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麥防蟲防菌的儲存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小麥防蟲防菌的儲存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小麥?zhǔn)切←溝抵参锏慕y(tǒng)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東新月沃土(Levant)地區(qū),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nóng)作物之一,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饅頭、餅干、面條等食物;發(fā)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質(zhì)燃料。小麥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礦物質(zhì)、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全世界有43個國家,有35%-40%的人口以小麥為主要糧食。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2004年統(tǒng)計,全世界小麥?zhǔn)斋@面積32.36億畝(I畝約為667平米),單產(chǎn)193.8千克/畝,總產(chǎn)6.27億噸,小麥?zhǔn)侨蠊任镏?,產(chǎn)量幾乎全作食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
[0003]小麥?zhǔn)斋@后正值高溫高濕季節(jié),一旦保管不當(dāng),很容易生蟲霉變,但也不僅僅是收獲時才會生蟲霉變,小麥的長久儲存,如果儲存不當(dāng),也很容易受到儲糧害蟲玉米象、鋸谷盜、谷蠢、豌豆象、綠豆象、麥蛾和印度谷蛾等的侵害,這些儲糧害蟲體軀雖小、但食性雜、繁殖快、適應(yīng)性強,是影響糧食儲存安全的主要因素。為了防治儲糧害蟲,現(xiàn)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防治儲糧害蟲的藥物,但那些藥物都普遍存在成本高,效果不明顯,藥味重的缺點,且其中還不乏有害成份,這不僅增加了開銷,糧食的質(zhì)量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小麥防蟲防菌的儲存方法,該儲存方法取材容易,操作簡便,加上其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措施,使防蟲防菌的效果明顯,還達到了降低成本,減少開支,綠色環(huán)保的目的。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取了如下的技術(shù)方案:
一種小麥防蟲防菌的儲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收割篩選:按照小麥正常的種植方法進行小麥的種植,并在成熟后按照正常程序進行收割,清除大塊雜質(zhì);
2)除蟲中草藥準(zhǔn)備:將山蒼子、樟樹葉和除蟲菊等除蟲中草藥用水龍頭大水清洗干凈,曬干粉碎,用紗布包好,每包200g-300g,備用;
3)曬干控制水份:將經(jīng)過收割篩選的小麥,置于陽光下暴曬,晴朗天氣暴曬3-5天,至含水率為14%-16% ;
4)清選入倉:將步驟2)中所得的小麥用小麥專用清選機進行清選,然后再將小麥暴曬至含水率為8%-10%,然后選擇晴朗,氣溫高的天氣,將麥溫曬至50°C -60°C,保持1-3小時后,于下午兩點前聚堆;
5)桐木箱及倉房殺蟲:將用于儲存小麥的桐木箱及倉房用無害殺蟲劑進行殺蟲,并將倉房通風(fēng)4-6小時,桐木箱放置于陽光下暴曬4-6小時; 6)桐木箱準(zhǔn)備:在殺蟲并暴曬后的桐木箱內(nèi)放入風(fēng)干后的艾草,艾草厚度為30cm-40cm,然后放入托架;
7)小麥裝袋:將步驟4)中聚堆的小麥裝入麻袋中,每麻袋裝至一半時加入步驟2)中的除蟲中草藥一小包,然后再裝入小麥至滿袋,縫合麻袋口,將裝好袋子的小麥,趁熱入倉;
8)裝箱封箱:將裝好袋子的小麥交錯疊放至桐木箱內(nèi)的托架上,使麻袋之間形成通風(fēng)空間,疊放至離箱口有20cm-30cm后,蓋上小孔通風(fēng)蓋再放入風(fēng)干后的艾草,艾草厚度為30cm-40cm,然后蓋上蓋子,密閉儲藏;
9)封倉:將倉庫溫度控制在10°C_13°C,密封倉庫,利用冬季嚴(yán)寒低溫時每隔一個月給倉庫換一次氣,換氣時間早晨為佳。
[0006]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該儲存方法中所用的桐木箱透氣性強,且具有防蛀、防霉、防潮等功效,不僅綠色環(huán)保,更能保住小麥的營養(yǎng)成份,同時加上小麥入倉前對倉房及桐木箱進行有效的殺蟲消毒,從基本上防止了蟲菌的存在,再加上趁熱入倉及幾種除蟲中草藥的合理搭配,使防蟲防菌的效果比普通手段有了明顯的提高,整個儲存方法達到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措施,且該儲存方法操作簡便,取材容易,綠色環(huán)保,還達到了降低成本,減少開支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07]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特征、技術(shù)手段及所達到的具體功能,下面以【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08]實施例1
一種小麥防蟲防菌的儲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收割篩選:按照小麥正常的種植方法進行小麥的種植,并在成熟后按照正常程序進行收割,清除大塊雜質(zhì);
2)除蟲中草藥準(zhǔn)備:將山蒼子、樟樹葉和除蟲菊等除蟲中草藥用水龍頭大水清洗干凈,曬干粉碎,用紗布包好,每包200g,備用;
3)曬干控制水份:將經(jīng)過收割篩選的小麥,置于陽光下暴曬,晴朗天氣暴曬3-5天,至含水率為14% ;
4)清選入倉:將步驟2)中所得的小麥用小麥專用清選機進行清選,然后再將小麥暴曬至含水率為8%,然后選擇晴朗,氣溫高的天氣,將麥溫曬至50°C,保持I小時后,于下午兩點前聚堆;
5)桐木箱及倉房殺蟲:將用于儲存小麥的桐木箱及倉房用無害殺蟲劑進行殺蟲,并將倉房通風(fēng)4小時,桐木箱放置于陽光下暴曬4小時;
6)桐木箱準(zhǔn)備:在殺蟲并暴曬后的桐木箱內(nèi)放入風(fēng)干后的艾草,艾草厚度為30cm,然后放入托架;
7)小麥裝袋:將步驟4)中聚堆的小麥裝入麻袋中,每麻袋裝至一半時加入步驟2)中的除蟲中草藥一小包,然后再裝入小麥至滿袋,縫合麻袋口,將裝好袋子的小麥,趁熱入倉;
8)裝箱封箱:將裝好袋子的小麥交錯疊放至桐木箱內(nèi)的托架上,使麻袋之間形成通風(fēng)空間,疊放至離箱口有20cm后,蓋上小孔通風(fēng)蓋再放入風(fēng)干后的艾草,艾草厚度為30cm,然后蓋上蓋子,密閉儲藏; 9)封倉:將倉庫溫度控制在10°C,密封倉庫,利用冬季嚴(yán)寒低溫時每隔一個月給倉庫換一次氣,換氣時間早晨為佳。
[0009]實施例2
一種小麥防蟲防菌的儲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收割篩選:按照小麥正常的種植方法進行小麥的種植,并在成熟后按照正常程序進行收割,清除大塊雜質(zhì);
2)除蟲中草藥準(zhǔn)備:將山蒼子、樟樹葉和除蟲菊等除蟲中草藥用水龍頭大水清洗干凈,曬干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