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4接地。.本發(fā)明I )電路簡單,減少了器件,易于集成,降低了成本;2)降低了功率損耗,減少了發(fā)熱量,提聞了整個電路的穩(wěn)定性;3)提聞了檢測精度,尤其是微小電流的檢測;4)提聞了動態(tài)穩(wěn)定性,保證連續(xù)穩(wěn)流輸出。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fā)明的電原理圖。
[0014]圖2是圖1中控制電路的電原理圖。
[0015]圖3是圖2中電流檢測回路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電原理圖。
[0016]圖4是圖2中電流檢測回路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電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電源轉換電路通過濾波電路12和整流電路13濾除交流電中的雜訊,并進行AC-DC轉換為本發(fā)明提供工作電源;通過功率轉換級電路14調整電源轉換電路的功率因數(shù),并調整輸出電流的平均值與其內部設定的預定值相同,從而實現(xiàn)恒流輸出控制;功率轉換級電路14包括電容Cl、電感L、二極管D1、電容C2、主開關S1、驅動控制管S2、電阻R2、控制電路16及輔助電源電路17;電感L與二極管Dl串聯(lián),電感L可以是電感或開關變壓器,電感L與二極管Dl的串聯(lián)節(jié)點接主開關SI的一個輸入點D ,主開關SI的另一個輸入點F與驅動控制管S2和電阻R2串聯(lián)電路串接,主開關SI的控制端點E與輔助電源電路17連接,輔助電源電路17用于提供輔助電源;控制電路16上設有三個端口 D、U、H,驅動控制管S2和電阻R2的串聯(lián)節(jié)點接控制電路16的U端,控制電路16的H端與驅動控制管S2的控制端連接,控制電路16的D端與主開關SI的輸入點D連接;控制電路16用于對輸出到直流負載15的輸出電流進行檢測,并調整輸出至直流負載15的電流的平均值與其內部設定的預定值相同,實現(xiàn)恒流輸出控制。
[0018]工作原理:主開關SI的輸入控制端點E在加電后將被鉗位在固定電平,主開關SI的開關主要受驅動控制管S2的控制;在主開關SI導通期間,電感L的電流上升;當主開關SI關斷時,由于主開關SI和_.級管Dl的寄生電容影響,主開關SI的上輸入端點D電壓從O逐漸上升(“O”電壓關斷),當D點電位上升到超過直流負載15的K點電位時,二級管Dl導通,電感L的電流經(jīng)過二級管Dl輸出到直流負載15,電感L的電流從峰值開始下降;當電感L的電流下降到O時,由于二極管Dl和主開關SI的寄生電容與電感L的諧振作用,主開關SI的上輸入端點D電位開始下降;經(jīng)過一段時間,主開關SI上輸入端點D電壓會出現(xiàn)峰谷值;由控制電路16中的峰谷檢測電路161控制單功率轉換級電路14的導通時機,通過檢測主開關SI輸入端點D端電壓,當電壓出現(xiàn)峰谷值時,將檢測到的結果送到控制電路16中的驅動控制電路163,由驅動控制電路163及驅動控制管S2驅動主開關SI在這一時刻導通,實現(xiàn)“O”電壓導通,因此具有低開關損耗。電路工作過程中,主開關SI的導通時間增加,電感L的工作電流及輸出負載15的電流增加;主開關SI的導通時間減少,電感L的工作電流及輸出負載15的電流減少。控制電路16和單功率轉換級電路14通過三個端口連接,控制電路16的端口 D、U是控制電路16的兩個輸入端,控制電路16根據(jù)該兩個輸入端的信息在端口 H產(chǎn)生一個控制信號,用于控制驅動控制管S2,從而控制整個單功率轉換級電路14的工作。
[0019]如圖2所示,控制電路16包括峰谷檢測電路161、同步電流檢測電路162和驅動控制電路163,同步電流檢測電路162的輸出端與控制電路16上的H端之間串接有誤差放大器Err-amp、控制器Ul和驅動控制電路163串聯(lián)電路,峰谷檢測電路161并接在控制電路16的D端和H端之間;同步電流檢測電路162包括采樣保持電路1、上升沿檢測電路2、下降沿檢測電路3、時序控制電路4、同步檢測電路5以及低通濾波器6 ;采樣保持電路I的第一端Sll與端口 U相連,第二端S12與時序控制電路4的第一端S41相連,第三端S13與同步檢測電路5的第一端S51相連;上升沿檢測電路2的第一端S21與端口 D相連,第二端S22與時序控制電路4的第二端S42相連;下降沿檢測電路3的第一端S31與端口D相連,第二端S32與時序控制電路4的第三端S43相連;時序控制電路4的第四端S44與同步檢測電路5的第二端S52相連;同步檢測電路5的第三端S53與低通濾波器6的第一端S61相連;低通濾波器6的第二端S62與誤差放大器Err-amp的輸入端相連;控制電路16通過電流檢測電路162檢測采樣電阻R2上的電流,對該電流信號進行處理來獲得輸出到直流負載15的電流平均值信息,輸入到驅動控制電路163與預設值比較以決定增加或減少主開關SI的導通時間,最終使輸出電流與設定值相同;無論直流負載15或者輸入電壓是否有波動,驅動控制電路163可以動態(tài)調整主開關SI的開關時間來獲得期望的直流負載15的輸出電流。
[0020]如圖3所示,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電流檢測電路162中的采樣保持電路I包括N溝道場效應管N1、反相器1附1、電容03、放大器八1、電阻1?3、1?4 ;N溝道場效應管NI的漏極連接于端口 U節(jié)點,N溝道場效應管NI的柵極與反相器INVl的輸入端相連,源極通過電容C3接地;反相器INVl的輸入端與一控制端CTL相連;放大器Al的同相輸入端與N溝道場效應管NI的源極相連,反相輸入端通過電阻R3接地,輸出端通過電阻R4與反相輸入端相連;電流采樣保持電路I在主開關SI導通時間內處于采樣狀態(tài),電流采樣保持電路I輸出一個與輸入電流信號成比例的信號,在主開關SI關斷后進入保持狀態(tài)。上升沿檢測電路2包括放大器A2、電阻R5及R6 ;電阻R5的一端連接于端口 D節(jié)點,另一端通過電阻R6接地;放大器A2的同相輸入端連接于電阻R5與R6的串聯(lián)節(jié)點,反相輸入端與一基準電壓端VREF2相連;上升沿檢測電路2檢測到主開關SI上端點D電壓上升到一定值后,上升沿檢測電路2觸發(fā)鎖存電路,控制同步檢測電路5工作,將來自電流采樣保持電路I的信號輸出到低通濾波器6。下降沿檢測電路3包括放大器A3、反相器INV2、N溝道場效應管N2、電容C4、鉗位齊納管Z1-Z4,電阻R7及R8 ;電阻R7的一端連接于端口 D節(jié)點,另一端通過電阻R8接地;電容C4的一端連接于電阻R7與R8串聯(lián)節(jié)點,另一端與放大器A3的同相輸入端相連;放大器A3的反相輸入端與一基準電壓端VREFl相連,輸出端與反相器INV2的輸入端相連;N溝道場效應管N2的柵極及漏極均與放大器A3的同相輸入端相連,源極接地;鉗位齊納管Zl的陰極連接于電阻R7與R8串聯(lián)節(jié)點,陽極依次通過鉗位齊納管Z2-Z4接地;當下降沿檢測電路3檢測到主開關SI上端電壓下降沿后,解鎖鎖存器,關斷同步檢測電路5,使低通濾波器6輸入信號為“O”。時序控制電路4包括D觸發(fā)器DFl及DF2 ;D觸發(fā)器DFl的時鐘信號端CK與下降沿檢測電路3中的反相器INV2的輸出端相連,復位端R與米樣保持電路I中的反相器INVl的輸出端相連,信號輸入端D與一電源VDD相連,輸出端Q與D觸發(fā)器DF2的復位端R相連,反相輸出端QB懸置;D觸發(fā)器DF2的時鐘信號端CK與上升沿檢測電路2中的放大器A2的輸出端相連,信號輸入端D與電源VDD相連,輸出端Q懸置。同步檢測電路5包括反相器INV3、N溝道場效應管N3、N4 ;反相器INV3的輸入端與時序控制電路4中的D觸發(fā)器DF2的反相輸出端QB相連,輸出端與N溝道場效應管N3的柵極相連;N溝道場效應管N3的漏極與采樣保持電路I中的放大器Al的輸出端相連,源極與N溝道場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