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用多功能面食機的面食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面條加工機領域,特別是一種面食機的面食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自動家用面條機已經廣泛使用多年。一般地,自動面條機包括攪拌腔,攪拌腔內設有攪拌元件,面粉與水在攪拌腔內部被攪拌元件攪拌混合,然后混合后的材料例如面團被輸送到螺桿擠出部,螺桿使得混合后的材料通過成型模具來獲得各種面食。
[0003]但是現有的面條機,基本從頭到尾都是采用勻速攪拌混合的方式進行,雖然能實現自動工作,但是面粉與水混合過程中,實際面粉、面團內部的組織結構會不斷發(fā)生變化,而一直采用勻速進行攪拌不能適應各個階段的需要,這就導致現有面條機做出來的面食口感差、不勁道。
【發(fā)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面食制作方法。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家用多功能面食機的面食制作方法,所述家用多功能面食機包括攪拌系統(tǒng)、擠壓成型系統(tǒng)以及驅動系統(tǒng),所述攪拌系統(tǒng)包括攪拌元件、攪拌容器,所述擠壓成型系統(tǒng)包括成型腔、擠面螺桿以及成型模頭,所述驅動系統(tǒng)驅動攪拌元件和擠面螺桿,所述面食制作方法包括:
加料階段:將原料加入攪拌容器。
[0006]第一攪拌階段:將水加入攪拌容器,驅動系統(tǒng)驅動攪拌元件以速度Vl轉動,使得水與原料初步混合;
第二攪拌階段:驅動系統(tǒng)驅動攪拌元件以速度v2轉動,v2 > vl,初步混合后的原料與水在攪拌元件的作用下被攪拌混合成面團;
揉面階段:驅動系統(tǒng)驅動攪拌元件以速度v3轉動,v2 >v3> vl,攪拌好的面團在攪拌元件的作用下被反復揉搓均勻;
擠出成型階段:驅動系統(tǒng)驅動擠面螺桿轉動,擠面螺桿帶動揉搓好的面團經成型模頭擠出。
[0007]進一步的,所述家用多功能面食機還包括發(fā)酵組件,所述面食制作方法還包括發(fā)酵階段;
發(fā)酵階段:發(fā)酵組件使攪拌容器內的溫度維持在Tl。
[0008]進一步的,所述發(fā)酵組件包括加熱元件、送風元件以及溫度檢測元件,送風元件將加熱元件加熱后的空氣送入攪拌容器,溫度檢測元件對攪拌容器內的溫度進行檢測。
[0009]進一步的,所述發(fā)酵階段與第一攪拌階段或/和第二攪拌階段一同進行,或者,所述發(fā)酵階段在第二攪拌階段之后進行。
[0010]進一步的,所述面食制作方法還包括排酸階段,排酸階段在發(fā)酵階段后進行;
排酸階段:驅動系統(tǒng)驅動攪拌元件轉動,攪拌元件擠壓面團排出發(fā)酵后面團內部的酸氣。
[0011]進一步的,所述面食制作方法還包括二次加料混合階段;
二次加料混合階段:將原料加入攪拌容器,驅動系統(tǒng)驅動攪拌元件轉動,將新加入的原料與已混合攪拌完成的面團混合。
[0012]進一步的,所述攪拌元件為攪拌桿,所述攪拌桿包括桿體、攪拌齒,所述擠面螺桿安裝在成型腔內部,所述成型腔開設有連通攪拌容器的進面口,所述攪拌容器內設有壓面凸起。
[0013]進一步的,第一攪拌階段、第二攪拌階段以及揉面階段中擠面螺桿正轉,擠面螺桿將進面口處的原料或/和面團推向攪拌容器內,壓面凸起與攪拌桿配合進行攪拌;擠出成型階段中擠面螺桿反轉,壓面凸起與攪拌桿配合將面團壓入所述進面口,擠面螺桿將面團導入成型腔并經成型模頭擠出。
[0014]進一步的,所述攪拌元件為攪拌鉤,所述攪拌鉤包括螺旋部以及鉤狀攪拌頭,該鉤狀攪拌頭的端部設有向攪拌桿軸心傾斜的內側面,所述擠面螺桿安裝在成型腔內部,所述成型腔開設有連通攪拌容器的進面口。
[0015]進一步的,第一攪拌階段、第二攪拌階段以及揉面階段中擠面螺桿正轉,擠面螺桿將進面口處的原料或/和面團推向攪拌容器內,攪拌鉤與擠面螺桿配合進行攪拌;擠出成型階段中擠面螺桿反轉,攪拌鉤向進面口方向擠壓面團,擠面螺桿將面團導入成型腔并經成型模頭擠出。
[001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上述制作方式后,第一攪拌階段采用vl、v2、v3中最低的速度Vl轉動,攪拌元件能夠帶動原料與水之間混合,此階段中如果速度Vl過快會導致攪拌元件每次攪動原料時一次性帶走過多原料,更多的原料向攪拌容器側壁移動而攪拌容器中心的原料過少甚至產生空料區(qū),這就會導致水不能均勻濕潤原料不利于之后的混合攪拌,此外速度Vl過快還可能會導致原料粉末飛揚也不利于面食制作,第二攪拌階段中采用vl、v2、v3中最高的速度v2轉動,這樣高速旋轉的攪拌元件能夠較好的將濕潤后集結成塊的原料(例如,面粉)打碎,將內部與水混合不均勻的部分暴露,并使其與水份充分均勻混合,此外最高的速度v2轉動也能提高溫度加速水分子與原料分子間的運動更加利于水與原料之間的混合,揉面階段中采用vl、v2、v3中中等速度的v3,這樣相對第二攪拌階段增長已經成型原料(例如,面團)與攪拌元件和攪拌容器側壁的接觸時間,一則可以利用面團將粘在攪拌元件和攪拌容器側壁上的面粉吸附,從而達到和面“三光”的效果,二則接觸時間加長使得面團受力時間增長能夠給面團上勁,使得擠出后的面條、饅頭等面食更加勁道,此外在采用中等速度的v3還能夠避免揉面階段中速度過快,導致攪拌元件打碎面筋網絡結構。
[0017]2.設置發(fā)酵組件以及發(fā)酵階段后,能為需要發(fā)酵的面食例如包子皮、饅頭等進行發(fā)酵處理,所述發(fā)酵組件包括加熱元件、送風元件以及溫度檢測元件,送風元件將加熱元件加熱后的空氣送入攪拌容器,溫度檢測元件對攪拌容器內的溫度進行檢測,采用上述發(fā)酵組件后加熱元件能將空氣進行加熱,而送風元件將加熱氣體送入攪拌容器從而使得容器內的溫度身高滿足發(fā)酵條件,內部的溫度檢測元件則能夠檢測容器內具體溫度從而穩(wěn)定容器內溫度,防止發(fā)酵溫度過高或過低,保證發(fā)酵效果,發(fā)酵階段可以與第一攪拌階段或/和第二攪拌階段一同進行,或者,所述發(fā)酵階段也可以在第二攪拌階段之后進行,發(fā)酵階段與第一攪拌階段或/和第二攪拌階段一同進行能夠通過兩階段并行進行,從而縮減整個制作階段的時間,所述發(fā)酵階段也可以在第二攪拌階段之后進行,在第二攪拌階段之后進行則能夠保證發(fā)酵階段中沒有其他環(huán)境因素的干擾,從而穩(wěn)定發(fā)酵溫度,提高發(fā)酵效果。
[0018]3.設置排酸階段是為了發(fā)酵好的面團放氣縮小,一方面放出面團內部由于發(fā)酵過程產生的酸氣,另一方面給投料讓出足夠的空間,由于制作工序中可能還會有二次加料混合階段,先進行排酸處理能夠使得發(fā)酵后的面條放氣縮小,使得內部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新的投料。
[0019]4.設置二次加料混合階段是因為面團發(fā)酵后粘性較大,這時再加面粉并攪拌有利于消除面團粘性,減少殘留量,此外二次加料混合階段中面團進行二次發(fā)酵,可改善饅頭品質,使口感更好,發(fā)酵產生的香味更濃郁。
[0020]5.設置攪拌桿和壓面凸起后,攪拌桿攪拌過程中,面團與壓面凸起接觸,起到一個阻擋的作用,便于面團受阻擋后因重力進入進面口,提高了進面的效率,在攪拌過程中使得攪拌更加充分,而在擠壓階段同時也起到了一個剪切的作用,可以在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