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經編編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的經編編織技術中,在使用雙針床經編機進行編織生產時,傳統(tǒng)的經編編織方法是由雙針床經編機的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在前針床編織花型,由梳櫛gb3、梳櫛gb4編織形成織物正反面之間的連接線,由梳櫛gb4、梳櫛gb5、梳櫛gb6在后針床編織花型;采用現(xiàn)有的這種傳統(tǒng)的經編編織方法編織制成的經編織物,織物的立體感較差,織物整體風格較為單一,易被模仿;另外織物在使用過程中,產品風格已造成審美疲勞,創(chuàng)新范圍越來越小,制衡著企業(yè)的發(fā)展。由于存在上述缺陷,不利于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因而,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經編編織方法進行研發(fā)改進,以便于解決上述的傳統(tǒng)經編編織技術存在的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采用本發(fā)明的編織方法一體編織制成的經編織物,織物具有良好的立體感,編織制成的織物整體風格獨特,不容易被模仿;另外,編織制成的經編織物,其織物正面編織形成有間隔均布的凹凸網孔花紋,織物的反面也同時編織形成有間隔均布的凹凸網孔花紋,或將織物的反面編織形成平布;織物一體編織形成有立體花型效果,且由于織物上的立體花型是一體編織制成的,織物的表面能夠長期保持良好的立體感及凹凸感,大大提高了織物的生產質量,有利于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使用雙針床經編機進行一體編織,編織中使用的雙針床經編機具備前針床、后針床和用于配合前針床、后針床進行編織工作的六把梳櫛,六把梳櫛從機臺前到機臺后依次排列為: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梳櫛gb5、梳櫛gb6;該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為:
梳櫛gb1在前針床、后針床墊紗成圈,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2在前針床、后針床墊紗成圈,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3在前針床、后針床墊紗成圈,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4在前針床、后針床墊紗成圈,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5在后針床墊紗成圈,在后針床進行編織;梳櫛gb6在后針床墊紗成圈,在后針床進行編織;
由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5、梳櫛gb6在后針床進行編織;由雙針床經編機的六把梳櫛配合進行編織制成經編織物。
進一步地,采用該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進行編織時,墊紗方法為:前針床從初始位置上升進行墊紗運動,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在梳櫛gb1的導紗針進入前針床舌針針鉤之前完成針背墊紗運動;前針床上升至最高位置基本保持不動,雙針床經編機的搖架帶著六把梳櫛一起向前針床的前方運動至最前位置,使得梳櫛gb4的導紗針與前針床的舌針針鉤的間距大于或等于4mm,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完成在前針床的針鉤墊紗運動;前針床下降至低位后,后針床從初始位置上升進行墊紗運動,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梳櫛gb5、梳櫛gb6在梳櫛gb6的導紗針進入后針床舌針針鉤之前完成針背墊紗運動;后針床上升至最高位置基本保持不動,雙針床經編機的搖架帶著六把梳櫛一起向后針床的后方運動至最后位置,使得梳櫛gb1的導紗針與后針床的舌針針鉤的間距大于或等于4mm,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梳櫛gb5、梳櫛gb6完成在后針床的針鉤墊紗運動。
進一步地,采用該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進行編織時,各梳櫛的墊紗組織和穿紗方式為:
(1)梳櫛gb1的墊紗組織為:
4-5-4-3/4-5-4-3/4-5-4-3/2-1-1-0/1-2-1-0/1-2-1-0/1-2-3-4//;
梳櫛gb1的穿紗方式為:1穿1空1穿3空;
(2)梳櫛gb2的墊紗組織為:
1-0-1-2/1-0-1-2/1-0-1-2/3-4-4-5/4-3-4-5/4-3-4-5/4-3-2-1//;
梳櫛gb2的穿紗方式為:1穿1空1穿3空;
(3)梳櫛gb3的墊紗組織為:
1-0-2-3/1-0-2-3/1-0-2-3/3-4-5-6/4-3-5-6/4-3-5-6/4-3-3-2//;
梳櫛gb3的穿紗方式為:3空2穿1空;
(4)梳櫛gb4的墊紗組織為:
5-6-4-3/5-6-4-3/5-6-4-3/3-2-1-0/2-3-1-0/2-3-1-0/2-3-3-4//;
梳櫛gb4的穿紗方式為:4空2穿;
(5)梳櫛gb5的墊紗組織為:3-3-1-0/2-2-3-4//;
梳櫛gb5的穿紗方式為:滿穿;
(6)梳櫛gb6的墊紗組織為:1-1-1-0/0-0-0-1//;
梳櫛gb6的穿紗方式為:滿穿;
將上述的墊紗組織和穿紗方式應用到所述的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進行編織,一體編織制成具有立體花型的經編織物。
進一步地,采用該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進行編織時,各梳櫛使用的編織原料為:
梳櫛gb1使用的編織原料為:280d錦綸半光絲;
梳櫛gb2使用的編織原料為:280d錦綸半光絲;
梳櫛gb3使用的編織原料為:300d滌綸半光絲;
梳櫛gb4使用的編織原料為:300d滌綸半光絲;
梳櫛gb5使用的編織原料為:75d滌綸半光絲;
梳櫛gb6使用的編織原料為:75d滌綸半光絲。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fā)明的編織方法一體編織制成的經編織物,織物具有良好的立體感,編織制成的織物整體風格獨特,不容易被模仿;另外,采用本發(fā)明的編織方法一體編織制成的經編織物,其織物正面編織形成有間隔均布的凹凸網孔花紋,織物的反面也同時編織形成有間隔均布的凹凸網孔花紋,或將織物的反面編織形成平布;織物一體編織形成有立體花型效果,且由于織物上的立體花型是一體編織制成的,在使用過程中,織物表面的立體花型不易因反復磨損而使得立體花型模糊,織物的表面能夠長期保持良好的立體感及凹凸感,大大提高了織物的生產質量,有利于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所述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使用雙針床經編機進行一體編織,雙針床經編機優(yōu)選使用國產常德機rd6雙針床經編機或德國進口rd6雙針床經編機,編織中使用的雙針床經編機具備前針床、后針床和用于配合前針床、后針床進行編織工作的六把梳櫛,六把梳櫛從機臺前到機臺后依次排列為: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梳櫛gb5、梳櫛gb6;該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為:
梳櫛gb1在前針床、后針床墊紗成圈,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2在前針床、后針床墊紗成圈,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3在前針床、后針床墊紗成圈,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4在前針床、后針床墊紗成圈,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5在后針床墊紗成圈,在后針床進行編織;梳櫛gb6在后針床墊紗成圈,在后針床進行編織;
由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作為前針床、后針床的共用梳櫛進行編織,梳櫛gb5、梳櫛gb6在后針床進行編織;由雙針床經編機的六把梳櫛配合進行編織制成經編織物。
進一步地,采用該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進行編織時,墊紗方法為:前針床從初始位置上升進行墊紗運動,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在梳櫛gb1的導紗針進入前針床舌針針鉤之前完成針背墊紗運動;前針床上升至最高位置基本保持不動,雙針床經編機的搖架帶著六把梳櫛一起向前針床的前方運動至最前位置,使得梳櫛gb4的導紗針與前針床的舌針針鉤的間距大于或等于4mm,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完成在前針床的針鉤墊紗運動;前針床下降至低位后,后針床從初始位置上升進行墊紗運動,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梳櫛gb5、梳櫛gb6在梳櫛gb6的導紗針進入后針床舌針針鉤之前完成針背墊紗運動;后針床上升至最高位置基本保持不動,雙針床經編機的搖架帶著六把梳櫛一起向后針床的后方運動至最后位置,使得梳櫛gb1的導紗針與后針床的舌針針鉤的間距大于或等于4mm,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梳櫛gb5、梳櫛gb6完成在后針床的針鉤墊紗運動。
上述,梳櫛gb4的導紗針與前針床的舌針針鉤的間距大于或等于4mm,能夠有效確保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在前針床進行針鉤墊紗運動時有足夠的針鉤墊紗橫移時間;上述,梳櫛gb1的導紗針與后針床的舌針針鉤的間距大于或等于4mm,能夠有效確保梳櫛gb1、梳櫛gb2、梳櫛gb3、梳櫛gb4、梳櫛gb5、梳櫛gb6在后針床進行針鉤墊紗運動時有足夠的針鉤墊紗橫移時間。
進一步地,采用該改良的經編編織方法進行編織時,各梳櫛的墊紗組織和穿紗方式為:
(1)梳櫛gb1的墊紗組織為:
4-5-4-3/4-5-4-3/4-5-4-3/2-1-1-0/1-2-1-0/1-2-1-0/1-2-3-4//;
梳櫛gb1的穿紗方式為:1穿1空1穿3空;
(2)梳櫛gb2的墊紗組織為:
1-0-1-2/1-0-1-2/1-0-1-2/3-4-4-5/4-3-4-5/4-3-4-5/4-3-2-1//;
梳櫛gb2的穿紗方式為:1穿1空1穿3空;
(3)梳櫛gb3的墊紗組織為:
1-0-2-3/1-0-2-3/1-0-2-3/3-4-5-6/4-3-5-6/4-3-5-6/4-3-3-2//;
梳櫛gb3的穿紗方式為:3空2穿1空;
(4)梳櫛gb4的墊紗組織為:
5-6-4-3/5-6-4-3/5-6-4-3/3-2-1-0/2-3-1-0/2-3-1-0/2-3-3-4//;
梳櫛gb4的穿紗方式為:4空2穿;
(5)梳櫛gb5的墊紗組織為:3-3-1-0/2-2-3-4//;
梳櫛gb5的穿紗方式為:滿穿;
(6)梳櫛gb6的墊紗組織為:1-1-1-0/0-0-0-1//;
梳櫛gb6的穿紗方式為:滿穿;
在實際的編織生產過程中,采用本發(fā)明的編織方法進行編織制成具有立體花型的經編織物時,各梳櫛使用的編織原料為:
梳櫛gb1使用的編織原料為:280d錦綸半光絲;
梳櫛gb2使用的編織原料為:280d錦綸半光絲;
梳櫛gb3使用的編織原料為:300d滌綸半光絲;
梳櫛gb4使用的編織原料為:300d滌綸半光絲;
梳櫛gb5使用的編織原料為:75d滌綸半光絲;
梳櫛gb6使用的編織原料為:75d滌綸半光絲。
采用本發(fā)明的編織方法一體編織制成的經編織物,織物具有良好的立體感,編織制成的織物整體風格獨特,不容易被模仿;另外,采用本發(fā)明的編織方法一體編織制成的經編織物,其織物正面編織形成有間隔均布的凹凸網孔花紋,織物的反面也同時編織形成有間隔均布的凹凸網孔花紋,或將織物的反面編織形成平布;織物一體編織形成有立體花型效果,且由于織物上的立體花型是一體編織制成的,在使用過程中,織物表面的立體花型不易因反復磨損而使得立體花型模糊,織物的表面能夠長期保持良好的立體感及凹凸感,大大提高了織物的生產質量,有利于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以上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