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樁梁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樁梁改進結構,包括基裝、以及安裝在基裝上的軌道梁,所述的軌道梁包括軌道梁本體,軌道梁本體的橫截面呈矩形,其底部設置有用于列車掛鉤穿過的開口,軌道梁本體的側壁為平板結構。本發(fā)明設置軌道梁本體的側壁為板狀結構,消除了應力集中點,這樣可以將軌道梁的壁厚縮減至原來的50%至60%,大大降低了重量,增加了其安裝的便捷性,將橢圓狀側面減重孔的長軸沿軌道梁本體側壁的高度方向分布,如此,配合頂部的橢圓形減重孔,形成網狀的槽籠型結構,類似于懸空的鳥籠結構,更加堅固、耐用,重量還大大的降低。
【專利說明】
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樁梁改進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空中列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空中電車即以懸掛的方式在空中軌道下方運行的列車。這種列車最早出現(xiàn)在德國,已投入商業(yè)運行。同地鐵及輕軌相比,懸掛式空中列車具有造價低,安全可靠性高等特點。2011年,該型列車的制造技術引入中國,截止2012年,國產化率已達到90%。上海、溫州等城市預計將于2014年投入運營國內首批懸掛式空中列車。
[0003]第一條投入運營的空軌線路1984年在德國多特蒙德開通,一期總長1.05千米,連接多特蒙德大學的南北兩個校區(qū),當時耗資2400萬馬克。到2003年,當地共有兩條線路投入運行,總長度為3.162千米。在計算機控制下,列車進出站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3厘米之內。
[0004]空中列車采用2節(jié)或4節(jié)車廂編組,聚焦中等運量的交通需求。連同乘客在內,空列每節(jié)車廂限載13噸,最多運輸乘客75人次。如果按4節(jié)編組計算,單程載客人數為300人。列車設計速度為每小時50公里。按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計算,采用90秒正常發(fā)車間隔,運載量達每小時12000人次?!败噹镉凶唬灿锌臻g站立,我們設置單線最大運載量可達到15000人次,根據上海的客流情況,采取4節(jié)編組最為合適,車廂可循環(huán)雙線往返,運行效率很高。”陳長桂說。據上??樟熊壍兰夹g有限公司項目專家介紹,空中列車的特點是低能耗、中等運量,對上海而言,比較適合郊區(qū)新城及專用運輸聯(lián)絡線,考慮到空列的觀光功能,開設濱江線也是不錯的選擇。
[0005]此外,往返機場航站樓、火車站、長途客運站之間或是交通樞紐與大型主題公園之間的空中列車,也有大量先例可循。根據不同城市發(fā)展的實際需求,空列將從運輸和觀光兩個方面彌補中等運量交通的空白。談及空中列車的能效和造價時,陳長桂告訴記者,一般每節(jié)地鐵車廂每公里耗電5到6千瓦時,空中列車每公里僅耗電2.4千瓦時,相當于只有前者的一半。從造價看,包含列車、軌道、站臺及信號控制系統(tǒng)在內,空中列車每公里工程總價在1.2億元-1.5億元,與地面有軌電車大致相當,約為地鐵造價的1/5,輕軌、低速磁浮的1/2到1/3。
[0006]但是,目前的空中列車采用的還是90年代的技術,通過電刷的方式獲得電能,因此,現(xiàn)有的軌道梁存在重量大、笨重、不易安裝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解決目前的軌道梁存在的重量大、安裝困難的問題。
[0008]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包括軌道梁本體,軌道梁本體的橫截面呈矩形,其底部設置有用于列車掛鉤穿過的開口,軌道梁本體的側壁為平板結構。本發(fā)明實際上是對現(xiàn)有軌道梁的一種改進,現(xiàn)有技術中,軌道梁的結構從橫截面來講與本發(fā)明中軌道梁的結構大致相同,其區(qū)別之處是在于軌道梁本體的側壁: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需要在軌道梁本體內設置電刷,從而對空中列車進行供電,因此需要在軌道梁側壁進行機加工形成內凹的槽,用于安裝電刷,這樣的結構使得軌道梁的側壁較厚,隨著蓄電池技術的發(fā)展,空中列車也需要向無刷時代靠近,如果直接采用蓄電池供電的話,現(xiàn)有的軌道梁是可以使用,但是作為新建的空中列車,目前的軌道梁就顯得笨重,而且由于其內壁側上通過機加工形成有凹槽,使得內側壁的板材內部形成有應力集中點:凹槽的角落處,如此,需要新的軌道梁結構,通過反復的模擬計算和推理,經過試驗得到了改進后本技術方案的軌道梁,通過設置軌道梁本體的側壁為板狀結構,消除了應力集中點,這樣可以將軌道梁的壁厚縮減至原來的50%至60%,大大降低了重量,增加了其安裝的便捷性。
[0009]所述軌道梁本體的側壁與底部的連接處形成平滑的弧形連接結構。原來的軌道梁側壁與底部之間是采用直角的結構,由于其厚重的寬度,使得其滿足負荷的需要,而本發(fā)明采用軌道梁本體的側壁與底部的連接處形成平滑的弧形連接結構,可以克服軌道梁內部彎折處形成的應力集中點,由此提高軌道梁的承載能力,在厚度縮減至原來的50%至60%時,其承載能力與原來的相同,在大大降低重量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安全可靠性。
[0010]在所述軌道梁本體的頂部設置有減重孔,在減重孔內填充復合碳纖維進行封閉。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
【申請人】發(fā)現(xiàn),實際上軌道梁的受力集中區(qū)域是軌道梁的兩側和底部,因此
【申請人】對軌道梁進行了改進,改進之處是將軌道梁的頂部進行鏤空處理,形成橢圓形的減重孔,通過減重孔的設置,可以將軌道梁整體的重量減少20%左右,可以使得整體的重量降低至40%,通過在減重孔內填充符合碳纖維形成封閉結構,可以使得軌道內保持較獨立的空間,減少灰塵的進入。
[0011]所述的減重孔呈橢圓狀,其長軸沿軌道梁本體的長度方向分布,其短軸沿軌道梁本體的寬度方向分布。
【申請人】通過對減重孔的性狀進行研究,最后對其形狀進行了選擇,通過選著橢圓形的減重孔,可以避免因為減重孔的加工導致的局部應力點,保持整體的剛度和強度,提高軌道梁的壽命;將橢圓的長軸沿軌道梁本體的長度方向分布,其短軸沿軌道梁本體的寬度方向分布,這樣的結構有體育提高軌道梁的柔韌性,使得其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保持平衡,提高了其使用壽命,相對于長軸沿軌道梁寬度方向、且短軸沿軌道梁長度方向而言,其抗形變的外力最大值為1.6倍左右,不僅增加了配重孔的面積比例,減小了整體的重量,而且抗形變的能力還提高至1.6倍,完全超出了普通的認知,具有突出的意料不到的效果。
[0012]在所述軌道梁本體的側壁上還設置有橢圓狀的側面減重孔,側面減重孔的短軸沿軌道梁本體的長度方向分布,其長軸沿軌道梁本體側壁的高度方向分布。在軌道梁頂部的橢圓形配重塊的設置成功的基礎上,
【申請人】對側壁進行了研究,想要在側壁進行減重孔的設置,但是,當按照頂部的橢圓形減重孔進行設置后,經過試驗,其拉伸強度大大降低,只有原來的40%左右,
【申請人】對這個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后發(fā)現(xiàn):導致該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橢圓狀側面減重孔的位置不正確,通過多次模擬分析后,將橢圓狀側面減重孔的長軸沿軌道梁本體側壁的高度方向分布,如此,配合頂部的橢圓形減重孔,形成網狀的槽籠型結構,類似于懸空的鳥籠結構,更加堅固、耐用,重量還大大的降低。
[0013]還包括與所述側面減重孔相匹配的封閉蓋板。通過設置匹配的封閉蓋板,在裝配完成后進行封閉蓋板的帖敷,形成密閉結構,可以避免空氣中的灰塵、垃圾等從側面減重孔進入軌道梁內部,保持其內部的清潔,減少故障發(fā)生的概率。
[0014]還包括設置在軌道梁本體外側的加強筋,加強筋間隔設置且位于減重孔的位置。通過配置加強筋,可以進一步減少軌道梁的重量,即增加減重孔的面積比例,保持其整體的剛度,大大降低了整體的重量,減少了建造成本,在保持使用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極大的提高了安裝的靈活性。
[0015]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通過設置軌道梁本體的側壁為板狀結構,消除了應力集中點,這樣可以將軌道梁的壁厚縮減至原來的50%至60%,大大降低了重量,增加了其安裝的便捷性;
2、本發(fā)明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將軌道梁的頂部進行鏤空處理,形成橢圓形的減重孔,通過減重孔的設置,可以將軌道梁整體的重量減少20%左右,可以使得整體的重量降低至40%,通過在減重孔內填充符合碳纖維形成封閉結構,可以使得軌道內保持較獨立的空間,減少灰塵的進入;
3、本發(fā)明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選著橢圓形的減重孔,可以避免因為減重孔的加工導致的局部應力點,保持整體的剛度和強度,提高軌道梁的壽命;將橢圓的長軸沿軌道梁本體的長度方向分布,其短軸沿軌道梁本體的寬度方向分布,這樣的結構有體育提高軌道梁的柔韌性,使得其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保持平衡,提高了其使用壽命,相對于長軸沿軌道梁寬度方向、且短軸沿軌道梁長度方向而言,其抗形變的外力最大值為1.6倍左右,不僅增加了配重孔的面積比例,減小了整體的重量,而且抗形變的能力還提高至1.6倍,完全超出了普通的認知,具有突出的意料不到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6]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中單節(jié)軌道梁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軌道梁本體,2-開口,3-減重孔,4-加強筋,5-側面減重孔,6-封閉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實施例
[0019]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包括基裝、以及安裝在基裝上的軌道梁,本發(fā)明的軌道梁包括軌道梁本體I,軌道梁本體I與現(xiàn)有的軌道梁結構類似,軌道梁本體I的橫截面呈矩形,其底部設置有用于列車掛鉤穿過的開口 2,軌道梁本體I的側壁為平板結構,軌道梁本體I的側壁與底部的連接處形成平滑的弧形連接結構,如此軌道梁的側壁和底部的厚度只有原來軌道梁的40%至50%;在軌道梁本體I的頂部設置有減重孔3,在減重孔3內填充復合碳纖維進行封閉,本事實例中,減重孔3呈橢圓狀,其長軸沿軌道梁本體I的長度方向分布,其短軸沿軌道梁本體I的寬度方向分布;橢圓的減重孔間隔設置,在軌道梁本體I外側的加強筋4,加強筋4間隔3.8至4米設置,且加強筋4位于減重孔3的位置;在軌道梁本體I的側壁上還設置有橢圓狀的側面減重孔5,側面減重孔5的短軸沿軌道梁本體I的長度方向分布,其長軸沿軌道梁本體I側壁的高度方向分布,橢圓狀的側面減重孔5與頂部的橢圓形減重孔3配合形成網狀的槽籠型結構,類似于懸空的鳥籠結構,更加堅固、耐用,重量還大大的降低,在裝配完成后進行封閉蓋板6的帖敷,形成密閉結構,可以避免空氣中的灰塵、垃圾等從側面減重孔進入軌道梁內部,保持其內部的清潔,減少故障發(fā)生的概率。
[0020]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軌道梁本體(I),軌道梁本體(I)的橫截面呈矩形,其底部設置有用于列車掛鉤穿過的開口(2),軌道梁本體(I)的側壁為平板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梁本體(I)的側壁與底部的連接處形成平滑的弧形連接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軌道梁本體(I)的頂部設置有減重孔(3),在減重孔(3)內填充復合碳纖維進行封閉。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重孔(3)呈橢圓狀,其長軸沿軌道梁本體(I)的長度方向分布,其短軸沿軌道梁本體(I)的寬度方向分布。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軌道梁本體(I)的側壁上還設置有橢圓狀的側面減重孔(5),側面減重孔(5)的短軸沿軌道梁本體(I)的長度方向分布,其長軸沿軌道梁本體(I)側壁的高度方向分布。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側面減重孔(5)相匹配的封閉蓋板(6)。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空中軌道列車的基粧梁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軌道梁本體(I)外側的加強筋(4),加強筋(4)間隔設置且位于減重孔(3)的位置。
【文檔編號】E01B25/24GK105908582SQ20161011700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日
【發(fā)明人】茍文婧
【申請人】四川中德空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