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8mm集成接收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毫米波接收組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8_集成接收組件。
【背景技術】
[0002]毫米波接收組件是毫米波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毫米波電路與系統(tǒng)研宄的熱點和難點。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接收前端電路的集成度不斷提高,同時功能也日益豐富和復雜。8_接收前端技術是新一代通信衛(wèi)星的關鍵技術,也是我國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之一,對我國新型通信衛(wèi)星的研發(fā)具有重要意義。由于8_接收前端具有頻率高、信息容量大、抗干擾性強等特點,目前我國的新型通信衛(wèi)星多采用該項技術。
[0003]基于部件組裝技術設計的毫米波接收組件,結構復雜,不能實現(xiàn)小型化,輕量化的要求。因此在對毫米波接收組件要求更高集成化,更小體積的發(fā)展進程中已經不能適應。并且本振采用耿氏體效應技術,可靠性不高,給調試帶來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8mm集成接收組件,其解決了上述問題,有效的解決了自激問題。實現(xiàn)了 8mm接收組件的集成化,并且保證系統(tǒng)的小型化、輕重量、高可靠性和調試簡便。
[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8mm集成接收組件,包括8_混頻器,所述8mm混頻器一端輸入8_信號波段,該8_信號波段依次通過微帶波導轉換和8mm低噪放處理后傳遞到8mm混頻器;所述8mm混頻器一端連接X 4倍頻器,所述X 4倍頻器上連接有8.75GHz源信號,所述8mm混頻器的另一端通過寬帶中頻放大器處理信號后中頻輸出。
[0006]進一步的,所述8_混頻器的腔體采用分腔結構,腔體由前罩子、前端腔、后罩子、波導罩子、穿線、螺柱組成。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接收組件后,其采用單片集成電路,混頻式接收前端,具有小型化、微型化、提高可靠性、調試簡便等特點。利用小型化本振技術,X波段集成壓控振蕩器,結合8mm倍頻技術,實現(xiàn)了毫米波接收前端的高集成化,使得結構更加簡單。低噪聲放大器可以提高系統(tǒng)的靈敏度,增大作用距離。分腔技術的使用,有效的解決了自激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1]如圖1所示的一種8mm集成接收組件,包括8mm混頻器,所述8mm混頻器一端輸入8_信號波段,該8_信號波段依次通過微帶波導轉換和8_低噪放處理后傳遞到8_混頻器;所述8mm混頻器一端連接X4倍頻器,所述X4倍頻器上連接有8.75GHz源信號,所述8mm混頻器的另一端通過寬帶中頻放大器處理信號后中頻輸出。
[0012]其中,所述8_混頻器的腔體采用分腔結構,腔體由前罩子、前端腔、后罩子、波導罩子、穿線、螺柱組成。有效的解決了自激的問題。
[0013]上述接收組件采用單片集成電路,混頻式接收前端,首先8.75GHz源由X波段集成壓控振蕩器產生,經四倍頻器產生35GHz毫米波本振信號,由天線接收到的毫米波射頻信號由標準波導口進入8mm接收前端,通過微帶波導轉換后,再被8mm低噪聲放大器放大,進入8mm混頻器與35GHz毫米波本振信號進行混頻,產生微波中頻信號,最終通過寬帶中頻放大器放大,輸出中頻信號。供電采用+12V單電源供電,內部采用負電壓產生及穩(wěn)壓電路。其原理圖如圖1所示。
[0014]8.75GHz源信號利用X波段集成壓控振蕩器來產生。根據設計要求采用壓控振蕩器hmc5061p4來產生8.75GHz源信號。
[0015]將8.75GHz的信號源通過四倍頻器產生35GHz毫米波本振信號。這里選用倍頻器CHX2092作為四倍頻轉換。
[0016]8mm射頻信號由標準波導口輸入,通過微帶波導轉換進入接收前端。標準矩形波導與微帶線轉換有多種形式,常用的有波導-脊波導-微帶過渡、波導-微帶探針過渡和波導-探針-微帶過渡。微帶探針過渡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轉換形式,其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插入損耗小、回波損耗高、具有較大頻寬、結構緊湊、加工方便、卸裝容易等。因此,選用波導-微帶探針過渡的轉換形式。
[0017]經微帶波導轉換后的信號再被8_低噪聲放大器進行放大。在放大微弱信號的場合,放大器自身的噪聲對信號的干擾可能很嚴重,因此希望減少這種噪聲,以提高輸出信噪比。低噪聲放大器的選擇需要慎重考慮,在這里低噪聲放大器選用AMMC6241實現(xiàn)。
[0018]由8mm低噪聲放大器放大后的信號進入8mm混頻器與35GHz毫米波本振信號混頻。混頻器主要考慮動態(tài)范圍、本振頻率、插入損耗和本振射頻隔離度等指標。綜合各項指標,選擇雙平衡混頻器hmc329較為合適,其具有混頻組合分量較少,比單平衡混頻器組合諧波成分要少一半,既降低了諧波干擾也改善了諧波能量損耗;隔離度好,可以減小信號通路上的本振泄漏;動態(tài)范圍大,在射頻輸入功率較大時也能工作在線性狀態(tài)。
[0019]產生的微波中頻信號通過寬帶中頻放大器放大,輸出中頻信號。寬帶中頻放大器選用MGA-81563,其具有封裝尺寸小,噪聲低,便于使用等優(yōu)點。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8_集成接收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8_混頻器,所述8_混頻器一端輸入8_信號波段,該8_信號波段依次通過微帶波導轉換和8_低噪放處理后傳遞到8_混頻器;所述8mm混頻器一端連接X 4倍頻器,所述X 4倍頻器上連接有8.75GHz源信號,所述8mm混頻器的另一端通過寬帶中頻放大器處理信號后中頻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8_集成接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8_混頻器的腔體采用分腔結構,腔體由前罩子、前端腔、后罩子、波導罩子、穿線、螺柱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毫米波接收組件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8mm集成接收組件,包括8mm混頻器,所述8mm混頻器一端輸入8mm信號波段,該8mm信號波段依次通過微帶波導轉換和8mm低噪放處理后傳遞到8mm混頻器;所述8mm混頻器一端連接×4倍頻器,所述×4倍頻器上連接有8.75GHz源信號,所述8mm混頻器的另一端通過寬帶中頻放大器處理信號后中頻輸出。本實用新型優(yōu)點是,其采用單片集成電路,混頻式接收前端,具有小型化、微型化、提高可靠性、調試簡便等特點。利用小型化本振技術,X波段集成壓控振蕩器,結合8mm倍頻技術,實現(xiàn)了毫米波接收前端的高集成化,使得結構更加簡單。低噪聲放大器可以提高系統(tǒng)的靈敏度,增大作用距離。分腔技術的使用,有效的解決了自激的問題。
【IPC分類】H04B1-06
【公開號】CN20439223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25944
【發(fā)明人】李亞波
【申請人】陜西博亞微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