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鍵盤按鍵結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鍵盤按鍵結構裝置。
綜觀一般已知鍵盤結構裝置,早已存在許多缺點或不盡理想之設計,例如1.如
圖1所示,在一般已知之鍵盤結構裝置中,方形按鍵結構1包括一按鍵蓋11、按鍵座12、按壓體13及按鍵底座14,以該按壓體13裝設于按鍵座12的中央空槽121中,再以彈簧132套于按壓體13內(nèi)部中央之圓柱131的外周面上,以該按鍵座12上之倒鉤122與倒鉤對稱之壁面123間之間隙,以嵌合于按鍵底座14之T型板141及按鍵底座槽142上;另借助于按鍵座12上倒鉤122以卡合于鐵板上,再以按鍵蓋11內(nèi)部之矩形柱111插合于按壓體13中空槽133中。上述數(shù)字按鍵結構,在組裝時極為復雜,且在制造過程上也較花費時間。
2.如圖2所示,在一般已知之鍵盤結構裝置中,L形按鍵2與上述之結構大致相同,所不同之處是在L形按鍵2四周設有力平衡座兩組,其中力平衡座21設置于按鍵座12左右兩側,而另一組力平衡座22設置于按鍵座12之右上方處,其以鐵絲23及鐵絲24,分別嵌合于力平衡座21及力平衡座22上之嵌合口211、221中,借助于該鐵絲23及鐵絲開口上兩端的端頭231、241,分別嵌合于按鍵蓋內(nèi)部之圓柱上,當L按鍵2下按時,可以平衡按鍵蓋之整體所受的力,使按鍵按下時不會有不規(guī)則之晃動,雖然此設計理想,但是在結構的整體組裝時,也較為更繁雜,且組裝也較花時間,亦使制造成本過高。
3.如圖3所示,在一般已知之鍵盤結構裝置中,腳座結構3包括腳座31及腳座32,先將該腳座32裝置于鍵盤底部之矩形槽中,再將腳座31置于腳座32之型槽321上,此雙層腳座之設計可謂多此一舉的設計,不但浪費成本,也浪費金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鍵盤按鍵結構裝置,其結構簡單,且又能很靈活地操縱。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鍵盤按鍵結構裝置,包括按鍵,包括方形按鍵,下端緣上設有一對稱倒鉤及一圓柱;借助于該方形按鍵上對稱倒鉤及一圓柱,同時插合于鍵盤上之方形按鍵槽中的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中,使方形按鍵上的對稱倒鉤鉤合于插孔下方;在鍵盤上也有與方形按鍵結構相同的按鍵;超長形按鍵,下端緣上設有數(shù)個倒鉤,一圓柱及一對稱平衡柱;在該超長形按鍵內(nèi)側壁設有雙卡鉤及雙卡鉤下側之雙擋塊;超長形鐵絲之長邊卡合在超長形按鍵內(nèi)側壁的雙卡鉤及雙卡鉤下側之雙擋塊的間隙中;以該超長形鐵絲之開口兩端的端頭掛鉤于鍵盤上之超長形按鍵槽中之對稱突片上,同時將超長形按鍵下端緣數(shù)個倒鉤及一圓柱與一對稱平衡柱,插合于鍵盤上之超長形按鍵槽之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與圓孔中;長形按鍵,下端緣上設有對稱倒鉤及一圓柱;在該長形按鍵內(nèi)側壁設有單卡鉤及單卡鉤下側之單擋塊;以該長形鐵絲之長邊處卡合在長形按鍵內(nèi)側壁的單卡鉤及單卡鉤下側之單擋塊的間隙中;以該長形鐵絲之開口兩端之端頭掛鉤于鍵盤上之長形按鍵槽中之對稱突片上,同時將長形按鍵下端緣的對稱倒鉤及一圓柱,插合于鍵盤上之長形按鍵槽之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中;在鍵盤上也有與長形按鍵結構相同的按鍵;L形按鍵,下端緣上設有數(shù)個倒鉤及一圓柱;在該按鍵內(nèi)側壁及內(nèi)凹槽間設有兩組單卡鉤及兩組單卡鉤下側之兩組單擋塊;以該兩組L形鍵鐵絲之長邊卡合在L形按鍵內(nèi)側壁及內(nèi)凹槽間兩組單卡鉤與兩組單卡鉤下側之兩組單擋塊的間隙中;以該兩組L形鍵鐵絲之開口兩端之端頭掛鉤于鍵盤上之L形按鍵槽中之兩組對稱突片上,同時將L形按鍵下端緣數(shù)個倒鉤及一圓柱,插合于鍵盤上之L形按鍵槽之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中;一腳座,該腳座上設有一對稱突榫及腳座槽內(nèi)設有一對稱半圓塊與一突塊,而在該鍵盤底部凹槽中設有一對稱之突板,一彈條及一對稱榫眼,借助于該腳座上對稱突榫及對稱半圓塊,以放置于鍵盤底部凹槽中對稱榫眼及一對稱突板外側,同時使腳座槽中突塊的上緣頂住鍵盤底部凹槽中的彈條;其中將該腳座上的對稱半圓塊放置于鍵盤底部凹槽中一對稱之突板外側;其特征在于在每個按鍵下端緣上都設有倒鉤,借助于該倒鉤插合于鍵盤上按鍵槽之插孔中,以鉤合于插孔下方。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鍵盤按鍵結構裝置,其特征還在于超長形按鍵、長形按鍵、L形按鍵上裝設有鐵絲,以平衡按鍵所受的力,其中該超長形按鍵,長形按鍵及L形按鍵之按鍵面積較為寬大,所以借助于裝設鐵絲來平衡按鍵整體所受的力,從而在按下按鍵時不會有不規(guī)則之晃動。
與已知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鍵盤按鍵結構裝置結構簡單,能很靈活地操縱,不會有不規(guī)則的晃動。
以下通過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成,目的及優(yōu)點,附圖中圖1是已知結構分離圖;圖2是已知結構分離圖;圖3是已知結構分離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外觀立體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結構分解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局部結構分解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之局部動作剖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之局部結構分解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之局部結構分解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之局部動作剖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之局部結構分解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之局部動作剖視圖。
本實用新型之鍵盤按鍵結構裝置,包括按鍵4、腳座5,其中按鍵4包括方形按鍵41、超長形按鍵42、長形按鍵43、L形按鍵44,其結構如下方形按鍵41,如圖6,7所示,下端緣上設有一對稱倒鉤411及一圓柱412;借助于該方形按鍵上對稱倒鉤411及一圓柱412,同時插合于鍵盤6上之方形按鍵槽61中插孔611及突柱612的中空孔613中,使方形按鍵41上對稱倒鉤411鉤合于插孔611下方,以防止方形按鍵41松脫;在鍵盤6上也有與方形按鍵結構相同的其它按鍵;超長形按鍵42,如圖8所示,下端緣上設有數(shù)個倒鉤421,一圓柱422及一對稱平衡柱423;在該超長形按鍵42內(nèi)側壁設有雙卡鉤424及雙卡鉤424下側之雙擋塊425;超長形鐵絲420的長邊4201卡合在超長形按鍵42內(nèi)側壁的雙卡鉤424及雙卡鉤424下側之雙擋塊425的間隙中;以該超長形鐵絲420之開口兩端的端頭4202掛鉤于鍵盤6上之超長形按鍵槽62中之對稱突片621上,同時將超長形按鍵42下端緣數(shù)個倒鉤421及一圓柱422與一對稱平衡柱423,插合于鍵盤6上之超長形按鍵槽62之插孔622及突柱623的中空孔6231與圓孔624中;長形按鍵43,如圖8所示,下端緣上設有對稱倒鉤431及一圓柱432;在該長形按鍵43內(nèi)側壁設有單卡鉤433及單卡鉤433下側之單擋塊434;以長形鐵絲430之長邊4301卡合在長形按鍵43內(nèi)側壁之單卡鉤433及單卡鉤433下側之單擋塊434的間隙中;以該長形鐵絲430之開口兩端的端頭4302掛鉤于鍵盤6上之長形按鍵槽63中之對稱突片631上,同時將長形按鍵43下端緣的對稱倒鉤431及一圓柱432,插合于鍵盤6上之長形按鍵槽63之插孔632及突柱633的中空孔6331中;在鍵盤6上也有與長形按鍵結構相同的按鍵;L形按鍵44,如圖9所示,下端緣上設有數(shù)個倒鉤441及一圓柱442;在該L形按鍵44內(nèi)側壁及內(nèi)凹槽間設有兩組單卡鉤443及兩組單卡鉤443下側之兩組單擋塊444;以該兩組L形鍵鐵絲440之長邊4401卡合在L形按鍵44內(nèi)側壁及內(nèi)凹槽間兩組單卡鉤443與兩組單卡鉤443下側之兩組單擋塊444的間隙中;以該兩組L形鍵鐵絲440之開口兩端之端頭4402掛鉤于鍵盤6上之L形按鍵槽64中之兩組對稱突片641上,同時將L形按鍵44下端緣數(shù)個倒鉤441及一圓柱442,插合于鍵盤6上之L形按鍵槽64之插孔642及突柱643的中空孔6431中;腳座5,如圖11所示,該腳座5上設有一對稱突榫51及腳座槽52內(nèi)設有一對稱半圓塊53與一突塊54,而在該鍵盤6底部凹槽65中設有一對稱之突板651,一彈條652及一對稱榫眼653,借助于該腳座5上對稱突榫51及對稱半圓塊53,以放置于鍵盤6底部凹槽65中對稱榫眼653及一對稱突板651外側,同時使腳座槽52中突塊54的上緣頂住鍵盤6底部凹槽65中的彈條652以防止腳座5松動;其中將該腳座上的對稱半圓塊放置于鍵盤底部凹槽中一對稱之突板外側,以防止腳座左右晃動。
如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之鍵盤按鍵結構裝置中,有部分按鍵裝設有鐵絲,以平衡按鍵所受的力,例如本實用新型之超長形按鍵42,長形按鍵43及L形按鍵44之按鍵面積較為寬大,所以借助于裝設鐵絲來平衡按鍵整體所受的力,從而在按下按鍵時不會有不規(guī)則的晃動。
權利要求1.一種鍵盤按鍵結構裝置,包括按鍵,包括方形按鍵,下端緣上設有一對稱倒鉤及一圓柱;借助于該方形按鍵上對稱倒鉤及一圓柱,同時插合于鍵盤上之方形按鍵槽中的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中,使方形按鍵上的對稱倒鉤鉤合于插孔下方;在鍵盤上也有與方形按鍵結構相同的按鍵;超長形按鍵,下端緣上設有數(shù)個倒鉤,一圓柱及一對稱平衡柱;在該超長形按鍵內(nèi)側壁設有雙卡鉤及雙卡鉤下側之雙擋塊;超長形鐵絲之長邊卡合在超長形按鍵內(nèi)側壁的雙卡鉤及雙卡鉤下側之雙擋塊的間隙中;以該超長形鐵絲之開口兩端的端頭掛鉤于鍵盤上之超長形按鍵槽中之對稱突片上,同時將超長形按鍵下端緣數(shù)個倒鉤及一圓柱與一對稱平衡柱,插合于鍵盤上之超長形按鍵槽之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與圓孔中;長形按鍵,下端緣上設有對稱倒鉤及一圓柱;在該長形按鍵內(nèi)側壁設有單卡鉤及單卡鉤下側之單擋塊;以該長形鐵絲之長邊處卡合在長形按鍵內(nèi)側壁的單卡鉤及單卡鉤下側之單擋塊的間隙中;以該長形鐵絲之開口兩端之端頭掛鉤于鍵盤上之長形按鍵槽中之對稱突片上,同時將長形按鍵下端緣的對稱倒鉤及一圓柱,插合于鍵盤上之長形按鍵槽之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中;在鍵盤上也有與長形按鍵結構相同的按鍵;L形按鍵,下端緣上設有數(shù)個倒鉤及一圓柱;在該按鍵內(nèi)側壁及內(nèi)凹槽間設有兩組單卡鉤及兩組單卡鉤下側之兩組單擋塊;以該兩組L形鍵鐵絲之長邊卡合在L形按鍵內(nèi)側壁及內(nèi)凹槽間兩組單卡鉤與兩組單卡鉤下側之兩組單擋塊的間隙中;以該兩組L形鍵鐵絲之開口兩端之端頭掛鉤于鍵盤上之L形按鍵槽中之兩組對稱突片上,同時將L形按鍵下端緣數(shù)個倒鉤及一圓柱,插合于鍵盤上之L形按鍵槽之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中;一腳座,該腳座上設有一對稱突榫及腳座槽內(nèi)設有一對稱半圓塊與一突塊,而在該鍵盤底部凹槽中設有一對稱之突板,一彈條及一對稱榫眼,借助于該腳座上對稱突榫及對稱半圓塊,以放置于鍵盤底部凹槽中對稱榫眼及一對稱突板外側,同時使腳座槽中突塊的上緣頂住鍵盤底部凹槽中的彈條;其中將該腳座上的對稱半圓塊放置于鍵盤底部凹槽中一對稱之突板外側;其特征在于在每個按鍵下端緣上都設有倒鉤,借助于該倒鉤插合于鍵盤上按鍵槽之插孔中,以鉤合于插孔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之鍵盤按鍵結構裝置,其特征在于超長形按鍵、長形按鍵、L形按鍵上裝設有鐵絲,以平衡按鍵所受的力,其中該超長形按鍵,長形按鍵及L形按鍵之按鍵面積較為寬大,所以借助于裝設鐵絲來平衡按鍵整體所受的力,從而在按下按鍵時不會有不規(guī)則之晃動。
專利摘要鍵盤按鍵結構裝置,其包含有按鍵、腳座,其中主要在每個按鍵下端緣上都設有倒鉤及一圓柱,以插于按鍵槽中插孔及突柱的中空孔中,以扣合于插孔下方,而方形按鍵與超長形按鍵,長形按鍵及L形按鍵不同之處則是在該超長形按鍵及長形按鍵、L形按鍵都各設有雙卡鉤或單卡鉤,以該超長形按鍵,長形按鍵和L形按鍵上雙卡鉤、單卡鉤,來裝設鐵絲以平衡按鍵所受的力,從而在按下這些鍵時不會有不規(guī)則之晃動。
文檔編號G06F3/02GK2182428SQ93214900
公開日1994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1993年6月9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6月9日
發(fā)明者許昆泰 申請人: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