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學攝像裝置和光盤裝置的制作方法
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本申請根據(jù)和要求下列日本專利申請的優(yōu)先權的利益JapanesePatent Application No.2004-381934 filed December 28,2004和Japanese Patent Application No.2005-289907,filed October 3,2005,將此兩項申請的內容列于此處供完整地參考。
本發(fā)明的背景1.本發(fā)明的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光學攝像裝置,尤其是具有一組半導體激光源等的一種光學攝像裝置,以及涉及一種光盤裝置的結構。
2.相關技術的說明當一個球形透鏡使用作為一個攝像的準直器透鏡時,需要兩個或三個透鏡,然而,當使用一個非球形透鏡代替時,僅需要一個透鏡。再者,由于現(xiàn)在樹脂顯示具有適合于透鏡成形的性能,一種由樹脂制造的非球形透鏡現(xiàn)在普遍地使用于一個準直器透鏡,從而使供應商的光學產品能夠滿足他們減少產品的尺寸、重量和降低價格的要求。
然而,已經顯現(xiàn),在一個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差產生跨過透鏡的一個溫度梯度以及隨后引起透鏡變形,通常,由樹脂制造的一個透鏡的變形大于由玻璃制造的一個透鏡的變形。例如,來自在一個光學底板上設置的熱源的熱量引起在一個準直器透鏡內顯著的變形,以及此種變形導致一種有問題的狀況,在這里至或由一個記錄媒體的信息的記錄或復制不能正常地進行。
通常,如果有可能在一個準直器透鏡和一個光學底板上的熱源之間給出較寬的間隙,或者設置一個光學底板,它有能力有效地散熱,如以上所述與熱產生關聯(lián)的問題的出現(xiàn)不會那樣嚴重。然而,在有意合并進入一臺筆記本個人電腦(PC)的一個緊湊和薄的光學攝像裝置內,在一個準直器透鏡和一個光學底板上的熱源之間給出較寬的間距,或者設置一個光學底板,它有能力有效地散熱都是有困難的。再者,在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內,它包括CD(小型光盤),DVD(數(shù)字激光視盤),HD-DVD(高密度數(shù)字激光視盤)激光二極管,它發(fā)射三種不同波長的光束,熱源的數(shù)目增加,以及用于光學元件的可能的間隙受到限制,以及因此以上所述的優(yōu)選的散熱條件更難以滿足。Japanese Patent Unexamined Publication No.2004-133963[專利文件2]Japanese Patent Unexamined Publication No.2003-45059[專利文件3]Japanese Patent Unexamined Publication No.2002-319167本發(fā)明的概述熱散逸方法已公開于專利文件1(Japanese Patent UnexaminedPublication No.2004-133963),專利文件2(Japanese PatentUneamined Publication No.2003-45059)以及專利文件3(JapanesePatent Unexamined Publication No.2002-319167),然而,上述的方法在防止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內一個準直器透鏡的變形方面不是需要使用的,這種光學攝像裝置是本發(fā)明的目的,以及其中設置一系列的熱源。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熱傳導問題,它出現(xiàn)在以上所述的普通的緊湊的光學攝像裝置內,該裝置具有一系列的熱源,以及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緊湊的光學攝像裝置,它能夠平整一個準直器透鏡和一個光學底板上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以便減少準直器透鏡的變形,以及提供一個光盤裝置,合并該光學攝像裝置。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光學攝像裝置,它包括一個光學底板;一個準直器透鏡,設置在該光學底板上;一個激光源,設置在光學底板上鄰接準直器透鏡,以及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以及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準直器透鏡和光學底板上的激光源之間,用于平整在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溫度梯度控制器件,它存在于準直器透鏡和光學底板上的激光源之間,以便平整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構造的,其特征在于,該溫度梯度控制器件是一個第一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第一高熱穩(wěn)定元件設置在準直器透鏡和激光源之間,用于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構造的,其特征在于,第一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是在光學底板上形成的一個滲透孔。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滲透孔使用于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構造的,它還包括熱屏蔽器件,安裝至光學底板,以及包括一個第二高熱穩(wěn)定元件,其特征在于,熱源,即發(fā)射光線和光線產生熱量的激光源連接至第二高熱穩(wěn)定元件,以及設置在此間隙內,以及該熱屏蔽器件抑制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該熱屏蔽器件包括攜帶激光源的第二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它借助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固定至光學底板,以及設置在光學底板上的和包容激光源的間隙使用于抑制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以及因此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它包括一個光學底板,一個準直器透鏡,設置在該光學底板上;一個激光源,設置在光學底板上,鄰接準直器透鏡,以及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以及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光學底板上相對于激光源與準直器透鏡相反,用于平整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設置溫度梯度控制器件在光學底板上相對于激光源與準直器透鏡相反,以便允許在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極大地平整,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構造的,其特征在于,溫度梯度控制器是一個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該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散逸來自激光源的熱量以及使用于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從而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構造的,其特征在于,該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是一個熱散逸元件。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該熱散逸元件散逸來自激光源的熱量,以及使用于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從而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構造的,以及還包括熱屏蔽器件,熱屏蔽器件包括一個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安裝至光學底板,以及一個間隙,其特征在于,該激光源設置在此間隙內,以及該熱屏蔽器件抑制在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熱屏蔽器件包括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它攜帶激光源,以及借助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固定至光學底板,以及該間隙設置在光學底板上以及包圍激光源,使用于抑制在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以及從而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它包括一個光學底板;一個準直器透鏡,設置在光學底板上;一個激光源,設置在光學底板上鄰接準直器透鏡,以及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第一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準直器透鏡和光學底板上的激光源之間,用于平整在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以及第二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光學底板上相對于激光源與準直器透鏡相反,用于平整在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第一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準直器透鏡和激光源之間,以及第二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相對于激光源與準直器透鏡相反,它們一起工作以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構造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溫度梯度控制器件是一個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以及第二溫度梯度控制器件是一個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抑制來自激光源的熱傳導,以及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散逸來自激光源的熱量,它們一起工作,以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一方面,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構造的,其特征在于,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是一個滲透孔,形成在光學底板上,以及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是一個熱散逸元件。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一方面,該滲透孔抑制來自激光源的熱傳導,以及熱散逸元件散逸來自激光源的熱量,它們一起工作以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二方面,按照第十一方面的光學攝像裝置還包括熱屏蔽器件,熱屏蔽器件包括一個第二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安裝在光學底板上,以及一個間隙,其特征在于,該激光源設置在此間隙內,以及熱屏蔽器件抑制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按照本發(fā)明的第十二方面,熱屏蔽器件包括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它攜帶激光源,該激光源借助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固定至光學底板,以及該間隙設置在光學底板上,以及包圍激光源,用于抑制在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以及從而極大地減少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的熱影響,以及防止準直器透鏡的變形。
按照本發(fā)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一個光盤裝置,是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構造的,以及包括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具有能力聚焦由一個激光源發(fā)射的一條激光束,至一個記錄媒體上的一個束點,在該記錄媒體內束點使用于記錄信息至媒體和復制來自媒體的信息。本發(fā)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一個光盤裝置,它包括一個緊湊光學攝像裝置,具有能力以減少一個光學底板上的準直器透鏡的變形,以及包括一個系列的激光源。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溫度梯度的整平使得有可能提供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它能夠允許準直器透鏡具有跨過透鏡的最小的溫度梯度,以及極大地減少準直器透鏡的變形,以及提供一個光盤裝置,合并該光學攝像裝置。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是一個透視圖,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構造;圖2是圖1所示的構造內的一個準直器透鏡和一個熱源之間關系的一個示意圖;圖3A是一個示意圖,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構造;圖3B是一個示意圖,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構造;以及圖4是一個透視圖,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構造。
本發(fā)明的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各實施例將在下面參照附圖進行解釋。圖1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一個光學攝像裝置的一個后結構。
為了使一個光盤裝置緊湊,DVD激光源11,HD-DVD激光源12和CD激光源LD設置在一個光學底板10上,以及一個光學探測器13也設置為接近這些激光源,如圖1內所示。這些激光源11,12,LD是熱源,發(fā)射激光束,它會產生熱量、以及光學探測器13是一個熱源,接收激光束,它會產生熱量。尤其是,如以后所述,一個光學軸形成為“U”字形,位于光學底板10上一個可能的限制的間隙內,以及DVD激光源11和一個準直器透鏡14設置為彼此鄰近和接近圍繞光學軸的相對末端,以便允許光學攝像裝置能夠緊湊。此外,當來自激光源11傳導至準直器透鏡14的熱量引起跨過準直器透鏡的一個溫度梯度,以及導致準直器透鏡的變形,這種變形產生一個有問題的狀況,在這里至或由一個記錄媒體的信息的記錄或復制不能正常地進行。
在本實施例中,一個滲透孔15形成在光學底板10的一部分內,在準直器透鏡14和DVD激光源11之間。滲透孔15作為一個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作用,具有高的熱穩(wěn)定性,以及能夠顯著地減少激光源11對準直器透鏡14的熱影響,以及因此減少在準直器透鏡14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差別,導致它們之間一個強烈地減少的溫度梯度。這樣防止準直器透鏡14的變形。
在光學攝像裝置內,由激光源11發(fā)射的一條激光束被一個第一分色元件11d反射,前進通過一個極化束分束器12d,被一個第二分色元件13d反射,前進通過準直器透鏡14,被一個投射鏡16反射,透射一個物鏡透鏡(在圖4內用“OL”表示,以及輻射至一個光盤上。隨后,由激光源12發(fā)射的一條激光束前進通過第一分色元件11d,極化束分束器12d,被第二分色元件13d反射,前進通過準直器透鏡14,被投射鏡16反射,透射物鏡透鏡OL,以及輻射至光盤上。
再者,由CD激光源發(fā)射的一條激光束,前進通過第二分色元件13d,前進通過準直器透鏡14,被投射鏡16反射,透射物鏡透鏡OL,以及輻射至光盤上。
隨后,由DVD,HD-DVD,CD激光源發(fā)射的相應的激光束輻射至光盤上,由光盤反射以及由DVD,HD-DVD激光源發(fā)射的激光束以及由光盤反射的激光束被光學探測器13接收,以及由CD激光源發(fā)射的激光束被另外的光學探測器接收(未示出)。
如以上所述,光學攝像裝置是這樣構造的,由一個激光源發(fā)射的一條激光束聚焦至在一個光盤上的一個束點,以及一個光學探測器接收由光盤反射的激光束,以便允許該裝置進行至或由此光盤的信息的記錄或復制,以及該光學攝像裝置合并入一個光盤裝置。
參見圖1,光學攝像裝置的運動由一個初次芯軸MA引導,該芯軸被一個驅動源,比如一個電動機直接地驅動,以及一個二次芯軸SA,設置為平行于初次芯軸MA。
在以上所述的實施例中,滲透孔15能夠顯著地減少DVD激光源11對準直器透鏡14的熱影響,以便平整在準直器透鏡14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然而,按照本發(fā)明,設置一個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它具有高的熱穩(wěn)定性,以及包括,但不局限于滲透孔,抑制在準直器透鏡14和激光源11之間的熱傳導,允許在準直器透鏡14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平整。按照本發(fā)明,在準直器透鏡14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溫度梯度的平整使有可能產生一個跨過準直器透鏡14本身的均勻的溫度型面,以及因此防止準直器透鏡14的變形。
圖2是這些熱源和準直器透鏡14之間關系的一個示意圖。由DVD激光源11和HD-DVD激光源12發(fā)射的激光束被第二分色元件13d反射,前進通過準直器透鏡14,以及進入物鏡透鏡OL。由CD激光源LD發(fā)射的一條激光束透射第二分色元件13d,前進通過準直器透鏡14,透射物鏡透鏡OL,以及進入光盤。由光盤反射的激光束透射物鏡透鏡OL,前進通過準直器透鏡14,被第二分色元件13d反射,以及進入光學探測器13。
再者,如圖1和2所示,在光學底板10上,在一個限制的間隙內一個光學軸“a”在由初次芯軸MA的側面至二次芯軸SA的側面的一個方向上直線地延伸,一個光學軸“b”橫切光學軸“a”,以及在至光學底板10的周邊的一個方向上直線地延伸,以及一個光學軸“c”橫切光學軸“b”,以及在由一個光學軸至初次芯軸MA的側面的一個方向上直線地延伸,此光學軸具有一個“U”字形,以及由光學軸“a”,“b”和“c”組成。在初次芯軸MA的側面上,在光學軸“a”和“c”的末端部分的附近DVD激光源11排列在光學軸“c”上,接近光學底板10的外周邊,以及準直器透鏡14排列在光學軸“a”上,接近光學底板10的內周邊,以及隨后激光源11和準直器透鏡14定位為彼此鄰接和接近,允許光學攝像裝置是緊湊的。此外,滲透孔15設置在光學底板10上在DVD激光源11和準直器透鏡14之間。
圖3A和3B是示意圖,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如圖3B內所示,一個DVD激光源31設置在一個激光二極管(LD)支架32上,它是由一種高熱穩(wěn)定性材料制造和由光學底板的后側面支承激光源。再者,如圖3A內所示,LD支架32的一部分35在接近光學底板10的后側面的一個方向上插入和固定至光學底板10,以及一個間隙33設置在光學底板10的前側面。這樣允許LD支架32和間隙33抑制由激光源31的熱傳導,從而防止來自激光源31的熱量達到準直器透鏡。
應該理解,如以上所述,有兩種方法使用于防止熱傳導至準直器透鏡14。這就是,第一種方法如以上所述,目的在于防止激光源11,31對準直器透鏡14的熱影響,以及第二種方法目的在于散逸在激光源11側面上的熱量,以防止激光源對準直器透鏡14的熱影響。
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用于實現(xiàn)第二種方法示于圖4。圖4是一個外觀圖(即光學攝像裝置的前側面),當由圖1所示的結構的后側面觀察時,以及在本實施例中,一個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比如一個熱散逸板41設置為相對于DVD激光源11與準直器透鏡14相反。由DVD激光源11發(fā)射的熱量允許通過熱逸散板41逃逸,從而減少對準直器透鏡14的熱影響。如果此熱逸散板41是在激光源連接至光學底板之前裝配,精確地連接激光源11至光學底板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最好散逸板的裝配是在激光源11已對準和相對于其它部件調節(jié)之后進行。
有可能組合圖1內所示的實施例和圖4內所示的實施例。這就是,當由DVD激光源11至準直器透鏡14的大多數(shù)的熱傳導被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比如滲透孔15熱穩(wěn)定時,高熱傳導元件,比如熱散逸板41設置在相對于DVD激光源11與準直器透鏡14相反。這樣更有效地防止激光源11對準直器透鏡14的熱影響。
應該理解,在上述的實施例中,DVD激光源11設置作為一個熱源,鄰接在光學底板10上的準直器透鏡14如圖中所示,然而,熱源不局限于DVD激光源11,以及可以是任何類型的元件,它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或接收產生熱量的光。
本發(fā)明不僅可以使用于一個光學攝像裝置,該裝置能夠探測三個波長的光束,而且可以使用于一個光學攝像裝置,該裝置能夠探測兩波長的光束,以及使用于一個通用的光學攝像裝置。
如迄今以上所述,本發(fā)明的光學攝像裝置包括熱源,設置在光學底板10上鄰接上述的準直器透鏡14,以及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或接收產生熱量的光,以及溫度梯度控制器件15,設置在光學底板10上,用于平整在準直器透鏡14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在上述準直器透鏡14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的平整導致跨過準直器透鏡14的最小的溫度梯度,引起準直器透鏡14的變形的顯著減少,此外,限定一個光學軸在光學底板10上的一個有限的間隙內,從而允許上述的準直器透鏡14和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或接收產生熱量的光的熱源設置為彼此相鄰近,從而導致光學攝像裝置以及因此光盤裝置是緊湊的。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實施例,以及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條件下,可以做出不同的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光學攝像裝置,包括一個光學底板;一個準直器透鏡,設置在光學底板上;一個激光源,設置在光學底板上鄰接準直器透鏡,以及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以及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光學底板上,在準直器透鏡和激光源之間,用于平整在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
2.按照權利要求1的光學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溫度梯度控制器件是一個第一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
3.按照權利要求2的光學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是一個滲透孔,形成在光學底板上。
4.按照權利要求3的光學攝像裝置,還包括熱屏蔽器件,該熱屏蔽器件包括一個第二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安裝至光學底板,以及一個間隙,其特征在于,激光源設置在此間隙內,以及熱屏蔽器件抑制在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
5.一種光學攝像裝置,包括一個光學底板;一個準直器透鏡,設置在光學底板上;一個激光源,設置在光學底板上鄰接準直器透鏡,以及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以及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光學底板上相對于激光源與準直器透鏡相反,用于平整在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
6.按照權利要求5的光學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溫度梯度控制器件是一個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
7.按照權利要求6的光學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是一個熱散逸元件。
8.按照權利要求7的光學攝像裝置,還包括熱屏蔽器件,該熱屏蔽器件包括一個第二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安裝至光學底板,以及一個間隙,其特征在于,激光源設置在此間隙內,以及熱屏蔽器件抑制在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
9.一種光學攝像裝置,包括一個光學底板;一個準直器透鏡,設置在光學底板上;一個激光源,設置在光學底板上鄰接準直器透鏡,以及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第一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光學底板上在準直器透鏡和激光源之間,用于平整在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以及一個第二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為相對于激光源與準直器透鏡相反,用于平整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
10.按照權利要求9的光學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溫度梯度控制器件是一個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以及第二溫度控制器件是一個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
11.按照權利要求10的光學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是一個滲透孔,形成在光學底板內,以及低熱穩(wěn)定性元件是一個熱逸散元件。
12.按照權利要求11的光學攝像裝置,還包括熱屏蔽器件,該熱屏蔽器件包括一個第二高熱穩(wěn)定性元件,安裝至光學底板,以及一個間隙,其特征在于,激光源設置在此間隙內,以及熱屏蔽器件抑制在光學底板和激光源之間的熱傳導。
13.一種光盤裝置,包括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具有能力聚焦由一個激光源發(fā)射的一條光束至一個記錄媒體上的一個束點,以便記錄信息至記錄媒體和由媒體復制信息,其特征在于,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權利要求9的光學攝像裝置。
14.一種光學裝置,包括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具有能力聚焦由一個激光源發(fā)射的一條光束至一個記錄媒體上的一個束點,以便記錄信息至記錄媒體和由記錄媒體復制信息,其特征在于,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權利要求11的光學攝像裝置。
15.一種光盤裝置,包括一個光學攝像裝置,具有能力聚焦由一個激光源發(fā)射的一條激光束至記錄媒體上的一個束點,以便記錄信息至記錄媒體和由媒體復制信息,其特征在于,光學攝像裝置是按照權利要求12的光學攝像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一個示范性的光學攝像裝置,包括一個光學底板;一個準直器透鏡,設置在光學底板上;一個激光源,設置在光學底板上,鄰接準直器透鏡,以及發(fā)射產生熱量的光;以及溫度梯度控制器件,設置在光學底板上的準直器透鏡和激光源之間,用于平整準直器透鏡和它的環(huán)境之間的溫度梯度。
文檔編號G11B33/14GK1822143SQ20051013779
公開日2006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鷲山亨 申請人:東芝三星儲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