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件頭盔構造
【專利說明】多部件頭盔構造
[0001]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0002]本專利申請要求2012年11月29日提交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0.61/731,361的權益和優(yōu)先權,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全文據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0003]本發(fā)明涉及防護頭盔,更具體地講,涉及具有獨特的多部件構造的防護頭盔,所述多部件構造有利于降低能夠滿足或超過各種頭盔安全測試標準的美觀頭盔的制造成本。
【背景技術】
[0004]對人員頭部的物理沖擊可能導致嚴重的傷害或死亡。為了降低此類后果的概率,在與頭部受傷風險程度增加相關聯的活動中常使用諸如頭盔的防護設備。此類活動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滑雪、單板滑雪、乘雪橇、滑冰、騎自行車、溜旱冰、攀巖、滑板運動、騎摩托車以及其他賽車運動。一般來講,頭盔被設計為在一次沖擊或一系列沖擊過程中維持其結構完整性并保持固定到佩戴者的頭部。
[0005]因此,摩托車或賽車頭盔被設計為保護佩戴者的頭部,包括在受到表面(諸如地面)的沖擊的過程中吸收和耗散能量。就這一點而言,賽車頭盔內部包括減弱沖擊的材料,諸如布置了襯墊和/或泡沫,其中減弱沖擊的材料覆蓋并接觸佩戴者頭部的很大一部分。
[0006]設計商業(yè)上成功的賽車頭盔是一種獨特的挑戰(zhàn),因為賽車頭盔的消費者,如摩托車騎手,對于頭盔的美學外觀常常具有非常特別的品味。盡管不戴頭盔會增加風險,但是除非依法律要求必須佩戴,許多摩托車騎手仍拒絕佩戴頭盔,美觀性是摩托車騎手不佩戴頭盔的主要原因之一。設計有吸引力的美觀頭盔會是一件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因為頭盔特定區(qū)域中充分結構完整性的需要會限制制作美觀合意的頭盔外形、形狀或輪廓的能力。
[0007]本發(fā)明旨在解決這些局限并提供常規(guī)摩托車或賽車頭盔所不能提供的優(yōu)點和方面。本發(fā)明的特征和優(yōu)點的完整討論見于參照附圖展開的以下詳細說明。
【發(fā)明內容】
[0008]在一些方面,賽車頭盔包括具有下邊緣的外殼、沿外殼內部延伸的內襯,以及聯接到外殼并鄰近下邊緣地在外殼和內襯之間延伸的支撐部分。支撐部分可包括從下邊緣向下延伸的后延伸部,內襯可包括沿支撐部分的內部從下邊緣向下延伸的內襯后延伸部。下邊緣可限定外殼的閉合周邊并且可以基本上駐留在單個平面上。內襯可包括具有底部表面的前部,該底部表面可與外殼的下邊緣基本上共面。支撐部分可包括環(huán)結構。支撐部分可包括中心帶,該中心帶具有大致為三角形的橫截面并且圍繞支撐部分的周緣延伸。支撐部分可包括附接唇緣,該附接唇緣在外殼和內襯之間從下邊緣向上延伸進入外殼內,并且該附接唇緣可將支撐部分聯接到外殼。頭盔也可包括下延伸部,該下延伸部覆蓋下邊緣下方的支撐部分。頭盔也可包括適于覆蓋佩戴者的口部和下頦區(qū)域的口套、以及將口套以可釋放方式聯接到支撐部分的磁聯接組件。
[0009]在其他方面,賽車頭盔包括外殼,而外殼具有適于覆蓋佩戴者頭部第一部分的第一部件、以及適于覆蓋佩戴者頭部第二部分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別形成并連接到一起。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通過緊固件連接到一起。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具有不同的厚度。賽車頭盔也可包括具有前帶構件和后帶構件的下頦帶。前帶構件可聯接到外殼的第一部件,后帶構件可聯接到外殼的第二部件。
[0010]在其他方面,賽車頭盔包括外殼、適于覆蓋佩戴者的口部和下頦區(qū)域的口套、以及將口套以可釋放方式聯接到外殼的磁聯接組件。賽車頭盔也可包括沿外殼內部延伸的內襯,支撐部分可聯接到外殼并且可鄰近外殼下邊緣地在外殼和內襯之間延伸。磁聯接組件可在外殼下邊緣下方的位置處固定到支撐部分。賽車頭盔也可包括在磁聯接組件和外殼之間延伸的棘輪組件。
[0011]在其他方面,賽車頭盔包括具有下邊緣的外殼、以及沿下邊緣聯接到外殼的支撐部分。當頭盔被定位在如美國交通部標準N0.118所指定的具有測試線的測試頭形物上時,下邊緣有一部分位于測試線上方,也有一部分位于測試線的下方,同時支撐部分從位于測試線上方的下邊緣的部分延伸到測試線下方的位置。賽車頭盔也可包括沿外殼內部延伸的減弱沖擊內襯。減弱沖擊內襯可包括前部和后延伸部,其中前部具有與下邊緣基本上共面的底部表面,后延伸部沿支撐部分的內部在下邊緣下方延伸。
【附圖說明】
[0012]為了理解本發(fā)明,現在將參考附圖以舉例的方式描述本發(fā)明。
[0013]圖1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創(chuàng)新型賽車頭盔的透視圖。
[0014]圖2為圖1的頭盔的左視圖。
[0015]圖3為圖1的頭盔的前視圖。
[0016]圖4為圖1的頭盔的后視圖。
[0017]圖5為圖1的頭盔移除面罩后的分解透視圖。
[0018]圖6為沿圖3的線6-6截取的局部截面圖。
[0019]圖7為圖1的頭盔的內部支撐部分的透視圖。
[0020]圖8為圖1的頭盔的能量衰減內襯的透視圖。
[0021]圖9為定位在測試頭形物上的圖1的頭盔的一部分的側正視圖。
[0022]圖10為圖1頭盔的面罩的左側視圖。
[0023]圖11為圖10的面罩的后正視圖。
[0024]圖12為沿圖11的線12-12截取的截面圖。
[0025]圖13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創(chuàng)新型賽車頭盔的示意性側視圖。
[0026]圖14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創(chuàng)新型賽車頭盔的示意性側視圖。
[0027]圖15為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創(chuàng)新型賽車頭盔的示意性側視圖。
[0028]圖16為根據第五實施例的創(chuàng)新型賽車頭盔的示意性透視圖。
[0029]圖17為圖1的頭盔的右側視圖。
[0030]圖18為圖1的頭盔的頂視圖。
[0031]圖19為圖1的頭盔的底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盡管本發(fā)明容許有多種不同形式的實施例,但在附圖中示出并將在本文詳細描述的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要理解的是,本公開應被視為是對本發(fā)明原理的舉例說明,而并非意圖將本發(fā)明的廣泛內容限定于所示的實施例。
[0033]在附圖中,首先參見圖1-4,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頭盔10的實施例,該頭盔包括耐沖擊外殼14 ;減弱沖擊內襯16,其沿外殼14的內部延伸;下延伸部18,其聯接到外殼14并從外殼14向下延伸;以及面罩組件20,其以可釋放方式聯接到下延伸部18。在一些實施例中,外殼14包含纖維增強材料,例如纖維增強塑料、碳纖維、芳族聚酰胺、玻璃纖維等。在其他實施例中,外殼14可以附加地或另選地包含聚碳酸酯、ABS塑料、各種金屬合金等。下延伸部18可相似地包含聚碳酸酯、ABS塑料、尼龍增強塑料等。面罩組件20包括防護罩部分24 ;兩個磁聯接組件28,其將防護罩部分24聯接到兩個帶組件32 ;以及兩個棘輪組件36,其聯接到下延伸部18并且將帶組件32中的相應帶組件以可釋放方式聯接到下延伸部18。面罩組件20將在下文進行更詳細的討論。
[0034]頭盔10包括覆蓋佩戴者前額的額部40、覆蓋佩戴者頭部的頭冠區(qū)的頂部或冠部44、覆蓋至少佩戴者的枕區(qū)的后部48、以及沿著佩戴者頭部的側面和顳部區(qū)延伸的側部52。在所示構造中,外殼14包括周邊下邊緣56,其限定外殼14與下延伸部18之間的接合部或分型線57。下邊緣56為連續(xù)的并且限定外殼14的閉合周邊。在所示實施例中,外殼14鄰近下邊緣56的下部15大致向外呈喇叭形張開,以限定凹陷部15a,并且下邊緣56和分型線57各自基本上駐留在單個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