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梯轎廂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設(shè)置有隔音裝置的電梯轎廂。
背景技術(shù):
在電梯上設(shè)置有提高隔音性的隔音裝置。在日本國特開
2005-8287號公報中,公開了在門上設(shè)置有側(cè)部遮蔽部件的電梯的層 站門裝置。該側(cè)部遮蔽部件安裝在門的門收納箱側(cè)的側(cè)部,在關(guān)門時 觸在層站出入口的入口柱的上面而與入口柱緊密貼合,遮蔽門與入口 柱之間的縫隙。
在日本國特開2005-126231號公報中,公開了提高電梯門廳與升 降路之間的氣密性的防災(zāi)裝置。該防災(zāi)裝置具有安裝在門的門收納箱 側(cè)的側(cè)部的密閉部件。該密閉部件具有與入口柱的側(cè)端部相對地延伸 的懸臂(lip)部,在關(guān)門時,通過該懸臂部與入口柱的側(cè)端部接觸而 密閉門與入口柱之間的縫隙。
另外,電梯轎廂具有轎廂框、配置在該轎廂框內(nèi)的轎廂室、懸架 在轎廂框上的多個門。轎廂室的底部例如通過防振橡膠等彈性支持。 因此例如在乘客負載為偏負載的情況下,由于防振橡膠的彎曲而使轎 廂室傾斜。例如,在轎廂室向與門相反的方向傾斜時,門與轎廂室的 入口柱之間的縫隙增大。
在利用日本國特開2005-8287號公報記載的側(cè)部隔音部件的情 況下,在門與入口柱之間的縫隙增大時,在該側(cè)部隔音部件與入口柱 之間產(chǎn)生縫隙,有損隔音性。若為了即使門與入口柱之間的縫隙擴大 也不產(chǎn)生側(cè)部隔音部件與入口柱之間的縫隙,增大入口框與側(cè)部隔音 部件的重疊量,則門與入口柱之間的阻力增大,正常時門的開關(guān)變得 困難。
另外,在利用日本國特開2005-126231號公報記載的密閉裝置的情況下,作為密閉裝置的軌道空間需要大的空間。軌道空間是指在門 的開關(guān)中為了使密閉裝置不與其他部件干涉而設(shè)置在密閉裝置的通 過路徑的周圍的富裕的空間,例如形成在安裝于轎廂室的門側(cè)的蓋部 件與門之間。
再次,如日本國特開2005-126231號公報的記載,與入口柱的側(cè) 端部相對地延伸出的懸臂部在門的開關(guān)中由于為沒有外力的作用的 自然姿勢,因此為從門向轎廂室側(cè)突出很大的狀態(tài)。因此,為了避免 該突出得很大的懸臂部,需要確保大的軌道空間,限制了轎廂室的構(gòu) 成的自由度。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梯轎廂,其具有即使在轎廂室傾 斜時也可以維持隔音性并且可以將開關(guān)門時隔音裝置的軌道空間抑 制得較小的隔音裝置。
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中的電梯轎廂,具有,轎廂框;配置在上述 轎廂框內(nèi)并且底部被彈性支持的轎廂室;懸架在上述轎廂框上的門; 以及設(shè)置在上述轎廂室和上述門之間的隔音裝置,上述轎廂室具有與 上述門相對的入口柱,該入口柱具有規(guī)定轎廂出入口的側(cè)緣部的主體 部、從該主體部的上述門側(cè)的端部平行于上述門地延伸的折回部,上 述隔音裝置具有彈性部件和保持部件,上述彈性部件具有固定在上述 門的開門側(cè)的側(cè)部的基部、作為自由端部并沿著關(guān)門方向與上述折回 部的端部相對的懸臂部,在關(guān)門時,上述懸臂部壓接于上述折回部的 端部,上述懸臂部相對于上述基部向開門方向彎曲,并且,密閉上述 門與上述入口柱之間的縫隙,上述保持部件具有將上述彈性部件的基 部固定在上述門的側(cè)部的固定部、相對于上述固定部配置在上述轎廂 室側(cè)并且相對于上述固定部朝向開門方向傾斜設(shè)置的懸臂姿勢部,在 開門時,也將上述彈性部件的懸臂部相對于上述基部保持為向開門方 向彎曲的姿勢。
通過本發(fā)明,即使在轎廂室傾斜時也可以維持隔音性并且可以將 開關(guān)門吋隔音裝置的軌道空間抑制得較小。
圖1是模式的表示實施方式的電梯整體的截面圖2是圖1所示的電梯轎廂的立體圖3是圖2所示的電梯轎廂的截面圖4是表示圖3所示的隔音裝置的截面圖5是表示圖4所示的彈性部件的動作的截面圖6是表示圖2所示的轎廂室的動作的側(cè)面圖7是表示圖2所示的轎廂室的動作的截面圖8是表示電梯轎廂的隔音部件的一例的截面圖9是表示電梯轎廂的隔音部件的一例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圖1至圖7,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電梯轎廂1進行 說明。圖1概略地表示了設(shè)置有電梯轎廂1的電梯2的整體。如圖l 所示,電梯2具有分別配置在升降路3內(nèi)的電梯轎廂1和配重5。在 升降路3內(nèi),引導(dǎo)電梯轎廂1的導(dǎo)軌6和引導(dǎo)配重5的導(dǎo)軌(未圖示) 分別在垂直方向上延伸設(shè)置。
升降路3的上方設(shè)置有機械室8。該機械室8中設(shè)置有巻升機9, 并且,設(shè)置有例如控制電梯2的整體的控制裝置10。巻升機9具有 主繩輪12和旋轉(zhuǎn)驅(qū)動該主繩輪12的電動機13。該主繩輪12上巻掛 有主繩索14。在該主繩索14的一端懸吊有電梯轎廂1。另外,在主 繩索14的另一端,懸吊有配重5。由此,通過驅(qū)動巻升機9,使得電 梯轎廂1以及配重5相互向相反方向進行升降動作。
圖2表示電梯轎廂1的整體。在圖2中,為了便于說明省略了轎 廂門裝置。如圖2所示,電梯轎廂1是利用者乘用并在升降路3內(nèi)移 動的轎廂,具有轎廂框21、配置在該轎廂框21內(nèi)的轎廂室22以及 轎廂門裝置23 (參照圖3)。
如圖2所示轎廂框21具有各自為鋼材的上梁25、下梁26以及 一對豎框27、 28,并且它們組合在一起形成框狀。在該轎廂21上固定有可以載置轎廂室22的地面承受框29。
在該地面承受框29的四角部設(shè)置有例如防振橡膠那樣的防振體 30,該防振體30上載置有轎廂室22。也就是說,通過防振體30彈 性支持轎廂室22的底部。由此,轎廂室22相對于轎廂框21可以在 垂直方向上位移。所以,通過具有未圖示的負載檢測裝置,可以基于 轎廂室22的下沉量檢測出轎廂室22內(nèi)的負載。
如圖2所示,轎廂室22形成為利用者可以乘用的箱形,并且具 有用于利用者進出該轎廂室22內(nèi)的轎廂出入口 32。轎廂出入口由三 面框35限定,該三面框35具有沿著垂直方向延伸的一對入口柱33a、 33b (即豎框)和跨該入口柱33a、 33b的上端部之間的上框部件34。
如圖3所示,門裝置23為開關(guān)轎廂出入口 32的門裝置,例如具 有兩開方式的一對門37a、 37b。該門37a、 37b懸架在轎廂框21上。 門裝置23具有例如在轎廂出入口 32的上方向轎廂出入口 32的開口 方向延伸的門軌(未圖示)。門37a、 37b各自具有車輪,并且該車 輪吊掛在上述門軌上。
如圖3所示,轎廂22的入口柱33a、 33b與門37a、 37b相對并 且分別具有主體部41和折回部42。本體部41從轎廂22的內(nèi)部向門 37a、 37b延伸,規(guī)定轎廂出入口 32的側(cè)緣部。折回部42從本體部 41的門37a、 37b側(cè)的端部朝向開門方向與門37a、 37b平行地延伸, 并且與門37a、 37b相對。
本發(fā)明中的"開門方向"是指相對于轎廂出入口 32的中心、在 開門時門37a、 37b移動的方向(圖3中為A方向)。另外,本發(fā)明 的"關(guān)門方向"是指相對于轎廂出入口 32的中心、在關(guān)門時門37a、 37b移動的方向(圖3中為B方向)。
如圖3所示,轎廂室22具有設(shè)置在該轎廂出入口 32的左右側(cè)方 向的壁板44。壁板44從入口柱33a、 33b的轎廂室22內(nèi)側(cè)的端部與 門37a、 37b平行地延伸。壁板44從轎廂室22的內(nèi)部露出并且規(guī)定 轎廂室22的內(nèi)部空間。在一個壁板44上設(shè)置有目的地操作盤45。 例如,在設(shè)置有該目的地操作盤45的壁板44上,從轎廂室22的外 側(cè)安裝有蓋部件46。該蓋部件46在開門時與門37a相對。蓋部件46形成在其與壁板44之間收容目的地操作盤45或轎廂內(nèi)相機的收容部 47。
如圖3所示,在轎廂室22和門37a、 37b之間,設(shè)置有堵塞轎廂 室22的入口柱33a、33b與門37a、37b之間的縫隙S的隔音裝置51a、 51b。隔音裝置51a、 51b例如跨越入口柱33a、 33b的整個高度地設(shè) 置。該左右一對隔音裝置51a、 51b具有相互大致相同的結(jié)構(gòu)以及功 能,因此下面以一個隔音裝置51a為代表進行詳細說明。
圖4表示門37a的關(guān)門時的隔音裝置51a。如圖4所示,隔音裝 置51a具有設(shè)置在門37a的開門側(cè)的側(cè)部53上的彈性部件55和保持 該彈性部件55的保持部件56。另外,"開門側(cè)"是指開門方向一側(cè) (圖4中的左側(cè))。"關(guān)門側(cè)"是指關(guān)門方向一側(cè)(圖4中的右側(cè))。
彈性部件55具有固定端部即基部61和自由端部即懸臂部62。 基部61固定在門37a的開門側(cè)的側(cè)部53 (即側(cè)面)。懸臂部62從基 部61朝向轎廂室22而延伸,沿著關(guān)門方向與轎廂室22的折回部42 的端部42a相對。彈性部件55在自然狀態(tài)下形成為例如基部61與懸 臂部62筆直延伸的姿勢,但是由于保持部件56的作用而成為沿著后 述的保持部件56的形狀的姿勢。
如圖4所示,在關(guān)門時,懸臂部62從關(guān)門方向與折回部42的端 部42a壓接。由此,懸臂部62相對于基部61彎曲而朝向開門方向傾 斜。通過懸臂部62與折回部42的端部42a接觸,彈性部件55密閉 門37a和入口柱33a之間的縫隙。
如圖4以及圖5所示,保持部件56固定彈性部件55并且在開門 時也保持彈性部件55彎曲的姿勢使其朝向與關(guān)門時大致相同的方向 傾斜。具體地,保持部件56具有固定部65和懸臂姿勢部66。固定 部65將彈性部件55的基部61固定在門37a的側(cè)部53。另外在圖5 中,為了便于說明,省略了保持部件56的說明。
如圖4所示,懸臂姿勢部66相對于固定部65設(shè)置在轎廂室22 側(cè),并且,設(shè)置為相對于固定部65朝向開門方向傾斜。即,懸臂姿 勢部66具有相對于固定部65朝向開門方向的傾斜角度6 。懸臂姿勢 部66與彈性部件55的懸臂部62和基部61的邊界部分相對。彈性部件55通過該保持部件56的作用,即使在開門時懸臂部 62也相對于基部61保持朝向開門方向彎曲的姿勢。即,如圖5所示, 在開門吋,彈性部件55的懸臂部62保持為相對于基部61以傾斜角 度e彎曲的狀態(tài)。該傾斜角度e設(shè)定為比關(guān)門時懸臂部62相對于基 部61的傾斜角度小。
對保持部件56進行更詳細的說明,保持部件56具有協(xié)動而挾持 彈性部件55的第一以及第二部件71、 72。第一部件71從關(guān)門側(cè)與 彈性部件55接觸。第二部件72從開門側(cè)與彈性部件55接觸。艮P, 第一部件71介于彈性部件55和門37a之間。
如圖4所示,第一部件71具有沿著門37a的側(cè)部53的平坦的中 央部分71a、相對于該中央部分71a從轎廂室22側(cè)的端部傾斜延伸的 傾斜部分71b以及設(shè)置在相對于中央部分71a與傾斜部分71b相反側(cè) 的掛止部分71c。另外,第二部件72具有與第一部分71的中央部分 71a平行地延伸的第一部分72a、從該第一部分72a的轎廂室22側(cè)的 端部向開門方向抬起的第二部分72b。
第一部分71的中央部分71a和第二部件72的第一部分72a協(xié)動 而構(gòu)成保持部分56的固定部65。 g卩,彈性部分55的基部61由第一 部件71的中央部分71a和第二部分72的第一部分72a挾持,第一部 件71的中央部分71a和第二部件72的第一部分72a通過例如螺栓那 樣的緊固部件74安裝在門37a的側(cè)部53而固定。
第一部件71的傾斜部分71b構(gòu)成懸臂姿勢部66的一部分。如圖 4所示,傾斜部分71b例如在門37a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不超出門37a 的外觀面76程度的大小。即,傾斜部分71b的前端在門37a的的厚 度方向上,位于與門37a的外觀面76大致相同的線上。另外,本發(fā) 明中的"門的厚度方向"是指從門37a朝向轎廂室22的內(nèi)部的方向 (圖4中的C方向)。另外,"門的外觀面"是指露出于轎廂出入口 32的面板面。
另外,第二部件72的第二部分72b構(gòu)成懸臂姿勢部66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72b在對應(yīng)于彈性部分55的懸臂部62和基部61的邊界部 分的位置上,相對于第一部分72a垂直地抬起。由此,第二部分72b幾乎與彈性部分55不接觸。
艮P,與第一部分71相比,第二部分72形成為在懸臂姿勢部66 在固定部65側(cè)短。由此,與第一部分71相比第二部件72在懸臂姿 勢部66上對彈性部分55的約束小。B卩,彈性部分55的懸臂部62相 對于基部61可以以比傾斜角度6大的角度向開門方向自由地彎曲。
如圖4所示,第一部分71的掛止部分71c具有作為約束保持部 分56的位置的限位器的功能。S卩,掛止部分71c設(shè)置在該保持部分 56中的與懸臂姿勢部66相反側(cè)并且朝向關(guān)門方向彎曲,可以掛在門 37a的外側(cè)的表面77。該掛止部分71c掛在門37a的表面77時,約 束保持部分56的門37a的厚度方向的位置。
如圖5所示,入口柱的折回尺寸81 (即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 的寬度尺寸)由(1)懸臂姿勢部66的傾斜角度e (參照圖4); (2) 門37a的厚度方向的懸臂姿勢部66的位置82(參照圖4):以及(3) 將懸臂部62壓接在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的端部42a的壓接量83 來決定。
如圖4所示,"壓接量"是指在轎廂室22不具有傾斜的狀態(tài)下 懸臂部62的前端與折回部42的端部42a之間的長度。該壓接量考慮 了,門中心相對于轎廂出入口 32的偏移造成的入口柱33a的折回部 42的端部42a與門37a的臺階84 (參照圖3)的擴大即臺階增加量 85、轎廂室22的傾斜造成的入口柱33a與門37a之間的縫隙S的擴 大即縫隙增加量86 (參照圖7)。
換而言之,上述壓接量為即使在轎廂室22的傾斜為最大時也可 以確保懸臂部62的前端部62a與折回部42的端部42a持續(xù)接觸的充 裕的尺寸。折回部42超過了從懸臂姿勢部66的傾斜角度9 、門37a 的厚度方向上的懸臂姿勢部66的位置82以及壓接在折回部42的端 部42a的懸臂部62的壓接量83導(dǎo)出的該折回部42的最少必要尺寸 而向開門方向延伸。"最小必要尺寸"是指可以確保上述壓接量83 的最小折回尺寸81。
另外,如圖5所示,在蓋部件46和門37a之間,形成了彈性部 件55在開門時通過的軌道空間87。軌道空間87是設(shè)置在隔音裝置51a的通過路徑的周圍的富裕的空間,以使在門37a開關(guān)中隔音裝置 51a不與其它部件干涉。軌道空間87由從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到 轎廂22側(cè)的進深尺寸88進行定義。即,軌道空間87相當于折回部 42和蓋部件46之間的縫隙在開門方向上延伸的區(qū)域。
將折回部42與門37a之間的縫隙S和從開門時的折回部42到懸 臂部62沿門37a的厚度方向的突出量89加在一起的尺寸以上的距離, 作為蓋部件46與門37a之間的彈性部件55的軌道空間而空出。
下面對電梯轎廂1的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6所示,在轎廂室22內(nèi)的乘客負載為偏負載的情況下,由 支持轎廂室22的底部的防振體30的彎曲,轎廂室22相對于門37a 向分開方向傾斜,轎廂室22從門37a離開縫隙增加量86。此時如圖 7所示,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從門37a離開縫隙增加量86。
在此,本實施方式中的隔音裝置51a具有含有向折回部42的側(cè) 方延伸的懸臂部62的彈性部件55。該彈性部件55上具有比較大的 長度,其中預(yù)先包含了作為"壓接量"的用于吸收上述縫隙增加量 86的富裕的尺寸。因此,在轎廂室22傾斜時,懸臂部62改變傾斜 而追隨轎廂室22的位移,保持入口柱33a、 33b和門37a、 37b之間 的縫隙S的密閉狀態(tài)。
圖5表示了開門時的隔音裝置51a的狀態(tài)。如圖5所示,由保持 部件56保持的彈性部件55在開門時并不是筆直延伸,而是維持懸臂 部62相對于基部61向開門方向彎曲的姿勢。
通過這樣構(gòu)成的電梯轎廂1,即使由于偏負載造成轎廂室22傾 斜,隔音裝置51a也不會從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分離,可以維持 隔音性。另外通過該電梯轎廂1,可以將門37a開閉時隔音裝置51a 的軌道空間87抑制得較小。
圖8表示具有關(guān)門時觸在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的彈性部件101 的隔音裝置102。在這樣的隔音裝置102中,在轎廂22傾斜入口柱 33a從門37a分離時,吸收縫隙增加量86是有限度的。g卩,若轎廂室 22的傾斜較大,則在入口柱33a和門37a之間產(chǎn)生隔音裝置5la不能 覆蓋的縫隙,有隔音性降低的可能。如果,為了不產(chǎn)生上述縫隙而使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與彈性 部件IOI的重疊量103增大,則入口柱33a與門37a之間的阻力增大, 使得門37a不容易開關(guān)。
圖9表示了含有相對于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的端部42a延伸 出的懸臂部111的彈性部分112。這樣的懸臂部111由于在開門時為 不受外力的作用的自然姿勢,因此,成為從折回部42朝向轎廂室22 側(cè)具有大的突出量114的狀態(tài)。因此,為了避免該突出得大的懸臂部 111,需要具有大的進深尺寸113a的軌道空間113。
若蓋部件46突出于門37a側(cè),則軌道空間113變淺,彈性部件 112的向轎廂室22側(cè)的突出量必須減小。但是彈性部件112的突出 量減小后,由于轎廂室22的傾斜的大小導(dǎo)致不能完全覆蓋入口柱33a 和門37a之間的縫隙S。所以,需要抑制蓋部件46的突出尺寸。這 樣,必須將目的地操作盤45和轎廂內(nèi)相機作為特殊品,而也有可能 使成本增大。
另外,也考慮到由于減小了隔音裝置的朝向轎廂室22側(cè)的突出 尺寸,而減小了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的端部42a與門37a的側(cè)部 53的臺階,這樣存在有入口柱33a的強度不足的傾向??紤]在入口柱 33a的里側(cè)利用加強部件,但是這樣也會導(dǎo)致成本的增加。
另外,本實施方式中的隔音裝置51a的彈性部分55,具有固定 在門37a的側(cè)部53的基部61、作為自由端部并沿關(guān)門方向與折回部 42的端部42a相對的懸臂部62,在關(guān)門時,懸臂部62壓接于折回部 42的端部,密閉門37a與入口柱33a之間的縫隙S。由此,通過上述 的說明,在轎廂室22傾斜時,懸臂部62改變傾斜而追隨轎廂室22 的位移,可以保持入口柱33a、 33b與門37a、 37b之間的縫隙S的密 閉狀態(tài)。另外,這樣的彈性部件55不會導(dǎo)致入口柱33a與門37a之 間的阻力的增加。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隔音裝置51a的保持部件56,具有將彈性 部件55的基部61固定在門37a的側(cè)部53的固定部65以及相對于固 定部65配置在轎廂室22側(cè)、并且相對于固定部65向開門方向傾斜 設(shè)置的懸臂姿勢部66。由此,在開門時,彈性部件55的懸臂部62保持相對于基部61保持向開門方向彎曲的姿勢。所以,懸臂部62即 使在開門時也不會朝向轎廂室22側(cè)大地突出,即,避開該懸臂部62 的軌道空間87較小就可以。
若折回部42超過了從懸臂姿勢部66的傾斜角度0 、門37a的厚 度方向上的懸臂姿勢部66的位置82以及壓接在折回部42的端部42a 的懸臂部62的壓接量83導(dǎo)出的該折回部42的最小必要尺寸而向開 門方向延伸,則大大確保了該程度的富裕量,即使在轎廂室22傾斜 時也可以切實地保持懸臂部62與折回部42之間的接觸。
若保持部件56具有從關(guān)門側(cè)接觸彈性部件55的第一部件77、 從開門側(cè)接觸彈性部件55的第二部件72,與第一部件71相比上述 第二部件72在上述懸臂姿勢部66在固定部65側(cè)形成得短,則在上 述懸臂姿勢部66上懸臂部62的朝向開門方向的約束小或者幾乎沒 有,因此在入口柱33a的折回部42的端部42a不會過分地壓接懸臂 部62。由此,可以使門37a、 37b的開關(guān)阻力極小,彈性部件55的更 換周期變長。
若蓋部件46與門37a之間空出了折回部42與門37a之間的縫隙 S加上開門時懸臂部62從折回部42沿門37a的厚度方向的突出量89 的尺寸以上的距離,則可以切實地避免懸臂部62與蓋部件46之間的 干涉。
保持部件56具有掛在門37a上用于約束該保持部件56的門37a 的厚度方向的位置的限位器(即掛止部分71c),因此可以在安裝時 得到合適的懸臂部62的突出尺寸。另外,可以避免懸臂部62與轎廂 室22或蓋部件46的干涉,可以抑制彈性部件55的劣化。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電梯轎廂l進行了說明,但是本 發(fā)明并不限于此。在本發(fā)明的實施階段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主旨的范 圍內(nèi)對構(gòu)成要素進行變形而具體化。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電梯轎廂,其特征在于具有轎廂框(21);配置在上述轎廂框(21)內(nèi)并且底部被彈性支持的轎廂室(22);懸架在上述轎廂框(21)上的門(37a、37b);以及設(shè)置在上述轎廂室(22)和上述門(37a、37b)之間的隔音裝置(51a、51b),上述轎廂室(22)具有與上述門(37a、37b)相對的入口柱(33a、33b),該入口柱(33a、33b)具有規(guī)定轎廂出入口(32)的側(cè)緣部的主體部(41)、從該主體部(41)的上述門(37a、37b)側(cè)的端部平行于上述門(37a、37b)地延伸的折回部(42),上述隔音裝置(51a、51b)具有彈性部件(55)和保持部件(56),上述彈性部件(55)具有固定在上述門(37a、37b)的開門側(cè)的側(cè)部(53)的基部(61)、作為自由端部并沿著關(guān)門方向與上述折回部(42)的端部(42a)相對的懸臂部(62),在關(guān)門時,上述懸臂部(62)壓接于上述折回部(42)的端部(42a),上述懸臂部(62)相對于上述基部(61)向開門方向彎曲,并且,密閉上述門(37a、37b)與上述入口柱(33a、33b)之間的縫隙(S),上述保持部件(56)具有將上述彈性部件(55)的基部(61)固定在上述門(37a、37b)的側(cè)部(53)的固定部(65)、相對于上述固定部(65)配置在上述轎廂室(22)側(cè)并且相對于上述固定部(65)朝向開門方向傾斜設(shè)置的懸臂姿勢部(66),在開門時,也將上述彈性部件(55)的懸臂部(62)相對于上述基部(61)保持為向開門方向彎曲的姿勢。
2、 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電梯轎廂,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回部(42)超過了從上述懸臂姿勢部(66)的傾斜角度(9 )、上述門G7a、 37b)的厚度方向上的上述懸臂姿勢部(66)的位置(82) 以及與壓接于該折回部(42)的端部(42a)的上述懸臂部(62)的壓接量(83)導(dǎo)出的該折回部(42)的最小必要尺寸,而在開門方向 上延伸。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梯轎廂,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56)具有從關(guān)門側(cè)接觸上述彈性部件(55)的第一部件(71)、從開門側(cè)接觸上述彈性部件(55)的第二部件(72), 與上述第一部件(71)相比,上述第二部件(72)在上述懸臂姿勢部 (66)在上述固定部(65)側(cè)形成得短,與上述第一部件(71)相比, 上述第二部件(72)在上述懸臂姿勢部(66)對上述彈性部件(55) 的約束小。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梯轎廂,其特征在于, 具有安裝在上述轎廂室(22)、開門時與上述門(37a、 37b)相對的蓋部件(46),該蓋部件(46)與上述門(37a、 37b)之間,將從上述折回部(42) 與上述門(37a、 37b)之間的縫隙(S)、開門時上述懸臂部(62) 從上述折回部(42)沿著上述門(37a、 37b)的厚度方向的突出量(89) 加在一起的尺寸以上的距離,作為上述彈性部件(55)的軌道空間(87) 而空出。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梯轎廂,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56)具有限位器(71c),上述限位器(71c)設(shè)置在上述懸臂姿勢部(66)的相反側(cè),掛在上述門G7a、 37b)的外 側(cè)的表面(77),約束該保持部件(56)的上述門(37a、 37b)的厚 度方向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梯轎廂,電梯轎廂(1)的隔音裝置(51a、51b)具有彈性部件(55)和保持部件(56)。彈性部件具有固定在門(37a、37b)的側(cè)部(53)的基部(61)和作為自由端部并沿著關(guān)門方向與入口柱(33a、33b)的折回部(42)的端部(42a)相對的懸臂部(62),在關(guān)門時懸臂部與折回部的端部壓接,密閉門(37a、37b)與入口柱之間的縫隙(S)。保持部件(56)具有將彈性部件固定在門上的固定部(65)、配置在相對于固定部的轎廂室(22)側(cè)并且相對于固定部向開門方向傾斜設(shè)置的懸臂姿勢部(66),即使在開門時也可以將彈性部件的懸臂部保持相對于基部向開門方向彎曲的姿勢。
文檔編號B66B13/30GK101525103SQ20091000457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3月6日
發(fā)明者
原和久 申請人:東芝電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