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最優(yōu)化的連接器布置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設備框架上連接器的布置。
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設備,該設備包括例如大體平行六面體形狀的中空框架,該中空框架形成外殼;放置在該外殼內的至少兩個電路;以及至少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分別將外部線纜連接至每個電路,第一和第二連接器中的每一個包括要安裝在框架上的基座以及能夠被插入到該基座中的接頭,所述接頭連接至線纜,所述基座連接至電路。線纜可以是傳送電信號的線纜(于是也被稱作電纜),或者可以是傳送光信號的線纜 (于是也被稱作光纜)。
背景技術:
連接器(connector)的基座(base)通常固定到框架(frame)的端壁上,例如,固定到框架的后壁上。相應地在該壁中形成所需尺寸的孔以容納這兩個基座。如果基座具有大體矩形形狀并且分別具有寬度Li、L2和高度HI、H2,則在該壁中形成相應尺寸的孔。這兩個孔可以相鄰并且形成為單個孔。
當因為空間不夠而不能夠在該壁中形成這些孔時,就出現(xiàn)了技術問題,例如當壁的高度小于H1+H2時,以及當針對連接器的可用壁的可用寬度小于L1+L2時,就會導致技術問題出現(xiàn)。
圖1和圖2示出了這種情況。這些圖示出了包含多個電路(例如,母板10、高速 PCI板(express PCI board) 11和冗余電源12)的框架1。這些電路的所有連接器都安裝在框架的后壁13上。針對母板10而保留的連接器以及針對高速PCI板11而保留的連接器安裝在后壁的陰影部分130(圖2、上,針對兩個冗余電源而保留的連接器要安裝在后壁13 的非陰影區(qū)域(標記為131)上。區(qū)域131高度為H,寬度為L。如IEC320類型的兩個連接器2和3要安裝在區(qū)域131中,以將兩個線纜4和5連接至兩個電源12。連接器2和連接器3中的每一個分別包括基座21和31并分別包括要被插入到基座中的接頭22和32?;?1和31分別具有如前所述的尺寸HlXLl和H2XL2。在所示的情況下,由于兩個連接器同樣是IEC320類型,因此,Ll = L2,H1 = H2。此外,圓形截面的線纜4和5的直徑等于D。
如上所述,當區(qū)域131不足夠大時,具體地當Hl+D < H < H1+H2和Ll+D < L < L1+L2時,會出現(xiàn)問題。于是空間不足以至于不能將連接器2和3裝配到壁的該區(qū)域中。
解決方案可以是,不將連接器固定在框架的后壁上并且將連接器放置在框架的外部,連接器的基座通過兩條線纜連接至冗余電源12,這兩條線纜穿過在壁的區(qū)域131中形成的一個或兩個孔。另一種解決方案也是,僅將兩個連接器之一固定在壁的區(qū)域131中,并且將另一個連接器放置在框架的外部,該連接器的基座通過穿過區(qū)域131中形成的孔的線纜連接至冗余電源之一。然而,這兩種解決方案并不令人滿意,因為在框架的外部存在至少一個連接器增加了另一連接器過早斷開的風險,并且妨礙了框架轉運(frame handling), 具體地,當將框架放置在電氣箱(electrical cabinet)的隔室中或者從這樣的隔室中移除時。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用于彌補上述缺點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解決方案。
為此目的,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設備,包括
形成外殼的大體平行六面體形狀的中空框架,
放置于所述外殼內的至少兩個電路,
至少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分別將外部線纜連接至所述電路的每一個,所述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中的每一個包括要安裝在框架上的基座以及能夠被插入到所述基座中的接頭,所述接頭連接至線纜,并且所述基座連接至電路,第一連接器的基座放置于在框架的端壁中形成的第一孔中,
其特征在于,第二連接器放置于所述外殼內第一連接器的基座后面,連接至第二連接器的接頭的線纜通過在框架的所述側壁中形成的第二孔進入到外殼內部。
由于所述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是一個在另一個之后放置,因此減小了安裝兩個連接器所需的端壁的表面。此外,由于第二連接器放置于框架外殼內,抑制了因此該連接器過早斷開的風險。沒有連接器置于框架的外部。
根據(jù)另一具體實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孔被聚在一起并且形成單個孔。然后該單個孔的尺寸為容納第一連接器的基座,并且允許連接至第二連接器的接頭的線纜通過。
作為變型,所述第一和第二孔是分開的。那么第一孔具有與第一連接器的基座相同的尺寸,并且第二孔的尺寸為允許連接至第二連接器的接頭的線纜通過。
根據(jù)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基座和第二連接器的基座以及所述單個孔具有大體矩形形狀。
為了便于第二連接器的接頭的連接和斷開,所述第一和第二連接器的基座有利地安裝在支撐上,所述支撐能夠通過盒的殼體中的所述單個孔,在內縮位置(retracted position)與展開位置(employed position)之間平移,在內縮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連接器的基座存在于所述殼體內,在展開位置,所述第一連接器的接頭和基座以及至少第二連接器的接頭存在于所述殼體的外部。使位移垂直于端壁。
有利地,所述支撐配備有阻擋裝置,該阻擋裝置能夠與殼體的附加阻擋裝置協(xié)作, 從而在內縮位置將所述支撐阻擋在所述殼體中。該阻擋裝置可以是被緊固到該附加裝置中的緊固裝置(clipping means)。
有利地,所述支撐還配備有接線片(Iug),該接線片相對于第一連接器的基座突出,用于支撐在所述殼體中的平移。當支撐在內縮位置時,該接線片相對于所述側壁向外突出ο
根據(jù)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基座和第二連接器的基座垂直偏移開。
根據(jù)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設備還包括第三連接器,第三連接器包括安裝在所述支撐上并連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連接器的基座的接頭以及安裝在所述殼體中并連接至所述電路的附加接頭,當支撐在內縮位置時,所述接頭被插入到所述附加接頭中。
基于參照附圖的詳細描述,將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并且其他目的、細節(jié)、特性和優(yōu)點將變得顯而易見,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設備的元件的頂視圖,
圖2是圖1的設備的透視、局部視圖,
圖3是示出了滑動支撐上設備連接器的布置的本發(fā)明設備的詳細局部視圖,所述支撐處在內縮位置,
圖4是圖3設備的滑動支撐的側視圖,
圖5是圖3設備的滑動支撐的頂視圖,
圖6是根據(jù)圖4中定義的平面VI-VI的截面圖,
圖7是根據(jù)圖4中定義的平面VII-VII的截面圖,
圖8是類似于圖4的視圖,其中滑動支撐處在展開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jù)本發(fā)明,兩個連接器2和3是一個在另一個之后放置的。連接器之一的基座放置于在框架后壁的區(qū)域131中形成的孔中。另一連接器的基座和接頭位于框架外殼(frame enclosure)內。連接至該另一連接器的接頭的線纜通過在區(qū)域131中形成的那個孔或者在該區(qū)域中形成的第二孔,進入到框架外殼內部。
優(yōu)選地,為了方便被置于框架外殼內的連接器的連接和斷開,這兩個連接器2和3 安裝支撐上,該支撐在能夠在框架的殼體(housing)中平移。
圖3至8示出了本發(fā)明。
參照圖3至8,連接器2和3在支撐6上一個在另一個之后放置,該支撐6能夠通過框架1的后壁13的區(qū)域131中形成的孔垂直于該后壁13平移。
支撐6在外殼的殼體7中在圖3所示的內縮位置與圖8所示的展開位置之間的移動,在內縮位置,連接器2和3的基座21和31存在于所述殼體內,在展開位置,連接器2的接頭22和基座21以及至少連接器3的接頭32存在于殼體7的外部。
殼體7由框架的垂直于后壁13的側壁14以及平行于所述側壁14的壁15限定, 固定在框架的底部16。壁14與15之間的距離近似等于寬度L(圖1的寬度L)。那么,在后壁的水平面處,位于壁14與15之間的區(qū)域對應于區(qū)域131。在后壁13上整個區(qū)域131 的位置形成孔8,以用于支撐6通過以及線纜5通過。
孔8具有略微大于Ll的寬度L,且具有高度H,其中H1+D<H<H1+H2。該高度是框架高度,支撐的寬度等于基座21和31的寬度,S卩,Ll =L2,并且支撐的高度不超過高度 H0
支撐6包括承載(load-bearing)結構60,基座21和31 —個在另一個之后安裝在承載結構60上?;?1位于與基座21相距一段距離的位置處,允許接頭32進入基座31 中。具有4個接觸點的公接頭(標識為91)也安裝在承載結構60上基座31之后。當支撐 6處在內縮位置時,該公接頭91應插入到母接頭(標識為92)中。如進一步所示,該具有4 個接觸點由公接頭91和母接頭92組成的連接器用于當支撐處在內縮位置時防止將基座21 和31的管腳連接至冗余電源的線路彎曲。
在更具體的方式中,從在框架1外部處終止的上游端(upstream end)到其下游端 (downstream end),承載結構60包括支持連接器2的基座21的上游部分61和支持連接CN 102548316 A器3的基座31以及公接頭91的下游部分62。
倒U形截面的上游部分61包括上壁610 ;兩個從上壁向下延伸的垂直側壁611 ; 以及平行于上壁610從側壁611的下端向內延伸的下部連接片(lug)612。連接片612位于框架的底部16上。如圖6更詳細所示,基座21經由明顯矩形形狀的支撐框架210安裝在側壁611之間,并且抵靠著上壁610的下側。支撐框架210通過適當?shù)母街b置(未示出) (例如,螺絲或通過焊接)固定至壁610或611,或者固定至連接片612。在支撐框架210的下壁與連接片612之間提供附加連接片614。該連接片614安裝為相對于基座21的外部突出,并且構成在內縮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在殼體7中移動支撐6的裝置。有利地,該裝置包括通孔615以便于手指握緊連接片。
下游部分62包括側壁611的延長部分中的兩個側壁621,以及從側壁621的上端和下端向內延伸的兩個連接片,上連接片620和下連接片622。下連接片622位于上游部分61的下連接片612的延長部分中。如圖7更詳細所示,基座31經由矩形形狀的支撐框架310安裝在側壁621之間,并且抵靠著上連接片620的下側。支撐框架310通過適當?shù)母街b置(未示出)(例如,螺絲或通過焊接)固定至連接片620或側壁621。
在側壁621與支撐6的下游端的水平面處的上連接片620和下連接片622之間, 在基座31之后安裝連接器3的公接頭91。
由于基座21和31是IEC 320類型,因此它們分別包括3個管腳,一個中性管腳 (neutral pin),一個相位管腳(phase pin)和一個地管腳(earth pin)。所謂的地管腳直接連接至支撐,例如,經由電線211、311以及適當?shù)难b置連接至下連接片612和/或622,該適當?shù)难b置通過螺絲和螺母63將電線211、311固定至連接片?;?1和31的相位管腳和中性管腳經由電線212、312、213、313連接至公接頭91的管腳。
如前所述,當支撐處在內縮位置時,將公接頭91插入到母接頭92中。母接頭92 安裝在殼體7的下游壁17上。母接頭92的4個接觸點通過其他電線連接至冗余電源12。 該具有4個接觸點由公接頭91和母接頭92組成的連接器的存在能夠在支撐6從其展開位置移動至其內縮位置時防止將基座21和31連接至電源12的電線彎曲。
作為變型,可以去除由公接頭91和母接頭92組成的連接器,而是將基座21和31 的相位管腳和中性管腳連接至電源12。
因此,能夠提供基座31中接頭32的連接,將基座31置于高度高于基座21的位置上,并且將上壁610降低到接近下游部分62。更精確地,上壁610由水平部分610a、水平部分610a之后的部分610b以及水平部分610c組成,該部分610b向下傾斜。該部分610c位于低于基座31的高度的高度處,以實現(xiàn)基座31中接頭32的連接。
有利地,支撐6配備了在內縮位置將支撐阻擋在殼體中的裝置。當支撐處在內縮位置時,接近框架的壁15的側壁611例如具備進入壁15中形成的端口的凸起(boss)。
實現(xiàn)了連接器2的連接和斷開,而與殼體7中支撐6的位置無關。
當支撐6處在展開位置時,實現(xiàn)了連接器3的連接和斷開。
快速實現(xiàn)了連接器2和3的連接和斷開,而無需特定工具。
盡管參考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顯而易見的是,這決不意在限制本發(fā)明, 并且本發(fā)明包括所描述裝置的所有技術等同物(在這些等同物進入本發(fā)明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及它們的組合。
具體地,線纜4和5優(yōu)選地是電纜但也可以是光纜。
權利要求
1.一種設備,包括 形成外殼的中空框架(1),放置于所述外殼內的至少兩個電路(12),至少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0、3),分別將外部線纜(4、幻連接至所述電路(12)的每一個,所述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中的每一個包括要安裝在框架上的基座01、31)以及能夠被插入到所述基座中的接頭02、32),所述接頭連接至線纜,并且所述基座連接至所述電路,第一連接器的基座放置于在框架的端壁(10)中形成的第一孔(8)中,其特征在于,第二連接器C3)放置于所述外殼內第一連接器( 的基座后面,連接至第二連接器的接頭的線纜通過在框架的所述側壁中形成的第二孔進入外殼到內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孔被聚在一起并且形成單個孔⑶。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連接器的基座(21、31)安裝在支撐(6)上,所述支撐(6)能夠通過盒的殼體(7)中所述單個孔(8),在內縮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平移,在內縮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連接器的基座存在于所述殼體內,在展開位置,所述第一連接器的接頭和基座以及至少第二連接器的接頭存在于所述殼體的外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6)配備有阻擋裝置,所述阻擋裝置能夠與殼體的附加阻擋裝置協(xié)作,從而在內縮位置將所述支撐阻擋在所述殼體中。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6)還配備有相對于第一連接器的基座向外突出的接線片(614),以在所述殼體中平移支撐。
6.根據(jù)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還包括第三連接器,包括安裝在所述支撐上并連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連接器(2、;3)的基座的接頭(91)以及安裝在所述殼體中并連接至所述電路的附加接頭(92),當所述支撐在內縮位置時,所述接頭被插入到所述附加接頭中。
7.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基座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基座垂直偏移開。
8.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是傳送電信號的線纜。
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是傳送光信號的線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設備的框架上連接器的布置。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設備,包括形成外殼的中空框架,放置于外殼內的至少兩個電路,至少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分別將外部線纜連接至每個電路,第一和第二連接器中的每一個包括要安裝在框架上的基座以及能夠被插入到基座中的接頭,所述接頭連接至線纜,并且基座連接至電路,第一連接器的基座置于在框架的端壁中形成的第一孔中。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連接器置于外殼內第一連接器的基座后面,連接至第二連接器的接頭的線纜通過在框架的側壁中形成的第二孔進入外殼內部。
文檔編號H05K7/02GK102548316SQ20111030382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伊馮·莫伊斯頓, 克里斯蒂安·加盧瓦, 勒內·勒加勒 申請人:湯姆森許可貿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