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茶膏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玉竹枇杷葉茶膏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茶膏是一種便于攜帶的速溶性茶飲品,是將茶汁提取和濃縮,最大限度的將這些茶葉的原有物質(zhì)有效的溶解到茶汁再收斂成膏,是一種固態(tài)速溶茶。同傳統(tǒng)的茶相比,茶膏便攜性好,且沖泡過程簡單方便又衛(wèi)生,對于野外工作者,出差旅行者更實用。
現(xiàn)有市場中的茶膏品種較為單一,以玉竹和枇杷葉為主料制作的茶膏尤其少,因而茶膏的經(jīng)濟價值和市場前景很廣闊。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玉竹、枇杷葉等原料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能被高效吸收及由這些原料加工出的產(chǎn)品種類較單一的不足,提供一種玉竹枇杷葉茶膏的加工方法,該方法能夠提高茶膏的營養(yǎng)價值及經(jīng)濟價值。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玉竹枇杷葉茶膏的加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玉竹預(yù)處理:選取無病蟲害的玉竹,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處理,再加入其重量0.25%的果膠酶、0.15%的纖維素酶和0.08%的抗壞血酸,加熱至35℃,聯(lián)合水解50min,然后送入膠體磨中進行磨漿,制得玉竹漿;
b.枇杷葉處理:將新鮮的枇杷葉經(jīng)清洗后,在45℃的環(huán)境下進行干燥,破壁粉碎后,制得枇杷葉粉;向枇杷葉粉中加入其重量2倍的純凈水,在45℃恒溫水浴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2次,每次25min,再冷卻至室溫,過濾,合并濾液,制得枇杷葉提取液;
c.茶粉提取液制備:將綠茶進行清水淋洗,在55℃的環(huán)境下進行干燥,干燥后進行超細微粉碎,制得綠茶粉,向綠茶粉中加入其重量4倍的純凈水,在50℃恒溫水浴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25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濾液一及濾渣,濾渣再用3倍的純凈水在80℃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15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濾液二,將濾液一與濾液二混合,在55℃的環(huán)境下濃縮至原體積的20%,制得茶粉提取液;
d.混合:取玉竹漿35重量份、枇杷葉提取液25重量份、茶粉提取液15重量份,加入適量的葡萄糖漿和清水,配制100重量份,混合均勻,在-8℃條件下,冷凍5小時,然后在裝載量按12kg/m2、工作壓力35pa、解析壓力15pa、溫度42℃的條件下干燥,制得混合液;
e.成型:將混合液在溫度為68℃,壓力為42mpa的條件下進行均質(zhì),再入模,放入微波真空干燥機中進行低溫真空干燥,在微波功率320w、溫度55℃、真空度18pa條件下干燥45分鐘;
f.包裝:將干燥成型的茶膏用玻璃瓶進行密封包裝,即得成品。
有益效果:本方法加工的茶膏以綠色健康、營養(yǎng)豐富的玉竹和枇杷葉為原料,不僅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而且豐富了茶膏的新品種及茶膏的營養(yǎng)成分,攜帶方便、色澤純和、口感純正、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玉竹枇杷葉茶膏的加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玉竹預(yù)處理:選取無病蟲害的玉竹,加入少許石斛、南沙參,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處理,再加入其重量0.25%的果膠酶、0.15%的纖維素酶和0.08%的抗壞血酸,加熱至35℃,聯(lián)合水解50min,然后送入膠體磨中進行磨漿,制得玉竹漿;
b.枇杷葉處理:將新鮮的枇杷葉、少許甘草葉、艾葉經(jīng)清洗后,在45℃的環(huán)境下進行干燥,破壁粉碎后,制得枇杷葉粉;向枇杷葉粉中加入其重量2倍的純凈水,在45℃恒溫水浴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2次,每次25min,再冷卻至室溫,過濾,合并濾液,制得枇杷葉提取液;
c.茶粉提取液制備:將紅茶進行清水淋洗,在55℃的環(huán)境下進行干燥,干燥后進行超細微粉碎,制得紅茶粉,向紅茶粉中加入其重量4倍的純凈水,在50℃恒溫水浴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25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濾液一及濾渣,濾渣再用3倍的純凈水在80℃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15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濾液二,將濾液一與濾液二混合,在55℃的環(huán)境下濃縮至原體積的20%,制得茶粉提取液;
d.混合:取玉竹漿35重量份、枇杷葉提取液25重量份、茶粉提取液15重量份,加入適量的葡萄糖漿和清水,配制100重量份,混合均勻,在-8℃條件下,冷凍5小時,然后在裝載量按12kg/m2、工作壓力35pa、解析壓力15pa、溫度42℃的條件下干燥,制得混合液;
e.成型:將混合液在溫度為68℃,壓力為42mpa的條件下進行均質(zhì),再入模,放入微波真空干燥機中進行低溫真空干燥,在微波功率320w、溫度55℃、真空度18pa條件下干燥45分鐘;
f.包裝:將干燥成型的茶膏用玻璃瓶進行密封包裝,即得成品。
實施例二:
一種玉竹枇杷葉茶膏的加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玉竹預(yù)處理:選取無病蟲害的玉竹,加入適量的腐婢根和漏蘆根,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處理,再加入其重量0.25%的果膠酶、0.15%的纖維素酶和0.08%的抗壞血酸,加熱至35℃,聯(lián)合水解50min,然后送入膠體磨中進行磨漿,制得玉竹漿;
b.枇杷葉處理:將新鮮的枇杷葉和少許夏枯草、魚腥草經(jīng)清洗后,在45℃的環(huán)境下進行干燥,破壁粉碎后,制得枇杷葉粉;向枇杷葉粉中加入其重量2倍的純凈水,在45℃恒溫水浴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2次,每次25min,再冷卻至室溫,過濾,合并濾液,制得枇杷葉提取液;
c.茶粉提取液制備:將綠茶進行清水淋洗,在55℃的環(huán)境下進行干燥,干燥后進行超細微粉碎,制得綠茶粉,向綠茶粉中加入其重量4倍的純凈水,在50℃恒溫水浴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25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濾液一及濾渣,濾渣再用3倍的純凈水在80℃環(huán)境下進行回流浸提15min,冷卻至室溫,過濾得濾液二,將濾液一與濾液二混合,在55℃的環(huán)境下濃縮至原體積的20%,制得茶粉提取液;
d.混合:取玉竹漿35重量份、枇杷葉提取液25重量份、茶粉提取液15重量份,加入適量的葡萄糖漿和清水,配制100重量份,混合均勻,在-8℃條件下,冷凍5小時,然后在裝載量按12kg/m2、工作壓力35pa、解析壓力15pa、溫度42℃的條件下干燥,制得混合液;
e.成型:將混合液在溫度為68℃,壓力為42mpa的條件下進行均質(zhì),再入模,放入微波真空干燥機中進行低溫真空干燥,在微波功率320w、溫度55℃、真空度18pa條件下干燥45分鐘;
f.包裝:將干燥成型的茶膏用玻璃瓶進行密封包裝,即得成品。
本發(fā)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同或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shù)加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