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測速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894987閱讀:787來源:國知局
一種測速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測速裝置,包括第一太赫茲波光源、第二太赫茲波光源、分光片、混頻器、示波器及數據處理裝置,第一太赫茲波光源發(fā)射的第一光束部分透過分光片入射到被測目標靶,經被測目標靶反射的第一光束入射到分光片后,由分光片反射至混頻器,第二太赫茲波光源發(fā)射的第二光束入射到所述混頻器,混頻器對第一光束與第二光束進行混頻處理并輸出電信號至示波器,數據處理裝置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被測目標靶的運動信息。這種雙頻率太赫茲波的干涉信號具有交流調制的特點,信噪比較高,抗干擾性能好,而且對干涉信號中直流信號的變化不敏感,另外,采用混頻器作為干涉信號探測器,調節(jié)簡單方便,解決了采用傳統(tǒng)干涉光路時合束調節(jié)困難的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測速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波干涉測速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測速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炮彈在膛內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彈底壓力是火炮及炮彈發(fā)射系統(tǒng)設計的關鍵參 數,對于發(fā)展內彈道理論、研究新型火炮和輕武器以及對武器進行校驗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測量彈丸在膛內連續(xù)運動時彈道參數的主要實驗技術有微波干涉測量技術和激光干 涉測速技術。但是,微波干涉技術測量的不確定度較大,激光干涉測量技術對于彈道內的煙 塵穿透性較差、且對示波器帶寬及采樣率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如何設計出一種穿透性好、 帶寬要求低且測量精度高的光波干涉測速裝置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速裝置,以改善上述問題。
[0004]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
[0005] -種測速裝置,包括第一太赫茲波光源、第二太赫茲波光源、分光片、混頻器、示波 器以及數據處理裝置,
[0006] 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用于發(fā)射具有第一頻率的第一光束,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 源用于發(fā)射具有第二頻率的第二光束,其中第一頻率與第二頻率不同,
[0007] 所述第一光束部分透過所述分光片入射到目標靶,經目標靶反射的第一光束入射 到所述分光片后,由所述分光片反射至所述混頻器,所述第二光束入射到所述混頻器,
[0008] 所述混頻器對所述第一光束與所述第二光束進行混頻處理并輸出相應的電信號 至所述示波器,
[0009] 所述數據處理裝置對所述示波器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以得到所述目標靶的速度 信息和位移信息。
[0010] 這種測速裝置具有兩個明顯的優(yōu)點,其一是,雙頻率太赫茲波的干涉信號具有交 流調制的特點,被測目標靶的速度信息以調頻的方式加載于干涉信號上,因此該測量技術 的信噪比較高,抗干擾性能好,另外由于測量信號為交流信號,因此對干涉信號中直流信號 的變化不敏感;其二是,采用混頻器作為干涉信號探測器,兩束太赫茲波可直接輸入混頻器 進行混頻處理并輸出相應的干涉信號,調節(jié)簡單方便,解決了采用傳統(tǒng)干涉光路時合束調 節(jié)困難的問題。
[0011] 進一步地,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對所述第一光束的偏振態(tài)進行調節(jié)的偏振片,所 述偏振片設置于所述分光片與所述目標靶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
[0012] 第一光束經目標靶反射后,其偏振態(tài)可能發(fā)生變化,設置偏振片對第一光束進行 保偏,以使其與第二光束的偏振態(tài)盡可能保持一致。
[0013] 進一步地,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第一光束的功率進行調節(jié)的第一功率 調節(jié)器和用于對所述第二光束的功率進行調節(jié)的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
[0014] 所述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設置于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與所述分光片之間的光傳輸 路徑中,
[0015] 所述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設置于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與所述混頻器之間的光傳輸 路徑中。
[0016] 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和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分別用于衰減第一光束的光信號的強度和第 二光束的光信號的強度,其目的在于調節(jié)最終進入混頻器的第一光束與第二光束的功率的 大小,避免第一光束或第二光束的光強過大使混頻器飽和。
[0017] 進一步地,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第一光束進行準直處理的第一準直透 鏡和用于對所述第二光束進行準直處理的第二準直透鏡,
[0018] 所述第一準直透鏡設置于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與所述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之間的 光傳輸路徑中,
[0019] 所述第二準直透鏡設置于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與所述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之間的 光傳輸路徑中。
[0020] 進一步地,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光束的反射光或后向散射光入 射回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的第一光隔離器和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光束的反射光或后向散 射光入射回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的第二光隔離器,
[0021] 所述第一光隔離器設置于所述第一準直透鏡與所述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之間的光傳 輸路徑中,
[0022] 所述第二光隔離器設置于所述第二準直透鏡與所述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之間的光傳 輸路徑中。
[0023] 設置第一光隔離器和第二光隔離器的目的在于,防止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反射 光或后向散射光入射回光源,對光源所發(fā)射的光束的功率或頻率等產生干擾,影響測量精 度。
[0024] 進一步地,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第一光束進行聚焦的第一聚焦透鏡和 用于對所述第二光束進行聚焦的第二聚焦透鏡,
[0025] 所述第一聚焦透鏡設置于所述分光片與所述混頻器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
[0026] 所述第二聚焦透鏡設置于所述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與所述混頻器之間的光傳輸路徑 中。
[0027] 進一步地,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低通濾波器,所述低通濾波器的信號輸入端與所 述混頻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低通濾波器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示波器的信號輸入端連 接。
[0028] 進一步地,所述分光片為半透半反片。
[0029] 半透半反片的光強透過率和反射率均為0.5,可以使進入混頻器的第一光束具有 最大的剩余能量。
[0030] 進一步地,所述分光片為高阻硅片。
[0031]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包括第一本振光源和第一倍頻器,所述第一本 振光源發(fā)射的光束經所述第一倍頻器倍頻后形成所述第一光束,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包 括第二本振光源和第二倍頻器,所述第二本振光源發(fā)射的光束經所述第二倍頻器倍頻后形 成所述第二光束。
[0032] 第一本振光源發(fā)射一束基頻光信號后經第一倍頻器倍頻處理形成具有第一頻率 的太赫茲波光束,第二本振光源發(fā)射一束基頻光信號后經第二倍頻器處理形成具有第二頻 率的太赫茲波光束。
[0033]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測速裝置采用具有一定頻率差的兩束太赫茲波分別作為信號 光和參考光,對被測目標靶的運動信息(速度信息和位移信息)進行測量,與傳統(tǒng)的光波干 涉測量技術相比,這種雙頻率太赫茲波的干涉信號具有交流調制的特點,被測目標祀的速 度信息以調頻的方式加載于混頻信號上,所得到的混頻信號的信噪比較高,抗干擾性能好, 而且由于測量信號為交流信號,因此對干涉信號中直流信號的變化不敏感,另外,采用混頻 器作為干涉信號探測器,兩束太赫茲波可直接輸入混頻器進行混頻處理并輸出相應的干涉 信號,調節(jié)簡單方便,解決了采用傳統(tǒng)干涉光路時合束調節(jié)困難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34]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 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 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35]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測速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0036]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另一種測速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0037]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一種測速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0038]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提供的另一種測速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0039]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一種測速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0040]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提供的另一種測速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0041]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測速裝置的在給定條件下對被測目標靶進行運動 信息測量的模擬仿真結果圖;
[0042]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模擬被測目標靶的運動速度曲線圖;
[0043]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模擬被測目標靶的位移速度曲線圖。
[0044] 附圖標記:
[0045] 第一太赫茲波光源100 ;第二太赫茲波光源200 ;分光片300 ;混頻器400 ;示波器 500;數據處理裝置600;第一輸入端40;第二輸入端402;被測目標祀10;第一本振光源101; 第一倍頻器102;第二本振光源201;第二倍頻器202;偏振片700;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800;第二 功率調節(jié)器900 ;第一準直透鏡110 ;第二準直透鏡210 ;第一光隔離器310 ;第二光隔離器 410;第一聚焦透鏡510;第二聚焦透鏡610;低通濾波器710。
【具體實施方式】
[0046]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 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0047]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 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0048]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設 置"、"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 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 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 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49]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 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 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50] 實施例1,請參閱圖1至圖2
[005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測速裝置,包括第一太赫茲波光源100、第二太赫茲波 光源200、分光片300、混頻器400、示波器500以及數據處理裝置600。其中,第一太赫茲波光 源100用于發(fā)射具有第一頻率的第一光束,第二太赫茲波光源200用于發(fā)射具有第二頻率的 第二光束,第一頻率不同于第二頻率,即第一光束與第二光束具有一定頻率差;混頻器400 作為一種光電探測器,用于對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進行干涉混頻處理,具體地,混頻器400 具有兩個輸入端,分別為第一輸入端401和第二輸入端402,第一光束由第一輸入端401入射 進混頻器400,第二光束由第二輸入端402入射進混頻器400;數據處理裝置600可以是計算 機或其他任意可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計算設備。
[0052]該測速裝置的具體工作原理為,第一太赫茲波光源100發(fā)射出的第一光束作為信 號光入射到分光片300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透過分光片300入射到被測目標靶10。入 射到被測目標靶10的第一光束經被測目標靶10反射后又返回至分光片300,并再經分光片 300進行分光處理,一部分透過分光片300,另一部分經分光片300反射后由第一輸入端401 入射進混頻器400中。第二太赫茲波光源200發(fā)射出的第二光束作為參考光直接從第二輸入 端402入射進混頻器400。分別入射進混頻器400的第一光束與第二光束在混頻器400內產生 干涉,混頻器400探測產生的干涉信號并將其轉換為相應的電壓信號?;祛l器400將電壓信 號輸出至示波器500,以使示波器500記錄下該電壓信號。最后,由數據處理裝置600對示波 器500記錄的電信號進行分析和處理,得出被測目標靶10的速度信息,再進一步地由所述速 度信息得出被測目標靶10的位移信息。
[0053]具體地,數據處理裝置600的測量原理為,假設第一光束的頻率為h,第二光束的 頻率為f 2,在被測目標靶1 〇靜止不動時,由于fl辛f 2,所以混頻信號的頻率為兩束太赫茲波 白勺固有步ΘΠ.
[0054]
[0055] 其中,V代表混頻器400的輸出電壓值,Vr代表只有第二光束(參考光)入射混頻器 400時混頻器400的輸出電壓,Vs代表只有第一光束(信號光)入射混頻器400時混頻器400的 輸出電壓,熱:代表初始相位因子。
[0056] 若被測目標靶10以速度u(t)運動時,第一光束入射到被測目標靶10后反射回的太 赫茲波的頻率由原頻率fi變?yōu)閒 /,其頻率變化量稱為多普勒頻移,多普勒頻移的大小正比 于被測目標靶10的運動速度u(t),如下式所示:
[0057]
[0058] 此時,混頻信號的頻率在兩束太赫茲波的固有頻率差的基礎上增加一多普勒頻移 量,即:
[0059]
[0060]其中,c代表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0061] 由上述公式可知,被測目標靶10以速度u(t)運動時,示波器500所記錄的混頻信號 與被測目標靶10的運動速度有關。式中,混頻信號的頻率為兩束太赫茲波的固有頻率差fi- f2與多普勒頻移I
丨之和,因此可以將混頻信號看作一基頻為^2、調頻
的交流調頻信號。采用短時傅里葉變換對示波器500記錄的電信號進行時頻轉換,即可得到 被測目標靶10的運動速度u(t),進而得到被測目標靶10的位移信息L(t)。
[0062] 如圖2所示,可選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100包括第一本振光源101和第一倍頻器 102,第二太赫茲波光源200包括第二本振光源201和第二倍頻器202。第一本振光源101發(fā)射 出一基頻光束,經第一倍頻器102倍頻處理后,形成太赫茲波光束,即具有第一頻率的第一 光束。同理地,第二本振光源201發(fā)射出一基頻光束,經第二倍頻器202倍頻處理后,形成太 赫茲波光束,即具有第二頻率的第二光束。
[0063]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實際應用時,倍頻器對信號進行倍頻后,信號的功率會降 低,需要再進行功率放大,才能達到后續(xù)探測的要求。所以具體實施時,第一倍頻器102和第 二倍頻器202可由AMC(Amplifier Multiplier Chain,功率放大倍頻鏈路)替代,對基頻光 信號進行倍頻和功率放大處理,以形成太赫茲波光束。
[0064] 對于分光片300,考慮到最后入射到混頻器400的第一光束的能量,理論上,其最佳 太赫茲波透射率和反射率應為0.5,即半透半反片。具體實施時,高阻硅片的太赫茲波透射 率和反射率接近〇. 5,可以作為優(yōu)選分光器件。
[0065] 實施例2,請參閱圖3至圖4
[006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測量裝置,其實現(xiàn)原理及產生的技術效果與實施例1 相同,為簡要描述,實施例2未提及之處,請參照實施例1相應內容。
[0067]如圖3所示,為了使第一光束與第二光束在混頻器400內產生好的干涉效果,第一 光束與第二光束應保持一致的偏振態(tài),但是第一光束經被測目標靶10反射后,其偏振態(tài)可 能發(fā)生變化,考慮到這一點,本實施例中,測量裝置在分光片300與被測目標靶10之間的光 傳輸路徑中還設有偏振片700。偏振片700對第一光束(信號光)的偏振態(tài)進行調節(jié),以使其 與第二光束的偏振態(tài)盡可能保持一致。
[0068] 再者,為避免入射進混頻器400的第一光束與第二光束的光強過大致混頻器400飽 和,本實施例中,測量裝置還設有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800和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900。其中,第一功 率調節(jié)器800設置于第一太赫茲波光源100與分光片30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第二功率調 節(jié)器900設置于第二太赫茲波光源200與混頻器40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
[0069]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800和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900分別衰減第一光束的光信號的強度和 第二光束的光信號的強度,其目的在于調節(jié)最終進入混頻器400的第一光束與第二光束的 功率的大小,避免第一光束或第二光束的光強過大致使混頻器400飽和。
[0070] 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為了減小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發(fā)散角,改善其傳輸的方 向性,本實施例中,測量裝置還包括有第一準直透鏡110和第二準直透鏡210。其中,第一準 直透鏡110設置于第一太赫茲波光源100與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80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用于 對第一光束進行準直處理以減小第一光束的發(fā)散角;第二準直透鏡210設置于第二太赫茲 波光源200與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90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用于對第二光束進行準直處理以減 小第二光束的發(fā)散角。
[0071] 實施例3,請參閱圖5至圖6
[0072]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測量裝置,其實現(xiàn)原理及產生的技術效果與實施例1 和實施例2相同,為簡要描述,實施例3未提及之處,請參照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相應內容。
[0073]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測量裝置,還包括有第一光隔離器310和第二光隔離 器410。第一光隔離器310設置于第一準直透鏡110與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80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 中,用于防止第一光束的反射光或后向散射光入射回第一太赫茲波光源100,對第一太赫茲 波光源100的頻率或功率產生干擾,影響測量結果。同理地,第二光隔離器410設置于第二準 直透鏡210與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90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用于防止第二光束的反射光或后向 散射光入射回第二太赫茲波光源200,對第二太赫茲波光源200的頻率或功率產生干擾,影 響測量結果。
[0074] 可選地,如圖6所示,測量裝置中還可以設有第一聚焦透鏡510和第二聚焦透鏡 610。第一聚焦透鏡510設置于分光片300與混頻器40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經分光片300反 射后的第一光束透過第一聚焦透鏡510直接入射到混頻器400。第二聚焦透鏡610設置于第 二功率調節(jié)器900與混頻器40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第二光束透過第二聚焦透鏡610直接 入射到混頻器400中。
[0075] 再者,為了濾除混頻信號中的高頻部分,保留低頻部分,以使后續(xù)測量結果的準確 度更高,本實施例提供的測量裝置還設有低通濾波器710。低通濾波器710的信號輸入端與 混頻器400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低通濾波器710的信號輸出端與示波器500的信號輸入端連 接。
[0076]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上述實施例中提及的第一準直透鏡110和第二準直透鏡 210、第一光隔離器310和第二光隔離器410、第一聚焦透鏡510和第二聚焦透鏡610、第一功 率調節(jié)器800和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900,這些器件可以各自單獨設置,不一定必須成對的分別 設置在信號光路和參考光路中。比如,信號光路中設置第一準直透鏡110,參考光路中可以 不設置第二準直透鏡210。另外,不同功能的器件,其相對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 以上述實施例所給出的相對位置為限制。例如,第一光隔離器310還可以設置于第二太赫茲 波光源200與第二準直透鏡210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
[0077] 最后,如圖7所示,是在第一頻率為0.5THz,第二頻率為0.5THz+5MHz,噪聲強度為 信號強度5倍的情況下,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測量裝置對具有如圖8所示的速度曲 線以及如圖9所示的位移曲線的被測目標靶10進行模擬干涉測量后所得到的測量曲線。由 圖中可以看出,采用雙頻太赫茲波干涉測量技術對被測目標靶10進行模擬測量所得到的模 擬結果具有較高的信噪比,測量曲線逼近被測目標靶10的真實速度曲線。
[0078]綜上所述,本實施例提供的測速裝置采用具有一定頻率差的兩束太赫茲波分別作 為信號光和參考光,對被測目標靶10的運動信息(速度信息和位移信息)進行測量,與傳統(tǒng) 的光波干涉測量技術相比,這種雙頻率太赫茲波的干涉信號具有交流調制的特點,被測目 標靶10的速度信息以調頻的方式加載于混頻信號上,所得到的混頻信號的信噪比較高,抗 干擾性能好,而且由于測量信號為交流信號,因此對干涉信號中直流信號的變化不敏感,另 外,采用混頻器400作為干涉信號探測器,兩束太赫茲波可直接輸入混頻器400進行混頻處 理并輸出相應的干涉信號,調節(jié)簡單方便,解決了采用傳統(tǒng)干涉光路時合束調節(jié)困難的問 題。
【主權項】
1. 一種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太赫茲波光源、第二太赫茲波光源、分光片、混 頻器、示波器以及數據處理裝置, 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用于發(fā)射具有第一頻率的第一光束,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用 于發(fā)射具有第二頻率的第二光束,其中第一頻率與第二頻率不同, 所述第一光束部分透過所述分光片入射到被測目標靶,經被測目標靶反射的第一光束 入射到所述分光片后,由所述分光片反射至所述混頻器, 所述第二光束入射到所述混頻器, 所述混頻器對所述第一光束與所述第二光束進行混頻處理并輸出相應的電信號至所 述示波器, 所述數據處理裝置對所述示波器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以得到所述被測目標靶的速度 信息和位移信息。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對所述第一光束 的偏振態(tài)進行調節(jié)的偏振片, 所述偏振片設置于所述分光片與所述被測目標靶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第一 光束的功率進行調節(jié)的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和用于對所述第二光束的功率進行調節(jié)的第二功 率調節(jié)器, 所述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設置于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與所述分光片之間的光傳輸路徑 中, 所述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設置于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與所述混頻器之間的光傳輸路徑 中。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第一 光束進行準直處理的第一準直透鏡和用于對所述第二光束進行準直處理的第二準直透鏡, 所述第一準直透鏡設置于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與所述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之間的光傳 輸路徑中, 所述第二準直透鏡設置于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與所述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之間的光傳 輸路徑中。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第 一光束的反射光或后向散射光入射回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的第一光隔離器和用于防止 所述第二光束的反射光或后向散射光入射回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的第二光隔離器, 所述第一光隔離器設置于所述第一準直透鏡與所述第一功率調節(jié)器之間的光傳輸路 徑中, 所述第二光隔離器設置于所述第二準直透鏡與所述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之間的光傳輸路 徑中。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用于對所述第一 光束進行聚焦的第一聚焦透鏡和用于對所述第二光束進行聚焦的第二聚焦透鏡, 所述第一聚焦透鏡設置于所述分光片與所述混頻器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 所述第二聚焦透鏡設置于所述第二功率調節(jié)器與所述混頻器之間的光傳輸路徑中。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速裝置還包括低通濾波器, 所述低通濾波器的信號輸入端與所述混頻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低通濾波器的信 號輸出端與所述示波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為半透半反片。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為高阻硅片。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赫茲波光源包括第一本 振光源和第一倍頻器, 所述第一本振光源發(fā)射的光束經所述第一倍頻器倍頻后形成所述第一光束, 所述第二太赫茲波光源包括第二本振光源和第二倍頻器, 所述第二本振光源發(fā)射的光束經所述第二倍頻器倍頻后形成所述第二光束。
【文檔編號】G01P3/36GK205581131SQ201620370310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發(fā)明人】翟召輝, 劉喬, 朱禮國, 王德田, 孟坤, 鐘森城, 李江, 杜良輝, 周平偉, 彭其先, 李澤仁, 趙劍衡
【申請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