒的一個實施方案中,該第一角不同于一個第二角,該第一角將該第一齒的切削刃與順時針方向上的該第二齒(因為該第二齒是唯一的另一個齒,所以它最接近該第一齒)的切削刃分隔開,該第二角將該第一齒的切削刃與一個逆時針方向上的該第二齒的切削刃分隔開。在具有三個或更多齒的一個實施方案中,該第一角不同于一個第二角,該第一角將一個第一齒的切削刃與順時針方向上最接近該第一齒的一個第二齒的切削刃分隔開,該第二角將該第一齒的切削刃與一個逆時針方向上最接近該第一齒的一個第三齒的切削刃分隔開。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種端銑刀,其中所述第一角與所述第二角之間的差值在0.2度至60度的范圍內(nèi)。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種端銑刀,其中所述第一角與所述第二角之間的差值在0.2度至30度的范圍內(nèi)。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種端銑刀,其中所述切削部分中的所有槽的寬度和深度是相等的。在一個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種端銑刀或牙鉆,其中一個槽被置于兩個相鄰的齒之間,所述相鄰的齒以一個角度分開,該角度超出通常由相等的角間隔產(chǎn)生的角,所述槽比適于相等間隔的一對相鄰的齒的一個第二槽寬和深。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種端銑刀或牙鉆,其中一個槽被置于兩個相鄰的齒之間,所述相鄰的齒分開一個角度,該角度小于將由相等的角間隔產(chǎn)生的角,所述槽比適于相等間隔的一對相鄰的齒的一個第二槽窄和淺。在一個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種端銑刀、套式銑刀以及牙鉆,其中該槽螺旋角沿著每個齒是恒定的,并且在這些端銑刀、套式銑刀以及牙鉆內(nèi)的的切削部分中,齒到齒的槽螺旋角是恒定的。在一個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種端銑刀、套式銑刀以及牙鉆,其中該槽螺旋角沿著每個齒是可變的,并且在這些端銑刀、套式銑刀以及牙鉆的切削部分中,齒到齒的槽螺旋角同樣也是變化的。在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種端銑刀,其中至少一組所述切削刃偏離該相等間隔的位置,并且至少一個進一步的組具有以一個相等間隔的配置定位的多個切削刃。因此,將實現(xiàn)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刀具用于打破在該端銑刀并且在工件內(nèi)引起不希望的振動輸入力的規(guī)律性。當該刀具或該工件的自然頻率與感應(yīng)振動的頻率一致或接近時發(fā)生共振。具有不規(guī)則地間隔的多個切削表面的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端銑刀將以一個不規(guī)則的時間周期施加切削力,其結(jié)果是,抑制了共振,并且極大地減少了以任何頻率的振動。振動控制提供了所希望的益處更好的表面精整度、更長的工具壽命以及當然更少的噪聲。由于工具的復(fù)雜形式以及常常是工件的同樣復(fù)雜形式,并且因為該端銑刀同時受到扭轉(zhuǎn)和彎曲力的壓迫,所以用于刀具和工件的振動頻率的理論計算是困難的。不過,在加工一個測試件時的振動測量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且,基于齒的數(shù)量以及該機器軸的速度(RPM)容易地計算振動輸入。因此,一個簡單的測試將會表明工具直徑以及至少一個實施方案中的這些齒的不均勻外周間距的這些益處中的哪些不被限制到共振條件。無論自然頻率如何,并不希望的振動被這些切削刃的不均勻的外周定位所抑制。至最小振幅的振動減小是通過任何加工工具正確而經(jīng)濟地加工的前提條件。用以下結(jié)果對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制作的刀具的原型進行測試工具實心的碳化物端銑刀直徑12mm:#1-根據(jù)一個實施方案的帶有不相等的切削刃空間劃分的5個槽。#2-帶有相等切削刃空間劃分的5個槽。材料不銹(St.)鋼316L切削條件切割應(yīng)用切削深度-12mm(I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這樣就看出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端銑刀實現(xiàn)了所陳述的這些目的根據(jù)一個實施方案的帶有不相等切削刃空間劃分的5個實心碳化物端銑刀直徑12mm避免大范圍速度范圍內(nèi)的振動50-90m/min和進給0.03-0.07毫米/齒。根據(jù)至少一個可能的實施方案,通過試驗對一個刀具或端銑刀的兩個齒之間的間距進行調(diào)整,以實質(zhì)上或至少部分地抵消掉由其他的齒之間的間距所引起的振動。為了通過實例的方式進一步解釋,在帶有五個切削齒的一個端銑刀內(nèi),每對相鄰的齒限定它們之間的一個角度測量。如上所述,對于所有的五對切削齒來講,這些角度測量是不相等的,以實質(zhì)上減少或消除由振動引起的共振。為了實現(xiàn)振動的這種實質(zhì)性減少或消除,在每對齒的端銑刀的設(shè)計過程中可以選擇這些切削齒的間距,并因此而可以選擇它們之間的角度測量。例如,如果認為至少一對齒的角間距具有或者事實上對用于一個特定類型的加工的端銑刀的另一對齒的不同的角間距所引起的振動具有抵消作用,那么可以相應(yīng)地設(shè)計該端銑刀。然后可以在一個測試工件上測試該端銑刀,其中可以測量并且觀察振動和/或共振以確定抵消作用的程度。如果該抵消作用不是所希望的,那么可以調(diào)整該角間距,直到獲得所希望的角間距。這樣,一個端銑刀或刀具可以被設(shè)計為不僅在切削齒與切削齒之間改變振動以避免共振,而且利用一對或多對齒的間距所引起的振動來至少部分地抵消,并因此而實質(zhì)上減少或消除由一對或多對其他齒所引起的振動。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最有效地抵消振動的最佳的或所希望的間距能夠通過理論計算、這些頻率的測量或者它們的一個組合來確定。附圖簡述現(xiàn)在將參考附圖對這些實現(xiàn)方案做進一步說明,這些附圖表示多個示例性實施方案。僅示出了對這些實施方案的基本理解有必要的結(jié)構(gòu)性細節(jié)。所描述的這些實例與這些附圖一起將使本領(lǐng)域中熟練的技術(shù)人員明白如何實現(xiàn)這些實施方案的進一步的形式。在這些附圖中圖l是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一個端銑刀的正視圖;圖2是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一個二齒端銑刀的端視圖;圖3是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一個五齒端銑刀的端視圖;圖4是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一個端銑刀的正視圖,圖中示出了槽的變化形式;圖4a是帶有在每個齒中的一個恒定的槽螺旋角并且?guī)в袕凝X到齒的一個恒定的槽螺旋角的3槽端銑刀的示圖4b是帶有在每個齒中的從低到高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guī)в袕凝X到齒的槽螺旋角的相同可變性的3槽端銑刀的示圖4c是帶有在每個齒中的從高到低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guī)в袕凝X到齒的槽螺旋角的相同可變性的3槽端銑刀的示圖5是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一個六齒端銑刀的端視圖;以及圖6是根據(jù)至少一個實施方案的一個八齒端銑刀的端視圖,該端銑刀具有從相等分開的位置偏置的兩個分離的齒以及兩組相等間隔的齒。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中可見一個抗顫動端銑刀10,該端銑刀包括由機床夾持的一個柄部分12。在側(cè)面和端面上均可看到切削部分14、16。切削部分14由四個槽20分成四個齒18,這四個槽設(shè)置在這些齒18之間。圖2示出了一個二齒端銑刀22,并且可看到在切削部分16的每個齒18的端切削刃24。一個第一角B以及一個第二角C將一個第一齒18a的兩個切削刃24a與該第二齒的切削刃24b分隔開。角A與角B的差值在圖中大約為30E,但對于端銑刀來講,若有要求,這種差值可以高達60E。應(yīng)注意,A+B=360E。參看其他附圖,相同的附圖標記被用來識別相似的部分。圖3示出了一個五齒端銑刀26,其中第一角B與第二角C之間的差值在0.2度至30度的范圍內(nèi)。如在圖中看出的那樣,較小的差值適合于具有5個(或更多)齒的刀具。有兩對切削刃不規(guī)則間距B、C以及一個單一的跨距A,該跨距是由相等間距(即在該實例中看到的72E)產(chǎn)生的角。為了制造的簡單性,相同的槽輪廓28被用于所有的齒?,F(xiàn)在參看圖4,圖中示出了一個端銑刀30,并且示出了被置于相鄰的多個齒38的多個切削刃36之間的不同的槽32、34。相鄰的多個齒38以一個角B分開,如在圖3中看出的那樣,角B超出通常由相等角間距產(chǎn)生的角A。與角B有關(guān)的槽32相比,與角A有關(guān)的槽34更寬和更深,以便在多個齒以比相等齒空間劃分(由角A)更高的每齒進給工作時改進冷卻劑進給并且便于切屑清除和移除。圖4a是帶有在每齒中的恒定的槽螺旋角并且?guī)в袕凝X到齒的恒定的槽螺旋角的3槽端銑刀的示圖。圖4b是帶有在每齒內(nèi)的從低到高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guī)в袕凝X到齒的相同槽螺旋角的可變性的3槽端銑刀的示圖。圖4c是帶有在每齒內(nèi)從高到低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guī)в袕凝X到齒的相同槽螺旋角的可變性的3槽端銑刀的示圖。圖5示出了一個六齒端銑刀40,其中這些切削刃跨距A中的四個是相等間隔(A=60E)的,而剩余的兩個跨距B和C是不規(guī)則的并且結(jié)合以覆蓋剩余的120E。圖6示出了一個八齒端銑刀42。兩組規(guī)則的跨距A與兩組不規(guī)則間隔的齒B和C交替。在下列美國專利和公開的美國專利申請中披露了其他的切削工具及其部件發(fā)明人為Noland的US6,991,409;發(fā)明人為Kishimoto的US4,497,600;發(fā)明人為Hiyama的US4,963,059;發(fā)明人為MacArthur的US2005/0105973;發(fā)明人為Long,II等人的US2005/0084341;以及,發(fā)明人為Dov等人的US2005/0117982。在2003美國肯納硬質(zhì)金屬有限公司(KennametalInc.)的HAN03040B宣傳手冊中示出了另一種切削工具。前述出版物連同在此提到的所有其他的出版物通過引用整體結(jié)合于此。所說明的這些實施方案的范圍旨在包括在下面的權(quán)利要求書的含義范圍之內(nèi)的所有的實施方案。上述這些實例說明了一個或多個實施方案的有用形式,但不得被視為限定其范圍,因為本領(lǐng)域中熟練的技術(shù)人員會明白,在并不背離下面的權(quán)利要求書的意義的前提下,能夠容易地構(gòu)想出其他的變化形式和修改。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抗顫動端銑刀或套式銑刀或牙鉆,包括一個柄部分以及至少一個切削部分,該切削部分由置于多個齒之間的多個槽分成多個齒,每個齒具有至少一個切削刃,并且其中一個第一角不同于一個第二角,該第一角將一個第一齒的所述切削刃與一個順時針方向上相鄰的一個第二齒的切削刃分隔開,該第二角將所述第一齒的所述切削刃與在一個逆時針方向上相鄰的一個齒的切削刃分隔開。2.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端銑刀,其中所述第一角與所述第二角之間的差值是在0.2度至60度的范圍內(nèi)。3.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端銑刀,其中所述第一角與所述第二角之間的差值是在0.2度至30度的范圍內(nèi)。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端銑刀,其中所述切削部分內(nèi)的所有槽的寬度和深度是相等的。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端銑刀,其中一個槽被置于兩個相鄰的齒之間,所述相鄰的齒分開一個角度,該角度超過由相等角間距所產(chǎn)生的角,所述槽比對于一對相等間距的鄰近齒恰當?shù)囊粋€第二槽更寬和更深。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端銑刀,其中一個槽被置于兩個相鄰的齒之間,所述相鄰的齒分開一個角度,該角度小于由相等角間距所產(chǎn)生的角,所述槽比對于一對相等間距的鄰近齒恰當?shù)囊粋€第二槽更窄和更淺。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端銑刀,其中該工具在每個齒中具有一個恒定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一個恒定的槽螺旋角。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端銑刀,其中該工具在每個齒中具有從低到高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槽螺旋角的相同可變性。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端銑刀,其中該工具在每個齒中具有從高到低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槽螺旋角的相同可變性。10.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端銑刀,其中所述切削刃中的至少一組偏離該相等間距位置并且至少另一個組具有在一個相等間距配置中定位的多個切削刃。11.大體上如在此前說明的并且參見這些附圖的一個抗顫動端銑刀。12.制造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抗顫動端銑刀的一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形成一個端銑刀,該端銑刀在相鄰的齒之間具有不相等的角間距,其中由至少一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產(chǎn)生的振動被配置為抵消掉由至少另外一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產(chǎn)生的振動的至少一部分;(b)用該端銑刀切削一個測試工件并且測量由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所引起的振動和共振;(c)當檢測到不希望的級別的振動和共振時,調(diào)整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以減少振動和共振并且形成具有被調(diào)整的角間距的另一個端銑刀;(d)用該被調(diào)整的端銑刀切削一個測試工件并且測量由相鄰的齒之間的該被調(diào)整的角間距所引起的振動和共振;(e)重復(fù)步驟(c)和(d)直到形成一個端銑刀,其中由至少一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產(chǎn)生的振動抵消掉由至少另外一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所產(chǎn)生的振動的至少一部分;并且(f)制造與根據(jù)步驟(e)生產(chǎn)的端銑刀一致的至少一個生產(chǎn)端銑刀。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角與所述第二角之間的差值是在0.2度至60度的范圍內(nèi)。14.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角與所述第二角之間的差值是在0.2度至30度的范圍內(nèi)。15.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切削部分內(nèi)的所有槽的寬度和深度是相等的。16.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一個槽被置于兩個相鄰的齒之間,所述相鄰的齒分開一個角度,該角度超過將由相等角間距產(chǎn)生的角度,所述槽比對于一對相等間距的鄰近齒恰當?shù)囊粋€第二槽更寬和更深。17.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一個槽被置于兩個相鄰的齒之間,所述相鄰的齒分開一個角度,該角度小于將由相等角間距產(chǎn)生的角度,所述槽比對于一對相等間距的鄰近齒恰當?shù)囊粋€第二槽更窄和更淺。18.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工具在每個齒中具有一個恒定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一種恒定的槽螺旋角。19.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工具在每個齒中具有從低到高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相同可變性的槽螺旋角。20.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工具在每個齒中具有從高到低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相同可變性的槽螺旋角。21.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削刃中的至少一組偏離該相等間距的位置并且至少另一個組具有以一個相等間距配置定位的多個切削刃。22.制造抗顫動端銑刀的一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形成一個端銑刀,該端銑刀在相鄰的齒之間具有不相等的角間距,其中由至少一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產(chǎn)生的振動被配置為抵消掉由至少另外的一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產(chǎn)生的振動的至少一部分;(b)用該端銑刀切削一個測試工件并且測量由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引起的振動和共振;(c)當檢測到不希望的級別的振動和共振時,調(diào)整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以減少振動和共振并且形成另一個具有被調(diào)整的角間距的端銑刀;(d)用該被調(diào)整的端銑刀切削一個測試工件并且測量由相鄰的齒之間的被調(diào)整的角間距所引起的振動和共振;(e)重復(fù)步驟(c)和(d)直到形成一個端銑刀,其中由至少一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產(chǎn)生的振動抵消掉由至少另外一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產(chǎn)生的振動的至少一部分;并且(f)制造與根據(jù)步驟(e)生產(chǎn)的端銑刀一致的至少一個生產(chǎn)端銑刀。23.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個端銑刀,其中至少兩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的差值是在0.2度至60度的范圍內(nèi)。24.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個端銑刀,其中至少兩對相鄰的齒之間的角間距的差值是在0.2度至30度的范圍內(nèi)。25.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個端銑刀,其中該端銑刀的一個切削部分內(nèi)的所有槽的寬度和深度是相等的。26.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個端銑刀,其中一個槽被置于兩個相鄰的齒之間,所述相鄰的齒分開一個角度,該角度超過由相等角間距所產(chǎn)生的角度,所述槽比對于相等間距的一對鄰近齒恰當?shù)囊粋€第二槽更寬和更深。27.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個端銑刀,其中一個槽被置于兩個相鄰的齒之間,所述相鄰的齒分開一個角度,該角度小于將由相等角間距產(chǎn)生的角度,所述槽比對于相等間距的一對鄰近齒恰當?shù)囊粋€第二槽更窄和更淺。28.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個端銑刀,該端銑刀在每個齒中具有一個恒定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一個恒定的槽螺旋角。29.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個端銑刀,該端銑刀在每個齒中具有從低到高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相同的可變性的槽螺旋角。30.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形成一個端銑刀,該端銑刀在每個齒中具有從高到低的一個可變的槽螺旋角并且具有從齒到齒的相同的槽螺旋角的可變性。31.如權(quán)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削刃中的至少一組偏離該相等間距的位置并且至少另一組具有以一個相等間距的配置定位的多個切削刃。全文摘要一種抗顫動端銑刀(10)以及制造此類端銑刀的方法,其中該端銑刀的這些齒(18)是不相等地間隔開,以便實質(zhì)性地減少或消除在工件的切削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振動。文檔編號B23C5/10GK101534985SQ200780029331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申請日期2007年8月6日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8月7日發(fā)明者L·沙里弗克,S·布拉霍夫,S·蔡德納,V·加利波科,V·沃洛赫申請人:Hanita金屬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