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與徑向凸起部113達成的一抗扭轉功效,可使第一彈簧片130在音圈馬達100與鏡頭200的組裝過程中維持平整性,避免產生永久性的歪曲與變形。依據本實施方式,徑向凸起部113與徑向擴張部143的數量皆為二個,但不以此為限。
[0065]進一步來說,由圖1及圖6可知,各徑向擴張部143可包含一反向結構144,反向結構144由徑向擴張部143朝向中心軸z凸起,并由第二開孔171往第一開孔111漸縮。再者,各徑向凸起部113可包含一凹陷結構114,各凹陷結構114與各徑向擴張部143的反向結構144對應并嵌合。借此,可加強徑向擴張部143與徑向凸起部113的抗扭轉功效,使第一彈簧片130在音圈馬達100與鏡頭200的組裝過程中維持平整性,避免產生永久性的歪曲與變形。
[0066]配合參照圖7,圖7繪示圖1實施方式中的金屬外殼170、載體140及第一彈簧片130的示意圖。一并參照圖4及圖7,凹槽145位于載體140朝向第二開孔171的一側,且各凹槽145與各內壁175對應設置,且第二彈簧片139耦合定位于凹槽145與內壁175間。借此,凹槽145與內壁175達成的另一抗扭轉功效,可使第二彈簧片139在音圈馬達100與鏡頭200的組裝過程中維持平整性,避免產生永久性的歪曲與變形。依據本實施方式,凹槽145的數量為四個,與位于金屬外殼170內四個內角的內壁175對應設置,但不以此為限。
[0067]進一步來說,由圖1及圖7可知,第一彈簧片130較第二彈簧片139靠近第一開孔111,第一彈簧片130可包含徑向匹配部133,徑向匹配部133的數量可與徑向擴張部143的數量相同,且各徑向匹配部133耦合于各徑向擴張部143。借此,可增加第一彈簧片130與載體140的組裝牢靠度。依據本實施方式,徑向匹配部133的數量為二個,但不以此為限。
[0068]詳細來說,由圖6可知,徑向凸起部113可對稱設置于第一開孔111的周圍。借此,可降低音圈馬達100的結構復雜度。
[0069 ]配合參照圖8及圖9,其中圖8繪示圖1實施方式中的基座110的俯視圖,圖9繪示依照圖8剖面線9-9的剖視圖。由圖8及圖9可知,徑向凸起部113平行中心軸z的高度為h,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0mm<h<0.85mm。借此,可使音圈馬達100維持小型化,并可加強徑向擴張部143與徑向凸起部113的抗扭轉功效,使第一彈簧片130在音圈馬達100與鏡頭200的組裝過程中維持平整性,避免產生永久性的歪曲與變形。依據本實施方式,其滿足下列條件:h =
0.51mm,但不以此為限。
[0070]由圖1及圖8可知,音圈馬達100可還包含至少二金屬端子120,其嵌設于基座110,且金屬端子120電性連接第一彈簧片130。第一彈簧片130較第二彈簧片139靠近基座110,且第一彈簧片130包含互不導電的兩個部分,其分別電性連接二個金屬端子120。借此,可增進音圈馬達100的生產效率,并減少組裝步驟。依據本實施方式,金屬端子120的數量為二個,但不以此為限。
[0071]再者,金屬端子120可以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制程嵌設于基座110,借以有助于大量生產。
[0072]由圖1可知,第一彈簧片130及第二彈簧片139可為平整片狀,即第一彈簧片130及第二彈簧片139無平行于中心軸z的凸出折迭結構或相互連接結構。借此,可節(jié)省第一彈簧片130及第二彈簧片139的加工時間及成本。
[0073]由圖1可知,線圈150可為多邊形。再者,線圈150可為八邊形。借此,可增加線圈150與磁體160對應的磁通量均勻性。
[0074]由圖1及圖4可知,磁體160可為梯形柱體,即磁體160垂直中心軸z的二個面(二個面的法線平行中心軸z)為梯形,且磁體160設置于金屬外殼170的內角并環(huán)繞線圈150。借此,有利于音圈馬達100于組裝制程中的磁極化,使梯形柱體的磁體160易于設計對應的治具,并使磁體160與金屬外殼170易于點膠組裝。依據本實施方式,金屬外殼170具有四個內角,磁體160設置于金屬外殼170的四個內角并環(huán)繞線圈150,但不以此為限。
[0075]由圖1及圖4可知,金屬外殼170可還包含前端部176,第二開孔171設置于前端部176,前端部176包含階梯狀表面177,階梯狀表面177與磁體160的數量相同,各階梯狀表面177與各磁體160對應設置,以調整磁體160與第二開孔171在平行中心軸z的相對位置,使磁體160與第二開孔171在平行中心軸z的方向上有適當的相對位置,進而使線圈150在小型化的音圈馬達100中具有足夠的可作動范圍。依據本實施方式,階梯狀表面177的數量為四個,但不以此為限。
[007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音圈馬達可與鏡頭組裝,以作為提供鏡頭自動對焦的機構,并通過徑向擴張部與徑向凸起部達成的一抗扭轉功效,及凹槽與內壁達成的另一抗扭轉功效,使彈簧片在音圈馬達與鏡頭的組裝過程中維持平整性,避免彈簧片產生永久性的歪曲與變形,進而提升組裝合格率,同時滿足鏡頭更精準的自動對焦要求。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音圈馬達更具有降低結構復雜度、減少組裝步驟、有助于大量生產及磁通量均勻的優(yōu)點。
[0077]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包含:一第一開孔;一筒狀側壁,其沿該第一開孔的周圍設置;及至少二徑向凸起部,其與該筒狀側壁一體成型,且所述徑向凸起部凸出于該筒狀側壁的外側; 一金屬外殼,其耦合于該基座,該金屬外殼包含:一第二開孔,其中該筒狀側壁由該第一開孔朝向該第二開孔延伸;及多個內壁,其連接該第二開孔并朝向該第一開孔設置; 一載體,其可移動地設置于該金屬外殼內,該載體包含:至少二徑向擴張部,各該徑向擴張部與各該徑向凸起部對應設置;及多個凹槽,其位于該載體朝向該第二開孔的一側,各該凹槽分別與所述內壁對應設置; 多個磁體,其設置于該金屬外殼內; 一線圈,其環(huán)繞該載體,并毗鄰于所述磁體;以及 至少二彈簧片,其耦合于該載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馬達,還包含: 至少二金屬端子,其嵌設于該基座,且所述金屬端子電性連接所述彈簧片的至少一者。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該二徑向凸起部對稱設置于該第一開孔的周圍。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該二彈簧片分別為一第一彈簧片以及一第二彈簧片,該第一彈簧片較該第二彈簧片靠近該第一開孔,該第一彈簧片包含至少二徑向匹配部,且各該徑向匹配部耦合于各該徑向擴張部。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體為梯形柱體,且所述磁體設置于該金屬外殼的內角并環(huán)繞該線圈。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端子以埋入射出制程嵌設于該基座。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該線圈為多邊形。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該線圈為八邊形。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片為平整片狀。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該金屬外殼還包含: 一前端部,該第二開孔設置于該前端部,該前端部包含多個階梯狀表面,各該階梯狀表面與各該磁體對應設置,用以調整所述磁體與該第二開孔在平行中心軸的相對位置。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各該徑向擴張部包含一反向結構,該反向結構由該徑向擴張部朝向中心軸凸起,并由該第二開孔往該第一開孔漸縮。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各該徑向凸起部包含一凹陷結構,各該凹陷結構與各該徑向擴張部的該反向結構對應。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凸起部平行中心軸的高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 .0.20mm〈h〈0.85mm。
【專利摘要】一種音圈馬達,包含一基座、一金屬外殼、一載體、多個磁體、一線圈及至少二彈簧片,其中磁體設置于金屬外殼內,線圈環(huán)繞載體并毗鄰于磁體,彈簧片耦合于載體。基座包含一第一開孔、一筒狀側壁及至少二徑向凸起部。筒狀側壁沿第一開孔的周圍設置。徑向凸起部與筒狀側壁一體成型,且徑向凸起部凸出于筒狀側壁的外側。金屬外殼耦合于基座,且金屬外殼包含一第二開孔及多個內壁。載體可移動地設置于金屬外殼內,且載體包含至少二徑向擴張部及多個凹槽。各徑向擴張部與各徑向凸起部對應設置。
【IPC分類】H02K41/035
【公開號】CN205195532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79318
【發(fā)明人】曾德生, 許文鴻
【申請人】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