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加熱管生產加工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9456482閱讀:422來源:國知局
一種加熱管生產加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加熱管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熱管生產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加熱管是在無縫金屬管內,如在碳鋼管、鈦管、不銹鋼管、銅管中裝入電熱絲,空隙部分填滿有良好導熱性和絕緣性的氧化鎂后縮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型狀。它具有結構簡單,熱效率高,機械強度好的特點,對惡劣的環(huán)境有良好的適應性。它可用于各種液體和酸堿鹽的加熱,同時也適應低溶點的金屬加熱溶化,具有體積小、功率大等優(yōu)點。
[0003]現(xiàn)有的加熱器包括:加熱管、加熱絲、氧化鎂填充層,加熱管為鋼管,加熱絲設在加熱管內,為防止漏電,加熱絲不與加熱管內壁接觸,主要通過填充在加熱管與加熱絲之間的氧化鎂填充層進行絕緣,同時,氧化鎂填充層還起到導熱的作用,加熱絲一端設有端蓋,在生產加熱器時,要將加熱絲和氧化鎂填充至鋼管內并對氧化鎂進行夯實:現(xiàn)有技術中的填充氧化鎂加工比較復雜,氧化鎂填充層的密實程度不均勻,使得產品的質量很難達到最好以及統(tǒng)一,生產效率低,生產效果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fā)明內容】

[0004]基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加熱管生產加工裝置。
[0005]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X方向、Y方向、Z方向相互正交。
[0006]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加熱管生產加工裝置,包括工作臺、支撐機構、進料機構、壓料機構、控制機構,進料機構、壓料機構均位于工作臺上方,且進料機構、壓料機構在X方向并排設置,其中:
[0007]支撐機構包括底座、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用于夾持鋼管的支撐板,底座安裝在工作臺上,底座在工作臺上可沿著X方向移動,底座上沿X方向設有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支撐板沿X方向設置且其兩端分別可沿著Z方向移動安裝在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上,支撐板上設有多個貫穿其頂面和底面的通孔,通孔的直徑與鋼管外徑相適配;底座上設有多個與通孔一一對應設置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直徑與加熱絲直徑相適配,底座上設有多組與第一凹槽一一對應設置的彈性組件,彈性組件包括多根彈簧,多根彈簧以第一凹槽為中心呈圓周均勻分布,多根彈簧形成的圓周的直徑小于加熱管的端蓋的直徑;
[0008]進料機構包括進料箱,進料箱靠近工作臺一側設有多個進料漏斗,進料漏斗內設有定量進料閥;
[0009]壓料機構包括在Z方向作雙向運動的壓板,壓板靠近工作臺一側設有多個壓柱,壓柱外徑與加熱管的內徑相適配,壓柱內設有與加熱絲相適配的第二凹槽;
[0010]支撐機構具有第一位置狀態(tài)和第二位置狀態(tài),當支撐機構處于第一位置狀態(tài)時,支撐機構位于進料機構下方,進料漏斗向鋼管內定量添加原料;當支撐機構處于第二位置狀態(tài)時,支撐機構位于壓料機構的下方,壓柱對鋼管內的原料進行壓實。
[0011]優(yōu)選的,支撐板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以及對稱設置的第三支撐板、第四支撐板,第一支撐板沿Y方向設置,第一支撐板可沿著Z方向移動安裝在第一支撐桿上,第二支撐板沿Y方向設置,第二支撐板安裝在第二支撐桿上且可沿著Z方向移動;第三支撐板兩端分別可沿著Y方向移動安裝在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上,第四支撐板兩端分別可沿著Y方向移動安裝在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上;第三支撐板靠近第四支撐板一側設有多個貫穿其頂面和底面的與鋼管外徑相適配的第一半圓柱形凹槽,第四支撐板靠近第三支撐板一側設有多個貫穿其頂面和底面的與第一半圓柱形凹槽相適配的第二半圓柱形凹槽。
[0012]優(yōu)選的,第一支撐板上沿Y方向設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撐板上沿Y方向設有第二滑槽,第三支撐板一端與第一滑槽連接,第三支撐板另一端與第二滑槽連接,第四支撐板一端與第一滑槽連接,第四支撐板另一端與第二滑槽連接。
[0013]優(yōu)選的,支撐板還包括沿Y方向設置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以及第一緊固螺釘、第二緊固螺釘、第三緊固螺釘、第四緊固螺釘,第一連接板通過第一緊固螺釘與第三支撐板連接,第一連接板通過第二緊固螺釘與第四支撐板連接,第二連接板通過第三緊固螺釘與第三支撐板連接,第二連接板通過第四緊固螺釘與第四支撐板連接。
[0014]優(yōu)選的,第一連接板上沿Y方向設有第一腰孔,第二連接板上沿Y方向設有第二腰孔,第一緊固螺釘穿過第一腰孔與第三支撐板固定連接,第二緊固螺釘穿過第一腰孔與第四支撐板固定連接,第三緊固螺釘穿過第二腰孔與第三支撐板固定連接,第四緊固螺釘穿過第二腰孔與第四支撐板固定連接。
[0015]優(yōu)選的,第一半圓柱形凹槽內設有第一彈性件,第二半圓柱形凹槽內設有第二彈性件。
[0016]優(yōu)選的,支撐機構還包括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第一支撐桿沿Z方向設有第三滑槽,第二支撐桿沿Z方向設有第四滑槽,第一支撐板與第三滑槽連接,第一驅動裝置與第一支撐板連接用于驅動第一支撐板在第三滑槽內滑動,第二支撐板與第四滑槽連接,第二驅動裝置與第二支撐板連接用于驅動第二支撐板在第四滑槽內滑動。
[0017]優(yōu)選的,還包括第三驅動裝置,工作臺沿進料機構朝向壓料機構方向設有第五滑槽,底座與第五滑槽連接,第三驅動裝置與底座連接用于驅動底座在第五滑槽內滑動。
[0018]優(yōu)選的,壓料機構還包括第四驅動裝置,第四驅動裝置與壓板連接用于驅動壓板沿著Z方向移動。
[0019]在本發(fā)明中,支撐板水平設置且其兩端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上,支撐板上設有多個貫穿其頂面和底面的通孔,控制機構與支撐板連接用于控制支撐板沿著Z方向移動;底座上設有多個與通孔一一對應設置的第一凹槽,底座上設有多組與第一凹槽一一對應設置的彈性組件,彈性組件包括多根彈簧;進料機構包括進料箱,進料箱靠近工作臺一側設有多個進料漏斗,進料漏斗內設有定量進料閥;壓料機構包括壓板,壓板可沿著Z方向移動,壓板靠近工作臺一側設有多個壓柱。本發(fā)明利用支撐機構將鋼管夾持住,加熱絲帶有端蓋的一端將鋼管的底端封住,利用進料機構向鋼管中定量添加氧化鎂,支撐板在向下移動過程中,鋼管的端蓋會壓縮彈簧,在壓縮彈簧時的緩沖力使得鋼管內的氧化鎂晃動而分布的更加均勻,由于底座上設有第一凹槽,在鋼管下降時,加熱絲會伸入第一凹槽內而不受傷害,然后將支撐機構移動到壓料機構下方,驅動支撐板下降壓縮彈簧,利用壓料機構將鋼管中的氧化鎂進行壓緊、夯實,通過以上設計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生產效果好,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加熱管生產加工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的支撐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參照圖1、圖2,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加熱管生產加工裝置,包括工作臺10、用于支撐鋼管51的支撐機構、進料機構、壓料機構、第三驅動裝置40,進料機構、壓料機構均位于工作臺10上方,且在X方向并排設置,其中:
[0023]工作臺10沿X方向設有第五滑槽101。
[0024]進料機構包括進料箱301,進料箱301靠近工作臺10 —側設有多個進料漏斗302,進料漏斗302內設有定量進料閥。通過進料漏斗302向鋼管51內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鎂。
[0025]壓料機構包括壓板401、第四驅動裝置404,控制機構與第四驅動裝置404連接,第四驅動裝置404與壓板401連接用于驅動壓板401沿著Z方向移動,壓板401靠近工作臺10 一側設有多個壓柱402,壓柱402外徑與加熱管的內徑相適配,壓柱402內設有與加熱絲52相適配的第二凹槽403。壓柱402內設有第二凹槽403,壓料時,加熱絲52會伸入第二凹槽403內而不受傷害。
[0026]支撐機構具有第一位置狀態(tài)和第二位置狀態(tài),當支撐機構處于第一位置狀態(tài)時,支撐機構位于進料機構下方,進料漏斗302向鋼管51進料;當支撐機構處于第二位置狀態(tài)時,支撐機構位于壓料機構的下方,壓柱402對鋼管51內的原料進行壓實。
[0027]支撐機構包括底座201、第一支撐桿202、第二支撐桿203、用于夾持鋼管51的支撐板、第一驅動裝置224、第二驅動裝置225,底座201與第五滑槽101連接,第三驅動裝置40與底座201連接用于驅動底座201在第五滑槽101內滑動。底座201上設有多個沿X方向成排布置的第一凹槽227,第一凹槽227直徑與加熱絲52直徑相適配,底座201上設有多組與第一凹槽227 —一對應設置的彈性組件,彈性組件包括多根彈簧226,多根彈簧226均勻分布在以第一凹槽227為中心的圓周上,多根彈簧226形成的圓周的直徑小于加熱管的端蓋53的直徑,鋼管51下降時,彈簧226有緩沖作用,一方面可以保護鋼管51,另一方面由于緩沖產生反作用力,使得鋼管51內的氧化鎂分布的更加均勻。底座201沿X方向對稱設有第一支撐桿202、第二支撐桿203,第一支撐桿202靠近第二支撐桿203 —側沿Z方向設有第三滑槽204,第二支撐桿203靠近第一支撐桿202 —側沿Z方向設有第四滑槽205。
[0028]支撐板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撐板206、第二支撐板207以及對稱設置的第三支撐板210、第四支撐板211,第一支撐板206、第二支撐板207均沿Y方向設置,第三支撐板210、第四支撐板211均沿X方向設置。第一支撐板206與第三滑槽204連接,第一驅動裝置224與第一支撐板206連接用于驅動第一支撐板206在第三滑槽204內滑動,第二支撐板207與第四滑槽205連接,第二驅動裝置225與第二支撐板207連接用于驅動第二支撐板207在第四滑槽205內滑動。第一支撐板206上沿Y方向設有第一滑槽208,第二支撐板207上沿Y方向設有第二滑槽209。第三支撐板210 —端與第一滑槽208連接,第三支撐板210另一端與第二滑槽209連接,第四支撐板211 —端與第一滑槽208連接,第四支撐板211另一端與第二滑槽209連接,第三支撐板210、第四支撐板211均可沿著Y方向移動。第三支撐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