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纜終端頭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冶金行業(yè)高壓電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纜終端頭制作方法,包括剝除塑料外套,鋸鎧裝層,焊接地線,剝切屏蔽層,包應力錐,壓接線鼻子,包保護層,標明相色和套防雨罩。本發(fā)明電纜終端頭在施工上簡便易行,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化學性能優(yōu)異,適用范圍廣泛。
【專利說明】一種電纜終端頭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冶金行業(yè)高壓電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纜終端頭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現(xiàn)代變配電工程中,電纜以其施工維護方便、供電可靠性高等特點得以廣泛使用,電纜終端頭集防水、應力控制、屏蔽、絕緣于一體,具有良好的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可以在各種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下長期使用,電纜終端頭廣泛使用于電力、石油化工、冶金等各個領域,但是,現(xiàn)有的電纜終端頭具有結構復雜,散熱效果差,穩(wěn)定性不高等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纜終端頭制作方法,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電纜終端頭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51.根據(jù)電纜終端的安裝位置至聯(lián)結設備之間的距離決定剝塑尺寸,一般從末端到剖塑口的距離不小于900mm ;
52.在離剖塑口20mm處扎綁線,在綁線上側(cè)將鎧甲鋸掉,在鋸口處將統(tǒng)包帶及相間填料切除;
53.將多股軟銅線分為三股,在每相的屏蔽上繞上至少五圈,將接地銅線綁緊在屏蔽
上;
54.用透明聚氯乙烯帶包纏鋼甲末端及電纜線芯,使手套套入,在手套下端用透明聚氯乙烯帶包緊,并用黑色聚氯乙烯帶包纏兩層扎緊;
55.在距手指末端20mm處,用直徑為1.25mm的鍍錫銅絲綁扎幾圈,將屏蔽層扎緊,然后將末端的屏蔽層剝除;
56.用汽油將線芯絕緣表面擦拭干凈,用自粘膠帶從距手指20mm處開始包錐,錐長140mm,最大直徑在錐的一半處,錐的最大直徑為絕緣外徑加15mm,然后將半導體布帶包至最大直徑處,在其外面從屏蔽切斷處用2mm鉛絲緊密纏繞至應力錐的最大直徑處,最后在應力錐外包兩層橡膠自粘帶,并將手套的手指口扎緊封口 ;
57.在線芯末端長度為線鼻子孔深加5_處剝?nèi)ゾ€芯絕緣,然后進行壓接,壓好后用自粘橡膠帶將壓坑填平,并用橡膠自粘帶包纏線鼻子和線芯,將鼻子下口封嚴,防止雨水滲入線芯;
58.從線鼻子到手套分岔處,包兩層黑色聚氯乙烯帶,包時應從線鼻子開始,并在線鼻子處收尾;
59.在線鼻子上包相色塑料帶兩層,標明相色,長度為80-100mm,也應從末端開始,末端收尾,且在末端用綁線綁緊;
510.從絕緣線芯末端至應力錐接地處的距離應不小于400mm;
511.對戶外電纜終端還應在壓接線鼻子前線套進防雨罩,并用自粘橡膠帶固定,自粘帶外面應包兩層黑色聚氯乙烯帶,從防雨罩固定處到應力錐接地處的距離要小于400mm。
[0005]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電纜終端頭在施工上簡便易行,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化學性能優(yōu)異,適用范圍廣泛。
【具體實施方式】
[0006]下面給出一個最佳實施例:
一種電纜終端頭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51.根據(jù)電纜終端的安裝位置至聯(lián)結設備之間的距離決定剝塑尺寸,一般從末端到剖塑口的距離不小于900mm ;
52.在離剖塑口20mm處扎綁線,在綁線上側(cè)將鎧甲鋸掉,在鋸口處將統(tǒng)包帶及相間填料切除;
53.將多股軟銅線分為三股,在每相的屏蔽上繞上至少五圈,將接地銅線綁緊在屏蔽
上;
54.用透明聚氯乙烯帶包纏鋼甲末端及電纜線芯,使手套套入,在手套下端用透明聚氯乙烯帶包緊,并用黑色聚氯乙烯帶包纏兩層扎緊;
55.在距手指末端20mm處,用直徑為1.25mm的鍍錫銅絲綁扎幾圈,將屏蔽層扎緊,然后將末端的屏蔽層剝除;
56.用汽油將線芯絕緣表面擦拭干凈,用自粘膠帶從距手指20mm處開始包錐,錐長140mm,最大直徑在錐的一半處,錐的最大直徑為絕緣外徑加15mm,然后將半導體布帶包至最大直徑處,在其外面從屏蔽切斷處用2mm鉛絲緊密纏繞至應力錐的最大直徑處,最后在應力錐外包兩層橡膠自粘帶,并將手套的手指口扎緊封口 ;
57.在線芯末端長度為線鼻子孔深加5_處剝?nèi)ゾ€芯絕緣,然后進行壓接,壓好后用自粘橡膠帶將壓坑填平,并用橡膠自粘帶包纏線鼻子和線芯,將鼻子下口封嚴,防止雨水滲入線芯;
58.從線鼻子到手套分岔處,包兩層黑色聚氯乙烯帶,包時應從線鼻子開始,并在線鼻子處收尾;
59.在線鼻子上包相色塑料帶兩層,標明相色,長度為80-100mm,也應從末端開始,末端收尾,且在末端用綁線綁緊;
510.從絕緣線芯末端至應力錐接地處的距離應不小于400mm;
511.對戶外電纜終端還應在壓接線鼻子前線套進防雨罩,并用自粘橡膠帶固定,自粘帶外面應包兩層黑色聚氯乙烯帶,從防雨罩固定處到應力錐接地處的距離要小于400mm。
[0007]以上所述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纜終端頭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s1.根據(jù)電纜終端的安裝位置至聯(lián)結設備之間的距離決定剝塑尺寸,一般從末端到剖塑口的距離不小于900mm ; s2.在離剖塑口20mm處扎綁線,在綁線上側(cè)將鎧甲鋸掉,在鋸口處將統(tǒng)包帶及相間填料切除; s3.將多股軟銅線分為三股,在每相的屏蔽上繞上至少五圈,將接地銅線綁緊在屏蔽上; s4.用透明聚氯乙烯帶包纏鋼甲末端及電纜線芯,使手套套入,在手套下端用透明聚氯乙烯帶包緊,并用黑色聚氯乙烯帶包纏兩層扎緊; s5.在距手指末端20mm處,用直徑為1.25mm的鍍錫銅絲綁扎幾圈,將屏蔽層扎緊,然后將末端的屏蔽層剝除; s6.用汽油將線芯絕緣表面擦拭干凈,用自粘膠帶從距手指20mm處開始包錐,錐長`140mm,最大直徑在錐的一半處,錐的最大直徑為絕緣外徑加15mm,然后將半導體布帶包至最大直徑處,在其外面從屏蔽切斷處用2mm鉛絲緊密纏繞至應力錐的最大直徑處,最后在應力錐外包兩層橡膠自粘帶,并將手套的手指口扎緊封口 ; s7.在線芯末端長度為線鼻子孔深加5_處剝?nèi)ゾ€芯絕緣,然后進行壓接,壓好后用自粘橡膠帶將壓坑填平,并用橡膠自粘帶包纏線鼻子和線芯,將鼻子下口封嚴,防止雨水滲入線芯; s8.從線鼻子到手套分岔處,包兩層黑色聚氯乙烯帶,包時應從線鼻子開始,并在線鼻子處收尾; s9.在線鼻子上包相色塑料帶兩層,標明相色,長度為80-100mm,也應從末端開始,末端收尾,且在末端用綁線綁緊; s10.從絕緣線芯末端至應力錐接地處的距離應不小于400mm; s11.對戶外電纜終端還應在壓接線鼻子前線套進防雨罩,并用自粘橡膠帶固定,自粘帶外面應包兩層黑色聚氯乙烯帶,從防雨罩固定處到應力錐接地處的距離要小于400mm。
【文檔編號】H02G1/14GK103944118SQ201410087122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陳旭東 申請人:汕頭市南帆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