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裝有殼體和磁芯的噪聲濾波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組裝有殼體和管狀磁芯的噪聲濾波器。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在噪聲濾波器中,磁芯被設在電纜的外圓周表面上,因此,吸收流過電纜的噪聲電流。所述磁芯是易碎的,因為它是通過烘干或燒結而被制成的。由兩個互補的半殼體部分組成的殼體被用來保護磁芯和在電纜所需的位置安裝磁芯。
在傳統(tǒng)噪聲濾波器中,電纜保持部分被設在殼體中。電纜保持部分夾住所述電纜。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殼體形狀復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用來模塑所述殼體的金屬模具在形狀上是復雜的。這降低了噪聲濾波器的生產率。
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出版物No.2004-193316披露了一種噪聲濾波器,其中電纜保持部分被提供給所述殼體的每個半殼體部分。所述電纜保持部分在與互補的半殼體部分的分離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夾住所述電纜。然后,所述電纜僅在兩點接觸所述電纜保持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夾緊力被增加,則過大的壓力將在一點施加至所述電纜。這可降低電纜的耐用性。
為了在相對方向上只通過電纜保持部分保持電纜,需要在電纜保持部分中具有足夠的剛度。然而,在后一情況下,這種電纜保持部分沒有對直徑相對較大的電纜提供足夠的夾持力。因此,為了保持具有各種外徑的各種電纜,具有剛性電纜保持部分的殼體是不能用的。
噪聲濾波器可被連接至電纜,所述電纜以成圈方式被纏繞一次或幾次,形成捆束。如果兩個電纜保持部分被用來從相對的方向保持電纜捆束,那么被捆束的電纜很難被適當地全部保持。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設有結構簡單的殼體的噪聲濾波器,所述殼體能保持電纜,而不論電纜直徑和成圈設置的捆束的電纜數量是多少。
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將通過提供具有殼體和磁芯的噪聲濾波器而被獲得。所述殼體包括管狀磁芯支撐部分、管狀連接部分、以及管狀電纜導向部分。磁芯是可容納在所述殼體中的,并提供中空空間,所述電纜延伸通過所述中空空間。所述管狀連接部分設在磁芯支撐部分的至少一端上。管狀電纜導向部分被連接至連接部分,并提供開口,所述電纜延伸通過所述開口。所述電纜導向部分通過狹縫分成四部分,包括第一狹縫部分、第二狹縫部分、第三狹縫部分和第四狹縫部分。至少電纜導向部分是由彈性材料制成的。
在附圖中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的噪聲濾波器的俯視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的噪聲濾波器的側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的噪聲濾波器的后視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的噪聲濾波器的前視圖;圖5是實施例所述的噪聲濾波器的俯視圖,其中殼體處于打開狀態(tài);圖6是沿圖1中線IV-IV取的噪聲濾波器的截面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的噪聲濾波器的夾具部分的示意截面圖;以及圖8是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噪聲濾波器的電纜導向部分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結合圖1至7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圖1顯示了緊固至電纜100的噪聲濾波器1。如圖1所示,噪聲濾波器1包括殼體2和磁芯3。殼體2通常具有中空的圓柱形結構,是由具有彈性的樹脂制成的。磁芯3形狀類似中空的圓柱體,由磁性物質制成,并具有允許電纜100穿過的通孔。
如圖2至5所示,殼體2是由兩個互補的半殼體部分組成,也就是,第一殼體21和第二殼體22。類似地,磁芯3是由兩個互補的半磁芯部分組成,也就是,第一磁芯31和第二磁芯32。如圖1所示,殼體2包括中空的圓柱形磁芯支撐部分4、第一和第二電纜導向部分5和6、以及第一和第二連接部分7和8。第一和第二電纜導向部分5和6分別設在磁芯支撐部分4的端部。第一連接部分7被布置在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和磁芯支撐部分4之間,以將磁芯支撐部分4連接至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第二連接部分8被布置在第二電纜導向部分6和磁芯支撐部分4之間,以將磁芯支撐部分4連接至第二電纜導向部分6。在下述描述中,圖1中從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朝第二電纜導向部分6的方向(也就是,電纜導向方向)被定義為x軸方向,圖2中從第一殼體21朝第二殼體22、并與x軸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定義為z軸方向。此外,與x軸方向和z軸方向都垂直的方向被定義為y方向。
磁芯支撐部分4包括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和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2,它們分別設在第一殼體21和第二殼體22上。在由y和z軸定義的平面上,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和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2具有半圓形的截面。如圖1和3所示,一對將第一和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1、42連接在一起的鉸鏈部分10、10被設在磁芯支撐部分41、42的相對于y軸方向(圖1)的一端上,并且在沿x軸方向(圖3)將磁芯支撐部分41、42分成三部分的兩個位置處。如圖5所示,第一和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1和42分別具有分離面21B和22B,在此位置處鉸鏈部分10、10被設置。當第一和第二殼體21和22被關閉在一起時,第一和第二殼體21和22在分離面21B和22B上相互鄰接。
如圖1所示,一對接合部分9、9設在每個第一和第二殼體21、22各自的自由端處,且在沿y軸方向與鉸鏈部分10、10相對的位置處,以保持第一和第二殼體21、22的關閉狀態(tài)。所述成對的接合部分9、9在與成對鉸鏈部分10、10相對應的位置上沿x軸方向將磁芯支撐部分41和42分成三部分。如圖5所示,第一和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1和42分別具有分離面21A和22A,且在接合部分9被設置的位置上。第一和第二殼體21和22在這些分離面21A和22A上相互鄰接。
如圖4所示,每個接合部分9是由接合孔形成部分91、接合爪周圍部分92、以及接合爪92A組成。所述形成部分91設在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上,并具有接合孔91a。周圍部分92設在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2上。所述接合爪92A設在接合爪周圍部分92上。如圖1所示,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具有U形延長槽41a。延長槽41a具有沿x軸方向延伸的靠近鉸鏈部分10的第一部分、以及從第一部分端部沿y軸方向朝向接合部分9延伸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延長槽41a界定了第一磁芯推動部分41A,所述第一磁芯推動部分41A在接合部分9的側面上延續(xù)至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具有提供假想中心的弓形形狀。第一磁芯推動部分41A在鉸鏈部分10附近具有自由端。從y和z軸界定的平面的截面中看,自由端從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的弓形周線移向假想中心。如圖3和4所示,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2具有延長槽42a和第二磁芯推動部分42A,它們與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的延長槽和磁芯推動部分相同。
下面,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第二電纜導向部分6、第一連接部分7和第二連接部分8將被描述。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和第一連接部分7與第二電纜導向部分6和第二連接部分8關于磁芯支撐部分4是對稱的。因此,盡管部分6和8可能在下面的描述中被提到,然而,將只描述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和第一連接部分7。
如圖1所示,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的形狀類似截圓錐,所述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的z-x橫截面面積從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朝向它的末端沿x軸方向逐漸減小。由于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的形狀類似截圓錐形,所以光滑和連續(xù)的內周表面可跨在電纜100的外圍表面和磁芯支撐部分4之間,所述磁芯支撐部分4是噪聲濾波器1的最大直徑區(qū)域。因此,當其它的周圍電纜或周圍固定物體被設在電纜100上方時,噪聲濾波器1的截圓錐形狀可防止其它的周圍電纜或周圍固定物體掛在噪聲濾波器1上。因此,噪聲濾波器1將不是可能阻礙電纜100布局的障礙。
如圖2所示,形狀類似截圓錐的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被分成四個部分51、52、53和54,它們由四個狹縫51a、52a、53a和54a分割并且順序排布在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的周向方向上。在y-z截面中,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被四個狹縫51a、52a、53a和54a分成四個部分51、52、53和54,那些狹縫以十字形狀布置,它們的交叉中心與截圓錐的假想頂點重合。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在其末端具有開口5a。在將噪聲濾波器1設置到電纜100上之前,開口5a的內徑小于電纜100的外徑。此外,第一殼體21和第二殼體22的分離面與第一狹縫51a和第三狹縫53a對齊,并在它們的寬度之內。因此,第一和第二部分51和52屬于第一殼體21,第三和第四部分53和54屬于第二殼體22。換句話說,不必一定在第一部分51和第四部分54之間、在第二部分52和第三部分53之間形成狹縫,因為第一和第二殼體21和22的分離面可用作狹縫。此外,狹縫的十字形布置可在這些部分51至54之間提供基本上相同的形狀。因此,這些部分51-54可向電纜100提供均勻和對稱的壓力。
如圖2和5所示,第一至第四部分51至54分別具有設有第一至第四爪51A至54A的末端。第一至第四爪51A至54A在y-z平面上以鉤狀形式沿徑向向內突出。這些爪51A至54A朝開口5a的中心突出,并且每個爪朝它的徑向最內部端部逐漸變細。根據這種結構,當用于沿電纜100的軸向方向移動電纜100的力相對殼體2被施加時,爪51A至54A可提供更強的夾力。第一至第四爪51A至54A組成卡盤部分5A,并界定開口5a。
連接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至磁芯支撐部分4的第一連接部分7(圖1)具有第一延長槽71a(圖4)、第二延長槽72a(圖1)、第三延長槽73a(圖3)和第四延長槽74a(圖3和4)。這些延長槽71a至74a在殼體2的周向方向上延伸,并分別位于第一至第四狹縫51a至54a的近端部。延長槽71a和74a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狀。這些延長槽71a至74a分別在沿周向方向的每個中間部分處與第一至第四狹槽51a至54a相連通。第一連接部分71(圖1)位于第一延長槽71a和第二延長槽72a之間。此外,第二連接部分72(圖1)、第三連接部分73(圖3)和第四連接部分74(圖4)也被類似地界定了。第一至第四連接部分71至74分別連接第一至第四部分51至54至磁芯支撐部分4。第一至第四連接部分71至74中的每一個被分別定位沿周向方向的第一至第四部分51至54的每個中間位置上。因此,第一至第四部分51至54在y-z平面上是可樞軸移動的,以增大或減小開口5a的直徑,其中第一至第四連接部分71至74用作支點。此外,這些延長槽71a至74a可增加電纜導向部分5的柔性,對直徑相對較大的電纜或提供電纜扎捆部分的成圈電纜來說,尤其可獲得這種效果。
如圖6所示,磁芯保持部分41B和41C被提供。這些磁芯保持部分41B、41C是L形的,每個具有朝開口5a中心(z軸方向)延伸并界定第二延伸槽72a一個側壁的徑向部分、和從徑向部分的沿徑向最內端部朝第一磁芯31的縱向中心(x軸方向)延伸的軸向部分。類似地,磁芯保持部分42B和42C是L形的,每個具有朝開口5a的中心(z軸方向)延伸并界定第四延伸槽74a一個側壁的徑向部分、和從徑向部分徑向地最內部端部朝第二磁芯32縱向中心(x軸方向)延伸的軸向部分。由于每個磁芯保持部分的徑向部分用作每個延長槽的壁,所以節(jié)省空間的結構可設在殼體2中。
第二電纜導向部分6在結構上與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類似。所述部分6被十字形狹縫分成第一至第四部分61、62、63和64(當殼體2被關閉時)。十字形狹縫包括第一狹縫61a至第四狹縫(未顯示)。第一至第四部分61、62、63和64通過第一至第四連接部分81至84連接至磁芯支撐部分4,所述第一至第四連接部分81至84是由第一至第四延長槽81a至84a界定的。L形磁芯保持部分41D從第一部分61延伸,L形磁芯保持部分41E從第二部分62延伸。這些部分41D和41E界定第二延長槽82a的一個側壁。類似地,L形磁芯保持部分42D從第四部分64延伸,L形磁芯保持部分42E從第三部分63延伸。這些部分42D和42E界定第四延長槽84a的一個側壁。
第一磁芯31在與其軸線相垂直的平面上具有半圓和弓形的截面。如圖5所示,第一磁芯31在弓形的端部具有一對第一磁芯鄰接表面31A和31B。所述磁芯鄰接表面31A、31B在所得的磁芯3的直徑位置處設有平滑的表面,位于。與第一磁芯31類似,第二磁芯32具有半圓和弓形的截面,在弓形的端部具有一對第二磁芯鄰接表面32A和32B。作為磁芯3組裝的結果,第二磁芯鄰接表面32A與第一磁芯鄰接表面31A接觸,第二磁芯鄰接表面32B與第一磁芯鄰接表面31B接觸。磁芯鄰接表面32A、32B在所得的磁芯3的直徑位置處設有平滑的表面。
第一磁芯31位于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的半圓形空間中,如圖5所示。磁芯保持部分41B至41E保持第一磁芯31的內圓周表面。在這個狀態(tài)下,第一磁芯推動部分41A沿第一磁芯支撐部分41徑向向內推動第一磁芯31,使得第一磁芯31的成對第一磁芯鄰接表面31A和31B從連接第一殼體21的分離面21A和21B的假想表面突出。類似地,第二磁芯32位于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2的半圓形空間中,磁芯保持部分42B至42E保持第二磁芯32的內圓周表面。在這個狀態(tài)下,第二磁芯推動部分42A沿第二磁芯支撐部分42徑向向內推動第二磁芯32,使得第二磁芯32的成對第二磁芯鄰接表面32A和32B從連接第二殼體22的分離面22A和22B的假想表面突出。
在此狀態(tài)下,電纜100被保持在第三爪53A和第四爪54A之間、以及第三爪63A和第四爪64A之間。其后,第一殼體21被繞鉸鏈部分10、10朝第二殼體22樞軸移動。第一磁芯31和第二磁芯32從而被關閉,分別使第二磁芯鄰接表面32A、32B疊放在第一磁芯鄰接表面31A、31B上面,如圖1所示。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接合部分9的接合爪92A被插入接合孔91a,并與接合孔形成部分91相接合。此外,接合孔形成部分91與接合爪周圍部分92緊密接觸。此時,第一磁芯31和第二磁芯32分別被第一磁芯推動部分41A和第二磁芯推動部分42A沿徑向向內推動,使得所得的磁芯3可提供密封的中空結構。此外,驅動力作用于接合爪92A和接合孔形成部分91之間,以驅動它們相互遠離。因此,在接合部分9處的鎖定接合可被保證。由于磁芯3可通過驅動力保持,所以殼體2內的第一磁芯31和第二磁芯32的疏忽移動可被防止。
卡盤部分5A夾住電纜100。在此狀態(tài)下,第一至第四部分51至54被彈性地繞作為支點的第一至第四連接部分71至74作樞軸移動。因為殼體2是由軟樹脂材料制成的,所以第一至第四部分51至54的旋轉靈活性是足以容易地擴大開口5a的截面面積,只要電纜100被插入磁芯3,或只要電纜的數量足夠少,以至于所有的電纜能被插入磁芯3。因此,電纜100可以以所需的方式從四個方向被保持。
電纜100可在圖7所示的方向(x軸方向)上、相對于噪聲濾波器1、從卡盤5A朝磁芯支撐部分4被推動短的距離Δt。在此情況下,含有卡盤部分5的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在x軸方向上和電纜100一起移動距離Δt。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僅繞作為支點的第一連接部分7樞軸地移動,因為中空的圓柱形狀,磁芯支撐部分4提供的剛度高于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的剛度。因此,當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在x軸方向上移動距離Δt時,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被樞軸地朝磁芯支撐部分4內側移動,由虛線5’顯示。結果,卡盤部分5A進一步卡緊電纜100,防止電纜100移動的距離長于距離Δt。與第一電纜導向部分5類似,即使電纜100相對于噪聲濾波器1從卡盤部分6A(圖1)朝磁芯支撐部分4被推動,第二電纜導向部分6也可防止電纜100移動,。
磁芯保持部分41B至41E和磁芯保持部分42B至42E的位置與第一和第二連接部分7和8的延長槽72a、82a的位置重合。因此,用于模塑第一殼體21和第二殼體22的復雜的金屬模子是不需要的。更適當地,磁芯保持部分可在模塑第一殼體21和第二殼體22的半圓柱形部分之后被塑造。此外,因為卡盤部分5A和6A設在噪聲濾波器的軸向兩端,所以卡盤部分5A和6A可防止電纜100相對殼體2在它的軸向方向上沿圖1中的向右和向左方向移動。
圖8顯示了第一和第二電纜導向部分的改進。在前述的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電纜導向部分5和6具有圓錐形的形狀。相反,在圖8中顯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電纜導向部分151、154提供與磁芯支撐部分4基本相同的外徑。在此情況下,第一電纜導向部分151、154在連接部分7處是彈性地可樞軸移動的,當電纜100相對于噪聲濾波器被向圖8中的右方向拖動時,卡盤部分105A移動,減少開口105a的直徑。結果,卡盤部分105A夾緊電纜100,防止電纜100被移動。
因此,根據上述實施例,電纜100可僅由噪聲濾波器1的殼體2支撐。因此,噪聲濾波器可提供簡單的結構,用于模塑殼體2的金屬模子的構造也可被簡化。此外,因為電纜100可由彈性的電纜導向部分5、6在四側支撐,其中例如每個電纜導向部分5、6被分成四個部分,部分51至54,因此,電纜100可由電纜導向部分穩(wěn)定地保持,即使由每個部分51至54施加至電纜100的力是非常得小。因此,在被按壓部分處,電纜100的不注意的擠壓可被避免,以延長電纜100的服務壽命。換句話說,由于電纜100可在來自四個部分的小壓力下被支撐,所以電纜導向部分不需要由剛度相對高的材料制成,而可由提供足夠柔韌性的彈性材料制成。因此,外徑相對大的電纜也可以利用噪聲濾波器。此外,由于電纜在四個側面被按壓,所以噪聲濾波器可以這樣的方式設在成圈電纜的電纜捆扎部分上即,四個部分可根據需要按壓所述捆扎部分。
雖然本發(fā)明已經結合其特定的實施例被描述,但是本領域的熟練技術人員清楚,可在其中進行各種改變和改進,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例如,卡盤部分5A的內圓周表面鄰接電纜100,并且從x軸方向上看,所述內圓周表面在截面上可以具有之字形形狀。在這種情況下,卡盤部分5A采取與電纜100平面接觸。這不僅抑制了電纜表面的惡化,而且防止了電纜100從卡盤部分滑動,因為之字形增加了摩擦阻力。
此外,第一至第四狹縫51a至54a可被制作,使得每個狹縫的寬度朝開口5a方向逐漸減小。根據這種設置,當作為電纜通過開口5插入的結果、自由端處狹縫的寬度擴大時,所有的狹縫將具有相同的寬度。這充分地增加了爪51A、52A、61A、62A與電纜100的接觸面積。
權利要求
1.一種噪聲濾波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具有一個端部的管狀磁芯支撐部分,設在磁芯支撐部分的至少一端上的管狀連接部分,以及連接至連接部分并提供開口的管狀電纜導向部分,所述電纜延伸通過所述開口,所述電纜導向部分通過狹縫分成四個部分,包括第一狹縫部分、第二狹縫部分、第三狹縫部分和第四狹縫部分,至少電纜導向部分是由彈性材料制成的;以及可容納在所述殼體中并提供中空空間的磁芯,所述電纜延伸通過所述中空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導向部分具有與連接部分相對的遠側,并包括設在遠側的卡盤部分,所述卡盤部分界定所述開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特征在于卡盤部分在垂直于電纜延伸方向而延伸的截面中,朝開口中心方向沿徑向向內突出,卡盤部分的厚度朝卡盤的沿徑向最向內的端部方向逐漸減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導向部分具有朝所述遠側逐漸減小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支撐部分具有另一端部,電纜導向部分和連接部分也設在所述另一端部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大致半圓柱形的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具有在電纜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分離面;以及大致半圓柱形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具有第二分離面,并可與第一分離面接觸,第一狹縫部分、第二狹縫部分、第三狹縫部分和第四狹縫部分被排列在電纜導向部分的圓周方向上,所述第一狹縫部分和第三狹縫部分由第一分離面和第二分離面界定,所述第二狹縫部分形成在第一殼體中,第四狹縫部分形成在第二殼體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具有半圓的弓形截面和位于磁芯直徑位置處的第一端部,第一磁芯分離面設在第一磁芯的每個第一端部上,以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具有半圓的弓形截面和位于磁芯直徑位置處的第二端部,第二磁芯分離面設在第一磁芯的每個第二端部上,以與所述第一磁芯分離面接觸;以及其中,第一殼體包括用來沿殼體徑向向內推動第一磁芯的第一驅動區(qū)域;以及其中,第二殼體包括用來沿徑向向內推動第二磁芯徑的第二驅動區(qū)域,由此當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被相互靠近時,第一磁芯分離面和第二磁芯分離面被相互推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中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通過鉸鏈部分連接在一起,以及其中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進一步包括用來保持第一殼體相對于第二殼體關閉的接合部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中第一狹縫部分、第二狹縫部分、第三狹縫部分和第四狹縫部分設置組成十字形狀,所述十字形狀的中心與所述開口的中心重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中連接部分設有多個在其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延長狹縫,第一至第四狹縫部分中的每個與每個延長狹縫相連通。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中所述磁芯支撐部分一體設有用來將磁芯保持在磁芯支撐部分的空間中的磁芯保持部分,所述磁芯保持部分具有界定第一至第四狹縫部分中每個的每一個側面的表面。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狹縫部分中的每一個在電纜導向部分的周向方向上提供狹縫寬度,每個寬度朝所述開口方向逐漸減小。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噪聲濾波器,其中所述開口在沿電纜延伸方向延伸的截面上具有之字形輪廓。
全文摘要
一種噪聲濾波器,具有簡單結構,并能被使用而不論電纜直徑或電纜的數量。所述噪聲濾波器包括用來保持磁芯的磁芯支撐部分、第一和第二電纜導向部分、以及將第一和第二電纜導向部分連接至磁芯支撐部分端部的兩個連接部分。第一和第二電纜導向部分具有截圓錐形狀,每個電纜導向部分被以十字形狀排列的第一至第四狹縫分成四個部分,所述十字形狀的交叉位置與電纜導向部分的假想頂點重合。所述連接部分具有第一至第四周向延長狹槽,第一至第四周向延長狹槽與第一至第四狹縫的近側端部相連通。
文檔編號H04B15/02GK1816273SQ20061000582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2月2日
發(fā)明者小林一三, 黑島敏浩, 鈴木寬, 矢口勝, 土田節(jié) 申請人:Tdk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