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雙面齒形保溫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32635閱讀:43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雙面齒形保溫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構件,特別是一種建筑墻體用的保溫板材。
(二)、背景技術全球性的能源危機促使建筑設計向節(jié)能方向發(fā)展。隨著我國建筑節(jié)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建筑墻體也由單純現(xiàn)澆混凝土墻體、單純混凝土砌塊墻體發(fā)展為內保溫復合墻體、外保溫復合墻體或夾心復合保溫墻體?,F(xiàn)有這些保溫墻體所用的保溫板材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矩形板狀,板的兩面平整,粘貼在混凝土墻體內面或外面,或被插入在混凝土空心砌塊中心。其缺陷是保溫板材與墻體基材的粘接面結合力不強,容易出現(xiàn)墻體開裂、空鼓、保溫層脫落等弊病。在混凝土小型砌塊建筑中還存在施工略顯復雜、價格偏貴、無法體現(xiàn)出清水砌塊建筑獨特立面效果的缺憾。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面齒形保溫板,解決保溫板材與墻體基材粘接面結合力不強、容易出現(xiàn)墻體開裂、空鼓、保溫層脫落的技術難題;并解決混凝土小型砌塊建筑施工工藝復雜、價格偏貴、無法體現(xiàn)出清水砌塊建筑獨特立面效果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這種雙面齒形保溫板,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矩形板狀,其特征在于板的上下兩面均布有燕尾形凹凸槽。
上述板上面的燕尾形凹凸槽與板下面的燕尾形凹凸槽是相對布置。
上述板上面的燕尾形凹凸槽與板下面的燕尾形凹凸槽是交錯布置。
上述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壁與槽底的夾角是30-90度。
上述各燕尾形凹凸槽之間的寬度是等寬或不等寬。
上述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與相鄰的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相同或不相同。
上述每道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是等值或不等值。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雙面齒形保溫板的板面與基材的結合強度高,燕尾形凹凸槽可以加大與其他材料間的結合力,杜絕了墻體開裂、空鼓、保溫層脫落的弊?。槐貙釉趬w中心,不影響清水砌塊建筑獨特的立面效果;并解決了混凝土小型砌塊建筑施工工藝復雜、價格偏貴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具有多種功能,可粘貼在混凝土墻體表面,用于外保溫、內保溫混凝土復合保溫墻體,也可以夾置于混凝土墻體中心,或插接于砌塊之間,組合成保溫復合砌塊,保溫性能良好,施工方便,使復合保溫墻體實現(xiàn)保溫承重一體化,滿足各地區(qū)的建筑節(jié)能要求。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2、3,這種雙面齒形保溫板,由熱壓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擠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矩形板狀,其板的上下兩面均布有燕尾形凹凸槽,板上面的燕尾形凹凸槽1與板下面的燕尾形凹凸槽2是交錯布置,當然也可以是相對布置。
上述各燕尾形凹凸槽之間的寬度是等寬或不等寬。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與相鄰的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相同或不相同。每道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是等值或不等值。
板體的長寬尺寸與普通混凝土砌塊相近,板厚是50-100毫米之間的任意數(shù)值,板的上下兩面均布有兩個、三個或四個燕尾形凹凸槽2,其槽寬是10-50毫米范圍內的任意數(shù)值,槽壁與槽底的夾角是30-90度范圍內的任意角度。
權利要求1.一種雙面齒形保溫板,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矩形板狀,其特征在于板的上下兩面均布有燕尾形凹凸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齒形保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上面的燕尾形凹凸槽與板下面的燕尾形凹凸槽是相對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齒形保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上面的燕尾形凹凸槽與板下面的燕尾形凹凸槽是交錯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齒形保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壁與槽底的夾角是30-90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雙面齒形保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燕尾形凹凸槽之間的寬度是等寬或不等寬。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雙面齒形保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與相鄰的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相同或不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雙面齒形保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道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寬是等值或不等值。
專利摘要一種雙面齒形保溫板,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矩形板狀,其板的上下兩面均布有燕尾形凹凸槽,板上面的燕尾形凹凸槽與板下面的燕尾形凹凸槽是交錯布置或相對布置。燕尾形凹凸槽的槽壁與槽底的夾角是30-90度。該板增強了板面與基材的結合力,杜絕了墻體開裂、空鼓、保溫層脫落的弊?。槐貙釉趬w中心,不影響清水砌塊建筑獨特的立面效果;并解決了混凝土小型砌塊建筑施工工藝復雜、價格偏貴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具有多種功能,可粘貼在混凝土墻體表面,用于外保溫、內保溫混凝土復合保溫墻體,也可以夾置于混凝土墻體中心,或插接于砌塊之間,組合成保溫復合砌塊,使復合保溫墻體實現(xiàn)保溫承重一體化,滿足各地區(qū)的建筑節(jié)能要求。
文檔編號E04C2/10GK2777100SQ20052000177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月31日
發(fā)明者陳小剛, 杜文英, 婁霓, 任強, 胡旭東 申請人:陳小剛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