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接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與連接器組件有關,它包含外殼和適宜于固定在其上的鎖緊襯套。該鎖緊襯套可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間沿外殼的軸線方向滑動。本發(fā)明尤其涉及以這種方式鎖緊襯套固定在外殼上并從第一固定位置滑動到第二固定位置,以便使外殼內(nèi)的襯墊和多個觸點固定就位。
在制造電子連接器組件過程中,襯墊和多個觸點一般要插在連接器殼內(nèi)。在這種操作中,正確地插入襯墊并使其固定就位是重要的,從確保實現(xiàn)安全密封,在連接器組件殼內(nèi)必須充分地保證觸點固定就位,以便當連接器組件用電的和機械的方法連接到配套的連接器組件時,這些觸點不會意外地彎曲或折斷,并可正確地定位,以便與配套的連接器安全的連接。
由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就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提供一種提高的連接器組件。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改善的連接器組件,當連接器組件與另一個連接器組件配套時,其中被安裝在組件內(nèi)的觸點可正確地固定就位。
本發(fā)明的還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改善的連接器組件,其中組件內(nèi)襯墊的正確插接便利。
本發(fā)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的連接器組件,其中含在組件內(nèi)的襯墊可被安全地固定就位。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的連接器組件,它具有裝配前的鎖緊襯套,便利于觸點和襯墊在連接器組件的連接器殼內(nèi)的裝配。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的連接器組件,它具有裝配前的鎖緊襯套,以保持住連接器組件的連接器殼內(nèi)的襯墊和觸點。
本發(fā)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的連接器組件,在配套的連接器組件的電子和機械連接期間,它減少了觸點的彎曲和折斷也減少了配套觸點之間的不完全連接。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的連接器組件,它大體上防止了連接器殼內(nèi)配線的不當入口。
在本發(fā)明的情況中,通過提供包含有外殼、內(nèi)殼和鎖緊襯套的連接器組件,本發(fā)明就達到了這些或其它一些目標。外殼從外殼的基面到第一開口端間沿軸向軸線方向延伸。該外殼在其中形成第一內(nèi)部空腔。內(nèi)殼設置在第一內(nèi)部空腔之內(nèi)并從基面到第二開口端間沿軸向軸線方向延伸。該內(nèi)殼在其中形成第二內(nèi)部空腔。在內(nèi)殼的外表面和外殼的內(nèi)表面之間構成一個空間。這個空間的結構配置含有一個襯墊,同時內(nèi)殼的結構配置便于容納在第二內(nèi)部空腔內(nèi)向第二開口端延伸的許多觸點。所提供的鎖緊襯套的結構配置便于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間沿軸向軸線方向滑動。第一固定位置位于基面和第一開口端之間,而第二固定位置位于基面和第一固定位置之間。
通過參照附圖可以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其中相同的參考數(shù)字表示相同的零件,和其中
圖1是分解立體圖,體現(xiàn)了本發(fā)明連接器組件的一種形式;圖2是圖1連接器組件立體后視圖,其鎖緊襯套40被省略;圖3A是圖1沿線3-3處截取的連接器組件剖視圖,表明鎖緊襯套在第一固定位置;圖3B是圖1沿線3-3處截取的連接器組件橫截面,它表明鎖緊襯套在第二固定位置;圖4是圖1連接器組件的主視圖;圖5A是圖3A沿線5A-5A處截取的連接器組件剖視圖,其襯墊34、觸點36和導線38被省略;圖5B是圖3B沿線5B-5B處截取的連接器組件橫截面,其襯墊34、觸點36和導線38被省略;圖6是圖1連接器組件鎖緊襯套的立體圖;圖7是圖6沿線7-7處截取的鎖緊襯套的橫截面;圖8是本發(fā)明的另一個鎖緊襯套的立體圖;和圖9是圖8沿線9-9處截取的鎖緊襯套的橫截面。
為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及其它的目的,它的優(yōu)點和性能,結合附圖,參閱下列公開的內(nèi)容和所附。
附圖中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特別適于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圖1至圖7表示本發(fā)明連接器組件10的一個實施例。連接器組件10外殼12和內(nèi)殼14。外殼12從外殼基面20到第一開口端22沿軸線18的方向16延伸。外殼12在其內(nèi)形成內(nèi)腔24。
內(nèi)殼14設置在內(nèi)腔24內(nèi),并它沿軸線28的方向16從基面20到第二開口端26延伸。內(nèi)殼14在其內(nèi)形成內(nèi)腔28。
外殼12的內(nèi)腔24在內(nèi)殼14的外表面30和外殼12的內(nèi)表面32之間形成一個空間。這個空間被構形設置成便于容納一個襯墊。例如,如圖3A、3B和圖4表明,襯墊34設置在由內(nèi)腔24提供的空間內(nèi),襯墊34與基部20的表面20’,和內(nèi)殼14的外表面30接合。
內(nèi)殼14被構形設置成便于容納在內(nèi)腔28內(nèi)向開口端26延伸的多個觸點。例如,在圖3A和3B中表明的實施例中,這種觸點36的一個被容納在內(nèi)腔28內(nèi),并從導線38向內(nèi)殼14的開口端26延伸。觸點36按傳統(tǒng)的方式,用電的和機械的方法與導線38連接,例如用焊接。
本發(fā)明的連接器組件包括一個鎖緊襯套。例如附圖中表明的實施例,連接器組件10包括鎖緊襯套40,它從一個開口端到另一個開口端間沿軸線18的方向16延伸。鎖緊襯套40可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間沿方向16滑動。在第一固定位置中,如圖3A所示,鎖緊襯套40與襯墊34脫開;而如圖3B所示,在第二固定位置中襯套40與襯墊34接合,從而將襯墊夾在基部20的表面20’和襯套之間。
本發(fā)明連接器組件10內(nèi)殼包括,內(nèi)殼的外表面上至少有第一和第二鎖定部,第一和第二鎖定部在縱向上相互間隔。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這種鎖定部分包括在內(nèi)殼外表面上的凹槽。例如,如圖5A和5B表示,連接器10的內(nèi)殼14包括在外表面30上的第一對凹槽42和44,凹槽42和44面對外殼12內(nèi)表面32的各自相對的側面46和48。內(nèi)殼14還包括在外表面30上的第二對凹槽50和52,凹槽50和52面對各自相對的側面46和48。凹槽42和44與凹槽50和52在軸線18的方向16上相間隔。
本發(fā)明的鎖緊襯套包括至少一個配合鎖定部,當鎖緊襯套在第一固定位置上時,配合的鎖定部與第一鎖定部嚙合,當鎖緊襯套在第二固定位置上時,其與第二鎖定部嚙合。在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這種配合鎖定部包括止動銷,當鎖緊襯套在第一固定位置上時,它們伸入進各自的第一凹槽中;當鎖緊襯套在第二固定位置上時,它們伸入進各自的第二凹槽中。例如,如圖5A和5B表示,鎖緊襯套40包括一對止動銷54和56。如圖5A表示,當襯套40在第一固定位置上時,止動銷54和56分別伸入進凹槽42和44中。同樣,如圖5B表示,當襯套40在第二固定位置上時,止動銷54和56分別伸入進凹槽50和52中。
在圖1至圖7表示的實施例中,鎖緊襯套40與內(nèi)殼14的外表面30配合。在這個實施例中,鎖緊襯套40包括蓋58,如圖4表示,它蓋住內(nèi)殼40開口端26的一個區(qū)域。
在圖1至圖7表示的實施例中,內(nèi)殼14包括多個細長的通道60,它在內(nèi)腔28內(nèi)沿軸線18的方向16向內(nèi)殼的開口端26延伸。多個彈性懸臂62在內(nèi)殼14的內(nèi)腔28內(nèi)沿軸線18的方向16延伸。如圖3A和3B表示,各懸臂62具有附著在內(nèi)殼14上的第一端64,和向開口端26延伸的第二末端66。如圖5A和5B表示,各懸臂62相鄰于各自的通道60。如圖3A和3B所示,多個觸點36設置在內(nèi)腔28內(nèi),這樣每一觸點36在各自的通道60內(nèi)延伸,并在其內(nèi)由各自的懸臂62包容。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鎖緊襯套包括多個懸腿。例如,如圖6和7表示,鎖緊襯套包括懸腿68。各懸腿68包括附著在鎖緊襯套40上的第一端70和第二末端72。參照圖3A、3B、5A和5B,每一懸腿68在內(nèi)腔28內(nèi)沿軸線18的方向16延伸,第二末端72朝向基部20延伸。當鎖緊襯套在第一固定位置上時(圖3A和5A),每一懸腿68在方向16上與各自的懸臂62相間隔。在這個位置上,如圖3A的假想線表示,各懸臂62沿方向74可彈性移動,離開各自的通道表面76。這樣的彈性可允許觸點36可插入通道60。尤其是,觸點36可以通過連接器組件10的開口78插入,并被推向內(nèi)殼14的開口端26。在這種情況下,觸點36插入期間接觸懸壁62的凸輪面80,并沿方向74推動懸臂62。當觸點36完全插入就位時,懸臂62向表面76回復,如圖3A的實線表示,這使得懸臂面82與觸點接合,并保持觸點固定就位。
當鎖緊襯套40滑動到第二固定位置(圖3B和5B)上時,懸腿68在各自的懸臂62和通道20的表面84之間延伸。在這個位置上,每一懸臂62與懸腿68接合,由此阻止懸臂遠離各自通道60的表面76沿方向74的移動,由此鎖定各懸臂62,并因此在通道60內(nèi)鎖定各觸點36。另外,如圖3B所示,鎖緊襯套40與襯墊34接合,并將它固定就位。在圖1至圖7描述的實施例中,如圖6表示,各懸腿68固定在鎖緊襯套40的蓋58上。
對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顯然,向用戶提供的連接器組件可以配有已就位的襯墊34,而通過止動鎖54和56插入在第一固定位置上的內(nèi)殼外表面30內(nèi)各自的凹槽42和44中,鎖緊襯套40已經(jīng)固定在內(nèi)殼14上。用戶可以按本文的描述,將觸點36在開口78處插進連接器組件10,通過各自的懸臂62使觸點固定就位。然后用戶可以沿方向16朝連接器組件10的基部20推動鎖緊襯套40,將觸點36和襯墊34鎖定就位。這樣方式的推進使鎖緊襯套產(chǎn)生足夠的彎曲,以使止動銷54和56分別從凹槽42和44中移出,鎖緊襯套可再沿方向16朝基部20移動,直至止動銷54和56分別卡在凹槽50和52內(nèi),然后鎖緊襯套40在第二固定位置上與襯墊34接合。當處在第二固定位置時,如圖3A、3B和4所示,由蓋58蓋住的開口端26的一個區(qū)域并相鄰于各個懸臂62的末端。當在第二固定位置上時,連接器組件10將隨時可以按傳統(tǒng)的方式以電和機械的方法與配合的連接器組件(未顯示)連接。例如,圖1至圖7表明的實施例中,觸點36是陰觸點,而配合的連接器組件將包括細長的陽插腳,它們可以插入相應的陰觸點36。對于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顯然,觸點36可以是陽觸點,它們從連接器組件10開口端26處延伸,在這種情況下,配合的連接器組件將包括配套的陰觸點。
如果提供給用戶的連接器組件10沒有已就位的襯墊34,用戶只需將襯墊在開口端26滑進內(nèi)殼14內(nèi),直到它與基部20的表面20’貼靠,并通過將鎖緊襯套插入開口端26,直到止動銷54和56卡進相應的凹槽42和44內(nèi),從而使鎖緊襯套40固定在內(nèi)殼上。然后按本文的說明,連接器組件隨時可以插接觸點36。顯然,安裝在順序可以按照應用的需要而變化。
在圖6和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止動銷54和56從銷緊襯套40的內(nèi)表面84和86伸出。由彈性塑料材料制成鎖緊襯套40,它的側邊84和86將具有足夠柔性,從允許止動銷54和56按本文的說明移進相應的凹槽42、44和50、52中并可從其移出。在圖8和圖9描述的另一實施例中,所提供的鎖緊襯套40’在結構和功能上與鎖緊襯套40一樣,僅除了表面84’和86’呈彈性鎖緊板88和90’的形狀之外。在使用中,當鎖緊襯套40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時,鎖緊板88和90’將被推入,與內(nèi)殼14連接??梢孕纬梢粋€或多個彈性鎖緊板,在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將包括從那里伸出的止動銷。例如,在圖8和圖9所示的實施例中,彈性銷緊板88和90包括相應的止動銷54’和56’,按本文關于止動銷54和56的描述,它們分別與凹槽42、44和50、52配合。
在本文中所述的各種元件的制造可以利用傳統(tǒng)的程序來完成。例如,殼體和鎖緊襯套可以分另由塑料材料鑄模制,例如尼龍或聚丙烯,但不受此限制。觸點可以由金屬板材沖壓成形,然后,根據(jù)需要滾壓和/或彎曲,以形成需要的形狀。襯墊可以按傳統(tǒng)的方式,使用傳統(tǒng)的橡膠或橡膠類的襯墊材料制成。
已描述在本文中的實施例只是利用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例,而在此僅通過示例進行說明設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以做出許多其它的實施例是顯而易見的。
權利要求
1.連接器組件包括一個外殼,它沿第一軸線的方向從上述外殼的基部延伸到第一開口端,上述外殼在其內(nèi)形成第一內(nèi)腔;一個內(nèi)殼,它設置在上述第一內(nèi)腔之內(nèi),并沿上述第一軸線的上述方向從上述基部延伸到第二開口端,上述內(nèi)殼在其內(nèi)形成第二內(nèi)腔,在上述內(nèi)殼的外表面和上述外殼的內(nèi)表面之間形成一個空間,上述內(nèi)殼的結構設置便于容納在上述第二內(nèi)腔中朝上述第二開口端延伸的多個觸點。一個在上述空間中的襯墊,上述襯墊的結構設置便于與上述基部和上述外表面接合;和一個在上述空間中的鎖緊襯套,它沿上述第一軸線的上述方向從一個開口端延伸到另一個開口端,上述鎖緊襯套在與上述襯墊脫開的第一固定位置和與上述襯墊接合以便在上述基部和上述鎖緊襯套之間夾住上述襯墊的第二固定位置之間,可沿上述第一軸線的方向滑動。
2.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殼體包括至少一個在上述外表面上的第一鎖定部,和至少一個在上述外表面第二鎖定部,第二鎖定部與上述第一鎖定部在上述軸線的方向上相間隔,其中,上述鎖緊襯套還包括至少一個配合的鎖定部,當上述鎖定部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時,上述配合的鎖定部與上述第一鎖定部接嚙合;以及當上述鎖緊襯套在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上述配合的鎖定部與上述第二鎖定部接嚙合。
3.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內(nèi)殼包括至少一個在上述外表面上的第一凹槽處;和至少一個在上述外表面上的第二凹槽,它與上述第一凹槽在上述第一軸線的方向上相間隔,其中,上述鎖緊襯套還包括至少一個止動銷,當上述鎖緊襯套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時,上述止動銷伸入上述第一凹槽內(nèi);當上述鎖緊襯套在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上述止動銷伸入第二凹槽內(nèi)。
4.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內(nèi)殼包括在上述外表面上的第一對凹槽,上述第一對凹槽分別面對上述內(nèi)表面的對置的側面,和在上述外表面的第二對凹槽,上述第二對凹槽與上述第一對凹槽在上述第一軸線的方向上相間隔,并第二對凹槽分別面對上述對置的側面,上述鎖緊襯套包括一對止動銷,上述一對止動銷的各止動銷(a)當上述鎖緊襯套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時,伸入上述第一對凹槽的對應凹槽中,和(b)當上述鎖緊襯套在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伸入上述第二對凹槽的對應凹槽中。
5.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鎖緊襯套與上述內(nèi)殼的外表面配合,其中上述鎖緊襯套還包括一個蓋,它蓋住上述內(nèi)殼的第二開口端的一個區(qū)域。
6.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內(nèi)殼包括多個細長的通道,它們在上述第二內(nèi)腔內(nèi)沿上述第一軸線的方向朝上述第二開口端延伸;多個彈性懸臂,它們在上述第二內(nèi)腔內(nèi)沿上述第一軸線的方向延伸,各懸臂具有固定到上述內(nèi)殼上的第一端,以及朝上述第二開口端延伸的第二末端,上述多個懸臂的各個臂相鄰于上述多個通道中的對應通道;多個觸點的各個觸點在上述多個通道中的對應通道內(nèi)延伸,并由相應的懸臂包含在上述相應的通道內(nèi);和上述鎖緊襯套包括多個懸腿,它們在上述第二內(nèi)腔內(nèi)沿上述第一軸線的方向延伸,各懸腿具有固定在上述鎖緊襯套上的第一端和朝上述基部延伸的第二末端,和(a)上述多個懸腿的各個懸腿與上述各個臂在上述第一軸線方向相間隔,當上述鎖緊襯套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時,上述各個臂可彈性地移入與相應觸點鎖緊接合,并可與相應的觸點脫離鎖緊接合,和(b)上述多個懸腿的各個懸腿在上述多個懸臂的對應臂和上述第二殼體的內(nèi)表面之間延伸。當上述鎖緊襯套在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上述各臂充分固定,以保持上述各個臂與上述對應的觸點鎖緊接合。
7.按權利要求6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鎖緊襯套與上述內(nèi)殼的上述外表面相配合,其中,上述鎖緊襯套還包括一個蓋,它蓋住上述內(nèi)殼的上述第二開口端的一個區(qū)域。
8.按權利要求7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各個懸腿的每一第一端固定在上述鎖緊襯套的蓋上。
9.按權利要求8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蓋蓋住的第二開口端的上述區(qū)域與上述許多個臂中對應臂的相應末端對正。
10.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鎖緊襯套包括至少一個彈性鎖緊板,當上述鎖緊襯套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和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它回彈并被迫使與上述內(nèi)殼接合。
11.按權利要求10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彈性鎖緊板包括一止動銷,當上述鎖緊襯套處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和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上述止動銷回彈并被迫使與上述內(nèi)殼接合。
12.按權利要求1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鎖緊襯套包括第一彈性鎖緊板和對置的第二彈性鎖緊板,當上述鎖緊板襯套處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和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使上述第一和第二鎖緊條互相向前相對地壓迫并被迫使與上述內(nèi)殼的相應的對置側面接合。
13.按權利要求12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鎖緊板包括第一止動銷,而上述第二鎖緊板包括對置的第二止動銷,當上述鎖緊襯套處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和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上述第一和第二止動銷被互相相對壓迫,并被迫使與上述內(nèi)殼相應的對置的側面接合。
14.按權利要求13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當上述鎖緊襯套處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時,上述第一和第二止動銷被推入上述內(nèi)殼外表面的對置側面的第一對凹槽的對應的第一凹槽內(nèi);當上述鎖緊襯套處在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上述第一和第二止動銷被推入上述內(nèi)殼外表面的對應側面的第二對凹槽的對應的第二凹槽內(nèi)。
15.連接器組件包括一個外殼,它沿第一軸線的方向從上述外殼的基部延伸到第一開口端,上述外殼在其內(nèi)形成第一內(nèi)腔;一個內(nèi)殼,它設置在上述第一內(nèi)腔之內(nèi)并沿上述第一軸線的上述方向從上述基部延伸到第二開口端,上述內(nèi)殼在其內(nèi)形成第二內(nèi)腔,一個在上述內(nèi)殼的外表面和上述外殼的內(nèi)表面之間的形成的空間,該空間的結構設置便于容納襯墊。上述內(nèi)殼的結構設置便于在上述第二內(nèi)腔中容納多個朝上述第二開口端延伸的觸點;和一個鎖緊襯套,它的結構設置便于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間沿上述第一軸線的上述方向滑動,第一固定位置位于上述基部和上述第一開口端之間;第二固定位置位于上述基部和上述第一固定位置之間。
16.按權利要求15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鎖緊襯套的結構設置便于(a)在上述空間中,和(b)靠緊上述基部保持一個襯墊。
17.按權利要求15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內(nèi)殼包括至少一個在上述外表面上的第一鎖定部,和至少一個在上述外表面上的第二鎖定部,第二鎖定部與上述第一鎖定部在上述軸線的方向上相間隔,上述鎖緊襯套包括至少一個配合鎖定部,當上述鎖緊襯套處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時,上述配合的鎖定部可與上述第一鎖定部接合;當上述鎖緊襯套處在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上述配合的鎖定部可與上述第二鎖定部接合。
18.按權利要求15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內(nèi)殼包括至少一個在上述外表面上的第一凹槽,和至少一個在上述外表面上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上述第一凹槽在上述軸線的方向上相間隔。上述鎖緊襯套還包括至少一個止動銷,當上述鎖緊襯套處在第一固定位置時,上述止動銷可伸入上述第一凹槽內(nèi);當上述鎖緊襯套處在第二固定位置時,上述止動銷可伸入上述第二凹槽內(nèi)。
19.按權利要求15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鎖緊襯套包括至少一個彈性鎖緊板,該彈性鎖緊板其結構設置便于當上述鎖緊襯套的在上述第一固定位置和上述第二固定位置時,其回彈迫使其與上述內(nèi)殼接合。
20.按權利要求15的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鎖緊襯套與上述內(nèi)殼的上述外表面相配合,其中,上述鎖緊襯套還包括一個蓋,該蓋蓋住上述內(nèi)殼的上述第二開口端的一個區(qū)域。
全文摘要
連接器組件包括連接器的內(nèi)殼和外殼,及固定在內(nèi)殼上的鎖緊襯套。用戶可與相對于內(nèi)殼上預安裝位置鎖緊襯套一起獲得連接器組件。這種預安裝的組件包括容納在連接器組件內(nèi)并由鎖緊襯套固定就位的一個襯墊。所提供的鎖緊結構允許鎖緊襯套從預安裝位置移動到正式的安裝位置,在該位置鎖緊襯套在連接器組件的使用期間將用于把襯墊和觸點在內(nèi)殼中維持就位。
文檔編號H01R13/436GK1233089SQ99105220
公開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4月22日
發(fā)明者S·M·波伊德, M·J·波納維塔, R·P·瓦爾克, R·E·托馬斯 申請人:奧斯蘭姆施爾凡尼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