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熱裝置和功能板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裝置和功能板組件,散熱裝置包括散熱板和個體散熱器,散熱板設有缺口,個體散熱器位于缺口上方且與散熱板活動連接;功能板組件包括散熱裝置和功能板,功能板上包括熱源,個體散熱器可以在缺口上相對于散熱板浮動,使個體散熱器適應不同高度的熱源且能與之充分接觸,達到極佳的散熱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散熱裝置和功能板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散熱裝置和功能板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子設備、通訊設備中,散熱器應用比較廣泛。尤其是,隨著電子、通訊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芯片功耗越來越大,對散熱器的散熱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于一些高功耗芯片,傳統(tǒng)的普通散熱器及熱管散熱器遇到瓶頸,為了增加散熱器的換熱面積,目前市場上應用較多散熱器的是大基板埋熱管、靠硬連接方式固定。
[0003]但是,這種散熱器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平面度無法保證;另一方面為了保證散熱器與每個芯片之間的接觸,采用導熱泥填充間隙,增加阻熱系數(shù),影響散熱。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裝置和功能板組件,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散熱器和熱源之間接觸不充分而導致的散熱不佳的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裝置,包括散熱板和至少一個浮動散熱器;所述散熱板設有與所述浮動散熱器對應的缺口,所述浮動散熱器位于對應的缺口上,與所述散熱板活動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散熱板設有整板散熱器;所述浮動散熱器和整板散熱器之間設有熱管。
[0007]進一步的,還包括至少一個輔助散熱器,所述輔助散熱器設置于所述散熱板之外,且所述輔助散熱器與所述浮動散熱器和/或所述整板散熱器之間設有熱管。
[0008]進一步的,至少兩個所述浮動散熱器之間設有熱管。
[0009]進一步的,所述浮動散熱器與所述散熱板通過第一螺釘組件活動連接:所述浮動散熱器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安裝孔,所述散熱板上對應設置有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螺釘組件包括第一螺釘和擋圈;安裝時,所述第一螺釘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并與擋圈配合連接。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螺釘組件還包括第一彈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一螺釘和所述浮動散熱器之間。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包括彈簧,安裝時,所述第一螺釘依次穿過所述彈簧、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并與擋圈配合連接。
[0012]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二彈性部件,所述第二彈性部件設置于所述浮動散熱器和所述散熱板之間。
[001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功能板組件,包括功能板和上述的散熱裝置,所述功能板包括至少一個熱源,所述散熱裝置包括散熱板和與所述熱源對應的浮動散熱器,所述散熱板包括與所述熱源和所述浮動散熱器對應的缺口;所述功能板和所述散熱裝置固定連接,且所述缺口和對應的浮動散熱器設置于對應的熱源相應的位置。
[0014]進一步的,所述功能板和所述散熱裝置通過第二螺釘組件固定連接:所述散熱裝置的散熱板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三安裝孔,所述功能板上設有與第二安裝孔對應的第四安裝孔,所述第二螺釘組件包括第二螺釘和螺母,安裝時,所述第二螺釘依次穿過所述第三安裝孔、第四安裝孔,并與所述螺母配合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裝置和包括該散熱裝置的功能板組件,散熱裝置包括散熱板和浮動散熱器,散熱板設有缺口,浮動散熱器位于缺口上方且與散熱板活動連接。浮動散熱器可以在缺口上相對于散熱板浮動,使浮動散熱器適應不同高度的熱源且能與之充分接觸,達到極佳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散熱裝置的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散熱裝置的缺口示意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散熱裝置安裝示意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功能板組件的示意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功能板組件安裝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于:散熱板和浮動散熱器活動連接;在散熱板上開設缺口,使浮動散熱器可以通過該缺口在散熱板上浮動,安裝時,浮動散熱器可以適應不同的熱源高度,以達到最好的散熱效果。
[0023]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24]實施例一
[0025]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散熱裝置,請參考圖1和圖2,包括:
[0026]散熱板210和至少一個浮動散熱器211;散熱板210上設置有與浮動散熱器211對應的缺口 2110,浮動散熱器211位于對應的缺口 2110上,且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之間活動連接。由于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之間活動連接,在散熱裝置21安裝在功能板11上時,功能板11上對應缺口 2110位置的熱源110通過該缺口 2110與浮動散熱器211接觸,浮動散熱器211則根據(jù)熱源110的高度進行浮動,使浮動散熱器211充分吸收熱源110所產生的熱量。浮動散熱器211的數(shù)量根據(jù)功能板11上熱源110的數(shù)量而定,浮動散熱器211的數(shù)量一般與功能板11上的熱源110的數(shù)量一致,或者說,與功能板11上的發(fā)熱量達到一定程度的熱源110的數(shù)量一致。
[0027]散熱板210上還設置有整板散熱器212;整板散熱器212可以是可拆卸的設置在散熱板210上,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如焊接在散熱板210上;浮動散熱器211和整板散熱器212之間設置有熱管213,在工作時,由于浮動散熱器211與熱源110接觸則溫度較高,浮動散熱器211—方面可以自行散熱,另一方面,可以將熱量通過熱管213傳遞給整板散熱器212,利用整板散熱器212進一步散熱,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散熱的效果。整板散熱器212的個數(shù)是任意的,在熱源110不多,熱量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讓多個浮動散熱器211共用一個整板散熱器212;也可以針對發(fā)熱量大的熱源110,用多個整板散熱器212輔助散熱,增大了散熱面積,保證良好的散熱效果。
[0028]此外,除了可以在散熱板210上設置整板散熱器212輔助散熱,也可以在不同的浮動散熱器211之間設置熱管213;當然,此處的設置方式優(yōu)選的在發(fā)熱量大的熱源110對應的浮動散熱器211和發(fā)熱量小的熱源110對應的浮動散熱器211之間設置,充分利用發(fā)熱量小的浮動散熱器211,分擔發(fā)熱量大的熱源110所產生的熱量。該設置方式還可以結合上述的整板散熱器212—起,即同時在浮動散熱器211和整板散熱器212之間均設置熱管213,使整個散熱裝置21的散熱均勻。
[0029]不管是浮動散熱器211還是散熱板210上的整板散熱器212,安裝之后其都是位于散熱板210上;如果功能板11的發(fā)熱量過大,散熱板210的散熱情況可能就比較窘迫;可以在散熱板210之外,額外設置至少一個輔助散熱器214,輔助散熱器214可以不與散熱板210直接相連,而是通過熱管213和整板散熱器212和/或浮動散熱器211相連,通過熱管213把散熱板210的熱量導出至輔助散熱器214;輔助散熱器214甚至可以置于冷庫等低溫環(huán)境中,使散熱效果更好。
[0030]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之間的活動連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如采用滑槽的方式連接,其關鍵在于浮動散熱器211和整散熱板210連接后,浮動散熱器21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和散熱板210之間的相對位置;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采用第一螺釘組件31的連接方式,請參考圖3:浮動散熱器211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安裝孔2111,散熱板210上對應設置有第二安裝孔2101,第一螺釘組件31包括第一螺釘310和擋圈312,安裝時,第一螺釘310依次穿過第一安裝孔2111、第二安裝孔2101后與擋圈312配合連接。這樣連接之后,浮動散熱器211就可以在第一螺釘310的螺帽和散熱板210的頂面之間滑動,也就是可以實現(xiàn)讓浮動散熱器211適應不同的熱源110的高度也能各自和熱源110緊密接觸,達到良好的散熱效果。第一安裝孔2111和第二安裝孔2101的數(shù)量是相等的,且分別至少為一個,一般而言,在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上會分別設置四個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2101,以保證安裝的穩(wěn)定和美觀。
[0031]為了后續(xù)安裝的簡便,還可以在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安裝時,增加第一彈性部件,其目的是使散熱裝置21安裝在功能板11上時,可以使浮動散熱器211自動的貼合熱源11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部件一般是彈簧311,其設置在第一螺釘組件31中,即第一螺釘組件31中還包括彈簧311,安裝時,第一螺釘310依次穿過彈簧311、第一安裝孔2111、第二安裝孔2101后與擋圈312固定連接。這樣,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既是活動連接,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之間又有一定的約束力,在散熱裝置21和功能板11連接之后,浮動散熱器211能夠自動緊貼熱源110,且兼顧了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之間的相對浮動,保證了良好的散熱效果。
[0032]此外,還可以在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之間設置第二彈性部件,其作用與第一彈性部件類似。第一彈性部件和第二彈性部件均可以是除彈簧311以外的其他材料,如橡膠、彈簧311片等均可。
[0033]本實施例中的散熱器,包括浮動散熱器211、整板散熱器212、輔助散熱器214均可以是相同或不同類型的散熱器,其具體可以是翅片式散熱器、翅片管散熱器、插片散熱器等等散熱器均可。功能板11是指任何帶有熱源110的單板,其熱源110則指的是各種發(fā)熱的器件,主要是指各個芯片。本實施例中連接各個散熱器的熱管均可以是同一種熱管,且熱管和各個散熱器之間保持相當程度的接觸面積,熱管在使用前可以經(jīng)過退火處理,增大導熱性會K。
[0034]實施例二
[0035]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功能板11組件,請參考圖4,包括:
[0036]功能板11和實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散熱裝置21,功能板11上包括至少一個熱源110;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固定連接,且散熱裝置21中的缺口 2110和對應的浮動散熱器211設置于與熱源110相應的位置,即熱源110通過缺口2110和響應的浮動散熱器211接觸。由于不同的熱源110其高度會不同,在散熱裝置21和功能板11安裝之后,各個浮動散熱器211會根據(jù)不同高度的熱源110調節(jié)自身與散熱板210之間的相對位置,使浮動散熱器211和熱源110接觸充分。
[0037]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之間是固定安裝,其包括了任何固定安裝的方式,包括連接件的方式或者焊接等方式均可。為了使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之間的安裝是可拆卸的,便于維護,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安裝方式是采用第二螺釘組件41進行安裝,請參考圖5:散熱裝置21的散熱板210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三安裝孔,而功能板11上設置有與第三安裝孔相應的第四安裝孔,第二螺釘組件41包括第二螺釘410和螺母411,安裝時,第二螺釘410依次穿過第三安裝孔、第四安裝孔,并與螺母411配合連接。第三安裝孔和第四安裝孔的數(shù)目相等,且至少為一個,一般來說會設置四個第三安裝孔和對應的四個第四安裝孔,保證安裝的穩(wěn)定性和美觀。
[0038]出于安全性的考慮,安裝時,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之間不宜過近,應該在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之間預留一定的空間,因此,可以在散熱裝置21的散熱板210的底部設置限位柱;當限位柱接觸到功能板11的頂部時,則認為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已經(jīng)安裝完成;同樣的,也可以在功能板11的頂部設置限位柱,當限位柱接觸到散熱板210的底部時,則認為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已經(jīng)安裝完成。
[0039]在安裝時,由于散熱裝置21的散熱板210和浮動散熱器211之間設置有彈性部件,功能板11上的熱源110與相應的浮動散熱器211緊密接觸后,會逐漸將浮動散熱器211在一定程度上頂起,這會增大彈性部件的彈性形變,使其施加給浮動散熱器211的彈性力更大,令浮動散熱器211緊貼熱源110,達到最好的散熱效果。
[0040]實施例三
[004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功能板11組件,包括:
[0042]散熱裝置21和功能板11,其中:
[0043]散熱裝置21包括散熱板210和若干個浮動散熱器211;散熱板210上設置有整板散熱器212,浮動散熱器211和整板散熱器212之間設有熱管213;散熱板210上設置有與浮動散熱器211對應的缺口 2110,每個浮動散熱器211安裝時即安裝于各個對應的缺口 2110上方;每個浮動散熱器211上設有四個第一安裝孔2111,每個浮動散熱器211對應安裝位置的散熱板210上設置有對應的四個第二安裝孔2101,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通過第一螺釘組件31活動連接:第一螺釘組件31包括第一螺釘310、彈簧311、擋圈312,安裝時,第一螺釘310依次穿過彈簧311、第一安裝孔2111、第二安裝孔2101,并與擋圈312配合連接。浮動散熱器211和對應的缺口 2110分別與功能板11上的熱源110相對應。其中的熱管213經(jīng)過退火處理,使得散熱效果更佳。
[0044]功能板11包括若干個芯片,各個芯片對應散熱裝置21中的浮動散熱器211;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通過第二螺釘組件41固定連接,其中,散熱裝置21的散熱板210上設有若干個第三安裝孔,功能板11上設置有與第三安裝孔對應的第四安裝孔,第二螺釘組件41包括第二螺釘410和螺母411;安裝時,第二螺釘410依次穿過第三安裝孔和第四安裝孔,并與螺母411配合連接。
[0045]隨著螺母411和螺釘之間的旋緊,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的散熱板210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小。功能板11上的芯片在與對應的浮動散熱器211緊貼后,逐漸將浮動散熱器211頂起,從而使浮動散熱器211和散熱板210之間的彈簧311越來越被壓縮,彈簧311被壓縮后,產生了更大的彈力,該彈力作用于浮動散熱器211,使其更加緊貼對應的芯片。
[0046]散熱板210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個限位柱;當限位柱接觸到功能板11的頂部時,功能板11和散熱裝置21之間的安裝結束,功能板11組件的安裝完成。
[0047]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熱板和至少一個浮動散熱器;所述散熱板設有與所述浮動散熱器對應的缺口,所述浮動散熱器位于對應的缺口上,與所述散熱板活動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板設有整板散熱器;所述浮動散熱器和整板散熱器之間設有熱管。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輔助散熱器,所述輔助散熱器設置于所述散熱板之外,所述輔助散熱器與所述浮動散熱器和/或所述整板散熱器之間設有熱管。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浮動散熱器之間設有熱管。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動散熱器與所述散熱板通過第一螺釘組件活動連接:所述浮動散熱器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安裝孔,所述散熱板上對應設置有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螺釘組件包括第一螺釘和擋圈;安裝時,所述第一螺釘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并與擋圈配合連接。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釘組件還包括第一彈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一螺釘和所述浮動散熱器之間。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包括彈簧,安裝時,所述第一螺釘依次穿過所述彈簧、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并與擋圈配合連接。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彈性部件,所述第二彈性部件設置于所述浮動散熱器和所述散熱板之間。9.一種功能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板和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散熱裝置,所述功能板包括至少一個熱源,所述散熱裝置包括散熱板和與所述熱源對應的浮動散熱器,所述散熱板包括與所述熱源和所述浮動散熱器對應的缺口;所述功能板和所述散熱裝置固定連接,且所述缺口和對應的浮動散熱器設置于對應的熱源相應的位置。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和所述散熱裝置通過第二螺釘組件固定連接:所述散熱裝置的散熱板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三安裝孔,所述功能板上設有與第二安裝孔對應的第四安裝孔,所述第二螺釘組件包括第二螺釘和螺母,安裝時,所述第二螺釘依次穿過所述第三安裝孔、第四安裝孔,并與所述螺母配合連接。
【文檔編號】H05K7/20GK205566947SQ201620134518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2日
【發(fā)明人】高磊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