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通濾波電路,尤其是一種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
[0003]二、
【背景技術】
[0004]在通信技術領域中,功率放大器前端和雷達天線饋電部分中嵌入濾波電路能有效解決通信系統(tǒng)中通帶外噪聲大的技術問題,因此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是一種重要的通信電路,在現(xiàn)有的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中,只能在特定的頻段內使用并且?guī)捿^小和通用性不強,帶通濾波電路對溫度敏感性影響較大,適用性不高。
[0005]三、
【發(fā)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因此提高了帶寬的幅度和適用性性能。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由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和無源電感L4組成的主耦合諧振單元和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電容C1、電容C2、可調電容C3和無源電感L1組成的副耦合諧振單元,主耦合諧振單元和副耦合諧振單元設置為通過耦合電感L2和耦合電感L3相互連接并且耦合電感L2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入端口、耦合電感L3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出端口。
[0008]由于設計了主耦合諧振單元和副耦合諧振單元,通過主耦合諧振單元進行幅度調節(jié),通過副親合諧振單元進行基點調節(jié),不再只使用主親合諧振單元或副親合諧振單元,因此提高了帶寬的幅度和適用性性能。
[0009]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按照進行雙調節(jié)的方式把主耦合諧振單元和副耦合諧振單元進行相互連接。
[0010]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包含有無源電感L1、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無源電感L4、電容C1、電容C2、可調電容C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電阻R1和電阻R2,無源電感L1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與地連接并且無源電感L1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電容C1的一端端部和電谷C2的一端端部聯(lián)接,電谷C1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親合電感L3的一端端部、可調電容C3的一端端部和電阻R1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電容C2的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耦合電感L2的一端端部、可調電容C3的另一端端部和電阻R2的一端端部連接,耦合電感L3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可調電容C4的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5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耦合電感L2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可調電容C4的另一端端部、電阻R2的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6的一端端部連接,可調電容C5的另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6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無源電感L4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無源電感L4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地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入端口并且電阻R2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出端口。
[0011]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電阻R1和電阻R2設置為10-80歐姆。
[0012]在本技術方案中,進行雙調節(jié)的主親合諧振單元和副親合諧振單元為重要技術特征,在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的技術領域中,具有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在本技術方案中的術語都是可以用本技術領域中的專利文獻進行解釋和理解。
[0013]四、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不意圖。
[0016]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無源電感1^1、耦合電感1^、耦合電感1^3、無源電感1^4、電容(:1、電容02、可調電容03、可調電容0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電阻R1和電阻R2,無源電感L1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與地連接并且無源電感L1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電容C1的一端端部和電容C2的一端端部聯(lián)接,電容C1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親合電感L3的一端端部、可調電容C3的一端端部和電阻R1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電容C2的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耦合電感L2的一端端部、可調電容C3的另一端端部和電阻R2的一端端部連接,耦合電感L3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可調電容C4的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5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耦合電感L2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可調電容C4的另一端端部、電阻R2的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6的一端端部連接,可調電容C5的另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6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無源電感L4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無源電感L4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地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入端口并且電阻R2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出端口。
[0019]在本實施例中,電阻R1和電阻R2設置為10-80歐姆。
[0020]在輸入端口輸入信號,通過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和無源電感L4組成的主耦合諧振單元,可以進行幅度調節(jié),通過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電容C1、電容C2、可調電容C3和無源電感L1組成的副耦合諧振單元,可以進行基點調節(jié),當經(jīng)過FSK的調制和解調,效果更好。
[0021]對本實施例進行試驗,結果表明本實施例對調制脈沖及噪聲電平有很好的抑制度。
[0022]本實用新型具有下特點:
[0023]1、由于設計了主親合諧振單元和副親合諧振單元,通過主親合諧振單元進行幅度調節(jié),通過副親合諧振單元進行基點調節(jié),不再只使用主親合諧振單元或副親合諧振單元,因此提高了帶寬的幅度和適用性性能。
[0024]2、由于設計了可調電容C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和可調電容C6,通過可調電容C3進行基點調節(jié),通過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和可調電容C6進行幅度調節(jié),提高了調節(jié)精度。
[0025]3、由于設計了無源電感L1、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無源電感L4、電容Cl、電容C2、可調電容C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電阻R1和電阻R2,減少了溫度的影響度,提高了適用性性能。
[0026]4、由于設計了對結構形狀進行了數(shù)值范圍的限定,使數(shù)值范圍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的技術特征,不是通過公式計算或通過有限次試驗得出的技術特征,試驗表明該數(shù)值范圍的技術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術效果。
[0027]5、由于設計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在技術特征的單獨和相互之間的集合的作用,通過試驗表明,本實用新型的各項性能指標為現(xiàn)有的各項性能指標的至少為1.7倍,通過評估具有很好的市場價值。
[0028]還有其它的與進行雙調節(jié)的主耦合諧振單元和副耦合諧振單元連接的其它技術特征都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滿足專利法、專利實施細則和審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的實施例都進行描述。
[0029]因此在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技術領域內,凡是包含有由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和無源電感L4組成的主耦合諧振單元和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電容C1、電容C2、可調電容C3和無源電感L1組成的副耦合諧振單元,主耦合諧振單元和副耦合諧振單元設置為通過耦合電感L2和耦合電感L3相互連接并且耦合電感L2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入端口、耦合電感L3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出端口的技術內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其特征是:包含有由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和無源電感L4組成的主耦合諧振單元和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電容C1、電容C2、可調電容C3和無源電感L1組成的副耦合諧振單元,主耦合諧振單元和副耦合諧振單元設置為通過耦合電感L2和耦合電感L3相互連接并且耦合電感L2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入端口、耦合電感L3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出端口。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其特征是:按照進行雙調節(jié)的方式把主親合諧振單元和副親合諧振單元進行相互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其特征是:包含有無源電感L1、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無源電感L4、電容C1、電容C2、可調電容C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電阻R1和電阻R2,無源電感L1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與地連接并且無源電感L1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電容C1的一端端部和電容C2的一端端部聯(lián)接,電容C1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親合電感L3的一端端部、可調電容C3的一端端部和電阻R1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電容C2的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與耦合電感L2的一端端部、可調電容C3的另一端端部和電阻R2的一端端部連接,耦合電感L3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可調電容C4的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5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耦合電感L2的另一端端部分別設置為可調電容C4的另一端端部、電阻R2的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6的一端端部連接,可調電容C5的另一端端部和可調電容C6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無源電感L4的一端端部連接并且無源電感L4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與地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入端口并且電阻R2的另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出端口。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其特征是:電阻R1和電阻R2設置為10-80歐姆。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脈沖多信道通信系統(tǒng)中的帶通濾波電路,包含有由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可調電容C4、可調電容C5、可調電容C6和無源電感L4組成的主耦合諧振單元和耦合電感L2、耦合電感L3、電容C1、電容C2、可調電容C3和無源電感L1組成的副耦合諧振單元,主耦合諧振單元和副耦合諧振單元設置為通過耦合電感L2和耦合電感L3相互連接并且耦合電感L2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入端口、耦合電感L3的一端端部設置為輸出端口,通過主耦合諧振單元進行幅度調節(jié),通過副耦合諧振單元進行基點調節(jié),不再只使用主耦合諧振單元或副耦合諧振單元,因此提高了帶寬的幅度和適用性性能。
【IPC分類】H03H7/12
【公開號】CN20514215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979488
【發(fā)明人】王海寧
【申請人】王海寧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