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及顏色校正系數生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及顏色校正系數生成方
法。
背景技術:
近年,數字照相機、彩色掃描機、彩色打印機、彩色顯示器等彩
色裝置日漸普及,市場對于顏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在DTP(Desk Top Publishing:桌面出版)等中使用的系統(tǒng)中,該要求更高。因此, 各裝置中的CMS (色彩管理系統(tǒng))必不可少,開發(fā)了用于穩(wěn)定地確 保各裝置中的顏色再現的裝置校準技術。該顏色校正,當前由以ICC profile為代表的色彩特性描述等進行。具體地說,確定用于進行顏色 校正的LUT (顯示查找表)的網格點中的系數,利用各種已發(fā)明的插 補處理等進行顏色校正。
作為裝置校準技術中的顏色校正的方法,當前大多由一維LUT 進行。這種校準大致分為以下兩種技術對單色進行校正的單色校準, 以及對將C (青色)、M (品紅色)、Y (黃色)這三種顏色疊加而 成的四色黑(process black)進行校正的灰色平衡校準。即,存在TRC (色調再現曲線)型校準技術。
但是,在這種TRC型校準中,校正的部位受到限制。例如,在 單色校準中,基色的部分是校正對象,而不能保證2次色、3次色這 些顏色重疊部分的校正精度。另外,在灰色平衡校準中,3色重疊的 四色灰(process grey)部分是校正對象,而不能保證除此之外的顏色 部分的校正精度。
在這里,作為公報記載的技術,是與面內不勻校正相關的技術, 其中也列舉了與上述相同的問題點(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
在該專利文獻1中公示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在整個濃度范圍內不僅改善基色,還可以改善高次色的顏色不勻。該圖像形成裝置, 首先讀取包含基色的測試圖案在內的第l測試圖像及包含高次色的測 試圖案在內的第2測試圖像,將高次色的第2測試圖像的圖像數據顏 色分解為基色的圖像數據。并且,根據各基色的圖像數據求出每個像 素位置的色調特性,根據該色調特性生成校正表。
另外,還存在與TRC控制相關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3)
在專利文獻2中,對顏色數據實施下述的第l顏色修正及第2 顏色修正,并將第l顏色修正及第2顏色修正合成,該第l顏色修正 由對R、 Y、 G、 C、 B、 M這各顏色方向逐一設定的色彩采集系數所 定義,該第2顏色修正由下述的一系列參數值所定義,該一系列參數 值表示針對在R、 Y、 G、 C、 B、 M各自的顏色方向上排列的一系列 顏色分別進行的顏色修正量。
在專利文獻3中,根據純色曲線及灰色曲線計算出各顏色的色調 變換曲線,通過從色調變換曲線的內分點求出而計算出中間色的色 調,進行等價中性濃度變換。
專利文獻l:特開2006 — 343682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2 — 64722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平1一23827S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在這里, 一般地,對于用于校正特定顏色成分的特定濃度值的顏色 校正系數,即使有時反映與該顏色成分相關的信息,也不會反映與還包 含其他顏色成分的校正對象色值相關的信息,從而不能進行均衡性良好 的顏色校正。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使用于校正特定顏色成分的特定濃度值的顏 色校正系數,反映針對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從而可以進行均衡性 良好的顏色校正。
技術方案l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l色值獲取單元,其獲取由包含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
7成分構成的第1色空間中的校正對象色值;第2色值獲取單元,其獲取 校正用色值,該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前述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 成分構成的第2色空間中的色值,是用于對前述校正對象色值進行校正 的色值;權重系數獲取單元,其獲取針對前述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 以及生成單元,其根據用于對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濃度為特定濃度值的 前述校正對象色值進行校正的前述校正用色值、及針對該校正對象色值 的權重系數,生成用于校正該特定濃度值的顏色校正系數。
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l所述的顏色校 正系數生成裝置中,還具有接受單元,其接受重要色域的指定,該重要 色域是在顏色校正中應重視的色域,前述第1色值獲取單元,根據前述 接受單元所接受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獲取前述校正對象色值。
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1所述的顏色 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前述生成單元,通過將前述權重系數作為權重而 求出前述校正用色值的加權平均,從而生成前述顏色校正系數。
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1所述的顏色 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前述生成單元生成一維的顏色校正表,該顏色校 正表表示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多個濃度值和用于分別校正該多個濃度 值的多個顏色校正系數之間的對應關系。
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4所述的顏色
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前述生成單元,向針對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濃度 為其他濃度值的前述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附加與特定濃度值和該 其他濃度值的差相對應的權重,進行局部回歸,由此生成用于校正前述 特定顏色成分的特定濃度值的顏色校正系數。
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l所述的顏色校 正系數生成裝置中,還具有接受單元,其接受重要色域的指定,該重要 色域是在顏色校正中應重視的色域,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前述 接受單元所接受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獲取前述權重系數。
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6所述的顏色校 正系數生成裝置中,前述接受單元接受多個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前述 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前述接受單元所接受的前述多個重要色域的指定、及表示該多個重要色域的各自的應重視程度的重要度信息,獲取前 述權重系數。
技術方案8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7所述的顏色
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還具有重要度信息獲取單元,其根據前述校正對 象色值的分布狀況,獲取前述重要度信息。
技術方案9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7所述的顏色 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還具有重要度信息獲取單元,其根據標準狀態(tài)下 的顏色再現和當前機器狀態(tài)下的顏色再現之間的比較結果,獲取前述重 要度信息。
技術方案10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1所述的顏色 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還具有輸出單元,其輸出用戶界面,該用戶界面 用于輸入重要色域的指定,該重要色域是在顏色校正中應重視的色域, 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從由前述輸出單元輸出的前述用戶界面輸 入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獲取前述權重系數。
技術方案ll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10所述的顏色 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前述輸出單元輸出前述用戶界面,該用戶界面用 于輸入多個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及表示該多個重要色域的各自的應重 視程度的重要度信息,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從由前述輸出單元 輸出的前述用戶界面輸入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及前述重要度信息, 獲取前述權重系數。
技術方案12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11所述的顏 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前述用戶界面構成為,可以針對前述多個重要 色域各自的濃淡程度,輸入前述重要度信息。
技術方案13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11所述的顏 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前述用戶界面構成為,可以利用滑桿上的對象 的移動操作、及數值的設定操作中的至少一個,輸入前述重要度信息。
技術方案14所述的發(fā)明,其特征在于,在技術方案IO所述的顏色 校正系數生成裝置中,前述輸出單元輸出前述用戶界面,該用戶界面用 于進一步輸入顏色權重信息,該顏色權重信息表示使前述權重系數反映 前述重要色域之外的顏色的程度,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從由前述輸出單元輸出的前述用戶界面輸入的前述顏色權重信息,獲取前述權 重系數。
技術方案15所述的發(fā)明,是一種顏色校正系數生成方法,其特征 在于,獲取由包含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成分構成的第l色空間 中的校正對象色值;獲取校正用色值,該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前述特定 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成分構成的第2色空間中的色值,是用于對前 述校正對象色值進行校正的色值;獲取針對前述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 數;以及根據用于對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濃度為特定濃度值的前述校正 對象色值進行校正的前述校正用色值、及針對該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 數,生成用于校正該特定濃度值的顏色校正系數。
發(fā)明的效果
-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fā)明,使用于對特定顏色成分的特定濃度值進 行校正的顏色校正系數反映針對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與不具有 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以進行均衡性良好的顏色校正的效果。
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具有可以進行重視所期望的色域的顏色 校正的效果。
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以 利用簡單的計算,生成用于進行均衡性良好的顏色校正的顏色校正系 數的效果。
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具有下述效果,即,可以將用于進行均衡 性良好顏色校正的顏色校正系數,作為一維的顏色校正表而一并生 成。
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以 不進行大量的計算,而生成進行均衡性良好、精度高、在色調特性上 產生問題的可能性低的用于顏色校正的顏色校正系數的效果。
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以 進行重視所期望的色域的均衡性良好的顏色校正的效果。
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以
進行以所期望的程度重視所期望的多個色域的均衡性良好的顏色校正的效果。
技術方案8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同時考慮 校正對象色值分布狀況,具有可以使校正效果提高的效果。
技術方案9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同時考慮
當前的機器狀態(tài),具有可以提高校正效果的效果。
技術方案IO所述的發(fā)明,具有可以利用用戶界面指定所要求的 色域而進行重視該色域的顏色校正的效果。
技術方案ll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 以利用用戶界面指定所要求的多個色域及該多個色域的應重視程度, 使以該程度重視該多個色域的均衡性良好的顏色校正成為可能的效 果。
技術方案12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 以考慮濃淡.程度而詳細地指定應重視的色域的效果。
技術方案13所述的發(fā)明,與不具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 以操作性良好或準確地指定多個色域的應重視程度的效果。
技術方案14所述的發(fā)明具有下述效果,即,利用用戶界面指定 使權重系數反映所期望的色域之外的顏色的程度,獲取同時考慮了該 程度的權重系數。
技術方案15所述的發(fā)明,使用于對特定顏色成分的特定濃度值 進行校正的顏色校正系數反映針對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與不具 有本結構的情況相比,具有可以進行均衡性良好顏色校正的效果。
圖l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l實施方式中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的 功能結構的框圖。
圖2是表示利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生成的輸入值與校正值的對 應關系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使用的目標裝置基準數據及對 象裝置基準數據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的權重系數計算部的動作例的流程圖。
圖5是表示在利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生成的輸入值及校正值的 對應關系中權重系數被設定時的狀態(tài)的圖。
圖6是表示可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使用的單色重視的權重系
數函數圖的圖。
圖7是表示可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使用的灰色重視的權重系 數函數及特定色重視的權重系數函數曲線的圖。
圖8是表示可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使用的低濃度重視的權重 系數函數及高濃度重視的權重系數函數曲線的圖。
圖9表示可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實施的兩個權重系數函數的 合成情況的圖。
圖IO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的表生成部的動作例的流程
圖。、
圖ll是表示利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生成的1維LUT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2及第3實施方式中的顏色校正系數生 成裝置的功能結構的框圖。
圖1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中的由色差而產生的重要色
權重的計算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中的由色差而產生的重要色
權重的計算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5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顯示的參數設定畫面的
一個例子的圖。
圖16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標準模式的情況下顯
示的精度重視平衡性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7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標準模式的情況下
顯示的精度重視平衡性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8-1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專業(yè)模式(均勻
平衡合成型)的情況下顯示的精度重視平衡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 圖。圖18-2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專業(yè)模式(均勻 平衡合成型)的情況下顯示的精度重視平衡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 圖。
圖19-1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專業(yè)模式(均勻
平衡合成型)的情況下顯示的色平衡參數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9-2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專業(yè)模式(均勻 平衡合成型)的情況下顯示的色平衡參數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19-3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專業(yè)模式(均勻 平衡合成型)的情況下顯示的色平衡參數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20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專業(yè)模式(濃淡平 衡合成型)的情況下顯示的精度重視平衡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21.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專業(yè)模式(濃淡平 衡合成型)的情況下顯示的色平衡參數設定畫面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22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中,在專業(yè)模式(濃淡平 衡合成型)的情況下顯示的精度平衡構成確認畫面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23是可適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計算機的硬件構成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方式(以下稱為"實施 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如上所述,當前的由單色校準及灰色平衡校準(TRC型校準) 進行的顏色校正,因為專門用于特定的顏色,因此不能改善再現色域 整體的校正精度。特別地,在電子照相方式中,由于在多重轉印時不 能避免各顏色的色調劑量的變化,因此即使對基色進行精度良好的顏 色校正,在2次色及以上的顏色中,平衡也會破壞。
對于這種問題,近年在一部分裝置中,還采用由3維LUT進行的 校準(DLUT型校準)。由此,可以在由該裝置再現的色域的大致整個 區(qū)域中進行校正控制,精度大幅提高。但是,在使用3維LUT的情況 下,必須同時存在與DLUT的維數相當的數據(像素的C、M、 Y的值)。 也就是說,必須在利用RIP (光柵圖像處理器)分色為CMY之前進行顏色校正。另一方面,在電子照相方式中, 一般是以面次序對利用RIP
分色為CMY后的圖像進行顏色校正的系統(tǒng)結構。因此,在當前這種系 統(tǒng)結構中,不容易導入。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首先在整個區(qū)域內獲取目標顏色及裝置 輸出顏色的數據,根據該數據無遺漏地計算出整個色域的校正值。并 且,對計算出的校正值逐個附加權重系數,將基于被附加了該權重系 數的校正值的值反饋至1維LUT。由此,可以在整個色域進行精度平 衡良好的顏色校正。另外,可以確定顏色校正系數,以使單色、灰色、 2次色、特定色等用戶重視的部位的再現性變得良好。并且,還可以通 過對低濃度及高濃度這些特定色域附加權重系數,對每個濃度范圍設 定所重視的色域,例如,可以在低濃度區(qū)域中進行單色重視,在高濃 度區(qū)域中進行灰色重視這樣的顏色再現。
下面,對用于實現這種顏色再現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說明。 (第1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中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的 功能結構的框圖。
本實施方式中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1具有輸入值獲取部10、 校正值計算部20、權重系數設定部30、表生成部40、以及表存儲部 50。
輸入值獲取部IO獲取輸入的校正對象顏色數據。由于要對在這里 獲取的校正對象顏色數據生成校正系數,因此優(yōu)選在該顏色數據中, 包含對校正來說重要的顏色的信息。例如,考慮生成C、 M、 Y、 K各 單色及3色的灰色等的C、 M、 Y、 K的信息。另外,如果必須對色域 整體進行校正,則只要生成DLUT表格這樣的網格點信息即可。在這 里,作為校正對象顏色數據,在圖2的"輸入值"欄中例示。在圖中, 示出了包含值域范圍(coverage)內以10%遞增的單色在內的3次色(113 色)、以及值域范圍內以10。/。遞增的K單色(IO色)的數據。此外, 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獲取校正對象色值的第1色值獲取單元的一個 例子,設置輸入值獲取部10。
校正值計算部20計算出與輸入值獲取部10獲取的校正對象顏色數據相對應的校正值。具體地說,校正值計算部20包含目標裝置基準
數據存儲部21、第1顏色預測部22、對象裝置基準數據存儲部23、以 及第2顏色預測部24。
其中,目標裝置基準數據存儲部21存儲目標裝置基準數據。
在這里,所謂目標裝置基準數據,是表示在進行顏色校正時的目 標裝置輸出顏色的數據。
在圖3 (a)中表示目標裝置基準數據的一個例子。這是CMYK4 色打印機的情況的例子。在該情況下,目標裝置基準數據,是依賴于 裝置的數據(CMYK),和與之相對應的不依賴于裝置的數據(L*a*b*) 之間的數據對(基準數據)的集合。其中,作為不依賴于裝置的數據, 在這里以通常的1>3*1)*為例,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被歸類為三 色刺激值(tristimulus value) XYZ或均勻顏色空間L*u*v等的表色系 中的數據,也可以是由如(Lab) =F (CMYK)這樣的近似多項式等表 現的數據,另外,也可以是由作為物理模型的挪克伯(neugebauer)、 庫伯卡-芒克(Kubelka-Munk)、波格-朗伯-比爾(Lambert-Beer)等 表現的數據,此外也可以是由ICC profile等變換的數據,只要是可以 生成表示該裝置的特性的數據對即可。 一般地,對于該數據對集合不 限制數量,但由于顏色精度及系統(tǒng)結構上的問題,優(yōu)選大約200 1600 的數據數。由此可以掌握目標裝置的輸出特性,可以進行裝置對于校 正對象點的輸出顏色的預測。
另外,第l顏色預測部22使用目標裝置基準數據,預測與輸入值 獲取部10獲取的依賴于裝置的校正對象顏色數據(例如CMY)相對 應的不依賴于裝置的顏色數據(例如I^a補"(CMY—L*a*b*)。對 于該顏色預測方法具有各種發(fā)明,優(yōu)選使用例如特開平10-262157號公 報中記載的方法進行預測,但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對象裝置基準數據存儲部23存儲對象裝置基準數據。
在這里,所謂對象裝置基準數據,是表示成為顏色校正對象的裝 置的輸出顏色的數據。
在圖3 (b)中表示對象裝置基準數據的一個例子。這是CMYK4 色打印機的情況的例子。另外從圖可知,對象裝置基準數據的形式與目標裝置基準數據的形式相同。在該情況下,作為對象裝置基準數據, 準備充分數量的數據對(基準數據),該數據對是被歸類為依賴于裝 置的顏色空間的CMYK等、和被歸類為與之配對的不依賴于裝置的顏
色空間的Lh補承等的組合。在上述的目標裝置基準數據的說明中也記
載,基準數據的種類不限于此,只要是可以生成表示該裝置特性的數 據對即可。另外不限制數量,但由于顏色精度及系統(tǒng)結構上的問題,
優(yōu)選大約200 1600的數據數。
另外,第2顏色預測部24使用對象裝置基準數據,預測與由第l 顏色預測部22生成的不依賴于裝置的顏色數據(例如L*a*b*)相對應 的依賴于裝置的顏色數據(例如C' M, Y, ) (L*a*b*—C' M' Y')。 對于第2顏色預測部24,也與第1顏色預測部22的情況相同地,具有 各種發(fā)明,優(yōu)選使用例如特開平10-262157號公報中記載的方法進行預 測,但不限于此。
這樣,校正值計算部20計算出與由輸入值獲取部IO獲取的全部 校正對象顏色數據相對應的校正值。在圖2的"校正值"欄表示出該 計算出的校正值的例子。在該例中,從上面開始第2行表示(C, M, Y, K) = (0, 0, 10, 0)校正為(C, , M' , Y, , K, ) = (0, 0, 12, 0)。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獲取校正用色值的第2色值獲 取單元的一個例子,設置校正值計算部20。
權重系數設定部30計算表示校正值的重要度的權重系數。具體地 說,權重系數設定部30包含重要色設定部31、以及權重系數計算部 32。
其中,重要色設定部31接受用戶希望使顏色的再現性良好的色域 (例如用戶所重視的色域)的指定,將該色域設定為重要色域。在該 情況下,也可以設定多個重要色域。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接受重要 色域指定的接受單元的一個例子,設置重要色設定部31。
權重系數計算部32接受輸入值獲取部10獲取的校正對象顏色數 據、及校正值計算部20計算出的對該顏色數據的校正值,根據校正對 象顏色數據與重要色設定部31設定的重要色域之間的關系,生成針對 校正值的權重系數。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獲取權重系數的權重系數獲取單元的一個例子,設置權重系數計算部32。
表生成部40生成每一個顏色成分(例如、C、 M、 Y)的1維LUT (TRC),該顏色成分構成校正對象顏色數據。具體地說,根據由校 正值計算部20計算出的校正值、及針對該校正值的權重系數,生成1 維LUT。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生成顏色校正系數的生成單元的一個 例子,設置表生成部40。
表存儲部50存儲由表生成部40生成的1維LUT。具體地說,表 存儲部50包含第1表存儲部51、第2表存儲部52、以及第3表存儲 部53。并且,第1表存儲部51存儲從輸入值C至校正值C'的TRC, 第2表存儲部52存儲從輸入值M至校正值M'的TRC,第3表存儲 部53存儲從輸入值Y至校正值Y'的TRC。
下面,.對本實施方式中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
如果開始動作,則如前所述,輸入值獲取部IO獲取校正對象顏色 數據,校正值計算部20計算出針對該顏色數據的校正值。
然后,在權重系數設定部30中,權重系數計算部32按照由重要 色設定部31進行的重要色域的設定,確定針對校正值的權重系數。
圖4是表示此時的權重系數計算部32的動作例的流程圖。
如果開始.動作,則首先,權重系數計算部32分別從輸入值獲取部 IO接受輸入值,從校正值計算部20接受校正值,生成如圖2所示的對 應關系,并存儲于存儲器內(步驟301)。
然后,權重系數計算部32從存儲器讀出1組輸入值和針對該輸入 值的校正值(步驟302)。并且,通過對輸入值使用規(guī)定的函數,計算 出權重系數(步驟303),與輸入值和校正值組相對應而存儲(步驟 304)。在該情況下,如果與輸入值相關的規(guī)定變量為D,權重系數計 算函數為f,則權重系數W由W=f (D)確定。
然后,權重系數計算部32判斷存儲于存儲器中的輸入值和校正值 組的讀取是否結束(步驟305)。如果其結果是讀取未結束,則返回步 驟302對下一個輸入值和校正值組進行相同的處理,如果讀取結束, 則結束權重系數的計算處理。圖5是表示該處理結果,對輸入值和校正值的對應關系附加權重 系數的狀態(tài)的圖。
在本實施方式中,權重系數W的最大值是"1.00",對(C, M, Y, K, C, , M' , Y' , K' ) = (0, 0, 0, 0, 0, 0, 0, 0) 、 (0, 0, 10, 0, 0, 0, 12, 0) 、 (0, 0, 20, 0, 0, 0, 25, 0)等附加權 重系數"1.00"。另外,對(C, M, Y, K, C' , M, , Y, , K,) =(50, 50, 10, 0, 43, 51, 15, 0)等附加比"1.00"小的權重系數, 對(C, M, Y, K, C, , M, , Y, , K, ) = (100, 100, 80, 0, 99, 95, 83, 0)等附加更小的權重系數。
在圖5中,示出重要色設定部31設定單色重視,權重系數計算部 32使用單色重視函數作為權重系數計算函數f而計算出的權重系數。
圖6是表示該單色重視函數的大致形狀的圖。在該函數中,與輸 入值相關的規(guī)定變量D如圖所示,是從輸入值至單色軸的距離。艮P, 至單色軸的距離越近的輸入值,附加的權重系數越大。
使用圖5所示的值對其進行說明,由于(C, M, Y, K) = (0, 0, 0, 0) 、 (0, 0, 10, 0) 、 (0, 0, 20, 0) 、 (0, 0, 30, 0)是Y 軸上的點,與單色軸的距離為0,因此作為權重系數,附加最大值"1.00"。 另一方面,由于(C, M, Y, K) = (50, 50, 10, 0) 、 (50, 50, 20, 0) 、 (50, 50, 30, 0)是遠離單色軸的點,并且以該順序與單 色軸(在該情況下為C軸或M軸)的距離逐漸變遠,因此權重系數也 以該順序逐漸變小。另外,由于(C, M, Y, K) = (100, 100, 80, 0) 、 (100, 100, 90, 0) 、 (100, 100, 100, 0),是更遠離單色 軸的點,并且以該順序與單色軸(在該情況下為C軸或M軸)的距離 逐漸變遠,因此權重系數也以該順序逐漸變小。
其中,該單色重視函數僅為一個例子,只要獲得相同的效果,可 以使用任何函數。
在圖7~9中表示權重系數計算函數的其他例子。
首先,圖7 (a)是表示灰色重視函數的大致形狀的圖。在該函數 中,與輸入值相關的規(guī)定變量D如圖所示,是從輸入值至灰色軸的距 離。BP,至灰色軸的距離越近的輸入值,附加的權重系數越大。圖7 (b)是表示特定色重視函數的大致形狀的圖。在該函數中, 與輸入值相關的規(guī)定變量D如圖所示,是從輸入值至特定色的距離。 即,至特定色的距離越近的輸入值,附加的權重系數越大。在這里, 作為特定色,考慮淡藍色、膚色、綠色等多種顏色。
圖8 (a)是表示低濃度重視函數的大致形狀的圖。在該函數中, 與輸入值相關的規(guī)定變量D如圖所示,是基于輸入值而使用的圖像形 成材料的總量。即,圖像形成材料的總量越少的輸入值,附加的權重 系數越大。
圖8 (b)是表示高濃度重視函數的大致形狀的圖。在該函數中, 與輸入值相關的規(guī)定變量D如圖所示,是基于輸入值而使用的圖像形 成材料的總量。即,圖像形成材料的總量越多的輸入值,附加的權重 系數越大。.
此外,在該圖8 (a) (b)中,作為圖像形成材料,例示色調劑、 油墨等。
并且,也可以使用這些函數的合成函數計算權重系數。 圖9 (a)表示將低濃度重視函數與單色重視函數組合而使用的情 況的例子。在該情況下,向針對單色且濃度低的區(qū)域的校正值附加大 的權重系數。相反,向針對單色但濃度高的區(qū)域的校正值設定不太大 的權重系數。
圖9 (b)表示將高濃度重視函數與灰色重視函數組合而使用的情 況的例子。在該情況下,向針對灰色且濃度高的區(qū)域的校正值附加大 的權重系數。相反,向針對灰色但濃度低的區(qū)域的校正值設定不太大 的權重系數。
另外,通過同時使用該圖9 (a) 、 (b)的函數,在低濃度附近, 向針對單色域的校正值附加大的權重系數,另一方面,在高濃度附近, 向針對灰色域的校正值附加大的權重系數。即,可以按照對象濃度而 連續(xù)地改變應重視的色域。
如上所述,如果針對校正值的權重系數被確定,則表生成部40生 成1維LUT。
圖10是表示此時的表生成部40的動作例的流程圖。此外,作為該表生成部40的動作,包含生成用于變換C信號的TRC時的動作、 生成用于變換M信號的TRC時的動作、以及生成用于變換Y信號的 TRC時的動作,但由于這些動作基本相同,因此在這里僅對生成用于 變換Y信號的TRC的動作進行說明。
如果開始動作,則首先,表生成部40從權重系數計算部32接受 如圖5所示的輸入值、校正值與權重系數的對應關系,并將其存儲于 存儲器中(步驟401)。然后,從該對應關系提取出輸入值Y、校正值 Y,的部分(步驟402)。在圖11中表示在這里提取出的輸入值Y、 校正值Y'與權重系數W的對應關系。
然后,表生成部40從存儲器中讀取1組輸入值、校正值及權重系 數(步驟403)。并且對于每個輸入值存儲校正值及權重系數(步驟 404)。如果以圖11為例,則針對Y=10,存儲(Y, , W) = (.12, 1.00)、 (15, 0.18)、…,針對Y=20,存儲(Y, , W) = (25, 1.00). 、 (30, 0.16)、…,針對Y=30,存儲(Y, , W) = (35, 1.00) 、 (40, 0.16)、…。
然后,表生成部40判斷存儲于存儲器中的輸入值、校正值與權重 系數組的讀取是否結束(步驟405)。如果其結果是讀取未結束,則返 回步驟403,對下一個輸入值、校正值及權重系數組進行相同的處理, 如果讀取結束,則進行針對各輸入值確定1個校正值的處理(步驟406)。
在這里,作為確定1個校正值的處理的簡單例子,考慮對每個以 10%為單位的輸入值采取加權平均的方法。也就是說,是對于針對某輸 入值的多個校正值,將針對各校正值的權重系數作為權重而進行加權 平均運算的方法。
但是,在該方法中,對于10%單位之間的輸入值不能獲得校正值。 還存在利用插補而求出的方法,但由于產生色調差等其他的問題,因 此不是上策。另外還考慮通過使單位幅度細小化而使精度提高,但計 算量會變得龐大,也會產生色調特性方面的問題。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加權后的回歸(regression)進行計 算。也就是說,根據圖ll的數據,通過加權后的局部回歸而計算校正 系數。此外,在計算校正系數時,優(yōu)選使用前述的特開平10-262157 號公報中記載的方法,對于具體的計算方法僅簡單地提及。在該方法中,當對重視的輸入值確定1個校正值時,不僅要利用針對該輸入值 的校正值及權重系數,還利用針對其他輸入值的校正值及權重系數。 并且,在該情況下,向針對重視的輸入值的校正值及權重系數進行最 大的加權,向針對其他輸入值的校正值及權重系數,與重視的輸入值 的差越大,則進行越小的加權,而采用局部回歸法。通過這種利用回 歸來計算校正值,可以消除在上述方法中成為問題點的色調特性及計 算時間的問題點。
(第2實施方式)
在第2實施方式中,在第l實施方式的基礎上,設置對重要色權 重進行設定的單元。其是對第1實施方式中的單色域重視及灰色域重 視也附加權重加單元。例如,設定以1: 2的比例重視單色域和灰色域。 這樣,可以進行下述的再現作為色域整體重視單色及灰色,但在其 中也對灰色域設置權重。
圖1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中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1的功能構成 例的框圖。其中,對于輸入值獲取部IO、校正值計算部20、表生成部
40、表存儲部50,與圖1的構成例相同。與之相對,權重系數設定部 30在重要色設定部31、權重系數計算部32的基礎上,還具有重要色 權重設定部33,在這一點上與圖1的構成例不同。
因此在這里,僅對權重系數設定部30內的結構進行說明。
重要色設定部31接受用戶希望使顏色的再現性良好的色域(例如 用戶重視的色域)的指定,將該色域設定為重要色域。在這里,設定 多個重要色域。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接受重要色域指定的接受單元 的一個例子,設置重要色設定部31。
重要色權重設定部33設定重要色權重,該重要色權重是針對由重 要色設定部31設定的多個重要色域的權重。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表 示多個重要色域的各自的應重視程度的重要度信息的一個例子,使用 重要色權重,作為獲取重要度信息的重要度信息獲取單元的一個例子, 設置重要色權重設定部33。
權重系數計算部32接受輸入值獲取部10獲取的校正對象顏色數據及校正值計算部20計算出的針對該顏色數據的校正值,在校正對象 顏色數據和重要色設定部31設定的重要色的關系中,進一步附加重要
色權重設定部33設定的重要色權重,生成針對校正值的權重系數。
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要色權重設定部33根據應重視的n個色域中 的第i號色域中的數據數量,確定該色域的重要色權重Pi,按照百=11 (Pi*fi (Di))計算出權重系數W。在這里,n (Xi)是指XWX2承… *Xn, fi是針對第i號區(qū)域的權重系數計算函數,Di是針對第i號區(qū)域 的權重系數計算函數用的變量。
在這里,考慮以下情況,S卩,用戶指示以l: 2的比例重視單色域 和灰色域。此時,如果單色域的數據數多,而灰色域的數據數少,則 優(yōu)選單色域的權重較低,而灰色域的權重較高。例如,單色域的重要 色權重設定為1,灰色域的重要色權重設定為4。在該情況下.,使Phl、 使fl為單色重視函數、使Dl為與單色軸的距離,計算出權重系數, 另外,使P2-4、使f2為灰色重視函數、使D2為與灰色軸的距離,計 算出權重系數。并且,將這些權重系數相乘而求出最終的權重系數。
該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比第1實施方式更詳細地設定應重視的 色域。另外,在第1實施方式中,在生成顏色校正表時,必須在各對 象區(qū)域中進行數據數的整合。例如,在灰色重視中生成顏色校正表時, 灰色附近的數據為10個,與之相對,單色數據為100個??梢哉J為, 在該情況下,即使單色數據的權重很小,也會受到其很大的影響,不 能獲得所期望的結果。對于該問題點,在第2實施方式中,由于在對 各重要色域生成專用的顏色校正表后進行合成,因此不必進行該整合。
(第3實施方式)
第3實施方式,是將在第2實施方式中使用的重要色權重,附加 當前的機器狀態(tài)而設定的方法。
也就是說,在第2實施方式中,示出以h 2設定單色域重視與灰 色域重視的比例的例子,但該比例為經驗值,并不是立足于當前的機 器狀態(tài)的值。
例如,在每個色域對當前的機器狀態(tài)從標準狀態(tài)的背離情況進行比較的結果,在灰色域中無太大的背離,但在單色域中發(fā)現很大的背 離。在該情況下,由于在第2實施方式中,單色重視與灰色重視的比 例固定,因此存在對單色域的校正不充分的情況。也就是說,由于優(yōu) 先進行灰色域的校正,因此發(fā)現有大的背離的單色域精度的改善不充 分。
因此,在第3實施方式中,從最初獲得的表示當前機器狀態(tài)的原 始數據,求出每個色域的當前狀態(tài)與標準狀態(tài)的色差,并使該色差反 映到權重系數中。
艮P,在圖12所示的結構中,重要色權重設定部33預先求出每個
色域(單色域及灰色域等)的標準狀態(tài)與當前機器狀態(tài)的特定顏色的 色差,使用該色差設定重要色權重。
例如,如果應重視的n個色域中的第i號色域中的平均色差為ei, 則重要色權重Si利用Si=ei/ (el+e2+…+en)獲得。并且,利用W二IT (Si*fi (D))計算對各顏色數據附加的權重系數W。在這里,n (Xi) 是指XPX2^'^Xn, fi是針對第i號區(qū)域的權重系數計算函數,Di是 針對第i號區(qū)域的權重系數計算函數用的變量。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根據該權重系數,之后與第l實施方式相 同地求出校正系數,也可以獲得進一步立足于當前的機器狀態(tài)的校正 結果。
在這里,利用具體數值對每個色域的平均色差及重要色權重的計 算方法進行表示。
圖13 (a) ~ (c)是表示將Y單色域、M單色域及C單色域作為 色域的情況下的平均色差及重要色權重的計算的圖。將Y單色域作為 第1號區(qū)域,將M單色域作為第2號區(qū)域,將C單色域作為第3號區(qū) 域。在該情況下,Y單色域的平均色差相當于el, el-l.ll。 M單色域 的平均色差相當于e2, e2=2.28。 C單色域的平均色差相當于e3, e3=0.85。另外,Y單色域的重要色權重相當于Sl , Sl=l.ll/ (1.11+2.28+0.85) —0.3。 M單色域的重要色權重相當于S2, S2-2.28/ (1.11+2.28+0.85) —0.5。 C單色域的重要色權重相當于S3, S3=0.85/ (1.11+2.28+0.85) —0.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要色權重設定部33根據標準狀態(tài)的數 據對及當前狀態(tài)的數據對,使用規(guī)定的模型式進行顏色預測,從該顏 色預測的結果求出色差。這是由于如果標準狀態(tài)的數據對和當前狀態(tài)
的數據對位于相同的色標集(patch set),則可以進行比較,但在未位 于相同的色標集的情況下,不能進行比較,也不能計算色差。另外還 由于,雖然在測色值中會混入噪聲,但通過使用多個色標(patch)的 測色值進行預測,還可以獲得使該噪聲帶來的影響降低的效果。
另外,上述獲得的Si,是使用每個區(qū)域的平均色差而求出的,但 也可以使用各顏色數據的色差求出Si。
圖14是表示這種使用了各顏色數據的色差來計算重要色權重Si 的圖。此外,由于重要色權重也可以根據色差使用例如圖形求出,因 此在該圖中,Si的值不一定利用Si=ei/ (el+e2+…+en)求出。
如果以這種方式對每個顏色數據設定重要色權重,則可以對色差 較大的顏色進行精確的校正。但是,在考慮實際應用的情況下,由于 在實測的測色值中包含相當程度的誤差,在色差中也具有誤差,因此 可能會產生過配(voer fit)的校正結果。因此,利用校正前的色差對 各顏色數據附加權重的情況下,優(yōu)選進行多次測色等,在降低實際的 測色值中的誤差后進行。此外,由于最終的校正值的反饋對象為1次 TRC,因此在最壞的情況下,由特定色的色差在色調特性上可能會產 生階躍。因此,優(yōu)選成為下述結構檢査TRC的色調特性,如有必要 追加進行平滑處理。
(第4實施方式)
第4實施方式,在第1實施方式或第2實施方式的結構的基礎上 設置調整單元,其使用戶調整由權重系數設定部30進行的權重系數的 設定。通過增加該單元,可以直觀地設定用于設定權重系數的參數。 即使是不熟悉調整的用戶,也可以簡單地設定參數。另外,通過向用 戶開放參數的精細設定,可以進行詳細的設定,從而可以設計所期望 的顏色校正系數。
首先,對這種進行參數的設定時使用的初始畫面進行說明。圖15表示該初始畫面的例子。
利用該畫面,選擇在標準模式下設定參數,還是在專業(yè)模式下設 定參數。
標準模式是設定推薦的固定參數的模式,通常以該模式設定即可。
圖中(a)表示選擇該模式時的狀態(tài)。
另一方面,專業(yè)模式是可以進行符合用戶意圖的精細設定的模式。 例如,在希望對每個色域改變參數的情況等時使用。該模式分為均勻 平衡合成型及濃淡平衡合成型,圖中(b)表示選擇均勻平衡合成型時 的狀態(tài)。
下面,對各個模式下的參數設定詳細地進行說明。
首先對標準模式下的參數設定進行說明。
圖16表示標準模式中使用的畫面的例子。
在該畫面中,準備多個預先分配了固定參數的模式。并且,通過 從這些模式中選擇某一個,可以設定重視的色域。對于該色域的選擇, 在(a)中利用單選按鈕、在(b)中利用列表框實現。
由于在這些畫面中選擇單色重視模式,因此預先準備的單色重視 參數由重要色設定部31設定。此外,具有3C灰色(使3色重疊而無 彩色)重視模式、特定色重視模式等設定項目。另外,所謂3C精度重 視模式,是同等地重視所有顏色的模式。此外如(b)所示,作為可自 由設定用于后述的專業(yè)模式的參數的模式,也可以設置用戶模式。通 過具有預先存儲用戶所期望的參數集的該用戶模式,不必重新進行復 雜的設定操作而可以再次設定用戶所期望的參數集。
另外,圖17是標準模式中使用的畫面,是可以設定多個色域的畫 面的例子。使用該圖17這樣的畫面的優(yōu)點是例如如(a)所示,可 以求出重視膚色及單色這樣的多個色域的顏色校正系數。另外,(b) 是用于利用滑桿來設定第2實施方式的重要色權重設定部33中的針對 多個色域的權重的畫面。利用這種方式,可以進一步進行與用戶的感 覺相符合的參數設定。在這里,示出了選擇單色及3C灰色作為多個色 域,來設定它們的平衡的例子,但也可以通過選擇其他色域的組合設 定平衡?;蛘?,也可以選擇3個或3個以上的色域,統(tǒng)一設定平衡。例如可以在圓周上配置3個或3個以上的色域的名稱,在圓的中心與 各名稱之間設置滑桿,通過進行使對象在滑桿上朝向某色域的名稱而 移動的操作,對該色域設定權重。
其次,對專業(yè)模式(均勻平衡合成型)下的參數設定進行說明。
圖18-1~圖18-2表示用于專業(yè)模式(均勻平衡合成型)的參數設 定畫面的例子。
在該畫面中,可以由用戶進行參數的調整。在這里,通過對每個 色域設定精度指數值,可以設定精度平衡。在圖18-1 (a)中,作為設 定項目,示出了與圖17(a)中的模式相對應的精度指數,但不限于此。 還考慮例如如圖18-1 (b)所示,可以設定2C純色(2次色的純色) 及2C (純色之外的2次色)的結構。此外,還可以考慮如圖18-2 (c) 所示,針對單色或C, M, Y、 2次色或R, G, B等各顏色分別設定參 數的結構。另外,還可以考慮手工設定特定色,指定用戶所期望的要 重視的特定色,設定參數的結構。這些參數由重要色設定部31設定。
在這種專業(yè)模式中,可以進行精細的參數的設定,從而可以進行 用戶重視的期望色域的顏色校正系數的計算。
下面,對該專業(yè)模式(均勻平衡合成型)中的色平衡參數的設定 進行說明。此外,這里的色平衡參數,是表示使權重系數反映重要色 域之外的顏色的程度的顏色權重信息的一個例子。
圖19-1~圖19-3表示在設定色平衡參數時使用的畫面的例子。該 色平衡參數,對在單色精度指數及3C灰色精度指數這各色域中指定的 參數進行設定。也就是說,例如在圖18-1 (a)中,通過按下單色精度 指數一行的右端的"設定"按鈕,顯示針對單色的色平衡參數的設定 畫面,通過按下3C灰色精度指數行右端"設定"按鈕,顯示針對3C 灰色的色平衡參數的設定畫面。
例如在圖19-1 (a)中,在色平衡參數中設定階梯參數(階梯狀的 參數)。以單色精度指數為例進行說明,該階梯參數是僅將針對位于 單色軸上的數據的權重系數設定為"1",而將針對即使從單色軸稍微 偏離的數據的權重系數設定為"0"的參數。即,進行單色重視的參數 設計,但由于此時不能對單色之外的數據附加權重,因此僅使用單色數據進行校正值的計算。
另外,在圖19-1 (b)中,在色平衡參數中設定線性參數(線狀的 參數)。與上述相同地,以單色精度指數為例進行說明,該線性參數 是將針對位于單色軸上的數據的權重系數設定為"1",隨著遠離單色 軸使權重系數線性減小,將針對最遠的點的權重系數設定為"0"的參 數。也就是說,雖然進行單色重視的參數設計,但此時,距單色軸越 近的數據,其權重越大,距單色軸越遠的數據其權重越小。因此,與
圖19-1 (a)的例子不同,雖然重視單色軸上的數據而進行校正,但也 使用單色軸以外的數據計算校正值,因此不是僅使用單色數據進行校 正,也是增加某種程度的其他顏色數據的校正值。
另外,在圖19-2 (c)中,在色平衡參數中設定非線性參數(非線 狀的參數)。與上述相同地,以單色精度指數為例進行說明,該非線 性參數是將針對位于單色軸上的數據的權重系數設定為"1",隨著遠 離單色軸使權重系數非線性減小,將針對最遠的點的權重系數設定為 "0"的參數。在圖19-1 (b)中,線性地控制參數,但在19-2 (c)中, 通過非線性地控制參數,可以更精細地控制參數。此外,在這里,該 非線性參數由參數1 3這3個參數控制,但只要形狀是單調的,并不 限于此。
另外,圖19-2 (d) ~圖19-3 (e)是手工(手輸入)指定特定色, 而設定針對該特定色的權重系數的設定畫面。
在圖19-2 (d)中設定線性參數,其利用1^a樸"直設定特定色, 將針對該值的權重系數作為"l",隨著遠離該值使權重系數線性減小。
圖19-3 (e)是與圖19-2 (d)基本相同的結構,但在利用CMY 值獲得特定色的結構這一點上與圖19-2 (d)不同。在這里使用CMY3 色,但也可以使用包含K的4色,或5色以上的多色。通過進行該特 定色的手工設定,可以進行用戶所重視的色域的詳細設定。
并且,在圖19-1~圖19-3的設定畫面中設定的色平衡參數,由函 數設定部(未圖示)設定,該函數設定部對在圖4的步驟303中使用 "規(guī)定函數"進行設定。
這樣,在圖19-1~圖19-3中,根據參數的設定,使權重系數與距重要色的距離的關系圖形化。通過這樣圖形化,用戶可以進一步直觀
地設定參數,從而幫助參數的設定操作。
最后,對專業(yè)模式(濃淡平衡合成型)下的參數設定進行說明。 圖20是表示用于專業(yè)模式(濃淡平衡合成型)中的參數設定的畫
面的例子。
該畫面用于利用濃淡改變平衡值的情況。在圖中,對于淡色(濃 度淺的顏色)設定單色重視的參數,對于濃色(濃度深的顏色)設定 3C灰色重視的參數。并且,這些參數由重要色設定部31設定。
這樣,可以進行更精細的重視區(qū)域的設定。作為一般的使用方法, 考慮以下方法,即,考慮伴隨亮度降低,與單色的偏差量相比,對灰 色平衡的偏差量的敏感度更高的視覺特性,在亮度高的部分重視單色
的再現性,在亮度低的部分重視3C灰色的再現性而進行校正的方法。
另外,在該專業(yè)模式(濃淡平衡合成型)中,對于各色域,可以 設定與針對濃淡中間區(qū)域的平衡相關的色平衡參數。此外,這里的色 平衡參數,是多個重要色域的各自濃淡程度的重要度信息的一個例子。
圖21表示在設定該色平衡參數時使用的畫面的一個例子。其中, 這里的橫軸不是圖19-1 圖19-3所示的距各色域的距離,而是濃度的 程度。另外,該色平衡參數,是針對單色精度指數及3C灰色精度等在 各色域中指定的各個參數而設定。也說是說,例如在圖20中,通過按 下單色精度指數一行的右端的"設定"按鈕,顯示針對單色的色平衡 參數的設定畫面。
另外,在該專業(yè)模式(濃淡平衡合成型)中,也可以顯示用于確 認精度平衡的構成的畫面。
圖22是表示該精度平衡的構成的確認畫面的一個例子。此外,由 于色域不同,濃度的最大值(圖形右端的值)不同,但這里為了方便, 使其為"100"。另外,濃度的最小值(圖形左端的值)為"0"。并 且,如圖所示,可以確認對于單色設定為,隨著濃度增大,權重非 線性地減小,對于灰色設定為,隨著濃度增大,權重線性地增加。此 外可以確認,對于膚色、綠色、藍色設定為,即使?jié)舛仍龃?,權重?保持恒定,對于3C設定為,隨著濃度增大,權重非線性地增加。通過保持該畫面,可以更直觀地確認用戶所設定的參數。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在設計權重系數時用于幫助進 行該設計的設定畫面。由此,可以設定用戶所期望的權重系數。
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用于進行設定幫助的用戶界面不一定是
畫面。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示設定畫面的顯示機構95(參照圖23),
僅是輸出用戶界面的輸出單元的一個例子。
本實施方式中的顏色校正系數的生成處理,也可以在通用的計算
機中實現。因此,作為利用計算機90實現該處理的方法,對其硬件構 成進行說明。
圖23是表示計算機90的硬件構成的圖。
如圖所示,計算機90具有作為運算單元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9.1;作為存儲單元的主存儲器92;以及磁盤裝置(HDD: Hard Disk Drive) 93,在這里,CPU 91運行OS (操作系統(tǒng)Operating System)及應用程序等各種軟件,實現上述的各功能。另外,主存儲 器92是存儲各種軟件及用于其運行的數據等的存儲區(qū)域,磁盤裝置93 存儲針對各種軟件的輸入數據及來自各種軟件的輸出數據等的存儲區(qū) 域。
并且,計算機90具有通信I/F94,其用于進行與外部的通信; 顯示機構95,其由視頻內存及顯示器等構成;以及鍵盤及鼠標等輸入 裝置96。
此外,實現本實施方式的程序,由通信單元提供,當然也可以存 儲于CD-ROM等記錄介質中提供。
權利要求
1.一種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色值獲取單元,其獲取由包含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成分構成的第1色空間中的校正對象色值;第2色值獲取單元,其獲取校正用色值,該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前述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成分構成的第2色空間中的色值,是用于對前述校正對象色值進行校正的色值;權重系數獲取單元,其獲取針對前述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以及生成單元,其根據用于對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濃度為特定濃度值的前述校正對象色值進行校正的前述校正用色值、及針對該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生成用于校正該特定濃度值的顏色校正系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接受單元,其接受重要色域的指定,該重要色域是在顏色校正中應重視的色域,前述第1色值獲取單元,根據前述接受單元所接受的前述重要色域 的指定,獲取前述校正對象色值。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生成單元,通過將前述權重系數作為權重而求出前述校正用色值的加權平均,從而生成前述顏色校正系數。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生成單元生成一維的顏色校正表,該顏色校正表表示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多個濃度值和用于分別校正該多個濃度值的多個顏色校正系 數之間的對應關系。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生成單元,向針對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濃度為其他濃度值的前 述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附加與特定濃度值和該其他濃度值的差相 對應的權重,進行局部回歸,由此生成用于校正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特 定濃度值的顏色校正系數。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接受單元,其接受重要色域的指定,該重要色域是在顏色校正中應重視的色域,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前述接受單元所接受的前述重要色域 的指定,獲取前述權重系數。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接受單元接受多個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前述接受單元所接受的前述多個重要 色域的指定、及表示該多個重要色域的各自的應重視程度的重要度信息, 獲取前述權重系數。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重要度信息獲取單元,其根據前述校正對象色值的分布狀況,獲取前述重要度信息。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重要度信息獲取單元,其根據標準狀態(tài)下的顏色再現和當前機器狀態(tài)下的顏色再現之間的比較結果,獲取前述重要度信息。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輸出單元,其輸出用戶界面,該用戶界面用于輸入重要色域的指定,該重要色域是在顏色校正中應重視的色域,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從由前述輸出單元輸出的前述用戶界 面輸入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獲取前述權重系數。
11. 根據權利要求io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輸出單元輸出前述用戶界面,該用戶界面用于輸入多個前述重 要色域的指定、及表示該多個重要色域的各自的應重視程度的重要度信 息,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根據從由前述輸出單元輸出的前述用戶界 面輸入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及前述重要度信息,獲取前述權重系數。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用戶界面構成為,可以針對前述多個重要色域各自的濃淡程度,輸入前述重要度信息。
13.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用戶界面構成為,可以利用滑桿上的對象的移動操作、及數值的設定操作中的至少一個,輸入前述重要度信息。
14.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輸出單元輸出前述用戶界面,該用戶界面用于進一步輸入顏色權重信息,該顏色權重信息表示使前述權重系數反映前述重要色域之外 的顏色的程度,前述權重系數獲取單元,還根據從由前述輸出單元輸出的前述用戶 界面輸入的前述顏色權重信息,獲取前述權重系數。
15. —種顏色校正系數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獲取由包含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成分構成的第l色空間中的校正對象色值;獲取校正用色值,該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前述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 多個顏色成分構成的第2色空間中的色值,是用于對前述校正對象色值 進行校正的色值;獲取針對前述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以及根據用于對前述特定顏色成分的濃度為特定濃度值的前述校正對 象色值進行校正的前述校正用色值、及針對該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 生成用于校正該特定濃度值的顏色校正系數。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顏色校正系數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色值獲取單元,其獲取由包含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成分構成的第1色空間中的校正對象色值;第2色值獲取單元,其獲取校正用色值,該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特定顏色成分在內的多個顏色成分構成的第2色空間中的色值,是用于校正校正對象色值的色值;權重系數獲取單元,其獲取針對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生成單元,其根據用于校正特定顏色成分的濃度為特定濃度值的校正對象色值的校正用色值,及對校正對象色值的權重系數,生成用于校正特定濃度值的顏色校正系數。
文檔編號H04N1/46GK101515990SQ20091000726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針貝潤吾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